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10月24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上帝
尋找聖潔的人。

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
是為了用他的血替人類贖罪,
讓人類得到上帝的恩典(約1:17)。
因此
有福的人不是超越上帝而裝作自己有福的人,
而是愛上帝的人。
上帝用各種方式將自己顯明了出來,
聖城耶路撒冷
是上帝的自尊心(徒1:4);
是耶穌基督的形象;
是表明聖靈的模型;
是上帝立約的模型(約1:19)。
故此
為耶路撒冷祝福的人
是尋求上帝的人,上帝必喜悅他;
誰先求耶穌的事
誰就必得福(該1:3~6)。
上帝賜給我們聖靈,是為了讓我們的信更加真實。
◎禮拜
是更加親近上帝的事,
所以是屬靈的。
◎獻身
是更加親近上帝的事,
所以是值得蒙福的。
◎信心
是更加親近上帝的事,
所以讓人重生。
※讓我們為耶路撒冷祈求,
先求主的事就是福分。
在凡事上都要為主祈求。



上帝尋找聖潔的人。世上有許多種類的人,貴人與賤人、有學問的人與無知的人、有財富的人與貧窮的人等。上帝賜給所有人太陽與雨水,所以人們在各自的環境中努力地生活著。但因著肉體的壽命是有限的,所以無論誰到了時候都要離開世上,站在主面前。那時,主會按照他的心意區分站在自己面前的人。

地球上充滿人類的時候,上帝揀選了自己的百姓,將律法賜給他們。律法顯明的是上帝的義,所以上帝拿著律法審判世界。因此律法不是拯救人類的法,而是比較人類與上帝的義的法。人類中沒有一個人能超越律法。凡是在律法面前的人,只能被定罪受刑罰。律法下的結論就是,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尋求義的人(羅3:10~11)。

上帝把耶穌基督差到世上,讓律法因著他而失去了效力。耶穌基督是顯明在沒有義人的世上的唯一的義人。他向因著律法被定罪的人打開心門,張開雙臂歡迎所有人進入自己裡面,並且接待進入自己裡面的人。律法的角色不是歡迎或者接待人,而是拿上帝的公義與人作比較,但耶穌基督不拿人類與自己相比較,而是向所有人打開心,讓進入他裡面的所有人得稱為義。海裡的魚再怎麼多,漁夫收拾的也只是進入魚網裡面的魚。同樣的道理,上帝只揀選在耶穌基督裡面的人。

教會的希臘語「艾克利西亞」包含著「呼召、聚集、揀選」這三個意思。蒙上帝呼召的人順從這呼召聚集的時候,上帝揀選他們,這就叫做教會。我們不是自願來到上帝面前的人,而是順從上帝的呼召而聚在上帝面前,從而被上帝揀選的人。有的人說:「我時間很多,而且無聊,所以想擁有一個宗教。因為家附近有一所教會,所以開始去教會,最近沒有去。」這樣的人聚起來的不是教會。只有順從上帝的呼召而聚集的人被上帝揀選的時候才叫做教會。我們是蒙上帝揀選的聖潔的人。上帝唯獨承認聖潔的人(來12:14)。

世上有許多宗教。其中有所謂的高等宗教,也有一般宗教。高等宗教是指通過教理與神學獲得普遍性的宗教,而一般宗教則是暫時存在,沒有得到普遍性便消失了。無論什麼樣的宗教,沒有一個宗教稱其創始人為父。唯獨基督教會稱上帝為父。以色列也不稱上帝為父。唯獨在耶穌基督裡面被揀選的人,才稱創造萬物並且比萬物先存在的自存者為父。

以色列把自己所相信的上帝稱作「我們祖先的上帝」,即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但唯獨基督的教會稱上帝為父。就算爺爺、爸爸與孫子一起做禮拜,也全部都稱上帝為「我們的父」。不是說爺爺稱上帝為父,孫子就要稱上帝為曾祖父了。以色列人侍奉的是「我們祖宗的上帝」,但我們侍奉的是「我和我子孫的上帝」。就像這樣,我們之所以能稱上帝為父,是因為上帝讓人類在耶穌基督裡成為上帝的兒子。

羅馬書3章23節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上帝把真理賜給了因著犯罪而虧缺了上帝榮耀的人,讓他們認識真理,得到自由。耶穌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他說自己就是真理(約14:6),還說父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如同耶穌的這話語所說,我們靠著真理得到了自由,即靠著上帝的道得到了自由,因著耶穌基督得到了自由,藉著上帝的愛得到了自由。

