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1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父。

向世界顯明的
是為兒子所作的事。
兒子既為父而死,
上帝就叫他從死裡復活;
兒子雖然成為人子,
上帝就叫他成為萬王之王。
父與兒子的關係是永恆的:
父是叫兒子活的,
兒子是以上帝的榮光
得到榮光的,
故此
顯給被造物看的是如此的秩序。
我們的信在於服侍天父,
誠實地服侍肉體父親的人
才能誠實地服侍
天上的父。
我們既然領受聖靈
就要按照聖靈的指示恭敬父母。
◎要想得到福分,
就要恭敬父母,
這是永約。
◎要領受福分,
這是
上帝所喜悅的信。
◎要為此作證,
只有恭敬眼前的父母,
才能結出真信仰的果子。
※對父母的恭敬
在於決不批評父母,
上帝賜福給這樣的人。



上帝是父。信耶穌之前我們只知 道基督徒相信上帝,但對於上帝是父這一事實卻不知曉。信耶穌之後,我們才知道了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受浸禮就等於承認耶穌是上帝的 兒子和上帝把我們交託給了兒子以及上帝的兒子為了父交託給自己的人而背負人類的罪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這些事實。一個人再怎麼在潔淨的水裡受了浸禮,甚至到 約旦河裡受了洗,但他若不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他所受的洗就毫無意義。重要的不是水本身,而是受浸禮的人是否是在知道耶穌是上帝兒子的情況下,奉他的名受的浸禮。因為只有如此接受的浸禮才是屬靈的、永恆的、有應許的,才能讓我們重生。

聖經見證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舊 約聖經中有很多宰殺牛、羊獻給上帝的場面。以色列百姓在犯了罪或者遇到災難的時候,用這樣的方法使罪得赦免或者脫離災難。出埃及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他們一 直宰殺牲畜流血獻祭,但他們卻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們通過獻祭得到心靈的平安與自由,也得到信心,但靠著這樣的信心無法進入永生。

今天我們因著認識耶穌基督,清 楚地明白了聖經所見證的到底是什麼。耶穌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5:39)」耶穌說這話的當時還不存在新約聖經。新約聖經是在耶穌升天之後,門徒們被聖靈感動而記錄下來的文獻。所以說耶穌提到的聖經是指舊約聖經說的。耶穌說舊約聖經的所有內容都是為自 己作見證的。舊約聖經從創世記開始就一直記錄著宰牲畜流血的內容。就好像用刀子無論割身體的哪個部位都會有血流出來一樣,無論翻開舊約聖經的哪個部分,都能看到有關血的內容。耶穌說這一切都是在為自己作見證。

生活在新約時代的我們不再依靠牲畜的血,而是依靠耶穌基督的血來到上帝面前,靠著耶穌基督稱上帝為父。約翰福音20章30~31節說:「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我們通過聖經知道了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一個人就算讀過神學,但若不知道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就無法得救。約翰福音3章16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相信上帝差給我們的他的兒子,並且接受他所作的一切事,這就是我們的信。

有的人想到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 的事,流下同情的眼淚。但上帝讓我們明白耶穌所作的事,並不是要我們對耶穌流下同情的眼淚,而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信心。相信耶穌是上帝兒子的人,對於上帝通 過耶穌說的話語會全部順從,不會有絲毫的違背。但人們嘴上說信上帝,實際上卻多麼地輕視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換句話說他就是上帝。就好像牲畜生的崽子是牲畜,人生的孩子是人一樣,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這話的意思是說他就是上帝。上帝創造了靈界的天,即上 帝的右邊。坐在上帝右邊的上帝是指耶穌基督說的。到了時候,他會為了帶我們走而在空中再臨。

我們是相信上帝兒子的人,所以 我們要清楚知道上帝的兒子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兒子意味著後嗣,即繼承者。上帝的兒子,就是指能夠從上帝那裡繼承一切的人。耶穌雖為上帝的兒子,但並沒有坐 享其成,一味地主張「我是兒子,有繼承的權利」。通過聖經可以知道,耶穌通過怎樣的過程來繼承了父為他準備的一切。

