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4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不歇息的。

自太初至今未曾歇息,
今後也不會歇息(賽62:6~7),
懶惰者
是與上帝為仇的(太25:26~30),
不用說福分,上帝還會以詛咒帶 他。
求福的行為並不是愚蠢的,
而是出於信心的順從(創32:26)。
耶穌是求福份的(路24:50~51),
聖靈也是施福分給人的。
賜下福分
是上帝的旨意(詩133:3),
是耶穌基督所求的旨意,
也是聖靈所求的旨意。
以福分為恥的人
無法享受永福,
而愛慕福分的人必能得福(結44:30)。
屬上帝的人
常常求福份。
◎福分
是屬上帝的,
除他以外誰也不能賜下。
◎福分是實像,
把它當做觀念的人
得不到它。
◎福分
是上帝的作為,
上帝在誰身上,誰才能得福。
※讓我們領受福分。
讓我們求福份,
迫切地求福分,並且享受它。



上帝是不歇息的。世人們尋找的神都是偶像。他們得不著自己所尋求的,也找不到自己所找的。但我們依靠的是從永遠以前直到永遠活著的上帝。以利亞在迦密山上把巴力的先知們都聚在一起,然後向上帝禱告之後,從天上有火降下來,燒掉了壇上的祭物。那時以利亞的信心與禱告內容非常明了。他祈求:「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上帝,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王上18:36)」

我們的信仰並非在積累心靈上的 修養或者獻上誠心後期待天上出現奇蹟。信耶穌之前,我們被「心誠所至,金石為開」這話所迷惑,以為無論什麼事,只要獻上誠心就能解決。但信耶穌基督的我們 的信心如今很穩固。

我們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上帝是誰。上帝在六天的時間裡創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一切。他在第一天說「要有光!」,第二天說「天要打開!」,第三天說「旱地要露出來!」,第四天創造了日月星 辰,第五天創造了空中的飛鳥與水裡的魚,第六天創造了各種牲畜和人。上帝創造人的時候,給了人權利,讓人能治理土地、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 行動的活物。之後,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在那日安息了。由上可見,上帝是使無變為有的創造者。

上帝創造天地是在起初成就的事,但直到如今上帝創造的這一切都在不停息地按照上帝的話語運作。地球從創造以後至今,從未停止地自轉和公轉著,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雖然都是短暫的存在, 但通過繁殖至今也沒有絕種。海也在不停地動,風也仍在流動,雲彩也不停地在飄動。活潑有功效的上帝的話語命令「要做」,所有被造物就按照這話語運作。相信這一點便是我們信仰的基礎。

上帝在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之前, 首先讓人認識創造主上帝,相信創造主上帝做的事。所以在前約裡面的以色列人的信心以認識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為基礎,在這基礎上繼續成長,而耶穌基督是通過擁有這樣信心的人中來的。所以說,相信耶穌的我們的信仰與期待僥倖、一味獻上誠心的拜偶像者的信唸完全不同。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來11:6)。因為信心顯出上帝的義。我們所信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他是自存者,在他上面沒有父親。上帝是在萬物存在以先就獨自存在的,萬物都是他造的。人在沒有認識上帝之前,上帝就賜福給人,讓人生養眾多,也讓人靠著上帝賜予的智慧與能力支配利用其他所有被造物。就這樣,人類學習並領悟了生存的方法,在這地上一代代地生活下來。

除了上帝是創造者之外,上帝還告訴我們了一點。通過聖經可以發現,上帝六天創造天地萬物後,都說看著是好的。但唯獨第七天沒有說看著是好的。上帝賜福給那日,把充滿福分的那日定為上帝 的日子,在那日安息了,並且讓凡想要見上帝的人在那日進入上帝的安息裡。我們的信在於進入上帝的安息裡。我們不僅在這地上進入上帝的安息,離開地上之後也 要進入上帝永恆的安息裡。

