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擁有信心

435-41

基督教台灣聖樂教會(黃恩賜牧師)

2013年06月09主日禮拜   

錄入文字:Berean劉又瑜

經節:馬可福音4章35-41節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親愛的天父啊!聖潔的主日,今天我們又侍立在你的面前,因為你給我們的恩典,使我們能夠再一次以坦然無懼的心,靠著耶穌基督的名、靠著耶穌的寶血,在今天獻上今天的禮拜。天父呀!求你能夠賜福於每一個弟兄姊妹們,在以下的時間,僕人在講道的時候,求給我智慧的話語、知識的話語、能力的話語,以相同的靈感充滿著每一位弟兄姊妹!求你讓我們在以下時間聆聽你話語的時候,讓那一切屬靈的妨礙都離開我們出去,求你差派更多的天使幫助,讓我們有靈感的聽到你對我們說的話。孩子們這樣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讓我們擁有信心!我們一同看今天的講章…

上帝

是無所不能的。

將耶穌差到世上,

是為了讓凡相信他的人都勝過世界(約一5:4)。

世界如同狂風大作的海

只得讓人絕望(箴1:23~33),

但若有主的同在,他的智慧與能力

就讓我們擁有勝過恐懼的信心(約11:25~26)。

故此

主耶穌的同在就是平安(約14:27),

而平安讓人脫離一切疾病、貧窮

和凡令人痛苦的事情(太8:17)。

我們

與耶穌同在,這就是平安(弗6:23)。

人之所以沒有平安,是因為沒有耶穌。

有了耶穌(約14:18),

就有聖靈的作工,

有了聖靈的作工,就會勝過一切患難(可9:23)。

因此要蒙恩。

◎要蒙恩!

主說:“我要與你們同在
         直到世界的末了。”

◎要蒙恩!

不要過沒有主的生活,

而要侍奉主並要依靠他。

◎要蒙恩!

不要超越聖靈,

而要靠聖靈得勝。

※基督教信仰並不是祈福信仰,

而是有上帝應許的信仰。

因此我們要蒙恩!

 

上帝是無所不能的!阿們!我們說上帝是無所不能的,這連世界上的人也這麼認為。在他們的心中,他們認為神是無所不能的,所以他們拜神。所以他們認為神有很多種,那有無所不能的神、也有在這裡能夠保護他的神,所以說他們認為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這是人普遍都知道的知識。但是我們稱這無所不能、全能的 神、無所不在的 神為我們的父,這並不是每一宗教都承認的。他們拜神、是因為他們想通過神幫助他們,但是他們並沒有把這個神接待成為自己的父,或者說把他們接待在心靈裡當中侍奉他。

什麼叫做接到心靈裡侍奉他們呢?當一個兒女在小的時候,沒有成長以前,他們認為父母的養育是不是應該的?是還不是?父母的養育是應該的!所以他們可以膽大妄為,在家裡甚至於非常的放縱的生活。那因為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是應該的,所以他們在家裡是最自由的型態,可能在外面需要很多的包裝,但在家裡全都是卸掉的。所以在家裡就可以看到這個人的本質是怎麼樣的,這就是 孩子。但是這孩子經過了社會歷練、結了婚、有了兒女之後,他就發現,原來當父母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他發現不容易的時候,這時候他就會出現、心裡當中就會出現真心的孝順。以前的孝順叫做假裝、裝模作樣,或者說:「老師說,必須做!」我才做,或者說別人說要那樣做,才是那樣,那只是照著規矩下去做的孝順。照著規矩下去做的孝順跟出於真心的孝順,有沒有差別?

對於人來講,父母養育兒女叫天經地義,但是兒女接受恩典,這也叫天經地義,因為這是不變的道理。父母為了養育自己的兒女,尤其是母親,養育兒女的時候、花上自己的時間、體力也特別累,還要拼命吃,為了要讓兒女得到奶水;讓兒女得到奶水、為了養育他,讓他長大。小孩子在還沒有大以前,沒有任何的食物可以進入到他的身體,只有奶水。所以母親為了要能夠乳養兒女,花的心血是極其的大,但兒女明白了沒有?不明白!兒女不會明白這一點,當他當了為人父母的時候,才會真正明白。這時候他為人父母的時候,才會想到當初母親是這樣辛苦的帶領人、帶著我們,然後把我們扶養長大,所以才出現真心的孝順。

我們對於上帝也是如此!在初期信仰,人剛走進教會,也許教會裡的長輩、父母,甚至關心我們的這些掌執們,都會勸勉我們說:「要做禮拜、要遵守十一、要來教會、要參與教會的活動」等等…,當這些還不是真心的時候,都叫做規範、律法、或者說是一種約束。可是當到社會去打滾之後,在這社會當中經歷過一番之後,或者說在這個社會當中被磨練,當呼喊沒人應、當手要伸的時候沒人給,這時候回轉向上帝禱告的時候,沒想到上帝應允的時候,得到了這種恩典的人,再走進到教會來,完全是不一樣的。他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呢?我當初要死了,我憑著自己的想法去社會闖的時候,我是一個死人!我即將要死的時候,上帝拯救了我,救拔了我的那位上帝,我今天要來侍奉他!以這樣的心態進到教會裡的人,才叫做侍奉上帝的人!哈利路亞!

那麼當初還不明白上帝的人,走進到教會裡的人叫做嬰孩、嬰孩!叫做孩子的人!孩子他只能夠在父上帝的面前:「上帝呀!你給我這個、你給我那個吧!你賜給我這個吧!」只能夠要,這是孩子的本能,孩子本身就是要、看到什麼就想要!那父親按著孩子的條件大小,然後賞賜給他,這是父親…有智慧的父親會做的,沒有智慧的父親會怎麼做呢?濫給!想要車嗎?給你,撞車,然後就受傷害。所以我們的父可以知道他是宇宙萬物的創造主,他當然有智慧。我已經說...我開頭說這世界上的人,他們不把他們的神當成自己的父侍奉,而我們今天卻把我們的上帝當成父來侍奉,原因是因為我們已經經歷過上帝的恩典!哈利路亞!

