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4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 金箕東牧師
上帝
以福分主管一切。
他
在創造萬物與人類的時候
以福份發命並託住萬有,
同樣現在也是如此(啟22:13)。
有福的人並不是空著的,
而是有聰明和智慧的。
用眼睛能看到的不是福分,而是秕子,
用眼睛看不到的聰明和智慧
才是上帝主管的福分。
為此
上帝向我們說話,以賜下誡命,
上帝的誡命是福分(箴16:16),
上帝的誡命中
充滿著聰明和智慧(詩119:66),
滿溢著福分與生命。
耶穌
是上帝的智慧與聰明(箴19:8),
聖靈是智慧的靈,
是聰明的靈。
◎缺乏智慧的人
要依靠上帝,
那麼他就會給賜下智慧。
◎缺乏聰明的人
要向耶穌基督祈求,
那麼他就會賜下聰明。
◎智慧與聰明
是聖靈主管的,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都在作工。
※聖徒啊,讓我們領受福分!
要領受智慧與聰明,
而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財物。
上帝以福分主管一切。他用智慧創造了萬物,並用聰明治理著萬物。人自以為有智慧,但上帝的愚拙遠超過人的智慧(林前1:25)。上帝創造天地的時候,賜福給人,叫人治理萬物(創1:28)。上帝的話語裡有上帝的智慧。人與其他牲畜的不同之處在於,人從上帝那裡得到了智慧與聰明的福。如果說智慧是一種“點子”,那麼聰明就是使用“點子”的能力。
在這世上,無論信者還是不信者,擁有智慧和知識的很多。但他們的智慧與知識無法超出人類的局限。靠人類的智慧與知識無法認識上帝,無法知道上帝的想法,無法認識上帝的國,也無法知道自己靈魂的情況。
反之,信者靠著聖靈能夠知道自己靈魂的情況,能夠認識上帝,也能夠認識上帝的國。聖靈進入信徒裡面,治理他們,叫他們知道上帝的所有事工。因為聖靈能參透萬事,連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所謂屬靈的人,就是指靠著聖靈認識上帝的人。誰能向世人教導上帝呢?只有靠著聖靈認識上帝的屬靈的人才能做到(林前2:10~16)。
不要認為我們擁有的智慧和知識不如世人,要知道,我們擁有著世人根本想像不到的智慧與知識。上帝給了我們智慧,叫我們能夠與全能者一同解決碰到的所有困難。所以我們依靠上帝、依靠上帝的能力、向上帝禱告、與上帝相交(約一1:3)。
上帝比宇宙還大,比宇宙以外的天還大(王上8:27)。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銀河系中有兩千億個像太陽一樣大的恆星,而這樣的銀河系在宇宙中存在兩千億個。可見,宇宙是多麼大?上帝在天地創造的第一天創造了光,光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里。以這樣的光速橫穿宇宙需要幾百億光年。更讓人驚嘆的是,如此廣闊的宇宙若與靈界的天相比,就不過是一個極小的點而已。
宇宙這個空間是上帝為了除滅魔鬼而臨時造的(猶6)。參觀歐洲的王宮可以發現,王宮內的某個角落都設有一個關押囚犯的監獄。與王宮的規模相比,監獄非常小。同樣,宇宙不過是天這一王宮角落裡的一個小小的監獄而已。 “小監獄”尚且這麼大,更何況靈界的天呢?但上帝比這天還大。因此,沒有人能看到上帝的本體(約6:46)。
上帝差來的耶穌基督是上帝本體的形象(林後4:4)。他來到世上又升天之後,我們憑著信心知道了他是上帝本體的形象,並且也知道了我們是按照這形象的樣式造的(創1:26)。上帝把治理、支配萬物的特別智慧給了這樣的我們(創1:28)。
“文化”(culture)一詞,查考詞源可以發現含有“種植、耕作”之意。人類在耕作之前,靠著採集山地裡的野生果子或種子生存,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耕作,同時也開始了定居生活,這促使了文化的發展。上帝把亞當帶到伊甸園,讓他管理看守園子(創2:15)。亞當犯罪之後,上帝把他趕出伊甸園,讓他耕種他所自出之土(創3:23)。可見,在亞噹噹時,早已存在於世的人類已經製造出了文化。創世記6章4節說:“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上帝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這裡說的“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就是指文明人說的。
就像這樣,人類有治理萬物的智慧,所以如今也在不停地發展著文明。但人類靠著自己的智慧與知識,絕對無法認識上帝或自己的靈魂。所以主警告說,假如人類在世上只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知識生活,那麼死後就會成為受詛咒的靈魂,最終必免不了受審判。
主不需要對我們說謊,在他沒有任何缺乏。他大有能力,曾經從魚口裡拿出錢繳稅金(太17:27);讓門徒們一次性就網住滿滿兩船魚(路5:7);使水變成葡萄酒(約2:1~11);用五個餅餵飽五千人(太14:14~21)。這樣的主卻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9:58),這不是在為自己無能的處境嘆息,他要說的是,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地方值得要繼承天的後嗣依靠、思慕的。對永恆的天充滿盼望的主又何必對我們說謊呢?
