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宣教庇哩亞《首爾聖樂教會》

2011年5月8日 主日禮拜

講道: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真愛。

向世人的愛是真實又永恆的。

上帝向世人的愛不是一次性的(約131),

他使我們成為兒子是為了永遠愛我們(羅8:35)。

人雖然兇殘,尚且愛自己的兒女,

更何況是上帝!

我們享受著如此大的福分(路1113)。

故此使徒說:

願帶給人恩惠與平安的愛

從上帝我們的父

並主耶穌基督歸於每位肢體(腓12),

又祝福說:

願所有誠心愛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

人若沒有帶給人平安與信心的仁愛(弗623),

就不能作向人祝上帝福分的僕人。

我們靠耶穌基督的能力作工的樣子

應該像上帝親自作工一樣,

我們傳揚天國福音的樣子

應該像聖靈親自作工一樣。

◎世人因找不到愛而灰心失望,

人人都在自私地追求肉體的私慾,

可見世上根本沒有真愛。

◎真愛應該是永恆的,

應該帶有連自己的性命

都能捨棄的信心。

◎自私的愛是常常改變的,

  它不能給人帶來平安,

  唯獨從上帝那裡來的愛才是真實的。

※等主再來的那天

  預言、方言和各樣的恩賜都必歸於無有,

  但上帝的愛與永生一同永遠長存。

 

上帝是真愛。「上帝是愛」這話是指天被造以先,在永遠之前上帝就愛在自己懷裡的兒子,並將愛兒子的愛顯現給人類說的。上帝為了自己的愛子,在永遠以前就立兒 子為後嗣,為他創造了天。愛需要有對象。上帝把自己裡面的兒子作為愛的對象。上帝愛兒子,並非一次性地愛,而是用從永遠以前就開始的永恆的愛來愛兒子。

 

我們都很清楚父親對子女的愛是怎樣的。路加福音1113節說:「你們雖然不好,且知道拿好西給兒女。何天父,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 上帝的兒子與聖靈在天被造以前就在上帝裡面與上帝同在。在父懷裡的兒子和聖靈與上帝都是同等的。上帝把與自己同等的,也是他最愛的兒子作為信賜給了我們。 從而我們得以把上帝從永遠以前就愛的那位接到心靈裡。這是上帝把在創造萬物以前就擁有的愛給了我們。換句話說,上帝將他愛的奧秘、他最視為可貴的那位,即 上帝當作與自己同等的那位給了我們。可見,我們領受的是何等大的愛?

 

無論是認識上帝的人還是不認識上帝的人,都極其愛自己的子孫。牲畜也是一樣的。我曾經聽說過有一頭牛被主人賣給他人時,竟然流下了眼淚。父母愛子女的心不是 讀大學時上了「你要愛子女」這堂課才產生的。我們的祖先們對於愛子女這方面並沒有接受過特別教育,但就像俗話說「十指連心」一樣,他們同樣地愛所有的子 女,直到停止呼吸的那刻為止。雖然因為人類的壽命有限,無法超越這個限度,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恆的。

 

人們通過父母對子女的愛可以領悟到上帝有多愛他的兒子。所以羅馬書120節說:「造天地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是眼不能,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得,叫人無可推。」每個人都擁有上帝愛兒子的那個愛的屬性。這連惡者也不例外。上帝不僅把如此珍愛的兒子給了我們,還把聖靈給了我們。我們如此深切地體驗了上帝的愛。這樣的愛才是真愛。

 

每逢聖誕節,許多社會團體就會抱著蘋果和方便麵箱子訪問孤兒院。他們大部分都會以自己帶來的物品為背景與孤兒院的孩子們留影。就好像為自己的善行做宣傳一 樣,他們不在乎孩子們有多麼不自在,只管一個勁兒地拍照。訪問完孤兒院後,他們以結算為由到高級餐廳裡會餐,來紀念他們所行的事。但仔細算一算,他們送給 孤兒院的那些食品的價格還不及他們這頓餐費的一半。這種活動不過是在顯耀而已。哪怕是這種用來顯耀的慈善活動,若能持續下去也好,但很多時候是「龍頭蛇尾」,一兩次就結束了。

 

開拓教會後的第一個聖誕節,我把那天教會的所有奉獻都送給了孤兒院。從那以後至今,首爾聖樂教會每年都在援助孤兒院。後來我們改為在新米剛下來的時候,把一卡車新米送到孤兒院,讓孩子們能吃到香噴噴的米飯。但是40多年來,我從來沒有直接拿著贊助物品到孤兒院。也有人向我提議在送大米的時候一起去拍張照片留念,但我不想因著這樣的事情而失去我將來要得到的獎賞。一旦開始的事情,我就不想中途放棄,所以即使是在教會因著建築而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我們也是竭盡全力把這事堅持下來。我們教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愛我們的上帝 的真愛就像是這樣的。

 

