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的債 

【羅138~10 

2011717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禮拜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熱心去愛。

 

 

因耶穌而愛所有一切,

 

把所愛的人交給人子(約638~39),

 

用十字架拯救他們,即親自受死。

 

這顯明了

 

上帝對世人的愛(約318),

 

這愛

 

是藉著耶穌基督的血顯明的(來922)。

 

故此

 

我們

 

靠著聖靈

 

得到了耶穌寶血的見證(約一56~12),

 

因此擁有著耶穌基督的品性,這就是證據(腓25)。

 

我們

 

既因上帝的愛

 

成了上帝的兒女(羅816~17),

 

就不要欠

 

除愛的債之外的任何債。

 

聖靈會使用我們。

 

◎讓我們愛上帝。

 

盡我們的性命擁有真正的信仰,

 

至死愛他。

 

◎讓我們愛人,

 

愛人如同自己的身體,

 

並且真心去愛。

 

◎讓我們靠聖靈去愛,

 

被聖靈充滿,

 

以上帝的愛去愛!

 

※不去愛人就是不信仰,

 

不去愛人就是殺人,

 

不去愛人就等於已經受了審判。

 

 

 

       上帝是熱心去愛的上帝。愛是上帝的品性,唯獨上帝是愛。上帝愛他懷裡的獨生子,從永遠以前直到永遠愛他。上帝為了兒子創造了天。但兒子並沒有把繼承上帝賜予的國度、權柄、榮耀當做理所當然的,而是告白「國度、權柄、榮耀永遠都是父的。我願意作為侍奉父的僕人侍奉父」(太613)。他為了侍奉父,至死順從父,決志降低自己,成為連天上的天使們都不如的人。為此,上帝創造了宇宙。兒子來到世上,至死順從了父。就這樣,天上的榮光和宇宙萬物都是為兒子創造的。經上說萬物都是上帝藉著兒子,為了兒子創造的(約13,來12~3)。上帝的愛是唯獨為了他兒子的,這愛是永遠的。沒有人能阻攔或者交換這愛。

 

       路加福音1113節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上帝將聖靈賜給了他所愛的人。聖靈是我們靠著基督寶血的恩典得到的最大的禮物。聖靈來不是幫助我們找到好工作、讓我們生意興隆或者考試過關,聖靈來是為了在世上保證我們將來在天上要得到的榮光。我們能從上帝那裡得到的最好的禮物就是聖靈。聖靈是比立約的票據還確實的保證。上帝把聖靈差到我們心裡,來印證我們(林後122)。上帝就是如此地愛我們。

 

       人都是從父母那裡出生的,長成後又為人父母。這意味著人人都具備著能認識上帝品性的神性。耶穌也說:「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路1111~13)」我們在上帝所愛的那位,即耶穌基督裡面,從而得到了上帝愛兒子的愛。若不在上帝所愛的那位裡面,就沒有人能得到這愛。主命令我們要領受這愛。

 

       相信上帝、把聖經當做信仰生活模範的人很重視愛。但要知道愛不是福音。我們向人施與很多的愛,但對方無法因此得救。有的人說「我雖然不信耶穌,但很愛人」。 在人眼裡,他可能是個很優秀的人,但他並不能因此進天國。人如果靠著施愛與同情能得救的話,耶穌何必要在十字架上流血?世上有很多宗教,他們大部分都在強 調愛與賙濟。世上有很多機構都在傳達愛心,也有很多把愛當做理念,犧牲自己的博愛主義者。但再怎麼熱心地實踐愛,也無法因此得救。我們之所以重視愛,不是 為了靠此得救,而是因為這是上帝的誡命。

 

       有個富有的少年人問耶穌說「怎樣才能得到永生?」耶穌告訴他「你要變賣你所有的給窮人你還要來跟從我」。有錢人聽說自己即使賣了所有賙濟人,也還是不夠的話,就憂愁地離開了(太1916~22)。上帝把獨生子差給世人,讓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信的人就能得到永生,不信的人已經受了審判(約316~18)。

 

       世上有三類人。一類是信而得到永生的人;一類是信卻要受審判的人;還有一類是不信而滅亡的人。羅馬書212節說:「沒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滅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審判。」我們信耶穌是為了不受審判。以色列人中信耶穌不用受審判的只有十四萬四千人。其他人都在律法下,所以要因著律法受審判。但在以色列外面,在信耶穌的信心之外的人連審判也不用便直接滅亡。

 

       我們信耶穌是為了不受審判。施洗的人把受洗的人沉入水裡的時候說「與基督同死」,從水裡上來的時候說「與基督同活」。我們通過浸禮參與基督的復活。施洗的人說「與耶穌基督同活」,意思是說「你在基督耶穌裡面靠著基督復活的義得稱為義了」。如同「披戴耶穌」(羅1314)這話語所說,我們受洗從水裡上來時披戴了耶穌。浸禮並非儀式,而是主的命令。儀式在主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219)的時候已經全部結束了。我們通過順從「要受洗」這主的命令,來告白我們的信心。我們要通過順從誡命來顯出自己的信心。