這恩典是一種救恩、救贖,也是白白得來的禮物,可是沒有經歷過這點恩典的人,仍舊是孩子。所以想一想,我們的信仰生活還是孩子的信仰生活嗎?還是你已經是侍奉上帝的侍奉者呢?就在乎你有沒有遇見過這位上帝、在這社會中有沒有遇見過這位上帝!人對於上帝有信念與信仰,什麼叫做信念?上帝!我信、我信!這很通常的都叫做信、信念。對上帝說出於感情的說:「我信!我信!」出於個人的想法說:「我我信!上帝必定幫助我!我信!」這些全部都叫做信念,什麼叫做信念?信念是什麼呢?

曾經我看過有一隻狗,牠的主人在外縣市,他是彰化人,然後到了外縣市去做生意。一去大概是七天、或者是2個禮拜。然後這隻狗,牠就坐在那裡,等待著牠的主人。然後牠餓了,沒有水,牠會跑到遠處去尋找吃的、去跟人家要,但是還會忠心的回到…其實那個主人只是把那裡當做工廠,也不是住在哪裡,然後牠會忠心的回到了這個地方,然後再繼續坐在那裡,等待著那個主人回來。當主人遠遠的時候,聽到了主人的車子時候,牠就開始,耳朵就豎起來;聽見了主人的車子來了,然後再確認一下、是!確定了就迅速的衝到很遠的那個巷口,在那巷口看到主人就開始叫、然後跳著、跳著、跳著迎接著主人回來。這隻狗待在哪裡一個禮拜,風吹、雨打、日曬,不離開,就是待在哪裡,一直坐著、一直坐著。這叫做信仰嗎?這叫做信仰嗎?不是的!這連動物都有的信念!牠的信念特別強,牠的信念強烈著、要等候著牠的主人回來。

但是牠的主人…我看牠的主人、看了這隻狗,非常、非常的忠心。然後牠的主人就是要離開的時候,就會把鍊子綁在牠的脖子上,很長的鍊子。結果回來的時候,那鍊子因為一直捲、一直捲、一直捲、一直捲,結果很長,越來越怎麼樣?越來越短!最後到什麼程度?拉住就一直勒著,牠要叫「呃、呃、呃…」這樣子在叫。後來,因為我是外人,然後我就過去看那隻狗,我想幫牠解套,牠越不願意,牠對我防心。後來我心裡想:「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這隻狗肯定要死!」因為這麼忠心的狗去哪裡找?我心裡這麼想的,因為沒有什麼經驗。後來我就拿了幾塊肉給牠吃了之後,跟牠討好關係,解套了牠的脖子,然後鬆開。

後來鬆開的時候,牠衝過來咬我!我想「這傢伙!既然我對你那麼好,還衝過來咬我!」因為我佔領到牠的主人的什麼?地盤!牠把我趕走,然後我就離開了就去到哪裡。後來幾次、幾次的接觸之後,沒想到這隻狗對我沒有防心了,主人回來了,主人看一看牠,給牠飼料、給牠水,又把牠綁起來,又離開。就這樣子連續個幾次,後來主人1個月也不回來了,在最後甚至2個月才回來一次,那隻狗有沒有人餵牠?沒有!後來我於心不忍,然後我就在牠的前面,當初我還在世界上的時候,就在牠前面,開了一間店。後來我想,這隻狗這麼忠心,那麼乾脆把牠接回來養,後來我就用食物引誘牠、引誘牠,把牠帶到了我的後院去,然後帶牠到那裡,然後餵牠,在我的後院固定餵牠,時候到了,他就回到我這裡。

可是經過了2個月的培養感情,牠的主人一回來,耳朵就豎起來,馬上有衝回、衝到門口去,完全把我拋在腦後了,然後看到牠的主人就跳著、跳著、跳著。結果牠的主人又回來了,他看了那隻狗,又給牠踢了一腳,然後又把牠綁起來、然後又給牠吃。後來有一天我就跟這個主人說:「不如這樣好了,你都出去了,那不如這個狗由我來餵牠!」「喔!好!那就給你養吧!」也許狗聽見了,所以也許傷心,但是從此之後牠就住在我那裡。

狗都有什麼?信念!牠擁有了對主人強烈的信念,牠是從小、這麼小隻的時候,就被那個主人養大的,所以牠對牠的主人非常的忠心。可是牠這樣子的日曬、雨淋、風吹、雨打,不離開牠主人所讓牠在這個範圍、保護這個範圍的這個命令,連狗都有這樣的信念,更何況人呢?人能夠在這社會上努力、工作、甚至於從事什麼樣的活動,都帶著什麼?強烈的什麼?信念!但是這信念是上帝喜悅的嗎?不是!上帝給人信念的目的就是要你活著、要你活著!上帝給人信念的目的,跟你旁邊的講是什麼意思?不對!不是活著,是「要你活著!」……

上帝給人的信念是為了要你活著!其實有的人可以活的非常好,他的信念誠實又他的信念非常的老實的人,他活著可以非常好。可有的人的信念非常不老實,所以我也看過這樣的人,今天是跟你好朋友,明天就後面戳你洞,甚至有許多的得到了好處,連朋友之間的感情全部都消失了。這樣的人最後他用著這樣的信念,沒有多久,才20幾歲的人,連朋友一個都沒有,這樣的人到處都是。信念在於讓人活著,可是如果使用錯的話,也會讓你的生活非常的糟糕。我們要知道,上帝給人信念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你好好活下去、只有這個目的。但是上帝給人信仰是要讓你得永生,什麼叫做信仰呢?信仰與信念有絕大的不同點。信念在於出於自己的叫做信念,「出於自己的叫做信念!」說一遍、預備起……

今天經文當中,門徒們看見風浪來了,也許他們很努力的在那邊試著還要乘風破浪,但是沒辦法,浪越來越大、風也越來越大,怎麼目的地好像要到了又到不了。過去了又被吹回來、過去了又被吹回來,所以他們一直認為:「怎麼過不了、過不了、過不了!」一直憑著個人的經驗跟知識,想要勝過這個大海。但是沒有,甚至到最後絕望了「主呀!我們要喪命呀!」直接喊了這樣的話。主耶穌站起來,斥責風與浪,頓時就要到他們要到的目的地。他們心裡想:「這人是誰呀?連風與浪都聽從了他的話!」這人是誰?約翰福音1章18節,這人是誰呢?從父懷裡的獨生上帝!說一遍、「從父懷裡的獨生上帝!」預備起……

