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你們裡面
哥林多後書講解(二十)
【林後4:11-15】
講道: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他面前。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上帝。(林後4:11-15)
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總是遭受苦難與逼迫,甚至常常被交於死地,這樣的使徒保羅,他說:“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肉體是必死的,即使現在沒有嘗到死味,但是早晚必會嘗死味的。為了將耶穌的生顯明出來,所以總是把我們交於死地。最終是為了生命的作工而常常面臨這些危險的事情、痛苦的事情。”保羅如此的告白。
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因為我們常常被死亡捆綁,因此生命在你們裡面作工。因為耶穌擔當了死,所以我們得到了生命。因為亞伯拉罕受了很多苦,所以我們得到了生命。
在首爾楊花津那個地方有宣教師的墓地。有許多宣教師來過我們韓國,他們死了以後在我們國家也沒有可埋葬的地方。誰會把自己的土地給他們作為墓地使用呢?他們也沒有家人,所以沒有可埋葬的地方。政府一規定要在哪裡埋葬,結果就有很多人反對,沒有辦法,最後就到了楊花津這個地方,也就是漢江邊。在那附近有一塊很貧瘠的土地,那裡是山,所以就把那裡給了宣教師們作為墓地,把他們埋在了那裡。
我們今天聽了福音,得到生命,其實是因著我們根本不認識的他們,是在他們的計畫當中已經有的。他們翻譯了聖經,傳了福音。因為不能隨便地傳福音,所以他們就建立學校,建立醫院,用這樣的方法來傳福音。
聖經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翻譯出來的,這個人翻譯了,那個人又接著翻譯。其中有的人把翻譯聖經當作自己一輩子要做的事,“即使別的事情做不到,我這一輩子也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舍出性命來擔當了文書宣教的事工。今天我們擁有著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優秀的聖經,就是因著他們。但是我們根本不認識他們,但卻是因著他們的獻身,我們今天才能夠得到這樣的恩典。
我們說要開展庇哩亞運動,庇哩亞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傳福音的這樣的土壤,通過這樣的土壤,福音能夠繼續地傳開。而視無言又聽到了這福音,所以才有了今天這樣的事工。
那些人在一百年以前就已經想著:如果我把聖經翻譯出來的話,以後會有幾十萬人能夠過信仰生活,他們會去查考聖經,讀經。他們帶著這樣的想像,然後翻譯聖經。在這期間,四個孩子都死了。在墓地那裡可以看到,有很多孩子的墳墓。因為孩子們跟著父母一起來到異國他鄉,孩子們的免疫力低,所以很多都死了。有的孩子是兄弟都死了,有的人來到這裡妻子死了,孩子也都死了,只剩下自己,一直堅持到底去宣教。在那個墓地裡面有很多這樣的人。
他們的死亡多麼痛苦啊,有被砍的,有因著疾病而死的。他們所受的苦難與死亡,最終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如此大的福分,多麼感謝啊,我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事實上在他們的心靈裡早就已經有了我們,多麼感謝啊。
