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向人期待的是義。
他
愛兒子,在兒子裡面與人建立關係。
人子是謙卑的
上帝的獨生子(約1:18),
所以
他讓人藉著兒子蒙福,
藉著兒子得永生(約3:16)。
雖然這不是人要求的,
而是上帝所願的,
但上帝不藐視人的意志,
而是尊重它,
因此讓我們做出選擇(約15:16)。
世上有福分、生命、詛咒和死亡,
他讓我們自己做出選擇(申30:19~20)。
耶穌基督是福分與生命,
他作選擇他之人的救主,
成為選擇真理之人的永恆應許(約8:32)。
聖靈進入我們裡面,
為此作見證。
◎沒有義是信念,
並非信仰;
不是信仰的話,就無法蒙福。
◎信仰一定要
出於耶穌基督,
這就是真理。
◎我們要相信並做出選擇的只有一點,
既然選擇了上帝的國,
就要選擇福分與生命。
※選擇屬靈的人
唯有在耶穌基督裡面
走這一條路。
上帝向人期待的是義。人類與上帝從本質上就不同。人類是屬物質的,是被造物,像塵土或蟲子一樣的存在。但上帝是比天和天上的天都大的存在,是全能者,是獨自存在者。這樣的上帝為了與人交通而向人施與了各種善,但人沒有達到上帝的旨意,沒有滿足上帝的期待,人因著自己的侷限,根本沒有那樣做到的能力。
但上帝卻想要人類,即按照上帝本體的形象被造的基督的同工們得到與上帝的兒子同樣的榮光與待遇。為此,上帝應許給人很多的東西,也打開門,允許人進到他裡面,但人與上帝之間的距離太遠,人根本無法見到上帝。儘管如此,上帝還是沒有拋棄人類,是因為上帝把人類放在了耶穌基督裡面來看。上帝非常愛兒子,喜悅他,高舉他,把一切都給了他。上帝不想丟掉在兒子裡面的所有一切,因著上帝這樣的愛與憐恤,人類才得到了恩典。上帝為了與我們建立關係,向我們要求的就是擁有上帝的義。
人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見到上帝,按照自己的想法侍奉上帝,按照自己的想法叩門,但這樣的試圖只能以失敗告終。上帝是神。「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約4:23),如同這話語所說,在上帝面前只是顯耀自己的人無法見到上帝。凡想要見上帝的人都要按照上帝的方式,按照上帝的旨意,迎合上帝的意思去靠近上帝。
一個人既然信基督耶穌,邁入了教堂,如今就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我們如果到了上帝的家,如今就要進入門裡面,要穿過院子進入聖所,最終要進入至聖所。在進入至聖所的路上,有許多人難以克服的難關。但上帝讓人靠著他的血經過院子與聖所,最終來到上帝面前。
上帝拉近了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能以見到他,能以得到上帝倉庫裡的一切,能以將我們的聲音上達到他面前,能以得到上帝的榮光。上帝並且以此為義。聖經反覆告訴我們,要得到亞伯拉罕一樣的福分,要擁有亞伯拉罕的信,並且說我們得到了上帝賜給亞伯拉罕的那應許。
人人都帶著信念出生,帶著信唸成長,帶著信念學習,帶著信唸到異國它鄉闖蕩,帶著信念搞事業,靠著信念挑戰,靠著信念克服重重難關。信念是人的意志擁有的最大的力量,是人能夠實現自己夢想的資本。我們的信仰雖然與信念不同,但在有肉體的期間我們也要堅定信念,並且使用信念。沒有信念的人一事無成。父母再怎麼努力想把孩子送入好的大學,但孩子自己若沒有信念還是沒用。一個人再怎麼長得一表人材,頭腦聰明,但如果沒有信念,什麼事情也無法成功。人們靠著信念留下偉大功績,靠著信念揚名於世。信念就是這麼了不起。
但信念有著很大的侷限。信念無法給人帶來福分。靠著信念,人們能得到自己努力付出的代價,但卻無法得著上帝白白賜給人的屬靈的福分與唯獨上帝才擁有的永恆的生命。福分與生命是從天上來的上帝的所有。很多人覺得好像這世上存在福分和永恆的生命,但靠著他們擁有的信念根本沒有得著這些的能力與權利。上帝為了讓我們也能得著唯獨他自己擁有的屬靈的福分與永生的生命,給了我們盼望與信心。我們把這叫做信仰。
上帝的義是唯獨靠著信仰才能得著的。人有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天國,得不著生命。哪怕用這些錢賙濟了很多窮人,也不能因此而進天國。人靠著慈善事業積攢的自己的功勞和從堅定的信念中出來的努力,可以得到獎賞。就算是不信基督的人,如果有這樣的自己的義,也能得到獎賞。但靠著人的功勞與義,沒有人能夠進入天國。
有個人把收穫的糧食裝滿糧倉後,對自己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得,也是這樣」(路12:16~21)。
有個富有的年輕人問耶穌「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的時候,耶穌說:「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但這個人就算把自己的所有都賣了分給窮人,也不能靠此進入天國。所以耶穌還對這個青年說「你還要來跟從我。」對這個有錢的年輕人來說,他所擁有的那麼多財產會妨礙他打開向著上帝的心門,妨礙他擁有對上帝國的夢想。所以主讓這個人先把自己的所有財產分掉,然後空手跟隨主。但年輕人聽了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耶穌看到這個人的樣子,對門徒們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太19:16~26)」