為什麼一定要加上“獨生上帝”這個字呢?上帝從永遠以前就計畫就是要讓他的兒子、獨生的兒子來到這世上,然後把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要賜給他,這是一個永遠以前就存在的計畫。那賜給他、讓他統管外有,他對於萬有來講,他就是上帝,而那位通過了童貞女馬利亞出生在這世上。有的人認為上帝怎麼能夠有…能夠出生在這世界上呢?或者說:「上帝不應該這樣子!上帝應該是要以君王、非常偉大的身分、然後從天降臨,然後到這世上的時候。」他們認為這樣的叫做上帝!但我們的上帝可見的,他不是以…不是用這種方法來的。他既為君王、又為全能者、又是創造者,他按著他的計畫、按著他的計畫來到這世界上,行不行?可不可以?為什麼人一定要設定上帝一定是這樣來的、那樣來的呢?他難道不可以以最卑微的形態來到這世上嗎?他是按著他自己的計畫而來的!

有很多電視裡面都會看到,有一些王子、王子,他們為了要了解貧民百姓的痛苦,所以他們就化身為貧民百姓的樣子,然後進入到他們的家庭當中,然後與他們一起生活,甚至因此而結交了好的朋友,是不是有這樣的影片哪?然後當大家知道,你是王子,那王子怎麼跟我們過這種生活?雖然驚訝,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身分,這個王子是王位的繼承者。從此跟他在這地上一起…跟他在這一個這樣不好的環境當中一同奮鬥的那些人,將來都成為在王子身邊的人,這樣子的童話故事是相當的多。但如今我們的主耶穌按著他的計畫,用最卑微的樣式來到這世上。

有人說:「上帝怎麼會有戶口呢?」上帝怎麼沒有戶口?明明就有!他出身在哪裡?拿撒勒伯利恆!他出生伯利恆!但是他的戶口報的時候,報到哪裡去?拿撒勒拿撒勒城!他是約瑟馬利亞所生下來的,戶口上面寫的清清楚楚,他的名字叫什麼?所以我們要清楚知道,耶穌不是神話故事裡的人,有很多人把耶穌當成神話故事裡的人。如果了解希伯來文,能夠到羅馬,以前的羅馬、以前的羅馬,現在在義大利羅馬,去那裡看當初的文件,可以發現耶穌是確實存在的人物。他並不是一個似有似無的、不存在的一個人。甚至於他的死,也是被羅馬定…羅馬的法律定為罪人而死的。彼拉多他是羅馬的官,所以他就定耶穌,把他交給了這些人,但是他必須要簽,因為以色列人、法利賽人沒有殺人的權柄,所以必須要通過彼拉多才能進行這樣的事,所以彼拉多必須要簽字「是!他是罪人!」然後定他為死刑。

所以說,主耶穌他既然從永遠以前,按著他自己的樣子來到這世上,他有他的計畫,人怎麼能夠說上帝的計畫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那樣呢?我們只要知道的事,他的計畫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或者我們能否參與這樣的計畫?對人要思考的事反而是這些方向。信仰跟信念,我們所信的是曾經出生在這世上,後來又升天了。耶穌說什麼呢?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約翰福音第16章這裡提到:「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當耶穌復活後、升天了,經過第10天、經過了10天的禱告之後,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那他們每一個人都行出能力,又醫治病人、趕除污鬼。在耶穌以前的世代,有沒有聖靈降臨?沒有!一個都沒有!只有聖靈的感動,卻沒有聖靈的降臨。但耶穌升天之後,聖靈就降臨了。所以到我們現在,我們每一個人奉耶穌的名趕鬼,鬼就要離開、奉耶穌的名按手,病就得醫治。每個人都可以體驗到這一點,這就叫做信!什麼信呢?

在舊約以前沒有信,他們只有對信的比喻、只有對信的比喻!舊約耶穌來以前的人,他們只有對信的比喻。亞伯拉罕他聽從了上帝的命令,他說:『你離開你的本族、本家、本地,去到我所指示的地方去!』這時候亞伯拉罕聽從了、順從之後,走的時候,上帝說:『我以他的行為為義!』以他的信為義,這意思是說他相信了,然後就走了,這個信帶上了行為,上帝稱他為義。但這個義使亞伯拉罕復活的沒有?亞伯拉罕復活了沒有?沒有!就算他擁有了這樣的信,也沒有復活,原因是因為信還沒有來到!我們看加拉太書3章23節,加拉太書3章23節,預備... 加拉太書3章23節,新約264頁、預備起…

但這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將來的真道顯明出來。(加3:23)

我們再念一遍,加拉太書3章23節,預備起…

但這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將來的真道顯明出來。(加3:23)

這裡說:『因信…』這裡:『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這裡說:『因信得救的理!』還沒有來,就是說信還沒有來以前!這個信,請大家看一下,“信”、這個信還沒有來以前,他們被圈在哪裡?律法裡頭!所以說在耶穌還沒有來以前,人都被圈在律法裡頭,那因為律法裡面有沒有信?律法有沒有告訴你你要信?律法只是說你去做、去做、去做、去做、去執行、去這樣子,卻沒有告訴你信。所以信仰與信念的差別在哪裡呢?耶穌以前的人全是過著信念生活、信念;耶穌來以後,相信耶穌的人,把耶穌接在心理的人,才是過信仰生活。而現在的信念與信仰的差異在哪裡呢?出於自己的都叫做信念,那差別到底在哪裡?出於自己與出於上帝的!所以說我們看好這經節裡面所提到的。25節也說:『但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來到,我們從此就不在師傅的手下了。因信得救的理來到了!耶穌來了,就是信來了!耶穌來了,然後信來了!我說:「信來了!」你們說:「耶穌來了!」……