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看的話,他們知道我們,我們根本想不到他們,但是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到天國以後,真的好高興,“你就是在我的盼望當中,在我的計畫當中的那個人。”肯定會有人這樣說。就好像父母為兒女考慮,但是兒女卻不會為父母考慮。
有的人要到中國去,所以我給他介紹中國的地方。從他離開韓國的那一瞬間,這個人就已經在我心裡面了,我就已經對這個人有了計畫:這個人從現在開始到什麼時候為止要學習,然後再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這樣的作工就好了。雖然只跟我見過一次面,但是從見面的那瞬間開始,我其實已經有了計畫,全部都在我的心裡。然後也為他禱告,也關心他。但如果他不先跟我聯繫的話,我也很少跟他聯繫。雖然不是一定要聯繫,但是在我心裡一直記著他。在重要的時候,轉換點的時候,我會想到他。
現在坐在我旁邊的這個人也是其中的一個,他要到中國去的時候,他來找我商量,我就勸他,我說“你到貴州去吧。”他聽了我的建議,真的去了貴州。在去那裡的那段時間其實並沒有經常聯繫,六個月一次或者是一年一次,因為他肯定會在那裡好好學習。然後過了一年以後,在重要的那瞬間他又聯繫我,“我應該怎麼做才好呢?”然後我就把我的建議說給他聽,我就是按照我心裡的那個圖畫來講給他。
聽了我說的內容,也有很多人藐視我所說的話,也有很多人不問我,也不聽我說的。但是這個人問我,所以我也就按照我所計畫的圖畫,按照我的期待跟他講。他每次都會按照我的建議去做,結果也非常好。等他畢業以後,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開始正式的邀請他,“宣教士,你到哪裡去吧。”他也按照我所說的去做。因為我們互相的這樣尊重,在重要的瞬間,他尊重我,我也這樣的尊重他,互相這樣影響,就這樣成為了同工。
其實我對每個人都帶有這樣的心,但有的人完全不知道。我關心他,為了這個人禱告,很希望這個人怎樣被使用就好了,因為這個人有這樣的優點。但是他完全意識不到我的這樣的心,所以回到韓國也不跟我聯繫,即使來到我們辦公室旁邊也不會來找我。聽了這樣的話,我就能知道原來這個人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在我心中的位置,他已經闖入了我的心裡,但是卻不經允許地就離開了。我說這句話好像是某部電影裡面的臺詞似的,總之非常遺憾。
但是知道我的心的人會主動地來找我,接受指導,這樣的人會成為同工。昨天也有一個人來到我們辦公室,他要去中國,其實他不必要來這裡,但是他還是過來跟我商量,多麼感謝呀。不是說從人的角度來說感謝他,而是他很有可能跟我們一起同工,在同一幅圖畫裡面一起作工,這個很值得感謝。
就好像這樣,在一百年前的那些宣教師們的心裡,我們已經在那裡面了,雖然看不見,但是全部已經在他們裡面了。他們所計畫的、夢想的那些事情現在我們正在擔當著,正在進行當中,多麼感謝啊。我們卻記不住他們,卻不認識他們,但到了天國以後就都會知道的,我們應該對他們擁有感謝的心。
難道僅僅是一百年前的這些人需要我們感謝嗎?還有養育他們的那些人呢?代代持續下來的那些信仰的偉人們,他們都是看著我們的今天,也就是對他們來說,是看著這樣的未來而獻身,而受死。我這樣的死在這裡,我這樣的背負死亡,那麼今後會有很多的靈魂得到生命。他們帶著這樣的夢想,仰望著這樣的未來而做事。
今後,五百年後,在南美的某一個小小的國家裡的鄉下的一個人,他會信耶穌,會認識庇哩亞,會認識上帝的意圖,會因著知道了這個真理而高興的瘋起來,五百年後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個人他肯定不認識我,不會知道我,但是我已經想到他,把他放在心裡,為他禱告。為了這樣的人而在做事,而在做翻譯,把這些話語翻譯成西班牙語,就是為了他們。
