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使命(七)聽道明白的人

【太13:10-23

21世紀宣教首爾聖樂教會201415日漢語禮拜

講道:李基宅牧師

錄入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天父感謝你給我們寶貴的主日,使我們來到你的面前向你獻上禮拜。感謝你把愛子賜給我們,使我們與愛子聯合,與愛子一同蒙受上帝的慈愛,並且能夠參與上帝兒子的事工,我們因此向你獻上感恩。而且你清楚知道我們的不足和軟弱,為了給我們加添力量,把聖靈澆灌在我們裡面,使我們靠著你的能力擔當你的事工。主啊,感謝你給我們這麼美好的職分。天父,以下時間願你以聖靈大大感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讓我們領受你的話語,並且讓我們靠著你所賜的靈感清楚知道我們怎樣成為使命者的道路。求主以下時間與我們同在,願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們都能夠成為你所使用的使命者,感謝主。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哈利路亞!感謝大家。今天的話語是《使命(七)聽道明白的人》。

 

我們一起說:聽道明白的人。

            聽道明白的人。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

 

‘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

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

耳朵發沉,

眼睛閉著;

恐怕眼睛看見,

耳朵聽見,

心裡明白,回轉過來,

我就醫治他們。’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10-23

 

我們一直談到使命,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使命者。也可以說我們是使命者,已經走上使命者的道路。要想成為地道的使命者,主所要的人,我們要打好基礎,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希望大家領受完了《使命》之後,跟以前不一樣,不再是利用話語的人,而是為了話語獻上自己的人,這才是使命者。上一次我們談到對於使命者來說有很重要的兩個概念,要把話語傳給更多地方。

 

黃宣教說她所有的科目成績都是優秀,我估計這跟靈感有關係。她的考試卷老師給她一百分。原因在哪裡呢?我在她的老師的旁邊,她的老師說“她寫的跟我講的一模一樣,她寫的就是我想講的內容。”當然她講的內容很多,不能在小小的一張紙裡寫完,但是她所教導的百分之百都包含在這一張紙裡面,雖然寫的簡單,但是都在這兒。雖然用簡單的話語來陳述,但是該講的百分之百都在,所以只能給一百分。這就是學習庇哩亞研究院課程的態度和重點,一個也不落的完全掌握好了。

 

靈感很重要,但是靈感超越不了知識,靈感超越不了理智。但以理靈感好不好?很好的靈感,他是一個國家的總理,理智非常好。還有舊約裡面那些聖經的記者,並不是經常在街上撿垃圾的,不是那樣的人,而是有一定的修養,有一定的努力。當然聖經中也有一些奴僕,但是那些人基本上是非常熱心的看聖經,追求明白聖經的話語,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所以不是學問的問題,而是要努力明白上帝的話語。

 

使命者的兩點,第一是要把話語傳到更多地方,讓更多的人接觸這話語。這就是使命者要想的很重要的一點。而把這話語傳到全世界各個地方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陷在陷阱裡的污點是什麼呢?話語的變質。話語變質的話,你所傳的話語,過了二十年全都變質了,有什麼用呢?

 

我在中國作工的時候,給我帶來很大衝擊的一件事情,是讓一個癱瘓病者當場站起來了。好長時間從來沒有站起來過、沒有坐過的、一直躺臥在床的那個人奉耶穌的名當場就起來了,而且奔跑。六個月之後我再跟那裡的牧者見面的時候問他的消息“那個老人家怎麼樣?”“去世了。”“怎麼去世了?為什麼去世?”

 

那個老人病得醫治後一段時間很高興,下地幹活。旁邊比較大的一個教會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專門來找他,為什麼?因為聽到這個消息,他們教會的人紛紛來到這個教會,為了得醫治。那個教會的同工們來找他說“這樣的事情早就沒有了,現在是什麼時代,還有奉耶穌的名得醫治的事情?你被邪教迷惑了,你如果不悔改的話你就會下地獄。”然後給他看很多聖經的話語說“你看,撒但也可以用神跡奇事來迷惑人,你是受了迷惑,你一定要悔改。”

 

他們利用他,“悔改的時候一定要在眾人面前悔改。”所以他們把他帶到教會裡去,當眾悔改“我承認我是錯誤的,這是汙鬼給我帶來的痊癒。”這樣承認。回家以後,那個人會怎麼樣?當天就躺下了,再也沒有起來,過幾天就死去了。把聖靈所做的事情當做汙鬼所做的事情。

 

聽到這話的時候,我受到的衝擊很大很大。這件事情讓我考慮了很多,到底我在幹什麼呢?我在那裡做了一些工作,我花那麼多的錢來到中國,花那麼多的時間,那麼痛苦,坐火車好長時間,跑到他那裡去教導,還沒過六個月,不僅他一個人受試探,因此整個村裡的人都完全變了,回到以前的樣子。那我的作工有什麼意義呢?這麼快變質的話,我幹嘛要把我的人生白白的浪費在中國呢?

