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從聚會地方回來的時候,有一位執事在等我。這位是我搬到這地方來後認識的教友,他非常愛護我,見到我非常高興,又告訴我一位姓魯的女執事去世的消息。那是一位很有熱心的女執事,也是在教會裡做過很多侍奉的工人。她原來有病別人並不知道,後來病重就去世了。可是現在因葬禮問題亂成一團,死者的丈夫是不信的人,他主張葬禮用世上的方式,女兒要用基督教的方式,兩下爭執起來。死者的丈夫說,妻子是上教會的人卻死了,因此以教會的方式不行,女兒們的意思是最後也要尊重母親的信仰而兩方對立起來。
這位女執事在教會非常復興的時候去世,讓信徒們受到很大的衝擊。傳給我消息的執事說,金先生若去必能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有很多人都在等待當中。當時我也不是教會的執事,不過他們都看我熱心地侍奉,因此不論教會裡有什麼大事都會先來聽我的意見。哪怕是不信耶穌的鄰居們都不一般地看待我,叫我「有能力的上帝的人」,我邊擔心著教會所發生的事情,邊與執事一起走向死者的家,那個家坐落在一個高崗的對面。
當過高崗的時候,我的心湧現出信心的力量,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上帝的話語再次奇妙地展現出來,加添了我的勇氣。
「耶穌的話語是拉撒路睡了。」
「耶穌的話語是睚魯的女兒睡了。」
「耶穌的話語是拿因城寡婦的兒子睡了。」
「主是叫死人復活的。」
「所以耶穌的話語是魯執事睡了。」
「我要用主的話語讓魯執事醒過來。」
這樣說了好幾十遍,我就有了充滿的信心。當我到達死者家的時候,死者的丈夫已喝醉了,站在眾人當中對教會發著牢騷,大女兒與父親爭執後就到別的屋裡了。我們直接進了死者的房間。一位張執事在那間屋裡守著(他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與我共同經歷了二十年的神蹟,現在成了浸禮會牧師)。
我暫時禱告後,把屍體上纏著的布都拿下來,然後兩手插進死者腋下用力讓她坐下,屍體直挺挺地坐起來,過了一分鐘之後,屍體長嘆了一口氣,睜開了眼睛。整個房間充滿了禱告和讚美聲。在我身旁的那位執事說:「我就知道金先生一定能讓她活過來。」
我叫兩個死人復活的消息傳開後,接著便有許許多多的死人的家屬不論路多遠都來找我,懇求讓死者活過來。
三年以後,我在永登浦門來洞的教會引導聚會的時候,別的教會裡的一位信徒死了,家屬們哭著請求我去讓死人活過來,當時我身體很疲勞,也不可能接受所有的邀請,所以我讓帶領讚美的同工去禱告,他就以順從的心跟他們去,扶著屍體禱告了一個小時,死者就活過來了。
十年後,一九七六年春的一個深夜,我的一位牧師朋友來了電話,他是一位著名的奮興師,在一千名以上信徒的大教會裡擔任牧師。他說:「我的兒子已經奄奄一息了,快來給我禱告吧。」電話很急,但是那時正是禁止通行的時間,因此沒有什麼辦法。只對他說:「我在這裡給你們禱告吧。」之後把話機放下了,兩小時過去了,師母又來電話,哭著說:「牧師,救救我的兒子吧!」我對著話機說:「師母啊,把話機放在耳朵上不要動。」之後做了簡短的禱告。當解除禁止通行的警笛響過之後,我飛快地到了醫院,看見孩子躺在床上,死了好像有兩個小時了,我把孩子放在我的膝蓋上做了懇切的禱告。禱告的時候我看見主的手在孩子的頭上,就把孩子放在師母的懷裡,這個時候孩子睜開了大眼說:「媽!」幾個月之後,那位牧師邀請了國內著名的奮興師們到他家吃飯,見證了自己的兒子死了十八小時後又復活了。
「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風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太10:8)。
這話語是主耶穌親口說的。主的話沒有必要懷疑。
「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辯明。」(來4:12)
我們要知道這話語是在現代的科技面前依然有功效的。
後來有一段時間,因為有些人對我說三道四,說我是沒有上過神學,又沒有搞過牧會的青年,不能以奮興師身份邀請等等,所以做講師的事少了。因此我每日能夠有時間做五個小時的禱告,禱告的事情好像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坐著通宵禱告是常事,在沒有爐子的冬天也能達到全身汗流浹背的程度,我全力以赴地做禱告,嗓子已經破損了,聲音常常是嘶啞的。
庇哩亞運動的意義
庇哩亞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所以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徒17:11~12)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庇哩亞運動是倡導明確理解並深信耶穌的名,而後依靠其名去過有權柄的信仰生活的運動。由於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凡信耶穌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也能行出使徒們所行的神蹟。所以這一運動追求的理想和主張就是把“神的意圖”信仰化、生活化、能力化。
庇哩亞運動的創始人金箕東牧師指出,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按照記載於使徒行傳的庇哩亞人精神,讓信徒以謙虛的心意去學習聖經的運動。庇哩亞運動>又可稱為,第一,新約教會運動,第二,效仿聖經運動,第三,平信徒運動。按照庇哩亞運動,教會應效仿新約聖經,聖徒應效仿教會。換句話說,庇哩亞運動是一個效仿聖經運動,又可簡稱,“仿經運動”。
世紀之交,教會的使命就在於使得教會效仿聖經,聖徒效仿教會。所以庇哩亞運動在兩千年基督教歷史上應指明新的信仰和神學方向。換言之,庇哩亞運動的使命就是以信仰的自由、解釋聖經的自由、神學的自由為原則,見證耶穌基督,以擴展不受限制的耶穌基督能力的教會。
- Jul 01 Thu 2010 09:58
又有一個死人活過來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