 

       我們要順從「要彼此相愛」這上帝的誡命。但我們信耶穌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得永生。要想不受審判,就要得永生。若是離開這個世上,就再也沒有得永生的機會了。有的人說:「我雖然沒有信心,但竭盡全力去愛了。」但若是博愛主義者能拯救人的話,耶穌就不必流血了。耶穌說:「正如人子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8)」我們通過浸禮把要受審判的舊人完全埋葬了,然後從水裡上來時披戴上了耶穌。

 

       過去以色列人從來沒有聽過關於天國的話語,他們只是朝著耶路撒冷走去。這是對於向著天國前進的我們的信仰旅程的比喻。舊約聖經記錄著以色列直到進入耶路撒冷 流下了無數的血。任何一種宗教經典裡面都不會這樣記錄流血的故事和人死的故事。以色列百姓到達耶路撒冷的路上就是如此的艱險。這表明了直到進入天國為止我 們要走的路是何等艱難。但這些都有基督擔當了。無罪的上帝的兒子,上帝,創造主,從永遠以前就存在的那位為了像牲畜、像蟲子一樣的人而受審判死了。這是代 替全人類受的苦難。我們通過浸禮披戴了耶穌基督,所以不用受審判了。

 

       我們克服了沒有義與功勞的不足人生,得到了生命。這是多麼奇妙而又感謝的事?我沒有義,沒有功勞,所以更熱心地信主,以此來確認我在耶穌裡面,並為此作見證。愛是證明我們在耶穌裡面的方法。

 

       以色列宰殺了無數的牛羊,但這只是一種比喻。靠著比喻無法得救。人如果靠著比喻能得救的話,耶穌就不必釘死在十字架上了。以色列人帶著到耶路撒冷接受榮光的 夢想,將自己的肉體區分為聖。其中法利賽人尤為聖潔。雖然說這世上沒有義人,但如果用行為來判斷的話,法利賽人們可以稱得上是義人了。「法利賽」這話本身 的意思不是「假冒偽善」,而是「聖潔」。耶穌斥責這樣的法利賽人說「假冒偽善的人哪,你們有禍了!」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再怎麼優秀,也無法避免審判。

 

       在律法下面的人都免不了受審判。他們無法參加頭一次復活。聖經上可以看到「樂園」和「亞伯拉罕的懷裡」這兩個詞彙。進入樂園的人能夠參與頭一次復活,而進入 亞伯拉罕懷裡的人再怎麼優秀,也要與亞伯拉罕一同受審判。無法參加頭一次復活,要受審判,這是連亞伯拉罕也無法避免的。他們要按照自己的行為受審判(太1627)。上帝給他們各人打多少分決定著他們會得多少獎賞。

 

       沒有律法的外邦人在主再臨後,不用經過審判,直接下地獄。主在空中再臨時,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在世期間一定要得救,而且要做我們在世上該做的事。

 

       我們的目標在於得救得永生。今天很多人強調愛,把這當做了信仰目標。當然愛一定要去實踐。樹木要想結果,就要開花。花謝之後才會結果。耶穌說:「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約152)」一 個人若沒有果實,就說明他沒有信心。我們要能夠證明自己的信心。雅各書強調說「你們如果有信心,就要證明出來」。若沒有行為,就無法證明信心,那麼一切就 成為徒然的。就好像沒有花就無法期待果實一樣,在信仰生活中,愛就好像樹木的花朵一樣。你有花朵嗎?如果有花朵,你就必會結出果實。

 

       主養育了十一門徒,讓他們到天下傳福音,培養門徒,先讓周圍的人得到恩典,然後再往外擴張,向猶太人、撒瑪利亞人、直到地極傳福音。就像水往外漫延一樣,主命令他們從近到遠傳福音(徒18)。

 

      「愛」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因此讓我們的目的動搖或者變質。保羅是個修養到家的人,甚至被人稱為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但保羅把自己曾引以自豪的部分全部視為糞土(腓38)。因為肉體再怎麼優秀,也無法靠它躲避審判。保羅說,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313~14)。在信仰生活中,我們要愛人,也要做其他的,但最重要的就是向著復活的標竿奔跑。

 

       我們信耶穌是為了得永生。耶穌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5:39~40)」約翰福音20章31節說:「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記錄聖經的目的在於讓讀經的人得救得永生。

 