 

所以我想,我所傳的福音,在那裡撒種的話,一定要紮根、發嫩、長葉、結果,直到這個時候我不可能不管他們,一定要培養門徒。僅僅這樣走遍很多地方傳福音,把種子撒在那裡,要長大就長大,不能長大就算了吧。不能擁有這樣的態度,一定要讓他們成為門徒,讓他們也能夠結出果子。從此以後我就有了比較長遠的眼光。

 

以前我只是想“今天我在這,明天我在那,只要我熱心作工,我在天上得到賞賜就夠了。主啊,你今天晚上來吧。”沒有任何長遠的眼光和計畫,“今天我在做主的事工就夠了。”但是對於主有什麼好處?所以就考慮“不行,我所傳的話語一定要結果子,一定要不變味,一定要維持。不僅一個人對,一定要讓整個教會都擁有這話語,然後保持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下一代。”

 

後來我就一直考慮什麼呢?這一代保持好了,下一代變質的話又有什麼意義?一定要保持到好幾代。就像上帝說得到福分不是你一個人得到,而是直到千代。這是主的計畫,主種下種子的時候他考慮的是直到千代,但我們的眼光多麼短暫?我就下決心一定要考慮到一千年之後的人,從此角度看我所做的事情一定要調整很多。

 

重要的不是我在中國跑,而是要長期的作工,為此首先要有的是什麼呢?現在誰都不準備將這話語翻譯成中文,即使我一個人奔跑有什麼用,沒有跟上來的人。所以我趕快回國,把書籍翻譯成中文。我準備好,為的是以後奔跑的人不讓他們白跑,所以先做好準備吧。就這樣回來,開始做翻譯,在這裡做翻譯的工作。這兩點:要傳遍更多地方,讓更多的人聽。

 

第二,不應該改變,應該把原本原樣的話語傳給眾多的人。哈利路亞!使命者要考慮到這一點。要想把這話語原本原樣的傳出去,為此很重要的是什麼呢?聽道的時候要明白,如果不明白的話有什麼用呢?還沒有發嫩長葉之前都已經死掉了,不用說變質,連變質的可能性都沒有。為什麼呢?發嫩長葉都不成功,怎麼能夠變質呢?所以一定要明白,聽道明白。我們自己也要聽道明白,也讓別人聽道明白。

 

只要我下決心“我要聽道明白!”就能聽道明白嗎?不。如果早就聽道明白的話,早就成為了使命者,早就成為了門徒。如果你是好土地的話,肯定結出一百倍的果子。如果你太差了,不能結出一百倍的果子的話,哪怕六十倍的果子也會有的。好的,你更差,那更差的人最起碼也能結出三十倍的果子。

 

大家現在看到了嗎?這裡並沒有說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並沒有這麼講。我們禱告的時候,上帝啊,讓我們結果子,通過你的話語讓我們結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子。因為我們數數的時候都是一二三四五六這樣的越來越大,所以一般會說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這裡沒有這麼講,而是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應該能夠結出一百倍的果子;即或不然,你也得結出六十倍的果子;再差也得結出三十倍的果子,只要你是好土地的話。連三十倍的果子都沒有,意思是你不是門徒,你不結果子。沒有任何主值得期待的東西的話,這說明什麼呢?你不是好土地。

 

什麼樣的人是好的土地呢?主耶穌說,不是心地好的人,不是良善的人,而是聽道後明白的人。

 

而其他的人怎麼樣?有的種子落在路旁,路很硬,飛鳥來吃盡了。這樣的人有沒有明白?根本沒有明白。他們只是聽見,但是根本沒有領悟,沒有聽明白,所以被魔鬼奪了去。

 

石頭地上的,他們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有沒有明白?他們也沒有明白。歡喜領受是歡喜領受,但是也沒有明白。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遭了患難,受了逼迫,就立刻跌倒了。

 

還有撒在荊棘裡的,他們因著世界的憂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他們有沒有明白?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為明白了,聽了道,可能一陣子他們很高興,但是沒有明白,只是好像明白而已。怎麼知道呢?後來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來的時候被擠住了,不能結實,沒明白。

 

只有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才結實。聽道明白的人才能夠結果子,聽道明白的人才能成為門徒。

 

一切的原因在哪裡呢?沒明白。聽道是聽道,但是沒明白,聽不懂,這就是問題。我常常聽說這樣的話“我們聖樂教會的人學習的太多了,知道的太多了,但卻不行動。”我認為絕對不是明白的太多了,而是聽的太多了,沒明白。聽的太多了,誤以為自己明白,卻沒有明白,不明白,所以不結果子,不實踐。如果真正明白的話,就會去實踐的,會有果子。

 

我不認為你不要學習,你聽了那麼多,不去實踐,所以你再也不要學習,現在要去實踐。沒用。不明白的人怎麼去實踐呢?只是裝作實踐而已。我想說你至今聽得太多了,但是從此以後你要明白,要聽明白。

 

那麼為什麼聽不明白呢?要診斷一下,兩點。我今天要講這兩點,聽不明白的原因。反過來講,為了聽明白應該怎麼做。為什麼聽不明白?第一,不期待。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呢?像拿但業一樣不期待。還好他的朋友硬讓他來看,然後就來了。看到之後就發現,你真是上帝的兒子。如果腓力沒有拉他到耶穌面前去的話,他根本沒有這個機會。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呢?同樣,新吉洞還能出什麼好的呢?金箕東這個人有什麼好的呢?