在我們的信仰中,因著有許多前輩們背負了死亡,所以我們今天才能夠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感謝耶穌。感謝摩西,感謝亞伯拉罕,感謝以撒,直到四十歲也沒有結婚,一直忍耐等待。還有雅各,在雅博渡口為了得到福分而那麼的掙扎,真的感謝他。也感謝他們的子孫們能夠持續到底,感謝約瑟,他沒有拋棄他的妻子,而是保護到底。感謝馬利亞,她冒著生命的危險生了孩子。感謝施洗約翰,他這樣的獻身,我必衰微,他必興盛。因著有他們,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們。如果一一地都說出來的話,就沒完沒了了。
在這些人當中也有我們所認識的人,感謝視無言,還有感謝每天用話語來養育我們的監督。可能有的人會覺得也沒有什麼,但是要知道在這世上最重要的就是話語,一切都是從話語來的。要歸於話語,話語就是上帝的榮光,把這話語傳給我的那位是多麼貴重。
有的人呢,如果給他一千萬的話,他會懂得感謝;但是把話語給他,他卻不懂得感謝。還有人把這個話語整理下來,錄入下來,這樣的人也多麼感謝呀。知道這個價值的人會非常感謝,不知道的人會想“我也沒要他給我發這些東西,幹嘛發給我呀?”有的人甚至拒絕收這樣的郵件。對於如此為自己做侍奉的人,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只是偶爾當有出現差錯的時候,或者聽到了別人的流言蜚語就說出很不好聽的話,有這樣的人。
總之,我們要感謝,要感謝所有信仰的前輩,要感謝給自己傳道的人,還有要感謝養育我們的人,也要感謝旁邊的同工,跟我一起作工的同工。不是說我教導,然後他學習,這不是單方面的,這需要有交流。我雖然教導,但是那個人因為很單純的認真的去學習,所以我也向他學習,我也因著他而受感動。也因此,我也學到了東西。不是說我是老師,所以你要感謝我,而是互相感謝,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真的是充滿感謝對吧?真的是有太多要感謝的。
還有什麼要充滿呢?不僅充滿感謝,還充滿了恩典。越是感謝,就越充滿恩典。會有更多的人告白自己得到了恩典,有更多的人感謝。那麼這所有的榮光都歸給誰呢?這所有驚人的事,通過像垃圾一樣的我們而成就了如此驚人的事,對此的感謝與恩典,還有這所有的榮光要歸給誰呢?歸給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和父上帝。
我們雖然被交於死地,但是因此有人會得到生命,我們明白到這一點,所以能以擔當死亡。既然說每日受死,那麼我們要徹底的過信仰生活,以致於能夠不羞愧地告白說“每日受死,我每日受死。”
我們也經常會受到很多冤屈,我為了他們這麼勞苦,這麼用心,到了婚嫁的年齡也沒有結婚,如此的作工;還有健康也失去了,一整天坐在這裡工作,身體也很差,我是如此的付出,但是卻受到誤解。對於我們這樣作工的意圖,有人卻對此做出不好的評價,誣陷我們。甚至我們所幫助的人也這樣的看我們,這個時候最難忍受。我明明在這樣努力地作工,如果他說“哎呀,他這樣做真好。”這樣的話就會更加鼓起勇氣去做,但是不但不去鼓勵你,反而不理解你,這一點最讓人難受。
耶穌為了人類捨棄了性命,但是就連他身邊的門徒們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甚至把他賣了。耶穌為了他而捨棄性命,但是他卻為了自己把耶穌賣掉。我就是為了他們而舍出性命,但是他們卻要殺死我,辱駡我,說我是罪人。聽了別人所說的話,就以為耶穌怎麼怎麼樣,說他的性格脾氣不好,多麼令人痛苦啊,但是耶穌還是為了他們舍出了性命。為什麼?因為當這樣背負死亡的時候,他們才能夠得到生命,最終把這一切的感謝都歸給上帝。
以後我們會和那些叫我們傷心,或者辱駡我們的那些人一起站在主面前,假如我們對那個人的態度是“我已經把他除掉了,他一點都不懂規矩,沒有禮貌,根本算不上是人。”就這樣的對待他的話,那以後那個人也可能跟我們一起站在主面前,一起將榮耀歸給上帝,難道那個時候你會說“這個人不行”嗎?