      「罪」 本來是指射歪的箭說的。沒有命中目標就叫罪。我們信耶穌、呼叫上帝的名、過信仰生活,都是為了得永生。頭一次復活意味著不用在世上受審判,在基督降臨的瞬 間進入永生說的。以色列人即使肉體得稱為義了,也一定要受審判。要受審判的人無法參加頭一次復活。頭一次復活是在主空中再臨時發生的,而審判是在主來到地 上之後進行的。所以啟示錄206節說「頭一次復活有分的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 第二次的死意味著受審判。審判就好像從信的人中尋找留級生一樣。審判是沒有慈悲的。受審判的人假如部分功勞得到認證的話,可能會得救,但無法參加頭一次復 活。而沒有信心的外邦人在主降臨的同時就要滅亡,再也得不著機會。聖經告訴我們有這樣三類人。我們要決定自己到底成為哪種人。

 

       就好像箭向著靶子射去一樣,我們是向著復活的標竿,即永生的標竿奔跑的人。射中永生的靶子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向著基督的信心。試圖靠著行善得救,是枉然的。但我們向著復活的標竿奔跑時,我們要用愛把我們所擁有的信心顯現出來。

 

       十誡命中從第1條到第4條都是在告白向著上帝的信仰。從第5條到第10條是與人的關係中需要的誡命。這十條誡命是律法的根本,根據其內容可分為兩類,即愛上帝的誡命與愛人的誡命。摩西到西乃山接受誡命的時候,帶著兩塊石版。上帝在一塊版上刻了愛上帝的四條誡命,在另一塊版上刻了愛人的六條誡命(出3118;出344)。

 

       十誡命的根本就是愛信上帝的人要遵守誡命,來告白自己的愛換句話說,如果愛上帝,就不能有別的神,不能製造偶像,不能妄稱上帝的名,要聖守上帝的聖日。不遵守這些誡命的人就是不愛上帝的人。另外,一個人若是有信心,就會愛鄰舍,以此來告白自己的信心。

 

       經上說「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約415)。上帝把聖靈賜給了他所愛的人。因著領受聖靈,我們對於自己接受著上帝的愛這一事實得到了保證。上帝愛了我們,我們也要去愛。不僅要對上帝至死獻身,還要愛鄰舍。就好像上帝愛我們一樣,耶穌也為了我們捨棄了性命,我們也要這樣去愛人,要成為真正的父親,真正的母親。

 

       兒女再怎麼不孝,父母還是想念兒女。父母愛兒女,而且是愛到底。上帝愛我們,而且是熱心地愛。我們也要以上帝的熱心發熱心,要用父母的心去愛人。

 

       我們作為牧羊師教導他人的時候,若是沒有父母的心,僅僅作為教師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要用為父為母的心去教導人。今天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教導得很好,就變得驕慢。聖經一直在警告我們不要傲慢。摩西是個比其他任何先知更謙和的人,所以上帝特別地對待摩西(民122~3)。

 

       我們要擁有父母的心。父母愛兒女,就像欠債的人一樣去愛。欠債的負擔多麼的重,我們偶爾可以聽到有人因償還不了債務而自殺的消息。保羅說「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羅114)。欠債的人睡也睡不安穩,總是想著趕快賺錢還債。我們要像欠債的人一樣去愛。父母像欠兒女債的人一樣去愛兒女,我們也要這樣去愛人。

 

       耶穌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作我的見證」(徒18)。這話的意思是說「你要像欠債的人一樣」。就像欠債的人為了還債而努力一樣,耶穌的見證人們要為了給人傳福音而努力。除了這樣的債之外,我們不要欠其他的債。

 

       經上說「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約一312),「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約一315)。耶穌說凡向弟兄動怒的,就等於殺人(太522)。有的人說他不恨弟兄。但比恨人更可怕的是不關心。上帝問該隱「你兄弟亞伯在哪裡?」的時候,該隱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49)」上帝對該隱說:「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47)」希伯來語的「罪」有「血」的意思。該隱計劃要流血。不關心他人的人就等於殺人。有的人說:「我自己過信仰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哪有精力關心別人?」但這就是殺人。雅各書115節說:「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不關心他人的人歸根到底就是殺人者。

 

       得到恩典的人不能不關心鄰舍,要成為見證人。要像欠債的人一樣努力讓人與自己一樣認識耶穌得到靈感。「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耶穌這話的意思是說從近處的人到遠處的人都不要不關心。因著我們的不關心而滅亡的鄰舍的血債要由我們來擔當(結331~6)。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會向不關心人的人討要血債。我們的鄰舍若是下地獄,他們是因為不信而下地獄,但上帝會向我們討要血債。這是捨出性命將聖靈差給我們的那位說的話。

 

       我們不能不關心,更不能恨鄰舍。恨他人就等於在毀滅自己的靈魂。殺人也是殺人,不關心人也是殺人,恨人也是殺人。我們要真正去愛。我們唯要欠愛的債。就像為了還債而努力的人一樣,我們要彼此相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