上帝從起初至今都沒有歇息。上帝把以色列從埃及帶領出來之後,並沒有歇息,而是教導養育他們。當然並不是說以色列可以無條件地得到上帝的能力與作工。上帝不會隨便顯出福分、能力和神蹟,而是先讓以色列跟隨他,當他們信從上帝的時候,上帝才引導他們。

上帝希望人的意志能融入到上帝的意志裡,人的意思能融入到上帝的旨意裡。人不按照自己的意思祈求,凡事都期待照上帝的旨意成就,並且照上帝的旨意行動,這是上帝對我們的期望。上帝還希望祈求上帝旨意的我們的行為能達到他所期待的水平。所以信心存在份量上的不同。

有的人認為「我也同樣來坐在禮拜堂裡,這說明我有信心」。當然往來教會也是信心行為的一種,但這是最基礎的信心。種子落在地裡的時候,不是發出芽就行了,還要繼續成長,長出葉子、開出花朵,最終結出果實才行。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若是真正擁有了信心,就不會滿足於僅僅往來教會,還要靠近上帝、再靠近,最終達到上帝所願的旨意。

上帝的兒子來到世上也禱告,他的禱告不是在心裡默禱,而是大聲懇切地禱告,甚至連離他有扔石頭遠距離的門徒們都能聽到他的禱告內容(路22:41)。對此,路加福音22章44節說:「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今天人們在禱告的時候,好像在調節力量,唯恐累著自己。有的人用蚊子叫的聲音禱告,還有的人好像閉上眼睛冥想一樣在心裡禱告。當然這樣的禱告也有效力。但我們要想一下上帝兒子「懇切、 殷切、迫切」的禱告。耶穌竭盡全力禱告的時候,天使們才來給他加添力量,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希伯來書5章7節說:「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我們要把耶穌禱告的方法當做 禱告最正常的典範,迫切,更迫切地禱告。

耶穌對我們說:「你們當負我的軛。(太11:29)」我們從耶穌基督那裡要學習的不僅是他良善的人生、成就上帝旨意的順從或者在上帝面前的忠誠。耶穌在上帝面前禱告時努力掙扎 的樣子也是我們要學習的。人們因為不向主學習,不照主所做的去做,所以仍然背負著沉重的包袱。

在這世上生活期間,痛苦是多麼的多?經濟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因環境壓迫而來的痛苦等等,對於生活在這種惡劣環境中的人,耶穌說:「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但這是有條件的,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

我開拓聖樂教會的時候,每天從凌晨四點禱告到十點。禱告結束後,就算在寒冬臘月,我的身上也都會被汗水浸透。我之所以那麼懇切地禱告、再禱告,是因為我一定要得到禱告的應允;為了得到禱告的應允,我必須讓自己的禱告上達給上帝。當時我身上總是濕的,所以總是一身汗水味兒。那時我把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山上的禱告當做禱告的樣式去禱告。

聖經上關於耶穌禱告樣子的具體描寫,除了客西馬尼山上的禱告場面之外,沒有其他不同的記載,但通過耶穌「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這話語可以估計到,耶穌每天凌晨禱告的樣子與在客西馬尼山上的禱告不會有太大差別。但今天再怎麼向人們呼籲要竭力禱告,人們還是像默想一樣,只是在心裡嘀咕,卻不用力禱告。

過去在鄉下搬運沉重物品的時候 使用背架。到山上砍完柴後,把所有的木頭都捆在背架上,然後當背起背架站起來的時候,就好像一隻老鱉伸出頭一樣,身體被雙肩上的繩子勒得彷彿就要陷在地底下似的。看著柴夫背著重似一座山的木頭咬緊牙站起來的樣子,脖子上的筋就好像要崩裂似的,額頭上的汗水嘩嘩地往下流。如果不這樣使出渾身力氣,就無法背起背架。