使徒保羅祝福信徒的時候說:「願平安,仁愛,信心,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他還祝福說:「並願所有誠心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弗623)」有一個律法師問耶穌怎樣才能得到永生的時候,耶穌對他說:「律法上的是什念的是怎樣呢?」律法師回答說:「心,性,力,意,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路1025~28)」心、性、力、愛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是律法的根本,也是福音的核心。我們的信仰就是要心、性、力、意地愛上帝。

 

耶穌說如果我們盡心、性、力、意地愛耶穌,那麼也要同樣盡心、性、力、意地去愛鄰舍。約翰福音1513節說:「朋友捨命,人的有比這個大的。」愛惜性命的愛不是真愛,不盡意的愛也不是真愛。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向著上帝的信仰需要誠意。

 

你的信仰盡了誠意嗎?禮拜要盡誠意地獻上。是不是因為他人都很肅靜地坐在禮拜堂裡,所以你也配合著氣氛坐在中間?還是盡誠意地獻上禮拜?要確認一下自己是否心、性、力、意地獻上禮拜。

 

奉獻也要盡誠意地獻上。當然十分之一不屬於以誠意獻上的奉獻,而是本來就屬於上帝,理應歸給上帝。但主日奉獻需要事前盡誠意地準備。只有這樣才不是勉強獻上,而是獻得樂意(林後95)。上帝所喜愛的是不勉強、捐得樂意的人(林後97)。希臘語「奉獻」有「福分」之意。有的人到了奉獻的時間,才開始掏口袋。奉獻要在禮拜之前提前準備。就連拜偶像的人,為了祭祀都那麼盡誠意地準備祭品?更何況是我們獻給上帝的禮拜,不更應該盡誠意嗎?

 

主日是我們見上帝的日子。「禮拜」有「見面」或者「親吻」的意思。禮拜就好像從戰場上凱旋而歸的將軍跪在王面前親吻王的手背一樣。見王榮面的人要盡誠意才行。約翰福音423節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向上帝禮拜的人要盡誠意才行。非聖潔,沒有人能見到主(來1214)。一個人哪怕自認為自己的信仰生活過得很好,但若是沒有誠意,在那日就見不到主。

 

一個王擺設了宴席,邀請人們來參加。但人們找出各種藉口拒絕王的盛情。王吩咐僕人到街上把凡遇見的人都召來赴席。來參加宴席的人中也有沒穿禮服的。王問那人「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有口無言。雖然倉促地受到邀請,但來參加王的宴席時至少應該穿上禮服,但那個人並沒有這樣做。王命令僕人把沒有誠意的那個人趕了出去(太221~13)。耶穌所說的糠秕一樣的人就是指這樣沒有誠意的人。

 

 信仰生活當中,人們會擔當各種職分。一旦接受了職分,無論是什麼樣的職分,都應該盡誠意去擔當。擔當讚美侍奉的唱詩班不應該馬馬虎虎地練習,然後倉促地上台唱讚美,而要盡誠意地擔當好所肩負的任務。若是僅僅相信自己的才能與能力,不盡誠意的話,就無法期待好的結果。詩篇11節說:「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人若有了錢,就容易變得倨傲,學問多的話就容易變得驕傲,經驗多的話就容易自傲。這些都屬於傲慢。傲慢的人無法成為有福的人。很多人對於某件事變得熟練或 者老練的話,就會失去誠意。就拿開餐館來說,有的餐館生意興隆,有的餐館很快就倒閉。因為就算同樣的菜譜,盡誠意去做的飯館與並非如此的餐館在味道上相差很大。

 

在主日學校教導學生的教師們也要盡誠意。不然的話,是很難培養出門徒的。農夫為了撒種,會提前鋤去田裡的雜草和石子。只要與種田相關的事,農夫都會盡誠意去 做。聖經上出現很多關於農夫的比喻。因著幹旱而乾渴的是菜蔬,但曬焦的卻是農夫的心。主日學校的教師應該像種田的農夫一樣,盡誠意地培養門徒,不要懷有傲慢的心。

 

神學校的教授們也要盡誠意地教導學生。因為要教導的內容都是自己很瞭解的,所以上課之前不做好準備,沒誠意地去教導的教授,是不會培養出門徒的。再怎麼知識淵博的教授,為了讓學生們更多地學習,應該不斷地研究再研究,盡誠意使學生們成為主優秀的僕人。

 

牧羊師在教導靈魂的時候只有盡誠意,才會得到好的門徒。有的牧羊師以自己比他人知道的多為由而藐視他人。藐視他人的人不可能去盡誠意地教導靈魂。沒有哪個父 母會瞧不起自己的子女。父母為了子女會盡誠意。無論在吃喝方面,還是穿戴方面,都會為了把更好的給子女而盡誠意。即使無法把最好的食物和衣服給子女,但父 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牧羊師需要這樣的誠意。要想從樹枝上長葉開花結果,樹就要竭盡全力從地底下吸收養分,往上輸送;連樹木都為了結果實而盡誠意。 我們要銘記在心的是,若沒有誠意,連一個門徒也培養不出來。耶穌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教訓他們遵守。(太2 820)」主盡性命、盡誠意地培養了門徒。同樣,我們也要盡誠意地養育門徒。這是主對我們的叮囑。

