close
06_인도네시아3_bereachina.jpg



2010年10月3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自存者。

必定遵守指著自己起誓的應許,
因此我們就能擁有信。
上帝必定成就
自己所應許的福分。
我們必須明白自己所信的道理,
那麼就會擁有加倍的信心(加3:15~16)。
上帝之所以指著自己起誓,
是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的存在(來6:13)。
所有的應許、誡命和福分
都是上帝藉著起誓應許給人的,
所以上帝必定成就它們(來6:14~17)。
聖徒的信在於順從和不變(徒5:30~32),
只要是上帝所應許的福分,
我們就要憑著信心順從它。
耶穌基督在世上的時候,
沒有任何所有,
但他還是掌權者(太9:6~7),
世上萬物都服從了他的命令。
◎信,不應該有懷疑的時刻。
生命只有一個,
信也應該只有一個。
◎信,若有懼怕,
或有疑心,
這信是從上帝的應許中被翦除的。
◎依靠聖靈的信,
應該藉著聖靈得以完全,
這信就必然成就。
※上帝不是奪取我們的所有,
而總是給予我們。
連兒子都賜下的那位不會節制賜下福分。


上帝是自存者。 他沒有任何缺乏,也沒有任何需要。這樣的上帝把信賜給人類,讓人藉著這信認識上帝,認識耶穌基督,認識聖靈所做的事,明白上帝的國,得到上帝所有的應許,並且從上帝那裡蒙恩。

上帝把在他懷裡的兒子差到世上,讓世人相信他的兒子。我們藉著相信上帝的兒子得到的是救恩,即從罪中得救,避免了地獄之火,逃脫了永恆的刑罰和詛咒。上帝將聖靈賜給我們,讓我們靠著聖靈重生,從而成為能稱上帝為父的上帝的兒女。不僅如此,上帝還把話語差給我們,讓話語在我們裡面成為福分、生命與永恆的應許。除此以外,上帝還賜給了我們能力與恩賜。

上帝裡面隱藏的這所有一切,我們靠著信心都能白白地得到。上帝向我們要求的是信心。我們靠著信,能夠得到上帝的兒子,藉著信能夠領受聖靈,因著信能夠找著真理,靠著信能夠得到恩賜與能力。得到這些的方法不是「我能做!」這樣的人類的信念或者宗教性的熱心,而唯獨在於信心。上帝賜給我們信心,這本身就是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白白賜給我們的禮物。我們靠著恩典得到了信心。「得到了恩典」與「得到了信」是同樣的意思。

上帝給我們什麼的時候,都不會超越應許。我們相信上帝的應許並接受應許的人。上帝把他的名字賜給我們的時候也是作為應許給的。這名裡面有「凡求告主名的, 就必得救。凡靠著這名來到上帝面前的人必能見到上帝;凡屈膝在這名面前祈求的人,必能蒙上帝垂聽」的應許。來到上帝面前的人若是懷疑或者否認上帝的應許,那麼這人就無法理解或接受耶穌基督,無法領受聖靈與真理,也無法領受生命,無法領受作為上帝兒女的權柄。所以我們不要超越上帝的應許。

聖經是由應許組成的,所以聖經與不相信聖經的人完全沒有關係。耶穌來到世上之前,世上也存在宗教;以色列人在曠野認識上帝之前,世上也存在宗教。但是世上的任何一種宗教也無法給人帶來永恆的幸福。人們親眼確認了他們當做神敬拜的那些被上帝打破的事實。上帝讓人們明白他們的信是虛空的,他們的偶像是虛空,他們的宗教也是虛空。

舊約聖經介紹的前約是上帝與以色列人立的約,如今我們通過讀舊約聖經,明白了上帝所應許的事情的確在歷史中出現過,從而相信上帝的應許一定會成就。新約聖經是上帝給相信耶穌基督的基督徒們的應許。哪怕是在律法之下出生在律法之下成長的以色列人,若不成為基督徒,也就體驗不到在新約聖經裡面所顯明的新約。