 

我剛去中國的時候有韓人教會,韓人教會我沒去。我在那裡生活的時候,得到其中一個人的幫助,所以為了跟他見面,就到他們那裡去,跟那裡的牧師接觸、見面。他問我“你是哪個教會的?”“我是首爾聖樂教會的。”“是不是金箕東的?”“是。”我記得他沒說金箕東牧師,“是不是金箕東的?”然後開始說一大堆有關金箕東牧師的批判。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是無知的人,沒有學問,很無知的人。”我問他“你有沒有看過他的書?”“沒看過,沒看過都知道。”不期待,什麼也不期待。韓國還能出什麼好的呢?新吉洞,再怎麼多的人過去,也沒有什麼好的。不期待,所以什麼也得不著。期待的人能得著,不期待的人得不著。

 

為什麼不期待呢?有這樣的小看,先入觀念,死觀念。看聖經的時候如果有先入觀念、死觀念的話,人們會小看聖經。聖經中上帝天國的奧秘看也看不明白,為什麼?小看聖經,也不愛看聖經。“聖經會有什麼好的呢?都是死板的話。”“那裡不都是好的話嗎?你讀過嗎?”“沒有。”“那你怎麼能知道裡面都是好的話呢?”這樣不期待是因為什麼呢?換句話說,驕傲,不謙卑,所以不看,出現固定觀念。

 

我們為了運營庇哩亞函授班課程,我們收回中國同工們的學習筆記,看他們的筆記。看他們的筆記就可以知道他的理解程度怎麼樣。有的時候發現有的人理解的範圍有限,有固定觀念,已經有自己的一套。再怎麼看,你下一次又學習,又學習也是,已經有了固定觀念,再怎麼看也無法越過你的局限,你只能看你能看的東西。這樣的人其實心裡面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我已經知道。我教導了那麼多遍庇哩亞,所以我已經知道。以這樣的心態看的時候,絕對超越不了你已經知道的東西。

 

我怎麼知道呢?因為我有經歷。以前在中國的時候,我以為我已經完全明白了庇哩亞課程,因為天天教導。回來之後聽很多話語,有一些地方我不能理解,而且跟我所認識的有差距,所以我在學習的時候發現我學過嗎?有這樣的經歷,我學過嗎?然後再學習了一遍,整理好了。又過了幾年以後,不是又學習了嗎?又不一樣。可能每一位學習庇哩亞的人都經歷過。

 

也不是僅僅聽一遍而已,呆呆的坐著,邊打盹邊聽,沒什麼收穫。我現在說的學習都是一個字都不落的全部看,然後做筆記,整理好,分段,到底這話是為什麼講的,邊禱告邊看,然後非常仔細的學習,做筆記,甚至編成一本書。我第一次編的書,我去中國以後,有人在庇哩亞研究院中心裡面看了我製造的書,提交我的筆記本的時候,乾脆把我的筆記本做成一本書,裝訂好了送給他們,就提交了我的筆記本。

 

後來有一位元傳道師看了我的筆記之後,找到在中國的我,問我“在我寫論文的時候可不可以使用這個教材?”我說“這不是我寫的書,而是金箕東牧師寫的書,所以想引用的話直接引用金箕東牧師的庇哩亞研究院第幾課就好了。”“不過你整理的太好了,我想引用你的文章,可不可以?”“這你隨便吧,這反正不是什麼出版的書。”但這是我第一本製造的書,我後來覺得太丟臉了,因為我發現裡面很多東西證明我當時根本沒明白。所以後來我就不再給別人看了,僅僅是我自己拿著。就是這樣,很多東西你不明白。

 

兩年前我又重新再整理庇哩亞研究院課程,那個時候又是這樣的感受,甚至讓我絕望。唉呀,我到底是傻瓜還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每一次看的時候都有這麼多的新的收穫,甚至對過去的我感到絕望。我也有機會從庇哩亞5屆開始直到24屆全部都看了,然後把它整理成《庇哩亞原講》這本書,很厚很厚,還沒有出版。這個過程當中發現庇哩亞的世界太廣闊了,太美麗了,不能隨便說我全部知道,我教導過很多遍,不可能這麼講。現在我也不是完全明白了,當然不能說。以前已經學習庇哩亞好幾十遍的一位牧師總是說“我仍然是學生。”

 

我們要想成為庇哩亞的使命者,就要對庇哩亞研究院課程有期待。有的人把庇哩亞當作一種過程,庇哩亞畢業之後才能夠上神學院,一旦去了神學院就能學習更多的更寶貴的東西,我要上神學院。但是庇哩亞神學院最起碼的條件是什麼呢?庇哩亞有沒有畢業。“有沒有學習庇哩亞?”“沒有。那我趕快學習。”兩年的時間內趕快學完,好,我學完了,上神學院,不再看庇哩亞的課程。在神學院裡面學習了那麼多的東西,覺得很新鮮,從他口裡出來的都是那一套。我估計他不明白,也不能明白。

