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教會的門
我十九歲那年的秋天,稻田裡的麥穗泛著金黃的波浪,彷彿正等著收割的人。我常問自己:“我是什麼,我是誰?”卻始終沒有找到答案,為此很苦惱。有一天,我無助地望著藍天,遠處教堂的鐘塔映入我的眼簾,於是我就走到教堂。離我家 100米有一所教堂(長老會),是朝鮮戰爭由難民建立的,當地人認為是外來人的教會,就去一公里以外的監理教會,這個教會有 50年的歷史,也許是地方傳統根深蒂固的原因,就連從沒有去過教會的人也說,如果去教會就會去當地人的教會。
鄉村教會的鐘聲顯得格外的清脆響亮,從來沒有去過教會的我,聽到鐘聲不禁以輕快的步伐走進了教堂,就是禮山監理教會。 50年前建立的老教堂,屋頂刷的紅油漆,經多年的風吹日曬,已經破舊不堪了,看上去並不雅觀,但還起著支撐的作用。鐘塔並不是很高,上面掛著很重的鐵鐘,每當撞鐘的時候,整個木製結構的禮拜堂都為之震動。
我從小性格內向,而且家裡很窮,所以總是無精打采,站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是最大的苦惱。我頭一次來到禮拜堂,因為來得太早,正是幼年“主日學”孩子們聚會的時間,只好在教堂院子里呆著,舊禮拜堂對面有一個沒建好的建築物,剛用石頭從地基上壘起 2米高,窗戶立在上面,落滿了灰塵,看得出新建的教會在資金上有困難,院子裡堆放著石頭、沙子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顯得很亂。
我在院子裡等待禮拜開始,有幾分急躁,又受不了村里的人用奇怪的目光看我,為掩飾自己就拿起掃帚打掃院子。我一次也沒來過教會,今天也沒有想過一定去教會,若有上帝,我想問上帝我到底是誰,如果當時找不到答案,現在也許我還不知道為什麼活著。
“主日學”結束了,大人們開始聚會,這時牧師從教堂走出來,我向他行了禮。我們住在一個鎮上,我平常在路上見到他,沒有打過招呼,今天正式向他行了禮。我很害羞,窘迫的生活使我面黃肌瘦,我看著牧師和藹可親的面容,下決心:“我一定要來教會。”
牧師將我帶到教堂最前面的一個座位。那一次講道的題目是“得人的漁夫”,因為第一次聽道,我也沒太聽懂,也沒有感動。當時的牧會者是吳景林牧師(歷任基督教大韓監理教會會長)。我從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牧者形象,他是第一個培養我的牧師,現在仍是我尊敬的恩師。
聽說第二天在我家附近的長老教會要搞奮興會,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參加奮興會。講師的個子矮小、臉很瘦,穿著黑色西裝,顯得個子更矮,但是他的講道使弟兄姊妹聚精會神地聽著,他目光炯炯有神,高喊悔改的道好像能看透我裡面所有一切的罪。這位姓金的講師當時從三角山禱告後,為引導第一次的奮興會來到禮山。他高喊悔改的道,把我內心壓得透不過氣來,我雖然第一次參加,心想我也應當悔改,正在這時講師突然中斷講道指著我問:“你來教會有多久了?”我說:“昨天第一次來,今天是第二次,但參加奮興會還是第一次。”
講師說:“這位青年得了很大的恩典,年青的時候多得恩典好啊。”這時,全教會的人都在看我,我的臉一直紅到耳根,當時我也不懂什麼是恩典,只因為是講師說的話,所以只有感謝。
那天晚上,我在通宵禱告會上,為得恩典做了悔改和禱告,當時我不會禱告,也不清楚悔改的方法是什麼,只是無數次地說我是罪人。信耶穌之前有些害羞的事,現在有了罪惡感,心裡極其痛苦。第二天通宵禱告會後,沒辦法只好去找那位講師,告訴他我現在的心情,希望求得安慰,講師聽了以後做了一分鐘禱告說:“年青人,主已經饒恕了你的罪,從此以後你不要苦惱,要喜樂。”
這瞬間的喜樂和感謝豈能用語言來表達。說過“謝謝”之後,我跪在講台前反复禱告:“主啊,感謝你!”這時我的口裡突然產生了奇怪的現象:舌頭自動捲起來了,突然說出我也聽不懂的話,而且連續不斷,那一天我一個勁兒禱告說:“主啊!若是您賜給我的,下頜掉了我也願意,你就搖動我的下頜吧。”我的神誌很清醒,身上卻如火烤一樣,從口裡發出的聲音越來越清楚地如同在說什麼語言一樣,這樣連續八個小時禱告,突然看到了異象。
我看到了天使們在講台上來來往往,顯現了那麼多山、五穀豐登的景象,又看見天使們的活動,我對所看到的景象感到很驚奇,就睜開眼睛,卻是看到一樣的景象,那天我禱告了九個小時。
晚上講師講道時說:“那位青年所說的是方言,得了聖靈就會像這位青年一樣說方言。”然後找出幾段聖經解釋一下。在那瞬間我的一切都改變了,無限的感動和喜樂湧上來,主給了我如此大的恩典。
我得到的恩典已經在聖經裡記載著,感到很驚奇。聚會結束後,我向一位長老借聖經,期限是一個星期,長老告訴我讀聖經要從創世記開始讀,我用一周的時間把聖經讀了一遍,又藉別人的聖經讀,在一年期間讀了四十二遍,就這樣在平信徒時期一共讀了七十五遍,晨禱一次也沒有缺席,教會的工作也照常做,異象雖然經常能看到,但沒有勉強解釋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