上帝賜給信者的一切都不超越應許。上帝的應許是上帝指著自己起的誓。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所以人們常說「向上帝起誓」。但上帝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就指著自己起誓(來6:13)。上帝向亞伯拉罕說「我賜福給你」的時候,也是指著自己起的誓。上帝的應許都是上帝指著自己起的誓,所以若不遵守這應許的話,上帝的名與榮耀就會受損,上帝就會從人們的心靈裡消失。

以色列儘管在幾千年間經受了許多苦難,卻仍舊不忘記上帝的名,是因為體驗到了上帝就指著自己起誓的應許從他們的祖先直到今天一直不變地成就著。基督的教會儘管受到那麼多的逼迫,仍舊不拋棄信心,反而信徒數越來越多,也是因為上帝不變地遵守他的應許。

給我們應許的上帝是全能者,但對他來說也有兩件做不到的事。第一件是上帝決不能說謊(來6:18),另外一件是他沒有轉動的影兒(雅1:17),就是說他不能變化無常。民數記23章19節說「上帝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上帝因為不會說謊,沒有說話不成就的能力,所以必定成就自己的應許。所以20節說「我奉命祝福。上帝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這就是我們的信仰。

我們無法拒絕上帝命令給我們的福分。拒絕上帝給予的福分,就意味著不相信上帝。而不相信上帝就等於不相信上帝的應許。我們是相信上帝應許的人,換句話說,我們靠著恩典得到了上帝的應許,並且相信所得到的這應許。我們算什麼,上帝竟如此關心我們,把兒子、聖靈、真理、生命、能力與福分都賜給我們?得到了如此大的恩典,卻想要故意忘記否認,這就是不信仰。

再也得不著恩典的日子早晚會來到。主耶穌再臨的那瞬間便是恩典與憐恤結束的時間。從那時開始,世上就只存在上帝的公義,所以人們再怎麼呼喊「賜給我恩典」,也得不到機會了。所以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6:2)。我們今日聽上帝的話語的時候,不要好像過去的以色列人們在曠野試探上帝一樣,心裡剛硬(來3:13)。我們看到了以色列人們在三千五百年前聽上帝話語的時候,心裡剛硬,結果遭遇了什麼樣的事,還有三千年前聽上帝話語的時候,心裡剛硬,結果遭受了什麼樣的事。無論在哪個時代領受上帝的話語,都是「今日」,所以不要心裡剛硬,而要領受。

上帝把用整個世界也換不來的禮物作為恩典賜給了我們。我們唯獨靠著信心才能得到這恩典。那麼如何使用信心?運用信心的方法就是順從。信心是與行為並行的(雅2:22)。沒有行為的信心不是信心。雅各書2章19~21節說「你信神祇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

亞伯拉罕聽到上帝的話語後,毫不猶豫地順從了這話語。他離開自己的家鄉、父家與親戚,成了客旅。「希伯來」這詞有「過河的」,即「旅客」的意思。他在過幼發拉底河的那一刻,就成了再也無法回到自己家鄉的客旅。他雖然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但是向著主所指示的地方去了。還有,上帝命令他把百歲得到的兒子作為祭物獻上的時候,他帶著上帝的應許到上帝所命令的摩利亞去,把兒子獻為燔祭。就像這樣,亞伯拉罕直到底順從上帝的應許,顯出了完全的信心,上帝以他的信心為義。就像這樣,在信心上要顯出上帝的義。沒有行為的信心無法顯出上帝的義。

有的人帶著「相信並大膽去做的話,就必定能成」的信唸作生意。但上帝所要求的行為不是這樣的。所謂跟隨信心的行為,是指按照上帝的應許去順從。亞伯拉罕得到上帝的應許後,並不是把這應許放在後面,然後按照自己的信念說「我相信」。他唯獨順從上帝的吩咐。

上帝既然把在自己懷裡的兒子差到世上,如今我們在他面前要做的就是順從。上帝連在自己裡面的聖靈都差給了我們,那麼現在我們在他面前要做的便是順從。我們就算用自己微小的身體去順從上帝,又能順從多少呢?但上帝願意我們這樣順從。今天人們對順從漠不關心,只是想帶著自己的信念去行動,所以總是脫離上帝的意圖。就連過教會生活的人也不喜歡順從,只想隨從自己的信念生活。按照信念生活的人以自己的喜悅與快樂為基準決定自己的行為,所以最後只能淪落成宗教徒。