 

我們對於庇哩亞研究院課程要有非常謙卑的態度。前段時間有人問“以後的庇哩亞事工應該怎麼做?庇哩亞研究院事工要怎麼進行?”有的人主張庇哩亞研究院課程結束之後讓人能夠學習師範班的課程,有幾個人這樣主張。這個時候只有我一個人主張什麼呢?根本不需要學習師範班,我認為很多人連二十屆我們學習的都不明白。

 

我接觸過那麼多的人,每一次接觸的時候,有些人問一些問題,我們教會的很多牧羊師們都不明白很多應該知道的道理。庇哩亞課程裡面的最基本的內容都不知道,根本不用談到師範班。一定要讓他們學習好幾遍,而且是非常仔細的學習。所以現在從此以後要從那個方向走,要讓人專注庇哩亞研究院課程的學習。具體的方法會怎麼決定我們管不了,但是我是這樣提意見的。

 

不能把庇哩亞課程當作為了上神學院的一種手段,過程,這才是精髓。神學院裡面學習的那一套全部都是部分部分的內容,可以用來作為福音仲介的工具而已,而能夠運用這一切的整幅圖畫是在庇哩亞研究院課程裡面學習的,所以好好的學習吧。甚至到什麼地步呢?37課題目是什麼?要說出來。“第七課的內容請你講講。”好,臨時都可以講出來。以後我們教會要把宣教士派到其他國家去的話,就是要這樣。面談的時候“請你講一下第六課的內容。”“好。”應該能夠說出來,這是最起碼的條件。

 

為了學習庇哩亞課程大家到底付出了多少代價呢?我們辦公室裡有一位姊妹是專門為了學習庇哩亞課程而來的。就好像我們為了行政考試或者是司法考試,一旦通過了司法考試的話不是會成為律師或者裁判官嗎?所以他們花好幾年的時間,花七年八年的時間學習。庇哩亞課程值得不值得這樣學習?值得。你的人生當中抽一年的時間專門學習庇哩亞課程,值得不值得?值得。聖經也是,“根本沒有讀經的時間。”是嗎?那你什麼也不做,像那些考試的人一樣讀聖經。

 

在私立學院裡有幾千個考試好幾年的人,他們沒有錢,年紀也已經四十一二,結婚的可能性快要沒有了,但是他們想法是什麼呢?一旦考上了,即使我成為了五十歲還可以結婚,有權力有錢嘛。他們好像是買彩票一樣,用這樣的心態來考試,在那裡自殺的人也不少。更何況是我們這真理的話語呢?完全投入時間學習,這樣為什麼不行?可以,要有這樣的期待。

 

他們對於司法考試有這麼大的期待,一旦考上了,我的全家完全上一個臺階。我家一直以來都是貧窮的,但是只要考上司法考試的話,我家就發財了,我全家人從以後就成為國家一流上層階級。都有這樣的期待。但是現在考上了司法考試也不行,現在有太多律師了,但他們還是那樣做。我們庇哩亞研究院課程更是可以這麼做。

 

上一次我們世界庇哩亞人大會的時候,有很多國家的人來看世界宣教中心和領袖中心。看的時候,人們的態度不一樣。臺灣的一隊人看了之後有什麼反應呢?以前我們以為金箕東牧師是非常優秀的牧師,但現在覺得不是。他不是什麼優秀的牧師,而是他是神人。就好像以利亞和以利沙一樣,他們不是被稱為神人嗎?屬神的人,屬上帝的人,上帝與他們同在。他們用再優秀的言語也無法表達,他們是與上帝同在的人,他們是神人,完全不一樣。

 

“你們以前沒看過嗎?”“我們看過照片,但是親眼看的時候發現這不可能。我們也搞過建築,我們教會都搞過建築。為了搞建築,我們的禱告量那麼多,花那麼多的錢,只不過是那麼小小的禮拜堂而已。為了蓋這麼大的禮拜堂,而且是那麼多的禮拜堂,這怎麼可能呢?不可想像,簡直是神一樣。”期待不一樣。而有的人看了之後,“怎麼樣?”“沒什麼。”“為什麼?”“以前看過。”“在哪裡看過?”“在照片上看過。”期待不同,領受的不同。

 

而臺灣人看的時候什麼都看,這個材料是什麼呢?記下來。哪個公司的呢?這個材料太好了,這個光彩是從哪來的呢?記下來,然後照相。“我們也要用這樣的模式。”為什麼?他們做過建築,搞過建築,他們知道這樣的東西有多大的價值。但是對此沒有經驗的人呢?“很好,很優秀。”沒有能接受的能力。

 

我上神學院的時候,我學習也非常不錯。雖然沒有學習的時間,但成績還算是高層。我的學習為什麼這麼好呢?因為吸收能力強。為什麼能力強呢?不是頭腦好,而是我以前在中國經歷過那麼多的事,有那麼多的疑問。有很多的情況,我沒有辦法問誰,自己好像是每一件事情都是第一次經歷,我只能在上帝面前禱告,然後以上帝給的智慧來解決。