腓利比書2章6~11節說:「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 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 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

耶穌雖為上帝的兒子,但他來到 世上並沒有作為上帝的兒子凌駕於一切之上,也沒有作為有錢人出生。他出生在馬槽裡,為了躲避想要殺他之人的刀劍而逃到埃及,後來隱藏在拿撒勒,等待了三十 年。拿撒勒是先知們的預言書中一次也不曾提到的被冷落的鄉村。在那裡,再怎麼聰明的人也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人們稱呼耶穌為「拿撒勒人耶穌」,這話中隱含著 貶低他的意思。假如耶穌不是成長在拿撒勒,而是耶路撒冷的話,那麼他的智慧與獨特多少就會顯出來,結果君王們很快就會找到並殺死他。但對於拿撒勒人,誰也不關心,因此耶穌才得以安全地度過三十年。

耶穌雖為上帝的兒子,但卻以還 不如一般人的樣子來到世上。以賽亞書53章2節說:「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干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他並沒有出身名門 或者作為名人處世,而是在最低處以最低的樣子等待自己的時候。

上帝將自己的兒子差到世上,讓 他在33年間受盡人們的欺負、虐待與逼迫。人們打他、刺他,最終把他殺死。當看到快要死去的人時,人們一般都會為了讓人平安地迎接死亡而給予幫助與安慰。但對於耶穌的死卻完全不同。人們為了多給他增加痛苦而把他釘在十字架 上,死後還用槍扎他的肋旁。

所謂上帝的兒子,在這地上得到 了什麼樣的待遇?他在地上從未得到王的待遇,也沒有戴過王冠。除了財主把自己的墳墓提供給他用之外,他在世上得到過什麼待遇?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他卻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太8:20),如此貧乏的他常常是病人和窮人的朋友。

並不是說耶穌希望我們傚法他, 像他一樣貧窮地生活。耶穌對我們說:「我在世上受了貧窮,如今你們有作為富人生活的權利。我把這權利給你們。我在世上受盡痛苦,如今你們要得到榮光。」

有的人把耶穌當做一個思想家, 所以把耶穌基督的生活看作一種思想。但耶穌受難是對父的順從,而非在實踐自己的思想。我們的信不是學習耶穌的思想,而是依靠耶穌基督受難的功勞。我們不必 想耶穌受了苦難,所以我們也要受苦難。有的人執著於「耶穌有豐盛的愛」這一概念中,把耶穌當做博愛主義者信奉,主張我們也要像耶穌一樣實踐愛。但上帝向我們要求的不是學習耶穌的思想,而是相信耶穌,擁有信仰。

耶穌來並不是為了給人教理或憲法。他把自己的身體給了人,讓人「吃我的肉,喝我的血」。他來到世上受難並度過公開侍奉生活,並不是自己的思想所願,也不是自願的,而是對父話語的順從。 耶穌說:「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 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做的事信我。(約14:10~11)」

耶穌來到最低處受賤待、作為貧窮的拿撒勒人生活,並不是因著他的思想。他按照父的吩咐成為拿撒勒人,按照父的吩咐在貧窮的木匠家裡生活。他按照父的吩咐受逼迫,按照父的命令在十字架上 受死。他做的一切唯獨都是在順從父的命令。他從未違背父的命令。他把父的命令全部教導給了門徒們,完全順從了父命令的一切事。

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前說「成 了」(約19:30)。他完成了什麼?他完成了父的所有旨意。父的旨意是什麼?耶穌說:「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 在末日卻叫他復活。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6:39~40)」耶穌通過被釘十字架流血完成了用牲畜的血做不到的事,即拯救了上帝交給他的人。