我們要領受智慧和聰明的福。不僅要有智慧,為了使用智慧還需要有治理智慧的力量,即聰明。世上有點子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使用這點子。所以我們不僅要有智慧,還要有聰明。
人們把上帝的誡命當做可怕的, 但實際上上帝的誡命中包含著我們所需要的智慧。上帝把“要獻上十分之一”的誡命給了人,違背這誡命就會有詛咒臨到,順從的話就會得到甚至無處可容的福分(瑪3:10)。這其實是把蒙福的智慧給了我們。上帝還命令“要遵守聖日”。雖然覺得遵守這誡命很難,但這正是叫我們不至滅亡、不至受詛咒的智慧。因此,沒有這種智慧的人只能滅亡。
有個人擁有很多財物,甚至沒地方收藏,於是又蓋了一個更大的倉庫,把財物裝在其中,然後說:“我的靈魂哪,你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12:20)”就像這樣,人類的智慧是極其有限的。
我們每個人在這世上都只能呆幾十年,但人們卻誤以為好像能在世上永遠活著似的。耶穌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太6:19~21)”這是主對沒有智慧之人的警告。
雅各書5章1~3節說:“唉!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啕,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子咬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 ”耶穌還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 (路18:25)”有些人堅信只要有了錢,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但最終卻留下一生賺來的錢,空虛地離開世上。他們曾經被別人稱為富翁,但結果靈魂卻只能滅亡。
這類人哪怕有過信仰,也僅僅是靈魂得救而已。哥林多前書3章12~15節說:“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 ”從發生火災的房子裡逃出來的人會是怎樣的?財產化為灰燼,身上的衣服都被燒光,頭髮也被火燒沒了。什麼獎賞也沒有,僅僅得救之人的靈魂就好像是這樣的。
上帝把不同於不信者所得到的特別的福,即智慧和聰明的福給了我們。我在擁有信心之前,算是個有頭腦的人,但我靠著自己的頭腦一事無成。在擁有信心之前,我是一個在絕望中呻吟著的、受詛咒的人,靈已經死了。但自從信耶穌領受聖靈之後,我就按照聖經所應許的,向上帝祈求智慧的福分。
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以後,常常帶著的財產就是福分。他們就算手中沒有財產的時候,也仍舊帶有上帝賜予的福分。他們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最終進入了上帝應許的耶路撒冷。他們遵守安息日, 以確保福分;獻上十分之一,以確保福分。 “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且愛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他的話,專靠他。”如同申命記30章19~20節的話語所說,以色列人靠著遵守上帝的誡命確保了福分。
猶太人若有了錢,就會把它換成金銀寶石,而不是買房子。因為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土,分散在世界許多地方,時常面臨著不知何時就會突然被人從生活之地趕出去的危險,所以與不動產相比, 他們更願意擁有隨時能帶走的貴金屬。但不是說貴金屬就一定能帶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希特勒屠殺了猶太人之後,把他們的屍體火葬了。猶太人為了守住自己的財產,把寶石吞在肚子裡。寶石若與大便一同排泄出來,他們就用水沖洗一下,重新吞下去,猶太人就是使用這種方法把財產隨身攜帶著。但就是如此拼命守護的財產,在死亡面前也是束手無策。
上帝賜給我們的福分是永恆的。上帝應許福分的時候常常提到“你和你的子孫”。箴言3章18節說:“她與持守她的作生命樹,持定她的,俱各有福。 ”樹木不是結一次果實就死了,而是每年都結果子。上帝賜予的智慧的福分就好像這樣的,我們一生都可以使用它。
我們在世期間,要使用上帝賜予的智慧將財寶積攢在天上,準備好自己靈魂將要得到的冠冕。信靠耶穌的人若像世人一樣做著“主啊,求你給我吃的!求你給我穿的!求你給我住的房子!”這樣毫無盼望的禱告,便是再愚昧不過的了。就好像胎兒在母腹中生活十個月,到了時候就會從媽媽體中出來一樣,在耶穌再臨的那日,我們要毫無留戀地離開這個主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的世界。但人們卻好像覺得能在這世上永遠活著一樣,根本不關心自己的靈魂,對天國也沒有盼望。這樣的人對於祈求上帝的國和義是那麼地懶惰與吝嗇。
頭腦再怎麼好,靠著它也無法擔當上帝交託的工作。所以我祈求上帝的智慧。為了牧會,我祈求“求上帝賜給我牧會的智慧、牧會的知識和牧會的能力”;為了講道,我祈求“求上帝給我智慧的話語、知識的話語和能力的話語”。我們要靠著聖靈得到上帝的智慧、知識與能力(林前12:7~10)。