是!耶穌來了,信就來了,這個信不是你的,是上帝賜給你的!不是你自己出來的信,而是上帝給你的信,是誰呢?就是耶穌!我們常常說:「你要信、你要信!」不如說:「你依靠耶穌!」依靠耶穌就是信!大家都說你要相信耶穌、可是相信怎麼信?那你要順服耶穌!順服怎麼順服?你要順從!怎麼順從?那倒不如就是依靠他。我剛剛說到,父母養育兒女,是不是天經地義的?這是作為一種比喻,作為人的我們,如果沒有父上帝的話,我們仍舊要滅亡!如果我們不依靠他,會滅亡,但人怎能依靠上帝呢?所以上帝差遣他的愛子、獨生子成為人的樣式,叫人能近距離的接觸,原來上帝是這位,原來耶穌就是上帝,然後信了他、相信他、明白他,然後依靠他,依靠他才叫做信!上帝讓人…因為人不認識上帝,所以他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人的樣子。像這樣的事情,其他的宗教當中,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沒有一個宗教的人說我要成為人的樣子、然後在地上受苦、然後受死,把自己的生命給了我們,然後離開升天、最後把自己的靈又賜給了我們!沒有這樣的神!除了我們的上帝以外。

所以說我們的信在於哪裡呢?接待、接受耶穌!將耶穌接在心理,這叫做信!那麼我剛剛也說了一個比喻,當兒女們明白原來父母是這樣的辛苦的時候,他就會真心的孝順、真心的孝順的人才叫做侍奉者;不真心孝順的人,那只不過就是一種形式上,必須去做的。我們常常看有一些人,老人家、老了、父母老了、老了,老人能做什麼?什麼也不能做!所以都送到哪裡去?養老院!實際上父母希望到養老院嗎?真的不希望!因為父母在養老院裡面接受的是真心的接受他的兒女呢?還是因著、因著工價而表現出來的行為呢?絕對沒有出於兒女的孝順!所以聖經當中提到,把這種老人接回到家裡去,因為這些老人他們裡頭有相當多的智慧,那他也有福份,信耶穌的人肯定有福份,不信的人也有,但層次不同。

所以這些人…自己的父母長大了…不…父母老了,然後兒女們長大了,這時才發現,原來侍奉父母真辛苦,當他越老的時候越辛苦,然後甚至就把他放在了養老院裡去。然後過年過節的時候,帶上了很大的禮物,然後又很厚的錢。父母他需要錢嗎?他需要禮物嗎?他需要什麼?小孩子很小的時候,他需要父母的愛,他才能夠長大。中年的時候,需要在社會奮鬥,可老年的人需要兒女的愛;小孩子需要父母的愛,但他老的時候他需要兒女的愛,他擁有兒女的愛他就滿足了,如果兒女不孝順他,他就傷心、他就難過。

同樣的,我們在上帝的面前也是如此。我們一直存留著成為孩子的:「上帝呀!給我這個、給我這個、給我那個、給我這個、給我那個!」然後到了你在這社會當中磨練之後,發現上帝只有一位,原來我的上帝可以幫助我,然後開始走進到教會裡,卻還在那裡:「上帝呀!給我這個、給我那個!」的話,那麼你還只是孩子的信仰。而這時間長了,上帝會覺得你怎麼不長大呢?這些人你到底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在這樣子的信仰生活當中過生活呢?但是成長的人,他就得到了恩典,然後非得只有依靠上帝不可的決心,然後侍奉上帝,上帝需要什麼,盡量幫助他,那討上帝的喜悅,直到自己肉體衰殘為止,最後我們在天上,上帝賜福給我們的比現在的更大!哈利路亞!

這就是上帝的要我們的信!我們不能夠停留在只有嬰孩的階段。嬰孩在彼得前書2章、彼得前書2章2節,預備起…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2:2)

這裡說:『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小孩子依靠父母,應該、應該的!而且這是在說明我們的信仰,不斷的依靠他,不斷的依靠上帝。但是不僅僅只是只有祈求、然後不侍奉。“依靠”還有一個很大的含意是什麼呢?我要依靠並順從!上帝給的命令,我要順從,然後不能夠做的,再依靠他;不能做的,或者還做不到的事,來依靠他。我們要認識上帝!上帝、就是我們的父,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要我們信耶穌!唯一的一件就是只要我們相信耶穌、只信耶穌就好。但耶穌對我們來講,他有一個極大的命令就是什麼呢?侍奉父!耶穌給我們的命令中,有侍奉父親的這個命令。這個命令是給你的!你願意做,那就你得獎賞、你不願意做,那就得不著獎賞。上帝對我們唯一的信是什麼呢?你要得救!你必須信我的兒子,你才能得救!兒子說什麼呢?你要侍奉父親,你才能夠得獎賞!

上帝與兒子都有共同的想法是為了我們靈魂將來的好處,可是人不認識這樣,也不認識真理,所以往往只不過就是得到好處,然後就沒有了,甚至於一代又接一代的信仰是什麼呢?我只要像孩子一樣,我每主日回來看一下父親就好了。剛剛講的那個比喻,一年到了過年的時候,帶上了極大的禮物、多少的金錢,父親不會喜悅。他喜悅的是你把我接回去,然後每天侍奉我、每天、每天來侍奉我,父母的想法是什麼?你每天與我同在、我也要與你同在!而養育,或者說侍奉父母的人本身就是累,本身就會累,不累怎麼叫做侍奉呢?但是你會在這侍奉當中,得到好處!

聖經裡面對於孝敬父母的人給你什麼?這是上帝命定的!就算你不信耶穌,也同樣同得福份,孝敬父母的,在世必什麼?長壽!像你想得…你的生命想要延長,然後更加的豐盛與美滿的話,好好的孝敬父母。但是這也是一種比喻,雖然他是一個實像的,但也是對上帝的一種比喻。如果孝敬父母的話,得長壽是得什麼?得永生!如果你孝敬上帝的話,你得的長壽就是永生。對於我們靈魂的父,我們要得的就是永生,對於我們在世的父,我們得的是長壽、肉體的長壽,有這麼大的不同點。上帝給人的是什麼?信!相信他兒子!信耶穌、只信他!兒子耶穌說什麼?要侍奉上帝!這就是父親與兒子共同的做工!