法利賽人是什麼樣的人?「法利賽」這話有「區別」的意思。法利賽人可以說是律法的原理主義者。他們非常嚴格地遵守律法,一般人很難從他們身上找出污點。但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太23:15)」所以耶穌說:「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5:20)」
信念儘管能讓人顯出自己的義,卻無法讓人得著從上帝那裡來的福分與生命。上帝國的福分與生命是唯獨靠著上帝給我們的義才能得著的。但並不是說人的義毫無用處。我們也要尊重人靠著信念積累的功績,只是它無法讓我們得著屬天國的任何東西。不信耶穌的人憑著自己的信念與功力,也能得到世人的尊敬,憑著自己的義,也能得到從人那裡來的榮光。人靠著自己的信念和努力去行善的話,上帝對此也會給予獎賞的。但靠著這樣的人的功勞得不到屬靈的福分與屬靈的生命。
所以上帝要求對天國有盼望的人「要求上帝的義!」把人引入天國的義不是來自人的功勞,而是上帝作為禮物給予的義。耶穌說:「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7~8)」,然後告訴我們義是什麼。
在上帝眼裡,世上沒有一個義人(羅3:10)。上帝將自己的兒子差到世上之後,在他眼裡世上出現了一個義人。那位來到世上背負了十字架。雖然今天人們常常歌唱十字架,但本來十字架是對人沒有絲毫幫助的詛咒的木頭(加3:13)。上帝的兒子背負這樣的十字架,是為了擔當人類的所有詛咒。詩篇51篇5節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不管人願不願意,有沒有犯罪,人都是作為罪人懷胎、作為罪人出生的,所以無法得著永恆的國。人類這樣的罪全部由耶穌擔當了。
耶穌基督的功勞給我們帶來的幫助是100%的幫助。耶穌穿過的破爛的衣服,甚至連他走路時扎到腳掌的沙子,都在說明他理解人類的所有不幸與詛咒。耶穌基督不是99.9%的義人,而是100%的義人。他不是99.9%從上帝懷裡出來的,而是100%從上帝懷裡獨生出來的上帝。他出現在世上的時候,上帝稱他為義人。
耶穌說:「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約16:10)」耶穌升天之後,這地上再也沒有義人了。從太初至今,腳踏過大地的所有人中,義人只有耶穌一位,而他進入了天上,所以地球上再也不存在義了。
耶穌是上帝所要的義。無論誰,若沒有這義,就無法進天國。人再怎麼炫耀自己的信念、積累功勞或者修行,也無法因此而進天國。但唯一的義到天上去了,那麼人們怎麼才能擁有這義呢?耶穌差聖靈來就是為了讓我們顯出上帝所要的義。約翰一書3章24節說:「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耶穌升天后,創世以來直到世界的末了空前絕後的義人消失了,但上帝的義藉著聖靈再次出現在我們裡面,從而讓上帝稱我們為義。聖靈降臨在我們裡面,就意味著已經進入天上的義——在地上再也看不到的義顯現在我們裡面。上帝的聖徒就是指顯出上帝義的人。我們一定要領受聖靈的原因就在這裡。
上帝的話語是什麼?再怎麼有名的哲學家,他的話裡面也沒有義。但上帝的話語顯出上帝的義。信是什麼?信顯出上帝的義。信念顯出的只是人的義,而信仰則顯出上帝的義。福音是什麼?福音顯出上帝的義(羅1:17)。所以上帝希望我們接受福音,擁有信。
這唯獨靠著聖靈才能做到。為了顯出上帝的義,我們一定要靠著聖靈接受話語,靠著聖靈認識真理,靠著聖靈擁有信。哥林多前書12章3節說「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就是說,若不靠著聖靈,就無法顯出上帝的義。我們一定要靠著聖靈擁有信,這就是信仰。
為了持守屬靈的福分與生命,需要進行許多鬥爭。舊約聖經記錄的是以色列的歷史,所以不依靠聖靈讀舊約的人,從中能看到的只是以色列的建國史。但實際上以色列人從西奈山直到進入耶路撒冷遇到的無數戰爭,都是一種比喻,在告訴我們基督徒們直到進入天國為止要經過多麼悽慘的屬靈戰爭。
離開西奈山的以色列直到進入耶路撒冷為止,殲滅了三十一個王和他們的軍隊。與以色列作戰的這些王平均率領的士兵人數都在十萬至二十萬人。以色列雖然靠著上帝的幫助打敗了他們,但在那麼激烈的戰爭中死去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所以假如在短時間內對付這些戰爭的話,以色列人因著持久的作戰,人丁會斷絕的。但因為中間有充足的間隔時間,所以小孩子長大來補充在戰爭中死去的壯丁的空缺,他們戰死後,那空缺又由長成的下一代來補充,就這樣以色列人雖然付出了很大的犧牲,但最終還是殲滅三十一個王,到達了耶路撒冷。
以弗所書6章10~17節說:「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上帝的道。」
以色列人直到進入迦南地的耶路撒冷為止,不斷地經歷到肉體的死亡與受詛咒的事。今天我們要面對的爭戰不是像他們那樣屬肉體的爭戰,而是在進入天國的路程上要擔當的屬靈的爭戰。我們要知道這戰爭是多麼的激烈,為了擔當這戰爭要穿戴上帝賜予的全副軍裝。我們要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還要拿著信德當作藤牌,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
