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我晨禱後回家,有一位常去教會的夫人來找我,她的小女兒得了重病,每天都往外抽200CC以上的水,孩子才兩歲,經 不住病的折磨,快要死了,醫生也說沒希望了,所以更感到絕望。今天我晨禱的時候,主在她面前顯現說:「你去請金箕東,他在山上禱告,今天下午回來,我要讓 他奉我的名醫治疾病。」我一點也沒懷疑她的話,但以前我未曾為病人禱告過,上帝也沒給我啟示,根本不知道怎樣醫病,我只想起主用手摸了瞎子的眼睛,瞎子便 得了醫治。主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可16:17~18)
她住在我家附近,是大戶人家裡的一位有教養、又漂亮的夫人。我去她家看見那孩子呼吸急促,臉色蒼白沒有一點血色,看樣子好像快 要死了,我先向主禱告:「主啊,你怎樣對這位夫人說的,就怎樣成就吧。」
正在這時,我看見主身穿白衣站在我面前的異象,我就得到力量,手按孩子的腰部,懇切地禱告:「主啊,願你在孩子身上顯現你的神 蹟,應允我的禱告,我就滿足了。」
禱告結束後,當我睜開眼睛時,孩子正睜著大眼睛望著我。我很驚奇,就反覆向主禱告:「聽我禱告的主,感謝你!」這樣邊禱告邊走 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夫人抱著孩子來找我,她們剛從醫院回來,醫生看見奇蹟出現了,驚奇得說不出話來。我給孩子禱告結束後,孩子立刻好 轉,去醫院的時候就恢復了正常。原來這孩子已經去醫院三個月了,受盡了折磨,最後在一天之內恢復了健康。
我通過這件事知道了,我為參加聚會所做的那一個月的禱告得到了主的應允,雖然只參加了一天,我相信禱告得到了完全的應允。雖然 沒有盡我所願,但禱告本身已經到達了上帝面前,對此我一點也不疑惑,這不是聖經已經應許的嗎?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約14:13~14)
又過了幾個月,有一家五口人都得了傷寒,危在旦夕,他家的鄰居(一位女執事)來參加晨禱,讓我去他家。到了他家,保健所來人用 草繩圍了他家,寫了警告條例不准任何人出入。因為早晨沒人管,我與執事闖了進去,五口人都蓋著被,躺在炕上,兩個人已接近死亡,我做了禱告:
「主啊,你讓我醫病,那麼今天你也在這個家庭裡顯現神蹟吧!」之後在每個人頭上按手禱告的同時,個個都從躺臥的位置上站起來喊 叫,完全好了,沒有按手的人仍然躺著。
五口人都按手後,全家人都掀開被子起來,以前我從來沒有看過、也沒 有聽過這樣的神蹟,只是在聖經裡讀過,現在我親身經歷過了,就覺得自己好像不是生活在這世上。從那以後,每當想起那夢一般的神蹟時,都不忘向主獻上感恩, 我常常邊走路邊禱告。
庇哩亞運動的意義
庇哩亞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所以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徒17:11~12)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 May 07 Fri 2010 17:11
第一次醫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