無論誰都要面臨死亡。人們因為看到自己的祖先離開這世上後,再也不存在於世,只留下墳墓,所以就有了死亡便是絕望-這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是如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的話語所說,死亡不是最後,而是新的開始。世人以「反正都要死,在活著的時候盡情吃喝快樂吧」的心態,想隨心所欲地生活,不為死後的生活作準備。但是我們通過信學到了死不是最後這一事實,所以在死面前也對新的開始帶有盼望。

我們在肉體死前通過浸禮把舊人埋葬了,所以我們成了從命運中脫離出來的自由者。我們從水裡上來的同時,就在基督裡面開始了新的生活。因為我們藉著浸禮在基督裡開始了新的生活,所以不再使用「命運」一詞。我們不是面對死亡的人,而是重新開始的人。因著基督的復活,我們得到了復活的證據。基督再臨的日子便是我們所期待的頭一次復活成就的日子。

我們是向著復活奔跑的人。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有人說「我向著十字架的標竿奔跑」,實際上聖經上並沒有「十字架的標竿」這話。人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把傳福音當中被釘十字架而殉教當做光榮的事。但在我們面前等待我們的不是死亡,而是復活。保羅所說的標竿是復活。沒有哪個農夫會因為把種子種在土裡而覺得可惜的。農夫相信種子長大後,將來會結出更多的果實。同樣的道理,我們是以生命的復活為標竿向前奔跑的人。

復活是上帝給在耶穌基督裡面的人的應許中最大的應許。上帝應許我們,就好像讓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一樣,他也會讓凡是在耶穌基督裡面的人都復活。這是上帝指著自己起誓的應許。

肉體死亡不是件傷心事,也不是不幸。我們不要像沒有信心的人那樣對死亡感到悲傷。將來主在榮光中降臨時,在基督裡死了進入樂園的人會復活,還留在世上的人會突然改變,在空中與主相遇。這就是空中宴席(帖前4:13~17)。那時候屬基督的人會突然從地上消失,而地上會發生5個月大患難。那時臨到世上的詛咒該會多麼大,除了以色列人以外的所有人類都會滅絕。有的人擔心該怎樣忍受那日的大患難。但對大患難擔心的人都是對復活沒有盼望的人。世上發生再大的患難,這都與在那之前被提到空中,與主一同參加宴席的人毫不相關。大患難結束後,基督會和聖徒們一同來到世上。那時,分散在世界各處的以色列人將會聚集到一處,他們嘗不到上帝的慈悲與憐恤,只能體驗到公義的審判。聖經記錄的這些事情將來必定會發生。

你真的是相信上帝應許的人嗎?瑪拉基書3章8~9節說:「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以色列奪取了他們在上帝面前約好的供物和上帝定為自己所有的十分之一,結果自招詛咒。人們之所以這樣奪取上帝的所有,是因為不相信聖經的應許。

在巴比倫做俘虜的以色列人回顧他們的過去,尋找他們受詛咒的原因。結果他們發現自己奪取了上帝的所有,於是決定從今以後把違背十分之一的人從以色列百姓中翦除掉。我們要知道上帝的命令就是他的應許。今天人們不僅輕視上帝的命令,還偷取了在上帝面前約好的,從而連上帝的名也藐視了。看一下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他們能夠把向上帝約好的東西偷走嗎?