聽到「你們當負我的軛」這耶穌的話語,我想到了牛背著軛耕地的場面。背著軛耕地的牛,頭往前伸得很長,用力挪動著四蹄拉犁。這時候架犁的部分壓力非常大,肉幾乎能被勒破。牛背軛拉車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如果車輪子不太潤滑,路又是坑坑窪窪的,就要用盡全身力氣才能向前進。這時候從牛鼻孔裡有熱氣冒出來,從口裡有口水流出來。同樣的道理, 耶穌背負的軛也不是像線團一樣輕鬆的,所以他才迫切、懇切、殷切地禱告。

當然,也不是說凡是像他一樣禱告的人都能得到應允。在耶穌基督外面的人的禱告無法上達給上帝。有的人以為只要堅持不落地去教會,信仰生活就算過得不錯,但這是極大的誤解。無論什麼人,若不屈膝在耶穌基督的名前,就無法見到上帝。在耶穌基督外面是不可能得到上帝的幫助的。有的人有很多錢財,他想依靠這錢財擁有天上的東西或者得到上帝所應許的,但這都好比駱駝穿過針眼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門徒們問「這樣誰能得救呢?」的時候,耶穌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太19:24~26)」這話語的意思是說只有在耶穌基督裡面的人才能穿過針眼得到天上的東西。

在耶穌基督裡面的人向上帝呼求的話,上帝必會垂聽他的禱告,這是上帝的應許。所以說耶穌基督裡面的人是擁有著通過禱告能得到上帝應允的人。反之,在耶穌外面的人就算修養一輩子,或者再怎麼哭泣、掙扎、努力,上帝也沒有應許會垂聽他的禱告。這樣的人得不到上帝的關心,就算有進入天國的心,也得不到。

人做不到的,上帝能夠做到,所以我們要選擇上帝的方法。「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如同這話語所說,在耶穌外面的人是要滅亡的人,而進入耶穌裡面的人作為上帝的兒女,是天的繼承者。對於上帝將要賜給兒女們的一切,我們在這地上已經得到了應許。耶穌說:「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耶穌希望我們進入他裡面,與他一同負軛。所以我們需要有懇切、殷切、迫切禱告的信心。

我們不是單純地迎接了耶穌,而是吃了耶穌的身體、喝了耶穌的血。耶穌來到世上,將身體與血區分開了。我們平時看不到自己身體裡面的血,只是當身體出現傷口或者血從身體中分離出來的時 候,才能看到血。血與身體分離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我們通過聖餐記念我們吃了耶穌的身體、喝了耶穌血的事實,這是在向寧願分離血與肉而擔當上帝吩咐的事工的耶穌學習。

一個不信者再怎麼得到了全天下,就好像駱駝無法穿過針眼一樣,無法進入天國。我們是在耶穌基督裡面擁有了上帝應許的上帝的兒女們,即有權繼承上帝在天上準備的一切的後嗣。因此我們要在耶穌基督裡面與耶穌一同負軛。做禮拜的時候應該懇切、殷切、迫切,獻身的時候也應該懇切、殷切、迫切,傳道的時候、做侍奉的時候、在唱詩班將榮耀歸給上帝的時候、牧會者在牧會的時候、各人在過信仰生活的時候,都要懇切、殷切、迫切。同樣,禱告也應該像負軛的牛一樣懇切、殷切、迫切。

我們是得到了上帝應許的上帝的兒女們。如今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懇切、殷切、迫切地掙扎。這是屬於信心的事。不是說耶穌讓癱子站起來行走,癱子就肯定能站起來行走。一旦聽到了主的話語,哪怕是一個一輩子躺在床上的癱子,也要像負軛的牛耕地一樣懇切、殷切、迫切地掙紮著行動。這個時候上帝才會作工。

雅各書2章26節說:「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如此教導我們的上帝也通過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了信心。上帝與懇切、殷 切、迫切相信的人同工。「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太16:20),如同這話語所說,我們努力的時候,上帝也在天上與我們一同作工。