 

但是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好,來這裡上神學院,老師教導某個內容的時候,大家都沒什麼反應,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學習的內容何等重要,或者是有何等的價值,但是我知道。所以我聽道的時候就感歎,他們反而覺得奇怪,有什麼新鮮的?有什麼衝擊?但是很多東西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衝擊,就是那個。我好長時間很想知道的,現在他講出來了。

 

有的時候我心裡明白應該是這樣的道理,但我說不出來,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但是老師的一句話,那麼簡單的一句話裡面全部說完了我想說的這些,“啊,那樣表達就好了。”我抓住了這一句話,深刻的記在我的腦子裡面,所以考試的時候很自然的就出來。越是有經歷的人,越是努力的人,越是平時感到鬱悶的人,你學習的態度肯定不一樣,越認真,越好。一切都由什麼決定呢?你的態度決定,謙卑不謙卑。

 

這一次來我們世界庇哩亞人大會的人當中,我聽說跟我接觸不多的人當中有的人對我的評價不是很高。有人說“李基宅不用問他,他什麼也不懂,他只是個翻譯者而已,他是個翻譯人。”也有這樣的話。中國很廣,但是也很窄,什麼都聽得見。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我當作什麼呢?恩人。把話語傳到他們那裡去,他們因此而把我當作恩人。

 

即使是牧師也是,以前我不是牧師的時候,我給一位牧師寫信的時候“牧師啊,怎麼怎麼樣。”她說“老師啊,什麼什麼。”我跟她說“牧師”,她跟我說“老師”。有一次她說什麼呢?“老師,你不要再稱呼我牧師,我是你的學生,我怎麼能夠從你的口裡聽到我是牧師呢?牧師是牧養的老師,我受到你的牧養,怎麼能夠成為你的牧師呢?你只叫我姊妹就好了。”

 

當時我也不敢叫姊妹,苦惱,應該怎麼辦。確實剛認識的時候她一直稱我為老師,我剛開始的時候稱呼她姊妹,後來得知她是一位牧師,就開始稱呼牧師,所以現在非常尷尬。為了以後的事工,可能我也需要成為牧師。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總有一天要成為牧師,只是作工而已,能作工就夠了。但是因著她有這樣的態度,所以我才想也許為了這樣的牧師們,我自己以後還需要成為牧師。我有了這個想法以後,第二年就成為了牧師。

 

她說從此以後不要稱我為牧師,這樣的人的期待會怎樣呢?想要學習,我說什麼,他們照樣的去行,然後得到很好的結果。為什麼?我給他們講的並不是我隨便講的,而是我在這裡學好的,我在這裡看到的,我在這裡得到的那些智慧傳給他們,教導給他們,這當然會有很好的結果,因此他們把我當作老師。所以下一次問我的問題更複雜,更難的問題都向我問。

 

這樣的人,這一次看到我的時候,他們一看到我會怎樣?一見面就哭。但是把我當作“他只不過是翻譯人,不用問他”,這樣的人就把我當作翻譯人,也不會問我,也不找我。我不是說不高興,而是舉例說明。你對他有更大的期待的話,能得到很多。期待少的話,得不到什麼。即使再優秀的人也是,哪怕是金箕東牧師,如果你藐視金箕東這個人的話,你在他身上什麼也得不到。即使是上帝的兒子也是,上帝的形像來了,當你藐視他的時候,從他身上什麼也得不到。

 

要想明白,第一要期待。有一個人說過這樣的話,“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也不值得讀一遍。”沒有價值閱讀兩遍的書籍,其實連一遍都沒有價值閱讀它。有一個人說過這樣的話。而我們庇哩亞課程有沒有價值?不用說兩遍,五十遍、一百遍都可以學習,有價值。這樣的庇哩亞課程你學完了一遍,千萬不要認為你已經明白了,要有期待,肯定有更多的寶貝在裡面。有很多的見證人,我也是其中一個。所以要有謙卑的態度。

 

也不是說讓你們多聽就夠了,其實多聽有的時候也沒有用,因為你用死板的觀念多聽也沒有用。而是每一次學習的時候要打破自己,精心的學習,努力學習,做筆記學習,徹底學習。比如說你在洗碗的時候,“我聽了好幾十遍了。”“怎麼聽的?”“洗碗的時候聽,洗衣服的時候聽,在家裡播放著,我無論做什麼都在聽。”沒用。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領受的,千萬不要誤解,不要這樣聽。你在洗碗的時候聽流行歌就好了。

 

有的人說“我經常看金箕東牧師的書籍,我在洗手間裡面也看。”去他的洗手間,洗手間裡面有金箕東牧師的《你們說我人子是誰》。這是好的嗎?絕對不要這樣看。不要把金箕東牧師的書籍放在洗手間裡面,廁所裡面看。這書不是你可以隨便看的雜誌,在那個地方你放一本雜誌就好了,放報紙就好了,不要用這樣的態度看。

 