但是這世界上的宗教徒怎麼想呢?宗教徒怎麼想呢?基督教的宗教徒怎麼想呢?我來到教會,我有錢、那我奉獻錢;那我來到教會,看教會哪裡有缺乏我就給、給那裡…卻不是真心的侍奉上帝!如果是真心的,天天把他接待在家理,把他接到自己的心裡,常常向他禱告、常常侍奉他、常常因著屬靈的事情而苦惱,這才叫做把他接在心理的人!若沒有這樣的話,你有可能是宗教徒,形式上的。今天是主日,那我們就來、來這邊做好主日,然後就回家。平時對於父親的命令也沒有遵守,也不傳揚福音、也不給人家醫病、也不給人家禱告,那這樣的信仰叫做宗教、宗教徒!

現在關於說方言的內容。很多的地方已經開始漸漸說起方言來。但有很多的地方漸漸、漸漸、漸漸沒有方言了,那麼說方言的人可以與上帝之間有更親密的交通、更親密的交通!但不說方言的人就好像是把上帝置之餘外一樣。方言是我靈的禱告,向上帝所說的靈的禱告!哥林多前書第14章2節、哥林多前書第14章2節,預備起…

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 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裏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祕。(林前14:2)

這裡說:「方言是對 神說的!」有的人聽不出來,因為本來就不需要你聽出來、本人也不需要你聽出來。因為你只要順從開口,這是上帝賜給你的語言,然後與他交通、溝通,那麼上帝就會賜福與你。在心理裡講說各樣的奧祕,這是上帝的賜福。但有些人卻否認了說方言,或者拒絕說方言、或者讓在說的人讓他們停止說方言,這樣的事情將來會越來越多!對方言不理解的人。但是上帝要與我們親密的方法就是通過禱告、通過禱告。我們每個人這裡有誰說我不信耶穌的人呢?都信!那麼信,才是上帝的喜悅!可是這是第一步,還有第二步,你信耶穌,然後你要做什麼?我們不能夠說:「我信、我信、我就是信!」是!這個信讓你得救了!可是我們的信仰難道只停留在得救中嗎?不是只有在得救!你還要為了得榮光、得獎賞、得福份而努力而奮鬥。所以我們信仰人不是說:「我信我的父母是我的父母!」沒有人這樣說話的!我的父母我相信他是我的父母,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矛盾。我們已經信了我們的父,然後信完之後把他接待,接待到自己的心靈中,做怎麼?侍奉他!“我的靈魂呀、你要侍奉上帝!”三遍、預備起……

我的靈魂呀、你要侍奉上帝!

我的靈魂呀、你要侍奉上帝!

我的靈魂呀、你要侍奉上帝!

而侍奉上帝的人才叫做信仰人!信念與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信念”,為了自己努力奮鬥,出於自己的,想從上帝那裏得到所有的一切。雖然說有些東西是在這當中,判定為信念,但是有的結果是什麼呢?結果為了自己、你全都是為了自己!但是如果你在上帝面前祈求、禱告,全是為了上帝的旨意的話,那這叫做信仰,所以信仰與信念有這麼大的不同。再說,出於耶穌基督的才叫做信仰,耶穌說什麼呢?手按病人怎麼樣?病就必好了!耶穌又吩咐說:『你們無論到哪裡都要奉我的名趕鬼、醫治病症、叫瞎眼看見、瘸腿站起來!』這是誰說的話?如果照著做的人,叫做信仰還是信念?那如果不做的人呢?你平時禱告的、所得到的所有一切,都做給誰的?那就要想,這就是信仰與信念有這樣這麼大的差別!

我們一輩子都要跟神祕主義戰鬥!而神祕主義是什麼呢?出於自己的!神祕主義都是出於自己!宗教是什麼呢?發現自己、鍛鍊自己、發展自己,這叫做宗教!發展自己、鍛鍊自己。如果我們今天所賺的錢、我們所做的事,所有的目的都是:「上帝呀!這是交給你的!」那你是信仰人!如果你所有的目的,例如說我們養育兒女,我為什麼養育兒女?有人問:「為什麼你那麼急迫的趕快要生第三個?」後來我心裡想:「為什麼我不急迫?如果可以的話,生五個真好!」為什麼不急迫?到底有幾個信仰人?有幾個呢?難道我們所生下來的孩子全都是信仰人嗎?還是信念人?還是僅僅只是我是信耶穌家庭的人?而自己不承認自己,或者說不承認上帝與自己同在呢?馬太福音第1章21節、23節這裡提到,上帝他說:『以馬內利。』的意思是為了什麼呢?上帝與我們什麼?同在!他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與我們怎麼樣?同在!同在的意思就是住在你裡面!你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

我們的想法常常在想著:「上帝呀!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成就!」努力的在這個方向、這目標當中,所以想法只有這個方向。那但是所生下來的兒女,果真如此嗎?非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人能夠成為這樣?所以才努力生產!為了是什麼?再多一個這樣子的人!也許20年後、30年後,又有另外一個人,在那另外一個講台當中,努力的發展著 神的話語。不知道!也許在座的大家,有許多的人,在未來的5年、10年,成為上帝所使用的僕人。但是如果你個人不努力,上帝也無法使用你。我們第一個人要有信念、活下去的信念,還要有信仰,依靠上帝的話語!哈利路亞!

這兩個是不可以分割的!如果少了信念的人,他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喪失自己信念的人,就是要自殺的人。「我不要活了!」然後就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或是拿著繩子捆自己的脖子,總之什麼方法都可以讓人去死。但是我們人因著有信念,所以可以活著。但是上帝並不是要看見你的信念,上帝要叫你得救的是要你裡頭擁有對上帝的信!就是什麼呢?信仰!這個信就是耶穌基督。講的很明確了,這個信就是要你信耶穌!你信他就是做 神的工!哈利路亞!

但是不要停留做 神的…信他這個地方而已,還要順從、加上得獎賞、得榮光的努力!哈利路亞!