再怎麼辱駡我,再怎麼叫我傷心的人,也要跟我一起站在主面前,那麼為此我要把那個人放在我心裡。他再怎麼讓我傷心,我也要為他禱告,這樣的時候,當我跟他一起站在主面前的時候,我才能自信地、很自豪地說“這都是我的果實。”當主說“這些都是你的果實”的時候,你才不會感到羞愧。這一切主都知道。
那個人已經從我心裡去掉了,抹滅掉了。表面看來那個人是受到我的影響,得到我的養育,但是上帝知道在你的心裡已經把那個人給除滅掉了,他不是你的果實。所以再怎麼痛苦,我們要背負死,從而叫靈魂得到生命,生命會通過他們顯出來的。
我們在作工的時候,有時候感到委屈、冤屈,很累,受到指責的時候也不要太在意,為什麼呢?人的判斷是不準確的,不是絕對的。人們很喜歡判斷人,人們對我們這個部門的判斷跟我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在我看來,我們這個部門的所有的人都很善良,很單純,很誠實,也獻身、忠誠。但是從其他人口裡所聽到的關於我們這個部門的話又不一樣,甚至令我感到很吃驚。他們說我們辦公室的人很可怕,很自私,很兇神惡煞的,我也聽過這樣的說法。真的不一樣,怎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呀?他們並不是直接跟我們打交道才說出這樣的話,而只是聽了某個人的單方面的判斷,所以就傳出來這樣的話。
當然在做事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會令人感到有點太冷淡了。但是想一下,在戰場上打仗的人當然都是非常緊張的樣子,難道會笑呵呵的嗎?不是處在那種環境下的人可能會那樣,但是站在前線戰場的最前面要打仗的人,他的眼睛裡會冒火,會很緊張,所以在那些很閑餘的那些人看來,“那些人怎麼看起來硬邦邦的?”
總之,這不能隨便去判斷,誰也不知道。我們也是一樣的,不知道別人,不能隨便的判斷人,沒有這樣的能力。如果判斷的話,那麼自己就會受到判斷。主說的很清楚,誰判斷誰呀?主告訴我們不要說這個人什麼不好,你們沒有判斷的能力,你們的情報不是準確的,不要這麼做。你們只有一點可以作為判斷的根據,那是什麼呢?判斷的根據只有一點,就是主所允許的,是什麼呀?這個人有沒有信心,怎麼能判斷呢?用什麼來判斷?用果實來判斷,看到果子就能知道這個人。
為什麼?主不用看果實,因為他都知道,但是我們在這地上能夠準確地做出判斷的只有一點,就是果實。再怎麼說什麼,如果沒有果實也沒有用,要有果實才能得到主的承認。“哎呀,我是一個很親切的人,很良善的人。”但是如果沒有果實的話沒有用。而有的人呢?看起來很可怕,看起來很無情,但是有很多果實,常常會有很多靈魂聚在他周圍,使教會復興。為什麼會這樣?如果這個人真的很可怕,真的脾氣很暴躁,真的很冷漠的話,會有那麼多靈魂在他周圍嗎?他會結出那麼多果實嗎?
有人說我們這個部門無情、太自私等等,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會結出果實嗎?因為有什麼,所以才會結出果實。在外面的人看不出來,不知道,但肯定有什麼。所以要用果實來做判斷。如果沒有果實的話,我們在主面前再怎麼得到他人的承認也沒有用,要交出果實才行。
當我們被交於死地的時候會結出美好的果實來,雖然是很痛苦,很累,想拋棄、想放棄這一切,但是因為你這樣擔當著,所以有許多生命的果實結出來了。那些人以後他們會知道我們的,以後他們會知道感謝我們的,哪怕現在不知道。現在也可能會辱駡我們,但是到天國以後,他們跟我們一起站在主面前的那個時候,他們會知道。主可能會告訴他們“那個時候你是因為這個人,所以才有今天的。”那個時候有的人會感到羞愧。
主啊,雖然很不容易,但是我願意擔當。即使死亡在我身上作工,每天被交於死地,但是讓生命常常從我所幫助、我所侍奉的那些人身上顯出來吧。讓我們為此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