把耶穌當做思想家的人不是真正 的基督徒。有些人掛著基督教的招牌搞思想運動。他們也拿著所謂的耶穌思想為藉口,與政府鬥爭。這不是聖經的教導。提摩太前書2章1~2節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 日。」羅馬書13章7節說:「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我們的信仰 不是接受教理或者學習耶穌的思想,而是相信耶穌所做的事、順從耶穌所教導的事。

耶穌完全為了父而秉承父的旨意,努力地侍奉父。若遵照父的旨意,耶穌就一定要死在十字架上。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苦惱。因著不過是被造物的人上帝要受詛咒與藐視,尊貴的上帝的名要被踐 踏,這些對他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事。耶 穌常常教導「上帝是我的父,我是他的兒子,我做的事是行差我來的旨意」,但這樣的他若是軟弱無力地死去,人們就會嘲弄上帝:「上帝連兒子也拋棄了,上帝還 不如彼拉多。」因著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死而使上帝的名產生瑕疵、上帝的榮光受侮辱,耶穌對此感到苦惱。

 耶穌上客西馬尼山的時候,對 門徒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26:38)」並且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 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這裡包含的意思是「我是上帝的兒子這一事實,上帝已經用能力 與神蹟證明了,我醫治被魔鬼壓制的人時,鬼也知道我是誰而顫兢,但人卻傲慢、驕傲,連上帝的兒子也不毫不猶豫地殺害,而且上帝的兒子在十字架還沒斷氣之前,他們竟然為了分他的衣服而拈鬮。父怎麼能為了如此忘恩負義、受詛咒的人而拋棄我?拯救他們父能得到什麼好處,何必這樣做呢?父不必這樣做也能充滿地得到榮光,為什麼要犧牲父的名,犧牲父的兒子,犧牲父的榮光來拯救他們呢?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

耶穌並不是因為懼怕自己流血受 苦難才苦惱,而是因為無法忍受因著自己的死父要受侮辱。但他最終還是服從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被釘在十字架上受了死。耶穌服從父,直到死在十字架上(腓2:6),對父竭盡忠誠。

我們要仔細想一下耶穌與他的父 上帝的關係。我們在這地上看到的耶穌是戴王冠的樣子呢?還是戴荊棘冠冕的樣子呢?他順從父,按照父的旨意背負人類的罪受了審判。在彼拉多法庭上受死刑判定 的那時起,他頭上就戴上了荊棘冠冕。他背著十字架上各各他的時候,儘管古利奈人西門替他背了十字架,但連那個時候戴在他頭上的荊棘冠冕也給他帶來刺骨般的 痛苦。他因著看到父的名受侮辱的苦惱就是如此之大。

耶穌沒有犯過罪,也沒有要受懲 罰的任何理由。他唯獨按照父的旨意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像人一樣埋在墳墓裡。那時人們可能會想:「上帝的兒子死了?上帝拋棄了自己的兒子吧?要不就是上帝沒有救自己兒子的能力。再不然,就是上帝根本不存在。」耶穌經受著這所有的侮辱與悲慘的苦難,還是忍耐到底。

耶穌就這樣完全順從了上帝的旨意,遵守了律法所命令的所有誡命,所以上帝以他為義。耶穌順從父,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自己是沒有罪的義人。上帝的兒子在上帝面前如此地行義,所以上帝高舉他,讓他坐在上帝的右邊。因此說耶穌是坐在上帝右邊寶座的上帝。他如今也在上帝右邊替我們晝夜祈求,並為了領我們到他那裡而準備著,不僅如此他將來還要審判我們。

人類中雖然沒有一個人見過上帝,但通過上帝的兒子看到了上帝的旨意;通過上帝的兒子,即上帝的形象知道了上帝向人類的計劃與意圖;也知道了上帝的愛是怎樣的。所以耶穌說:「父在我裡面,我在父裡面。(約17:21)」父與兒子的關係是永遠密切的關係。