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問題是在哪裡呢?誤以為自己看過了,看也看不明白,聽也聽不明白,所以這樣看對你不好。一旦看的話要看的仔細,看的正確,看的很深。不要馬虎的看,還不如不看,免得你誤以為我已經看了。聖經也是,你隨便的讀聖經,我不會攔阻你,但是你不要認為你在車上讀就夠了。“我每天讀兩個小時的聖經。”“在哪裡?怎麼讀呢?”“在車上讀兩個小時,上班的時候一個小時,回家的時候一個小時,我這樣讀經。”你看是好的,但你不要說你看了聖經。

 

對我來說我是怎麼看聖經呢?寫聖經。特別是舊約聖經,像稀飯一樣,濃度不是很濃。但是福音書、見證書太濃了,創世記一二三章太濃了。在車上看的話,我不會攔阻,但看的時候你不要認為我看明白了。為了看明白,你要寫,甚至有的時候邊禱告邊跪在那裡看聖經。現代人很大的危險是什麼呢?太膚淺了,這就是問題。要做的話,就要好好的、積極的去做才會有果子,不要成為太膚淺的人。

 

還有聽主日講道的態度。主日講道大家都聽了,今天打盹多少分鐘?“今天沒打盹,上周打盹了。”不打盹才是很奇怪的事。我平時在翻譯室裡面做翻譯,一個字一個字不落的都聽,這樣才能夠翻譯。我在下面聽道的時候和我做翻譯的時候不一樣,我做翻譯的時候更得恩典,更清楚的明白。

 

在現場聽道的時候,我有的時候感歎這麼好的話語,然後看看,很多人在打盹。打盹五分鐘和打盹二十分鐘哪一個強?一樣,都是斷開的鏈子。不管是打盹五分鐘還是打盹二十分鐘,都是斷開的鏈子,沒有用,不能救人。繩子中間斷了很多和斷的很少,都是已經斷了的繩子,不能救人。重要的是什麼呢?整個時間裡面你要抓好牧師想要說的那一條線,這條線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繩子一樣,你要抓住它才能夠上去。

 

人們馬虎的聽主日講道,回家以後這一個星期的時間你溫習多少遍主日講道?從來不溫習。所以一個星期只是邊打盹邊聽的這一課這一個小時的話語而已,這樣過信仰生活十年了,能成長嗎?成長才是奇怪的。我不是在整理嗎?為了整理首先要錄入,把全部打出來,然後做整理,做整理的時候要花很多時間。然後整理好了之後再閱讀,不是閱讀一遍,閱讀好幾遍。然後要加上題目,為了加上題目再看。這個時候可以說是收穫很多,加上題目的時候收穫很多。

 

我準備給我的孩子們留作業,從小給他們作業。這個禮拜的講道內容不是有很多段落嗎?段落的上面有空格,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填寫空格裡面的題目,每一個段落的題目。這個訓練非常需要,所以我才考慮到我的孩子,要成為優秀的人才,每一個段落要讓他們加上題目。

 

大家也做過吧?每一個段落有題目,幾個段落合成一群的時候還會有它們的題目,要加上題目這樣的訓練。這有助於讓你擁有從上面看,像一隻鳥一樣,可以看到鳥瞰圖。要不然只能在森林裡,只能看一棵樹一棵樹,這樣無法全面的看。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好幾遍的時候,有的時候才明白“啊,原來如此。”然後在別的地方也可以講。很多人都可以講,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很有確信的講,就好像成為了自己的東西。真正成為了自己的東西,把自己的東西講出來一樣,不是模仿別人講。

 

大家看金箕東牧師的書籍的時候,也要用同樣的方式看,不要部分部分的看,而是要看整個內容。有些人把金箕東牧師的書籍當作金句名言,一些好聽的話,一些讓人感到很漂亮的話,把這樣的話語收集起來,編成一本書。金箕東牧師的書並不是這樣的書,不是說把好的話語收集起來。這些收集起來的話語互相之間有沒有關係呢?沒有任何關係,都是獨立的。但是金箕東牧師的書籍並不是獨立的,全部有連貫性,這跟聖經的結構差不多。

 

比如馬太福音裡面不是有很多故事嗎?這些看起來好像都是獨立的,所以能不能連貫起來?如果僅僅把它當作獨立的東西,很不容易連貫起來,不知道連貫性。讓你講馬太福音從第1章到第28章的內容,從頭到尾講一番吧,能講嗎?很不容易講,為什麼?人們的意識當中都是獨立的段落,但這全部都是串成鏈子的,有一條線,一旦知道的話就能夠講出來。

 

我有一次講道的時候,講了哥林多前書第一章到最後一章,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我試著這樣做過。他們認為李基宅牧師記性太好了,我記不了,記性不好,但是我為什麼那麼講呢?我發現原來哥林多前書的內容有一條線,有來龍去脈,好像是一個故事一樣。整個內容全部都有背景,然後一連串的有起承轉折。明白了之後,很快就進入到我裡面,從頭就講完了,不是背誦。閱讀金箕東牧師的書籍的時候,不要把它當作金句來對待,而是要掌握其中的來龍去脈。