上帝命令以色列說:「你們既然領受了約,那麼如今你們就要順從信心,試一試上帝是否賜福給你們。」上帝雖然告訴人們不要試探上帝,但在此事上卻讓人試試上帝。我們要相信上帝的應許。

我們的信仰不能隨著肉體的衰弱而一同癱軟消失。就好像年級越往上升,學校生活記錄簿的成績就要變得越好一樣,我們的信仰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好。將來我們國家的大學會給隨著年級的升高,成績也越來越好的學生打高分。信仰生活也情同此理。哪怕是曾經得到恩典、被聖靈充滿,甚至被按立為執事的人,但若是最後以墮落的樣子離開世上的話,那麼他以前的信仰生活對他就毫無意義。希伯來書6章4~6節說:「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我們的信仰應該越來越好。

我見過這樣一位弟兄,他的身體從醫學上說已經到了毫無希望的地步,但他仍然決心要向上帝忠誠,徹底遵守十分之一,聽道的時候也總是把所聽到的內容認真地記錄下來。人在離開世上之前的信仰狀態與這人將來復活時要得到的榮光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在這世上最後一瞬間表現出的信仰面貌,便是將來復活時要得到的榮光的面貌。

我們是得到了上帝應許的人,是得到應許的兒女。我們不要誤認為,既然成了上帝的兒子,那麼在這世上隨便地生活,將來也能作為上帝的兒子得到待遇。我們若是上帝的兒子,就要有個兒子樣兒,要參與基督的苦難。人們過不好信仰生活,是因為總是想把信仰嫁接到自己的感情與感覺上。

我們人擁有肉體這一弱點。因著肉體,我們要受很多苦,最終衰老死亡。使徒保羅雖然行出許多能力,但自己的眼睛卻沒有得到醫治。因著眼病,他遇到很多困難,甚至連字都看不清楚。「你們當日所誇的福氣在哪裡呢?那時你們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來給我,也都情願。這是我可以給你們作見證的(加4:15)」,就如他寫給加拉太教會的信中所說的一樣,他的眼病非常嚴重。對此,使徒保羅說:「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林後12:7)」肉體就像這樣,可能生病,可能感受到許多苦。不是說得到很多恩典,肉體就不會老或者受苦。耶穌的門徒們不是大都在年輕時便受盡苦難,最終失去性命的嗎?

肉體是非常軟弱的存在,所以想靠著肉體的感覺或感情過信仰生活是件非常愚昧的事情。有的人在心情好的時候,就好像信仰也很好;但心情不好的時候,連信仰也跟著動搖。真正的信仰不會隨著感情而動搖。上帝的應許自始至終都不改變,所以上帝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因為感情變化無常,所以依靠感情過信仰生活的人在心情好的時候就覺得上帝愛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覺得上帝拋棄了自己。

肉體也有疼痛的時候。提摩太是一個信仰很出色的青年,連保羅都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但他常受到胃病的折磨。所以保羅在寫給他的信中也曾囑咐說「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提前5:23)。有人個子高,有人個子矮,有人體格大,有人體格小。每個人肉體的條件都不同,所以應該按照自身的情況去管理肉體,但如果連信心也嫁接在肉體的感情和感覺上,這個人的信心就只能成為神秘主義了。

我們決不能把自己的信心嫁接在感情上。信心與感情完全是兩回事兒。我們的信心、熱心、盼望與感情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的靈魂要順從信心。受感情支配的人中,因為勝不過低落的情緒最終選擇自殺的也大有人在。這種人就算熱心過了信仰生活,上帝也不會承認這人的信仰。誰會承認自殺的加略人猶大?誰會承認自殺的掃羅王?上帝不會承認這樣的人。

信仰生活不要憑著感情或感覺過,而要靠著信心去過。健康的肉體也可能會變得衰弱,衰弱的肉體也可能重新恢復健康。不能因著肉體有問題而連信仰也動搖了。擁有的財產也可能會變無,也可能重新擁有。不需要因為所擁有的變沒了而絕望,也不必因為擁有了本沒有的東西而想讓自己的肉體高興。我們要知道,肉體越安逸,靈魂反而越痛苦。

上帝既然應許給我們復活,我們就要相信上帝指著自己所起誓的應許必會成就。應許賜福給我們的上帝必定會遵守他的應許。上帝將耶穌賜給我們,是為了拯救我們;將聖靈賜給我們,是為了改變我們;將話語賜給我們,是為了讓他的話語成就在我們身上。馬利亞得到話語的時候,告白「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1:38)。同樣,我們既然得到了要賜福給我們這上帝的應許,就要讓這話語成就在我們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