看到為義受逼迫的人,只是覺得他們可憐,袖手旁觀,這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我們是哪怕受苦難,也要作為義的使命者爭戰的人。認識真理的人要面對的激烈戰爭,不是特定的某些人要擔當的,而是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以及我們的子孫們要擔當的使命。我們爭戰的對象不是屬血氣的,而是屬靈的,因此我們不把人當做仇敵。就連拜偶像的,也不是我們的仇敵,而是我們要傳道的對象。但若有人譭謗真理,那麼哪怕他們是基督徒,從屬靈上來看,也是我們要對付的敵人。
對天國有盼望的人一定要祈求上帝的義。因為若沒有上帝的義,就絕對無法進天國。這地上消失的義既然已經藉著聖靈進入了我們裡面,如今我們就要讓這義充滿我們,要持守這義。耶穌在父面前禱告的時候說「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經你的名顯明與他們」(約17:6),還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約17:11)。上帝的義在我們裡面的時候,上帝就會保守在我們裡面的義。上帝不希望我們裡面有一半上帝的義,一半我們的義,而是希望100%顯出上帝的義。
我們要為了上帝的義而爭戰。今天有多少人不但任憑那些妨礙彰顯上帝義的仇敵,反而被仇敵欺騙,在仇敵面前軟弱地倒下,成為仇敵的奴隸,被仇敵牽引,懼怕仇敵?又有多少人懼怕受到人的辱罵,懼怕自己的體面喪失?若是對上帝的國有盼望,就要渴慕義。
福分要顯出上帝的義。生命裡要100%顯出上帝的義。上帝賜給我們的信仰也要100%顯出上帝的義。不是50%,也不是99%,而是要100%。主向我們懇切要求的便是這個。我們在世上生活期間看到了這地上的福分與生命,也知道了詛咒和死亡。但用肉眼能夠看到的都不過是一種比喻而已。我們知道在戰爭中,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這也是對屬靈實像的比喻。想要得到屬靈福分與屬靈生命的人,無法避免屬靈的爭戰。
我們要揀選福分。今天很多人來到教會,僅僅為瞭解決靠著自己的信念也能以克服的事,即改善自己環境的事情而努力。他們就像世人拜偶像一樣淫亂地侍奉上帝。我們不要效仿這些人,而要努力得著上帝想要給義人的屬靈的福分與屬靈的生命。雖然我們沒有絲毫的義,有的只是滿身羞愧,但我們要放下自己的功勞或者義,唯獨靠著上帝賜予的信,即有上帝義的信,抓住有上帝義的話語,擁有充滿上帝義的福分、榮光與權柄。
我們揀選上帝賜予的信仰,就是揀選福分,揀選義。我們如果已經得到了這些,那麼從今以後就要像以色列人從西奈山出發直到進入耶路撒冷為止與三十一個王進行過悽慘的鬥爭一樣,我們也要直到進入上帝的國為止在屬靈的爭戰中得勝。想一下,以色列人中有多少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前倒在了路上。因為有這樣的犧牲,所以他們的後裔們才最終得以進入耶路撒冷。屬靈的爭戰就是這樣的。主命令我們「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以存活」(申30:19)。
你要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屬靈的戰爭?在這戰爭中,我們不能畏縮、受挫折或者跌倒。我們既然揀選了福分,那麼戰爭再怎麼激烈,我們也要取得最後的勝利。耶穌說「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17:33),「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太10:28),「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太10:16)。羊進入狼群還能活下來嗎?所以我們要做好流血的準備進行戰爭。這就是選擇福分之人要走的路。
上帝賜給我們福分的同時會有逼迫跟隨(可10:30)。所以如果少得福分,也會少受逼迫,但如果我們得到了百倍的福分,也就要受到百倍的逼迫。我最近常祈求上帝「賜給我千倍的福分吧!」那麼上帝會連同千倍的逼迫也一同給我。我如果只看著逼迫,那麼就會被淹死,但如果我仰望著福分,就能繼續向前走。彼得看著耶穌的時候能夠在水面上行走,但當他把視線轉移到身邊掀起的波浪時馬上掉進了水裡。我們到底要仰望著什麼往前走?
我的靈魂哪,你要求上帝的義!
我的靈魂哪,你要求上帝的義!
我的靈魂哪,你要求上帝的義!
庇哩亞運動的意義
庇哩亞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所以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徒17:11~12)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 Nov 11 Thu 2010 11:27
揀選福分【申30:19~20】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