 

有些牧師被邀請帶領大型復興會時會盡誠意,但當回到自己教會時卻因著信徒不多而不盡誠意。我開拓教會當時,受到很多教會的邀請帶領復興會。這樣的復興會一般 有幾百人甚至幾千人參加。我在他們面前講道的時候與回到我剛開拓的教會講道的時候,沒有任何差別,都同樣地盡誠意。在過去50年間,我就是這樣盡誠意地擔當主賜給我的事情。

 

偶爾我會被邀請到高級餐廳吃飯。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有資格吃這樣的飯菜」,反而總是在心裡苦惱「其實只用這裡五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吃得很好……」。每當吃昂貴的飯菜時,我就像要照顧孩子的貧窮的母親一樣,心想:「我們信徒中可能有人一輩子也吃不到這麼好的菜 ……」我小時候,母親去別人家做客回來,流著淚說:「我還不如狗,狗出去吃了什麼東西后,回來會重新吐出來給自己的崽子……如果能做到的話,我也想把吃到 肚子裡的食物吐出來給你們。」這就是對子女盡誠意的母親的心。

 

我在剛開始牧會那時,牧會講道的心情與40年後的今天是一樣的。我從來沒有因為信徒增多了而誇耀或者瞧不起別人,沒有因為講道多了或者對講道有自信而沒有誠意地講道。無論牧會還是講道,我總是盡誠意去做。著書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我會盡誠意地去寫文章,為了讓哪怕我離開世上後的五百年後,讀了我的文章的人也能受到感動。上帝只承認盡誠意做的事。假如有人問我牧會的秘訣是什麼,我會告訴他是盡誠意。

 

儘管我的身體已衰弱無力,但我仍然盡誠意擔當上帝給我的所有時間。這是為了我的靈魂、為了子孫們、為了我們教會的信徒們。直到離開這個世上為止,我會盡誠意地講道,盡誠意地去探訪,盡誠意地去牧會。即使是在盡心、性、力、意地講道當中靈魂離開了,我也要盡誠意地去做。我想得到上帝的愛,想得到主的承認。這是我愛自己靈魂的方法。

 

我真心地愛信徒們,只不過在與信徒們打招呼的時候,為了能夠給每個人同樣的微笑,表情有些拘束而已。牧會者若向一個信徒大幅度地微笑的話,也要給予其他人同 樣的微笑。但如果這樣一一地向幾萬信徒大幅度微笑,面部肌肉就會抽筋的,所以我不能將我的心盡情地表達出來。我一輩子沒有停止過苦惱,連這些細小的事情也 會很慎重地考慮。我認為正是如此,上帝才把更多的事情交給了我。只要是主交託給我的事,無論我是否有擔當的能力,都會盡誠意地去擔當。這樣的我得到了主的承認,所以蒙主把他的許多事交給了我。

 

你是否盡誠意地在過信仰生活呢?人們常常在發生急事的時候才想起來發熱心,又是禁食,又是早禱、通宵禱告。但為什麼再怎麼掙扎,也得不到應允呢?因為平時對上帝的誠意不夠。我們無論在發生急事的時候,還是平安無事的時候,都要同樣地向上帝盡誠意。這是真正愛上帝的方法。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改變的。父母從子女出生的那刻開始,直到自己離開世上的瞬間為止,會盡誠意地愛子女。再怎麼老了,也會竭盡全力去盡誠意,這是父母對子女 的愛。在城市生活的子女們看望在鄉下的父母之後,離開的時候手裡總是會提著大包小包。雖然土氣的包裹與西裝革履很不相配,但裡面裝的是父母的愛。如果可以的話,父母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裝在包裹裡提在子女手裡。就像父母對子女不變的心一樣,我們對上帝的愛也要有誠意。

 

我們的懇求是否能上達到上帝面前,我們自己可以知道。在審判的那日,各人的靈魂會在上帝面前交賬(彼前45。我們愛的時候,要盡誠意。當我們發現他人沒有盡誠意的時候,不必憤怒,不管他人如何,我們自己要不停地盡誠意侍奉上帝。上帝尋找以心靈和誠實禮拜的人(約423)。「以心靈和誠實」禮拜的意思是「用心靈和真理」禮拜。上帝要的以心靈和真理禮拜的人,即盡誠意禮拜的人。當我們能夠作為牧羊師和教師作工的時候,就要盡誠意培養出門徒。傳道的時候也要盡誠意結出果實。我們要讓上帝的真愛從我們身上自然地流露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