自由與放縱不同。很多人認為不受他人的干涉,能夠隨己意行動便是自由。但聖經所說的自由不是那樣的意思。小孩子只要拿到手裡的東西就往嘴裡放。當小孩子手裡拿到了危險物品時,父母會為了防止孩子放進嘴裡而把東西奪走。還有,孩子發燒的時候,父母會勉強給孩子喂孩子不喜歡吃的苦藥。自由不是指隨著人的信念與意志去行動說的,而指讓在天上成就的上帝的旨意也照樣成就在地上說的(太6:10 )。

我們往往看到有的人力圖某件事,看起來好像很興旺,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所有的一切一下子垮下來,反而給他帶來敗亡與羞恥。稻穗上雖然結滿了穀子,但到了打穀場,被農夫選中的與被拋棄的就會清楚區分開。飽滿的籽粒放入倉庫保管,最後進入主人的嘴裡,成為重要的營養粉,而糠秕得不到主人的關心,只會被扔在火堆裡。所以施洗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太3:11~12)。」我們既然在基督耶穌裡蒙揀選成了聖潔的,那麼直到進入天上的聖所為止,要保守自己。耶穌說:「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1~32)。」

屬靈生活不是指肉體在地上能夠享受榮華的生活,而是指追求永恆的靈魂的益處的生活。一個人哪怕現在看起來好像屬靈生活過得很好,但他心裡若沒有對將來的盼望,那麼他的教會生活就只不過糠秕而已。我們的靈魂如果成為飽滿的籽粒,我們就會成為真正的自由者,那麼我們所做的事也都會亨通。不是說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志做的事會亨通,而是說按照上帝的旨意去做的事會亨通。我們要尋求上帝的旨意。我們要讓在天上亨通的事,即上帝計劃的事在我們裡面亨通。人們因為排斥上帝的旨意,只希望自己的心意成就,所以埋怨上帝或者抱不平,最終受試探而損害了自己的靈魂。

上帝向我們指示了信心的方向。牧師的講道也是在指示信徒要走的方向。不是說只要讀了神學,就能搞好牧會或者成為屬靈指導者。要想成為真正的屬靈指導者,就要靠著聖靈成為屬靈的人。因為唯獨聖靈才能參透上帝深奧的事,知道上帝的事,所以只有被聖靈充滿的人才知道上帝,向人教導上帝,知道耶穌,把耶穌傳給人(林前2:10~16)。

我無論是在講道、教導還是說服人的時候,都會為了擁有耶穌的心而努力。就好像媽媽有時從孩子手裡奪走危險的東西,有時給孩子喂苦藥一樣,我為了把人們的靈魂養育得健康而努力。這樣的努力在有人看來好像是在譭謗自己的情慾,但我所願的是他們明白並接受在天上成就的上帝的意圖,並讓這意圖也成就在自己身上。

不是用聖靈的眼鏡看聖經的人,在聖經裡發現不了真理,看到的只能是以色列的建國史。有的人看到基督徒查考聖經的樣子,說:「為什麼把人家國家的歷史書當做經典,天天研究?」無知的人聽了這樣的話會啞口無言。因為聖經裡有許多故事混雜在一起,什麼流血的故事、戰爭的故事、以色列分裂的故事等,所以有的人覺得聖經太複雜了。但如果知道聖經裡所記錄的所有故事都向著一定的方向,就會知道聖經並不是一本複雜的書。

無論哪家公司,新員工入職時都要接受導向培訓。導向培訓的英文是orientation,這個詞彙是從orient(東方,即太陽升起的方向)派生出來的。在我們國家,很多人會為了看大年初一的太陽而去江原道東海邊的正東津,這個地方位於首爾光華門的正東方向。導向培訓的目的在於給人指示方向。就好像公司有公司的事業方向,學校有學校的教育方向一樣,人類也有人類要前進的方向。那就是我們信仰的方向,即向著耶路撒冷的方向。

很多人以為聖經說的「東方」是以耶路撒冷為標準的東方某個地方。有的人主張「誰從東方興起一人,憑公義召他來到腳前呢?(賽41:2)」經文中提到的「東方」是指位於耶路撒冷東邊的國家中,也是最東邊的韓國。這樣主張的人中甚至有人主張從東方出來的義人就是自己,結果墮落。這都是因為誤解了「東方」的意思。聖經所說的東方,即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指耶路撒冷說的。印度這個國家雖然位於耶路撒冷的東邊,但印度人如果看著聖經所說的東方,就要看西邊。