這就是我們要擁有的信心!我們在這社會上當中有家庭的問題、有金錢上的問題、有環境的問題,暴風這麼的大!我們天天的生活,就在這個世界,那個海浪、波浪當中。現在大家屬靈的眼睛打開來一看,這社會全都是黑暗!網路、電視、哪裡發展的音樂,全都是黑暗的!那麼這些黑暗的世代,我們的兒女怎麼能夠存留呢?只能夠把信放在他的靈魂裡!把信放在他的靈魂裡,讓他擁有這個信,勝過這個黑暗,不然沒辦法得救。有很多的人將來在主耶穌的面前:「主呀!我奉你的名傳福音、奉你的名趕除污鬼、奉你的名做這事、做那事,我奉你的名讓很多人信了你!」但主會說:『我不認識你,去為魔鬼與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為什麼?因為他都是憑著信念過的!沒有憑著信仰在做事!

我們依靠耶穌不是劇場的,好像逢場怎麼樣?做戲!我們不是逢場作戲的,而是已經知道我一定會、我必須要這麼做了,這才叫做信仰!對於一年到頭來,到了過年過節,來到養老院看父母的人,都是逢場作戲!為什麼?你為什麼不把他接在家裡來養育他?為什麼你不把他引到自己的家庭當中努力的孝順、照顧他呢?他失智了、他老了、他等等…這些問題,那你自己來養育他!你花錢請那些人做這事,可是沒有你的真心,完全沒有!我們信仰在於這裡!這是一種比喻。如果你天天是說:「我是信仰人!」那麼你天天就把上帝接在你的心裡當中,不要逢場作戲!不要到了主日才在那裡恭敬,不要到了節期的時候才再想到上帝。箴言書上怎麼說?第1章、箴言書。箴言書1章24節到27節…嗯…到28節,箴言書1章24節到28節,預備起…

我呼喚,你們不肯聽從;我伸手,無人理會;反輕棄我一切的勸戒,不肯受我的責備。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驚恐臨到你們,我必嗤笑。驚恐臨到你們,好像狂風;災難來到,如同暴風;急難痛苦臨到你們身上。那時,你們必呼求我,我卻不答應,懇切地尋找我,卻尋不見。(箴1:24-27)

這裡面提到,父親他在呼喚,卻沒有人聽從!不聽、不聽!為什麼呢?因為根本就不見他、不見他的面!是分開生活的,沒有在一起生活!所以父母的呼喚,完全沒聽見!其實對於長者、老者、長輩,他們唯一的安慰是什麼呢?誰是孝順他的人?也許生了10幾個孩子,但是這當中,他在尋找的是誰是孝順他的人?對於父母的渴慕,只有想到如果我的孩子每一個人都像某某某,只要愛我一點就好了!每一年能夠來到我這裡,對父母已經沒有太多的奢望了,看我一眼就好了,是不是?但是如果都沒有人孝順他的話,父母會心理想:「只要有誰來孝順我就好了!」

曾經有這樣的事情,有個父親他有很多的遺產,但是這些遺產都是兒女們不知道的遺產。可是他年老的時候,這些兒女們以為自己的父親什麼產業都沒有了、什麼財產都沒有了!所以這些兒女們就好像踢皮球一樣,一下你去那裡,父親去那裡、父親來這裡、我家裡擠,去那裡、去這裡、去那裡、去這裡、去…就一直這樣子轉呀轉呀轉…這父親非常的傷心,他心裡想:「如果有誰來孝順我就好了!」孝順我就好了!孝順!後來,這個父親他在很多年前有養育了一個從外來、外面…就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把他接待成為自己的養子那樣的孩子。這個孩子覺得:「這麼多的兒女,怎麼都不孝順他!」於是不忍,把這樣的父親接待到自己的家庭中。

後來真心的侍奉他、工作也累、晚上也累、有時候老者有很多的問題,會尿尿、會因為無法自控了,所以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他非常的耐心的幫助了這個父親。後來這個父親他心理想:「我養育的兒女,那麼辛苦的養育著他們,還不如一個從外面來的一個人!」但是他心裡就想說…他雖然還沒有失智,但是在身體當中的機能當中已經漸漸的老衰了。直到他死的那一天,後來他留下了一個遺書,然後交給律師,由律師公布,然後律師一公佈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裡面有好幾億的財產,全數的進入在未來…不是!進入在那個後來努力的養育他的這個養子身上,他的兒女都非常的氣憤!有什麼好氣憤的?

上帝的產業也是這樣!我們在天上,上帝現在在期待著誰把他接在心裡當中?誰是有信心的人呢?把上帝接在心理當中的人!誰是有信心的人呢?把上帝接待自己心理的人,才是有信心的人!不然的話,就叫做宗教徒!除此之外的人,都叫做宗教徒!你把上帝接在心理,你每天都會思念、每天都會思考、每天都在尋求,然後當你遇到問題、困難的時候,我們的父就會幫助你。這裡面提到了,如果呼喊的時候,沒有人回應。「哎呀!我尿尿了!」沒有人幫忙!「哎呀!我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沒有人回應!那麼你遭災、困難的時候、沒錢的時候,父母、這個父親也不會理會你。

我們要清楚知道,這是地上的一些事情,但是是反應到我們屬靈上!上帝是可以接待到我們心裡當中,正如羅馬書當中提到:『我們是 神的殿!』如今我們是 神的殿,我們的靈魂作為上帝的殿,接待上帝在我們心靈中,這樣的人才叫做有信心的人。誰是有信心的人呢?把上帝接待在我心靈當中的人,這才叫做信心!你無時無刻在哪裡做事,都只是想我要為我的父,為主耶穌做見證、為了榮耀我的父、為了在我的父面前討他的喜悅、為了能夠讓他的國度降臨、為了讓他的旨意能夠行遍這全地、為了他的旨意,我願意成為那個腳踏石,甘心的被上帝…被上帝所使用,這樣的人才是上帝所喜悅的人!我們要知道,上帝他希望我們使用我們,但是他卻珍惜我們。他並沒有說使用完之後,把我們給丟了,乃是說使用完了、在這地上我們被上帝所使用的人、在天上他又加上了福份、榮光與祝福臨到這樣的人!哈利路亞!