 

2005年在大學部裡面講過一篇道,他們邀請我作為講師,給我兩個小時。講完道之後我回來,後來他們就送給我一本他們裝訂的書籍,就是修煉會的總結。在那裡登上了我講道的內容,有一個姊妹整理好了。我很好奇我講道的內容,想知道當時我講了什麼,閱讀了之後,受到很大的衝擊,而且感到很丟臉。因為這裡講的並不是我可以負責的內容,我想講的沒有,這裡沒有我想講的內容。

 

原來她是怎麼整理的呢?她當天聽道的時候覺得這話是對的,是的是的,她僅僅把這樣的內容記下來了。然後把這些內容按照自己的想法就連接起來寫成一篇文章的時候,跟我所講的完全不一樣。甚至我想反對她,我想到很多人會看這個,會認為這話是從我的口裡出來的,想到這裡真的太難受了,所以我不想為此負責。怎麼會這樣整理呢?同樣的內容,她怎麼這麼接受呢?都是按照自己的立場,斷章取義的,什麼話語感動了她,就把這話語記錄下來。

 

當時我在CBA大學部講的會是什麼呢?亞伯拉罕的福分的根源,根本沒有這個內容。很多人這麼看,這麼聽道,這麼看聖經,這麼看書籍,所以不出現門徒,不出現金箕東牧師的門徒,不出現耶穌的門徒,這就是問題。

 

所以要改變的是什麼呢?接受的方法要改變。這是全面的問題,不是你我的問題,而是太多的普遍的現象。這也許也有教育的問題,雖然我們韓國的教育水準那麼高,但是教導的方法不好,所以全部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接受,不是按照說話的人的想法來接受,根本不懂得他的心意是什麼。

 

第一是要謙卑的閱讀,然後要明白整個意思。為了明白整個意思,我們一定要全面的看,一眼看,不是部分部分的看,而是全面的看。中國語裡有這樣的一句話“一覽無餘”,一眼看,所有的場景都進入到自己裡面。沒有剩下,沒有落掉任何東西,一覽無餘,視野非常廣闊,把事情看在眼裡沒有遺漏的意思。相近意思的詞是“盡收眼底”,全部接收在眼裡,把事物全部接受了。

 

相反的內容,相反的意思是什麼呢?盲人摸象。瞎子摸大象肚子的時候,大象就像牆一樣;摸腿的時候,大象好像柱子一樣;摸鼻子的時候,大象就像蛇一樣,都是不同的看見。中文裡面相似的內容是什麼呢?管中窺豹。管中窺豹的時候能看到什麼呢?通過管只能看到斑點,部分部分的斑點,看不到整個豹子是什麼樣子。

 

我們已經習慣了“管中窺豹”、“盲人摸象”這樣的接受態度,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習慣。我們要靠著聖靈突破這個習慣,要擁有“盡收眼底”、“一覽無餘”這樣的接受態度,這樣接受的能力。

 

比如我常舉例說的庇哩亞研究院第2課,大家差不多都學習了,所以我拿著庇哩亞研究院來簡單的舉例。庇哩亞研究院第2課裡面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什麼?在那裡學習了什麼呢?話語的權威,主要是在第一課裡面,還有聖經和聖書這個內容。話語的權威主要是第一課講的內容,第二課裡面有聖經和聖書,還有約翰神學和保羅神學,共觀福音和約翰福音,聖經裡面有上帝的信、上帝的喜悅和上帝的幸福,聖靈的角色是什麼,保惠師還是果子,這樣的內容。

 

我們通過幾年的教導,人們最大的反應是什麼呢?常常是聖靈保惠師那個部分,聖靈是保惠師還是果子,還有保羅神學和約翰神學的內容。“你學習了什麼呢?”“保羅神學和約翰神學的差別。”“你學習了什麼呢?”“聖經和聖書的差別。”其實這個不多。“你學習了什麼呢?”“我學習了共觀福音和約翰福音。”談到很多很多細節的問題。這些其實對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印象很深刻,很自然就會回答我學習了這些。

 

大家看這些內容的時候要整體的看,剛開始的時候出現什麼樣的內容呢?聖經是聖潔的話語,為什麼聖潔?這是上帝創造的話語,是永生的話語等等,是這樣聖潔的話語。又談到聖經和聖書的差別,聖經是從上帝口裡親口講的話語,聖書是見證人或先知們為他作見證,被聖靈感動的人寫的。舊約裡面的聖經有什麼呢?摩西五經。新約聖經裡面有福音書,特別是共觀福音書。

 

還有聖書部分有什麼呢?就是為了上帝作見證的書,被聖靈感動的人寫的書。這些書舊約裡面有先知書,新約聖經裡面有見證書。特別談到的就是約翰福音,約翰福音也可以包括在見證書裡面,為什麼?雖然是福音書,但是這福音書裡面包含著什麼?見證。什麼方面的見證?這是誰的神學?約翰的神學。約翰福音裡面包含著約翰的神學,很明顯的包含著約翰的神學。從此角度看,約翰福音不放在共觀福音裡面,而是放在見證書裡面。