聖經記錄的所有事件都是以耶路撒冷為中心進行的。上帝最初與人立約的時候,上帝命令亞伯拉罕把他所愛的獨子以撒帶到上帝指示的地方作為燔祭獻上。亞伯拉罕順從這話語,走了三天路到了摩利亞山,這山所處的位置便是後來所羅門建立聖殿的耶路撒冷(代下3:1)。就好像亞伯拉罕帶著獨子走向摩利亞山一樣,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人也離開西乃山走向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百姓最終的目的地。

以色列到達耶路撒冷之後,大衛定意要為上帝建立聖殿,但上帝因為大衛流了多人的血而讓他的兒子所羅門代替他建造聖殿。所羅門在聖殿竣工之後讓他的兒子羅伯安繼續建造聖殿周邊的附屬建築物,從而完成了錫安城的建設。聖殿是安置上帝名的地方,錫安城就是指安置大衛寶座的大衛城。以色列百姓期待著以後能有像大衛城一樣的錫安城重建起來,這顯明了他們對於將要來的拯救者——彌賽亞的期待。

所羅門王在位期間,以色列百姓因著建築聖殿而吃盡苦頭,到了羅伯安繼位時,百姓們就向王提議減慢建築的速度,以減輕負擔。但王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除了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之外的其他十個支派打著以色列的國號離開耶路撒冷,到北邊的伯特利築壇。從此十個支派以伯特利為中心建立的國家就稱作「以色列王國」。以色列王國後來把首都挪到撒瑪利亞,所以北方王也叫做撒瑪利亞王。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以耶路撒冷為中心成立了「猶大王國」,他們的王被稱作耶路撒冷王或者南方王。

留在耶路撒冷的兩個支派想持守耶路撒冷到底。通過聖經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耶路撒冷旺盛的時候,整個以色列都旺盛;耶路撒冷混亂的時候,整個以色列都混亂。不僅如此,耶路撒冷被破壞時,整個國家完全消失了。據某學者說,現在世上除了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的後裔外,根本找不到其他十個支派的痕跡。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要嚮往的方向,也是全人類要嚮往的方向。

到了時候,耶穌基督顯現出來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2:19)」耶穌這話是指著自己的身體說的(約2:21)。在此之前的耶路撒冷聖殿是對耶穌基督的模型,是對他的約的模型,是對聖靈作工的模型。「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如這話語所說,耶穌在耶路撒冷受死,三日後復活了(路13:33)。耶穌說「你們拆毀這殿」,照這話語所說,在那日耶路撒冷聖殿的所有屬靈效力消失了,耶穌基督成了真正的聖殿。耶路撒冷聖殿與耶穌基督的不同點在哪裡?耶路撒冷聖殿是人手造的聖殿,而耶穌基督是非人手所造、從天上來的聖殿。本來耶路撒冷聖殿是將耶穌基督形象化的。既然實像來了,這地上的耶路撒冷的角色也就結束了。

耶穌基督升天后,藉著聖靈來到了我們裡面。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弗1:1~23)。有些人以「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20)的話語為根據,主張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集的話,那就是教會。但這是誤解。

教會是聖靈設立監督,牧養上帝用血買來的羊群(徒20:28)。沒有牧者的話,羊就只得四處分散。牧師是牧長的形象。牧師對教會忠誠,是因為期待著牧長顯現時的稱讚(彼前5:4)。耶穌說:「你愛我嗎?那麼你喂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喂養我的羊!(約21:15~17)」。耶穌把教會交給了牧者。聖經上本來沒有牧師一詞。以弗所書4章11節中雖然出現了一次「牧師」一詞,但那是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幫助理解而選擇使用了這個單詞,本來的意思是牧者。牧者是牧養羊群的人,因為主命令要教導門徒,所以加上了老師的「師」字,就這樣開始使用了牧師的稱呼。

聖靈藉著按手設立監督,讓這人牧養用上帝的血買來的羊群的是教會。教會在每個主日都聚集在牧者所在的地方。聚在一起是為了掰餅(徒20:7)。教會本來每個主日都要進行聖餐,而且每主日聚集的時候,都不空手而來,而是提前準備好奉獻(林前16:1~2)。沒有這些,只是兩三個人聚在一起,成不了教會。