瑪土撒拉活了969歲,在人類的壽命一般都很長的這個時代,以諾卻只活了300年。但他短暫的人生卻有上帝與他同行。就是說與上帝一同負了軛。後來某一天上帝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5:24)。

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將來要進入天上繼承天上的一切。但我們是上帝的兒女這一事實,在這地上也能得到證據。雖然將來我們在天上會得到永生,但在這地上我們也要得到自己是上帝兒女這一 事實的證據。為此主教導我們該怎樣禱告,特別告訴我們要祈求福分。

以賽亞書65章16節說:「這樣,在地上為自己求福的,必憑真實的上帝求福;在地上起誓的,必指真實的上帝起誓。因為從前的患難已經忘記,也從我眼前隱藏了。」如果有人因為疾病、貧窮和各種問題而遭受患難,那麼不要期待他人替自己解決問題。有的人生了病,卻呆呆地坐著想「為什麼教會不幫助我?為什麼牧師不幫助我?」彷彿自己生病是牧師的責任一樣,懷有不滿。主告訴我們想要求福的人要懇切地祈求。

我們要不停地祈求,不叫上帝歇息。要感動上帝,讓上帝擁有想幫助我們的心,直等他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賽62:6~7)。上帝若作,就沒有不成的事。反之我們若不叫上帝作工,而是讓他歇息的話,我們就什麼也得不著。所以我們要吶喊呼求,不叫上帝歇息。耶穌負著軛如同拉車的牛一樣懇切、殷 切、迫切地禱告,同樣,我們也要懇切、殷切、迫切地祈求。

耶穌知道在自己面前有十字 架的死等著自己。雖然會叫他復活的是父上帝,但耶穌並沒有想「我是上帝的兒子,所以只要受死就行了,父肯定會救我的。」人們想:「反正我去教會,以後死了的話,就能復活得永生。」耶穌雖然是無罪的上帝的兒子,但並沒有想「我只要死在十字架上就行了,到時候父會處理一切的」,而是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 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來5:7)。他對上帝的侍奉、禮拜、意志和在上帝面前所行的一切事情都同樣地顯出他對上帝的敬畏,因此上帝垂聽了他的懇求。

我們在上帝面前所行的一 切,包括禮拜、侍奉和順從都顯出對上帝的敬畏。耶穌並沒有想「我是上帝的兒子,所以只要受死,上帝就會救我的」,而是如同負軛拉車的牛一樣懇切、 殷切、迫切地禱告,把自己對上帝的敬畏上達到上帝面前。不僅他的禱告上達給了上帝,他對上帝的侍奉也上達給了上帝,所以上帝垂聽了他的懇求。因此主也吩咐我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我們來到教會聽講道,也是在向主學習,像主一樣過信仰生活,像主一樣敬畏上帝。

人在世期間都有很多缺乏, 但有福的人能夠擁有健康、能夠解決阻礙在面前的問題。因為醫治的上帝與福分同在,凡事都能的上帝與福分同在。我們不是只要呆呆坐著,愁眉苦臉,上帝就會幫 助我們。有的人以為來到牧師面前顯出可憐相的話,牧師就會受感動而醫治自己。但牧師也是需要禱告的人,而不是能隨自己的心意救人害人的人。主管人生死禍福 的只有上帝一位,所以不需要勉強顯出可憐相。我們是上帝的兒女,作為天的後嗣,將來要繼承天上的一切。但在這地上要想蒙福,即想在地上看到上帝在天上成就的旨意,就要祈求福分。要想負軛拉犁的牛一樣懇切、殷切、迫切地祈求。

在這地上想要為自己求福的人,應該向真理的上帝祈求。耶穌雖為上帝的兒子,卻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要想蒙福,就要像負軛拉犁的牛一樣懇切、殷切、迫切地祈求福分。 這就是真理。渴慕福分的人不要僅僅想「上帝會作什麼事」,做旁觀者,而要全心全力地祈求福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