為了讓我們知道有關父子之間關係的誡命,上帝在很早以前就樹立了模範。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亞伯拉罕得到福分後生了以撒。以撒是如何地順從自己的父親呢?他與父親一起為了獻燔祭而上摩利亞山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是祭物。父親把他捆在柴上,準備用刀刺他的時候,以撒並沒有反抗,而是服從了父的意思。最終上帝看到了亞伯拉罕敬畏上帝,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 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22:12)」,然後給了亞伯拉罕祭物來代替以撒。

父子之間應該存在這樣的信賴。 但在強調個人人權的當今社會上,常可以看到不正常的父子關係。我們的信仰在於認識並相信耶穌基督與父上帝的關係,並且把這關係當做誡命來接受。人人都有父 親。父親多麼愛孩子?再怎麼惡的人也知道為兒女犧牲(路11:13)。就算自己沒讀過書,也竭力供養兒女讀書;就算自己沒有吃飽, 也努力讓兒女吃飽。父母為兒女付出多麼大的犧牲?

得到了父母如此之愛的兒女,理應恭敬順從父母。「父在我裡面,我在父裡面」這耶穌的話語裡包含著「父在我裡面保障我的生命,我也愛他,竭盡性命地侍奉他」的意志。但今天人們心裡真的有這種心意嗎?

律法的總綱——十誡命中有一條 是「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墮落時代的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是怎樣的?今天在電視連續劇裡常出現兒媳婦反對婆婆、子女向媽媽發脾氣的場面。父母受兒女輕視成了平常事。甚至有人以帶父母去觀光為藉口,到濟州島後把老父 母遺棄在那裡。這是多麼邪惡的時代?

十誡命的前四條誡命是「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不要造偶像,也不要拜它;不要妄稱上帝的名;要遵守安息日」。這些都是該如何侍奉上帝的誡命。從第五條誡命開始是如何對待人的誡命,其中 第一條誡命就是要孝敬父母。若遵守好這條誡命,就能得福長壽。以弗所書6章2~3節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

不孝敬看得見的父母的人,就不 能侍奉看不見的上帝(約一4:20)。不孝敬父母的人來到上帝面前禱告時,上帝該會多麼憎惡他?上 帝通過我們每個人對父母的態度來察看我們會如何侍奉上帝。我們不僅要學習恭敬父母,而且也要把它教導給子女們。不要僅僅強調孩子學習,也要讓孩子學習恭敬父母的方法。如今很多人為了不傷孩子的銳氣,孩子想要怎樣就任憑他怎樣。這樣一來,孩子不僅不恭敬父母,反而越來越藐視父母。

我們再怎麼求上帝賜福,但如果 自己在上帝眼裡是可憎的話,又怎麼能得到福分呢?孝敬父母是對上帝誡命的順從。上帝賜福給順從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的人,讓他凡事亨通,在世長壽。即使我們覺得父母的想法不對,也要能夠順從父母的意思。

挪亞喝葡萄酒喝醉後,赤著身子 在帳棚裡睡覺。這場面被其中一個叫迦南的兒子偶然看到了,迦南於是去告訴哥哥們說:「我看到了父親的下體!他喝醉酒躺在那裡,下體都露在外面。」聽完這話 後,閃與雅弗倒退著進到帳篷,背著臉用衣服遮蓋了父親的下體。挪亞酒醒之後知道了閃 與雅弗為他做的事,就祝福他們,通過閃的子孫耶穌來到了世上(創9:20~27)。
今天很多人揭父親的短。就算父 親無知、無能或者犯了錯誤,我們也不要貶低、嘲弄或者辱罵自己的父親。看到父親的下體而笑的挪亞的兒子受了詛咒,這詛咒一直影響到了他的子孫。我們養育孩子的時候,也不要養育不孝順的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成為孝順的孩子。

恭敬父母是上帝的誡命。遵守這誡命的人在地上會得福長壽。我們要讓這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在我們裡面作工。我們要通過恭敬看得見的父母來證明我們會侍奉好看不見的上帝。

我,即我的靈魂啊,你要順從上帝的誡命!
我,即我的靈魂啊,你要順從上帝的誡命!
我,即我的靈魂啊,你要順從上帝的誡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