有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十分之一用來幫助條件差的教會或者救濟窮人。這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信心很好,但事實上卻犯了很大的罪。十分之一不是我們的所有,所以我們不能任意使用。關於十分之一,上帝命令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瑪3:10)」。除了十分之一以外的其他收入用來幫助剛開拓的教會或者救濟窮人,這可以按照人自己的心意去行。但對於十分之一,上帝命令說「要使我家有糧」。我們是順從上帝的呼召而聚在一起的,是蒙上帝揀選的教會,是基督的肢體。十分之一不能隨著個人的心意用來賙濟,而要放在上帝的倉庫裡。連接受十分之一的祭司長也要把自己得到的區分開,獻上十分之一。我們的信仰生活要是讓在天上成就的旨意也成就在地上。但很多人隨意解釋聖經,結果自取滅亡(彼後3:16)。牧師要為了正確地教導聖經而努力的原因就在這裡。

耶穌基督已經進入了天上,所以人們再也看不到他了。耶路撒冷是能看得見的聖殿,但基督升天后不久就完全被毀壞了。如今按照「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話語所說,主住在我們裡面。順從上帝的呼召受洗、聚集、被揀選的人聚在一起的便是教會,而主與他們同在。

過去,以色列人向耶路撒冷舉手祝福,如今我們要舉手祝福的對象是教會。教會是非人手所造、從天上來的新耶路撒冷聖殿——耶穌基督的形象,是耶穌基督的身體。我們是受聖靈的感動與引領祝福教會的人。生活以教會為中心、渴慕教會興盛、心常常集中在教會、極其愛教會的人,他的家庭也是充滿平安,家人之間也是互相謙讓、團結一致。但對教會沒有愛心的人,他的家庭也充滿自私自利,家人之間紛爭不斷,亂成一團。

所羅門在聖殿奠基的時候和竣工的時候,在上帝面前禱告說:「上帝是比天和天上的天都大的,又怎麼能住人手所造的殿呢?我們建造聖殿是為了安置上帝的名。所以凡因犯罪而向耶路撒冷禱告的,求你垂聽而赦免。若有人打敗仗被追趕時,向耶路撒冷舉手祝福的,求你拯救他。因疾病而痛苦的人若想耶路撒冷舉手祝福,求你醫治他(代下6:18~42)。所羅門的禱告全部是為了愛耶路撒冷的人求福分的內容。

詩篇122篇6節說:「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阿,愛你的人必然興旺。」我們不要忘記,耶路撒冷平安的時候,整個以色列亨通;聖殿遭破壞,耶路撒冷陷入混亂中的時候,整個以色列跌倒了。詩篇122篇9節說:「因耶和華我們上帝殿的緣故,我要為你求福。」

牧師在牧會中如果帶有「在這個地方牧會不行,早晚要離開這個地方」的心,會怎麼樣?帶著這樣不安的心搞牧會的話,牧會又怎麼會成功?去這樣的教會的人,信仰混亂是不可避免的。教會靠著聖靈的安慰堅固地成長時,信徒也會逐漸增多,他們的生活也會變得平安(徒9:31)。人活在世上會遇到種種苦難,但若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也仍然愛主愛教會的話,他們在經營事業方面也能得到勝過困難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我在多年的牧會中經歷了許多的患難、逼迫與痛苦,但我卻像磐石一樣不動搖。所以信徒們哪怕暫時心裡失去方向,混亂不清,但只要回心轉意,就能找回方向得到平安。

教會要站立得穩固。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百姓們重新回到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發現不但聖殿,連自己的家也全部倒塌了。但想要重新在耶路撒冷定居的人將上帝的聖殿放置一邊,先蓋自己的房子。看到這種情形而失望的上帝藉著哈該先知責備他們說:「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哈1:4~6)」當以色列百姓重新建立耶路撒冷聖殿的時候,上帝讓他們比較一下建築之前與建築之後他們的情況有什麼改變,並且應許他們說「從今日起,我必賜福與你們」(哈2:19)。信仰生活要以教會為中心。我們要為了耶路撒冷的平安祝福。上帝應許會賜福給這樣的人。

哪怕個人的情況再怎麼緊急,我們也要如同耶穌所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先求教會的平安,求教會的興旺,祝福教會能堅固地被建立。這是我們的靈魂蒙福的方法。對教會不關心,沒有所屬感的人,必定會有後悔的一天。教會要穩固地建立起來。向著耶路撒冷舉手祝福的人,上帝會賜福分給他。

我的靈魂啊,你要領受福分!
我的靈魂啊,你要領受福分!
我的靈魂啊,你要領受福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