在這地上我們有很多的見證,但是這些見證,無非是要告訴大家,裡頭要擁有信。這意思就是說你裡頭要把上帝接待到在你心靈當中。當初我們要買這間教會的時候,這間教會是我們臨時的禮拜堂,我們還要更努力的在建造禮拜堂沒有錯。但是我們那時候在買這裡的時候,我們教會沒有條件、沒有任何一個人有信用,沒有信用的人。所謂的沒有信用,是沒有一個看到、讓銀行看到:「是!這個就我可以用的!」沒有!然後對於金錢來講,我們10幾個人身上拿有什麼錢?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同心做禱告,我們唯獨把上帝接在心靈當中,然後禱告在他面前。每次經過這裡,師母會回去到全民,我們那時候住全民。然後經過的時候,禱告一次、早晨也禱告、晚上也禱告、早上也禱告、晚上也禱告,這到底是信念、還是信仰?我們是在向上帝祈求,願他的國降臨、然後如此禱告、如此禱告、如此禱告。然後經過了有很多的一番的波折,最後在一個完全沒有信用的人身上,買到了這樣的地方。所以說我們也是經歷過這樣子的,雖然這樣的見證不大,到處好像都有,可是我們要明確知道,我們是依靠上帝的人!哈利路亞!

到現在也是如此!我們要依靠上帝,因為我們與世界上的人不一樣,我們唯獨依靠上帝!你的生命掌握在於上帝手中!有的人想過自己的身體的疾病要得醫治,那麼沒有不二法門,你要依靠上帝!哈利路亞!

把上帝接在自己的心靈中,常常與他對話、常常侍奉他、常常藉著禱告使他的國度降臨,這是我們要做的!當我們遇見患難的時候,像暴風這樣子來臨的時候,唯獨上帝可以叫他平息。當我們遇見不平安的時候,我們把上帝接待到我心靈當中,一切都平安。當我們遇到了許多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把上帝接待到我心中,因為比這世界更大的那位上帝住在我們身上,我們有什麼好怕的呢?當初門徒們他們會懼怕,原因是因為聖靈沒有降在他們身上。那時候他們與耶穌同在,他們會不會懼怕?他們是不是與耶穌同在?與耶穌同在,但是還仍舊懼怕,是因為他們裡頭沒有把上帝接待在他心靈中!可是耶穌離開的時候說什麼呢?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因為我去了!保惠師就降臨在你們身上,那時候,你們會想起我對你們說的話。

現在我們每天遇到那麼多的困難、那麼多的痛苦、那麼多的問題,我們還是會心靈當中想到的是不能夠…我們要榮耀上帝的名!我們要讓上帝的名顯為大!我們雖然遇到的那麼多的困難,但卻還仍舊想到的是這一點。這就是信仰人、這才叫做信仰人!但有的人說:「我為什麼要過那麼多痛苦的信仰呢?」現在過辛苦一點,將來在天國你才能得幸福!哈利路亞!

我們好像只是在做一種籌碼,這對世界上的人來講,這叫賭注!可是我們不是賭注,而是什麼呢?用小搏大!這不用搏,直接就將來在天上就可以得著的,以小換大!現在的我們微小,上帝願意使用我們,那我們就成為上帝使用的人,但是如果我們不接待上帝在我們身上的話,那麼將來上帝在天國也同樣的把天上的獎賞跟福份臨到我們。我們現在過的信仰生活雖然很辛苦,可是我們主耶穌他唯一要求的是侍奉父,對於他要求的是侍奉父!對於上帝的要求是什麼?信耶穌!上帝的要求是什麼呢?相信耶穌!那對於耶穌的要求是什麼呢?侍奉父親!這兩者都要信!我們看約翰福音第17章3節、17章3節,約翰福音17章3節,預備起…

認識你─獨一的真 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

這裡說要認識誰?我們對於上帝的認識明不明白了呢?上帝的認識當中只有一項,上帝對我們的要求是哪一項呢?相信誰?耶穌!那我們對於耶穌的認識是什麼呢?耶穌的要求一項是什麼呢?侍奉父親!上帝的要求是信耶穌、而主耶穌的要求是侍奉父親。所以侍奉父親的方法是什麼呢?他說手按病人、又趕除污鬼、傳揚福音,然後你們要有好行為,然後在這地上,榮耀父的名。然後在這地上,發展 神的國,讓他的國降臨在這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就是主耶穌的要求,所以主禱文當中就是主耶穌對我們的要求。我們的父親養育我們天經地義,對他來講是天經地義,但是父親希望誰是孝順的人?接待他到這個人的心靈當中的人!所以父親希望我們把他接待他在我們心靈當中,這是我們父的要求…主耶穌的要求、主耶穌的要求!那父的要求是相信耶穌、信他、信他才有永生,兒子要求是侍奉父親、侍奉父親你才能夠得榮光、得獎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這就是我們的信仰!聖經當中有這樣的人,基甸基甸他不知道上帝的旨意,但是上帝要他去攻打那個其他進攻的那個國,他們基甸只有多少人?300個人!基甸只有300個人,但對方的實力是超出他300倍的這樣子的人數。那基甸他得到主的旨意,可是他心中卻害怕。然後他這時候拿了一個棉花球,放在了地板,禱告說:「主呀!若真的是你要我去攻打的話,那你讓這棉花球成為濕的,而地上是乾的!」隔天早上、晨間的時候他去看,棉花球果然都是濕的,而地板都是乾的。後來他又說:「上帝呀!那麼讓這個地板都是濕的,而棉花球是乾的!」這時候隔一天,上帝又應允了他,讓棉花球成為乾的,地板是濕的。這時候基甸帶出了極大的信心,帶著300個人就上戰場,因為他知道誰與他同在?上帝與他同在!基甸用這種方式來。但我們呢?我們跟他有所不同,我們可以藉著禱告,然後根本就不需要再考慮,你只要知道的是我們已經接待聖靈的人,本身就是聖靈與我們同在!哈利路亞!

也完成了上帝的旨意,是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可以放膽的做事,但是要知道的是要常常的回到上帝裡、要依靠聖靈,靠著聖靈我們才能夠在這地上過著得勝的生活!哈利路亞!

我們天天有攻擊、天天有爭戰、天天有肉體的軟弱,但是靠著聖靈,可以肉體強健,然後在凡事上叫他富足!哈利路亞!