世人再怎麼有智慧,也無法認識自己的靈魂。但我們領受聖靈之後,靠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出方言,從而可以將自己靈魂的情況傾訴給上帝。哥林多前書14章2節說:“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上帝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 ”人的情況唯獨人裡面的靈最清楚(林前2:11)。聖靈幫助我們的靈魂將自己的情況傾訴給上帝。
所羅門作王之後,向上帝求智慧。對此,上帝非常高興說:“你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 ”於是把所羅門所求的智慧連同富貴、尊榮一同給了他(王上3:5~13)。我們需要上帝賜予的智慧。
我擁有好幾個國際專利,其中手機鈴聲機能便是我在81年得到的專利。最近專利權很快就會下來,但當時我是花了3年時間才得到的專利權。得到了專利權,就意味著以前沒有這種功能。當然我申請這些專利權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記念上帝給了我如此的智慧。
我在93年還得到一個專利,就是無須鑰匙便可自動開、關、駕駛汽車的功能。因此93年我被評選為“韓國發明王”,還得到專利廳頒發的獎狀。除此以外,還有好幾種專利。這都是從上帝賜予的智慧那裡來的。有人問我:“牧師,你那麼忙,哪有時間研究這些呀?”這不是我研究出來的,而是來自像閃電一樣經過我腦海的智慧。智慧不是研究出來的,而是上帝賜予的。我在牧會的時候也靠著上帝賜予的智慧牧會。為此,我首先承認若沒有上帝的智慧,我什麼也做不了。
我希望有信心的人都能蒙福。箴言3章16~17節說:“她右手有長壽,左手有富貴。她的道是安樂;她的路全是平安。 ”牧師舉起雙手祝福,這並非一種宗教儀式。耶穌在升天前也舉手為門徒們祝福。這時右手有長壽,即生命;左手有福貴,即財物。我在舉起雙手為信徒們祝福的時候, 也相信這一事實,懇切地祝福。
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太10:11~13)”對照這段經文的原文可以發現,裡面含有“祝福的時候,為了讓這福分回到自己這裡,要以懇切的心和強烈的信心求福”之意。對方若不接受,這福分就會回到自己這裡。
禮拜結束後,當牧師舉起雙手要以這樣強烈的信心祝福的時候,卻有人趕緊收拾提包離開座位,偶爾還回頭看兩眼,這個樣子就活脫一隻口裡銜著雞逃跑的狐狸,兩步一回頭。看到這樣離開禮拜堂的人,我心里特別遺憾,想:“這些人怎麼就這麼藐視福分呢?”
箴言3章13~15節說:“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寶貴,你一切所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 ”上帝就是想要把這樣寶貴的智慧與聰明作為福分賜給我們。
所以,我們要謙卑地祈求上帝的智慧。要承認自己的頭腦在上帝的智慧面前什麼也不是。哥林多前書1章26~29節說:“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
對你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智慧與聰明的福。現在你手做的事盡都不順、受壓制,都是因為你沒有智慧與聰明的福。不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要祈求上帝的智慧。哥林多前書1章25節說:“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牧會者們也不要用人的智慧去耍小聰明,要祈求上帝的智慧與聰明。
雅各書1章5節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 ”我們求其他的東西時,上帝可能會責備說“你靠著情慾求,怎麼能得著? ”或者“你不先悔改,只求這個,我怎麼能給你呢? ”但祈求智慧的時候,上帝會很甘心地厚賜與你。
我自己也是一樣的,在祈求其他的之前,先向上帝求智慧。求話語的智慧、知識與能力,也求牧會的智慧、知識與能力。你也為了自己所經營的所有事情求智慧、知識與能力吧。不要依靠人的智慧,而要依靠上帝的智慧。人們在上帝面前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依靠自己的聰明。我們要像在上帝面前屈膝求智慧的所羅門王一樣,謙卑地求上帝的智慧。
我的靈魂哪,你要領受智慧與聰明的福!
我的靈魂哪,你要領受智慧與聰明的福!
我的靈魂哪,你要領受智慧與聰明的福!
庇哩亞運動的意義
庇哩亞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所以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徒17:11~12)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 Feb 14 Sun 2010 17:38
以聰明的福【箴言3:11~26】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