這是上帝賜福給他的兒女們的權利!基甸他來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尋求上帝的幫助。我們的信仰生活也是一樣,信仰生活當中有時候會豐盛,像棉花球裡面充滿了水氣一樣,充滿了水,都是恩典、恩典、充滿恩典、這也恩典、那也恩典;但有時候,會枯燥的連棉花球裡面一滴水都沒有、非常枯燥,這時候才需要忍耐。上帝也會試驗自己的兒女們,為的目的是要你更加成長、更加依靠他!哈利路亞!

我們沒有學會依靠,他就在教導我們要依靠他!所以我們不能夠說沒有棉花球,棉花球裡面沒有水、就代表說上帝不與我同在,上帝還應允他讓他沒有水。我們要清楚知道,我們的生活也如此,有時候乾渴、有時候豐盛,又有時候乾渴、又有時候豐盛。金箕東牧師這50年來的信仰生活,就是這樣,他每天…當病人來到他面前,禱告、病就得醫治了,好像充滿了水氣一樣的;後來要來建築教會的時候,苦惱、苦惱、苦惱,乾渴的連骨頭都要乾掉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上帝在磨練!後來甚至有的信徒們,金箕東牧師第一次要建堂的時候,他在慕會的一年後,就決定了要買了教會的建堂基地。

然後買的時候,過了好幾個月,才籌到了100分之一的金錢。沒有辦法、沒有錢,教會2、300百個信徒們,其中只有一個人有自己的房子,其他的都是住著木頭的房子、住在木頭的房子中,自己釘的那種。所以當時非常的貧窮,誰能夠有錢去購買這樣的土地呢?可是這時候有許多的人,甚至有2個傳道師,他們號起了呼召:「我們要拯救金箕東牧師!」怎麼拯救呀?他們努力的禱告:「主呀!讓金箕東牧師不要買土地吧!」積極的這麼禱告,然後告訴整個教會的會友說:「不要幫助金箕東牧師,這就是救他的方法!因為我們根本買不起!」經歷了這麼多、這麼久,又向地下錢莊借錢:「借我吧!我先塞那裏!」然後借了、借了、借了,後來連地下錢莊跟房東要來拿的那個日子強碰在一起。在那一天,金箕東牧師去到了那個銀行,到了8樓,去跪在那裡、去那裡禱告、去哪裡求他,第21次,上帝成就了!底下的所有的那些當初否認他的那些,還禱告呼召說:「我們要拯救金箕東牧師!」的那些人,都非常的羞愧。我們要知道,不是每一次都是非常順利、順利的,就叫做上帝與我同在!而是不順利也同在、順利也同在、在乾渴之地也同在、在深海之處也同在,無論你走到哪裡,上帝必定與我們同在!哈利路亞!

我們信的是這個父,絕對不會離開我們的!只怕我們離開了他,這是我們的信心、我們的信心!像金箕東牧師又買了世界宣教中心大樓的那個、那塊土地的時候,他非常昂貴,像我們台北的那個信義區那樣子非常貴的,一坪幾百萬的地這樣子的那種土地。他買了,買下來的時候,然後買了、貸款,貸款完之後向教會說:「那些獻身的全部來!」就把那些召集起來,有長老、有執事,就把這些人都召在一起:「來!每個人簽!一個月要為教會奉獻多少錢?」然後每個人就簽!其中有3位與他很久的長老,受了試探、然後甚至於離開了他。3位認為「怎麼可能買得起?」怎麼可能買得起?後來金箕東牧師憑著信,信什麼?他只有在上帝面前做禱告,然後也很努力的在外面做事。在那個…他們那個時期有一個、有一年當中,整個韓國的經濟非常盪在谷底的那個階段,所有的工作,就在在外面的做工的工程的工作,全部都停擺!唯獨我們的教會一直在成長,沒有停擺的時候。水泥車一樣來,工人照樣來,反而是在那個時期更快速的發展起來,因為其他的工人都沒地方工作,就來在我們首爾聖樂教會。

所以說我們要知道,我們要依靠的是信心!而這信心若出於自己的想法是不行的,我們唯獨依靠的是耶穌!依靠耶穌、依靠耶穌才叫做信仰,靠著、憑著自己的叫信念。我們要隨時隨地的常常禱告、依靠。如果我們現在還憑著自己、憑著自己的血氣,雖然我們要辛苦要做,但不應該憑著血氣做事,要應該是禱告在上帝面前、依靠聖靈而作事!哈利路亞!

這叫做信心!讓我們擁有信心!信仰…在信仰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困難,可是只有耶穌可以命令他停止!我們沒有辦法命令海浪停止,誰能夠命令他呢?耶穌!宇宙萬物的創造主!所以唯獨依靠耶穌。如果說耶穌說:『停吧!住了吧!』那麼我們就風平浪靜!那如果耶穌不說,那我們就不行。門徒們怎麼說:「夫子呀!夫子呀!夫子呀!我們喪命啦!」把耶穌搖醒,把他搖醒,趕快救我們吧!如果不禱告的人,不依靠上帝的人、不把耶穌搖醒的人,你根本沒有辦法得到平坦的道路。所以我們的信仰,有的人說:「我信耶穌怎麼越信越苦?」是因為他根本不禱告,根本不依靠上帝,當然會越來越苦!如果說你是一個禱告、常常禱告、屈膝在上帝面前的人,上帝說什麼呢?我叫你面前的路是什麼呢?平坦的道路!我醫病你、甚至於到了那個大患難的時候,他把你帶到上空,勝過這個世界。

這時候請弟兄姊妹們請起立!我們禱告、我們要依靠!上帝把鑰匙賜給了我們,這鑰匙就是禱告!依靠耶穌,這就是信!如果上帝是要我們相信他的兒子,而耶穌是要我們侍奉他,對於沒有信心的人,那你要相信耶穌,常常禱告他。對已經有信心的人,你要侍奉上帝,才能夠在主耶穌基督裡的豐盛,才能夠臨到你!我們要藉著禱告,才能夠成就這事!這時候我們禱告的時候,求主幫助,讓我們的信心更加增,讓我們能夠靠著主耶穌、靠著聖靈,能夠勝過這一切的患難!為此呼喊耶穌的名一遍,同聲開口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