 

既然談到了約翰神學,約翰的神學叫約翰神學,相比之下有什麼神學?保羅神學,以往在全世界普遍的神學就是保羅神學。對比的時候舉例說,拿著聖靈來講一下,保羅神學把聖靈當作什麼呢?一談到聖靈保羅神學強調的是果子,而一談到聖靈約翰神學——門徒的神學談到的是見證,為耶穌作見證。聖靈的本分是什麼呢?是果子還是見證呢?見證。按照約翰神學,聖靈的本分是見證耶穌;按照保羅神學,就是結果子。

 

其實保羅雖然談到過果子的事,但是保羅不以為這是聖靈的本分,而是他僅僅針對加拉太人說你們怎麼會這樣呢?怎麼這樣亂七八糟呢?受聖靈的人豈不要這樣這樣嗎?然後談到了九個果子。這不是聖靈的本質、本分,反而保羅更強調的是什麼呢?也不是果子,也不是聖靈的見證,而是什麼?印記,領受聖靈作為印記。但是後來神學家們都強調了果子,所以現在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問題。

 

而且保羅後來被囚在監獄裡面不能親自去,僅僅用文字來說明,所以門徒們經常看的神跡奇事他無法行出來,僅僅說明一些道理。因著這樣的影響,基督教神學逐漸逐漸變成了一些理論。現在反而神跡奇事、上帝的能力這些都成為了古代的東西了,就這樣的分析。雖然談到了這麼重要的內容,但是其實這個課程裡面要講的內容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一些內容。接下來還講什麼呢?聖經裡面有上帝的信,上帝的喜樂,上帝的幸福,有這樣的內容。

 

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第一部分:聖經是聖潔的話語。第二部分:聖書和聖經的差別。第三部分:聖經裡面有上帝的信,上帝的喜樂,上帝的幸福。這三塊到底有什麼連貫性呢?我的信心是什麼呢?這好像是三塊不同的內容,但是有連貫性,從頭到尾都在講一個內容。所以我試圖找那個,到底他想講的是什麼呢?我對待金箕東牧師的講道也好,教導也好,每次都是以這個角度看,到底他想說的是什麼呢?為什麼談到了這個呢?

 

後來有的人編輯這些內容的時候,他們認為第一部分談到了聖經是聖潔的話語,第三部分談到了聖經裡面有上帝的信,上帝的喜樂,上帝的幸福,都是談聖經。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都談到了聖經是怎樣怎樣的,他們把第三部分加在第一部分裡。聖經是聖潔的話語,聖經裡面有上帝的信,上帝的喜樂,上帝的幸福,再加上聖經與聖書這個內容。因此這個結構完全變得亂七八糟了,變得亂七八糟之後能掌握金箕東牧師在本課裡面想說的一個主題嗎?那個主題能找到嗎?找不到了,因為變得亂七八糟。

 

大家不要誤以為金箕東牧師因為講道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他想講更多,但是他僅僅講了這些,所以這個沒有什麼連貫性,只是因為他偶然想起來了,就講到了這些。千萬不要這樣想。金牧師的講道從來沒有這麼講,敢說從來沒有,都有計劃,他不是沒有任何準備的講道的人,他講道反而有非常仔細的計畫。

 

以前我在第一堂作禮拜,第二堂作翻譯,第三堂做翻譯,第四堂也聽。我一天聽四遍禮拜的時候發現,他的比喻,甚至有的時候笑,都有計劃,都有適當的安排。哪個部分笑,或者是有什麼失誤,原來那個失誤都是有準備的,非常精緻,不是隨便講的。他為了講這一課的內容,為了主日禮拜,一個星期裡一直禱告,一直求上帝的智慧,所以不要認為他是因著聖靈的感動臨時講的,不要這麼認為。

 

這樣的話,他到底為什麼這麼講呢?留心看的時候你才會明白。聖經是聖潔的話語,為什麼聖潔呢?跟其它的不一樣,被區分。在這裡能想到的是什麼呢?會幕,會幕是聖潔的,會幕裡面的人和外面的人不一樣。會幕裡面有院子,還有兩個房間。房間裡面和外面聖潔的程度一樣不一樣?不一樣。你進屋了,聖潔不聖潔?聖潔。但是你又經過了幔子,至聖所和聖所有沒有差別?有很大的差別。哪裡是最聖潔的地方?至聖所。至聖所裡面還有法櫃,法櫃和周圍其他東西哪一個聖潔?法櫃聖潔。

 

總的來說,這整個會幕,整個以色列百姓為什麼說聖潔呢?因為裡面有法櫃的緣故。那整個法櫃聖潔嗎?如果從裡面把法版拿出來呢?拿出來了,這個法櫃聖潔嗎?不聖潔。為什麼聖潔呢?因為裡面有上帝的話語,親口講的話語。但是法版也不是上帝的道本身,所以來了更聖潔的。就這樣,聖潔有層次,不同的層次。但是不明白的人把法版和在這裡的祭壇當作同等的,這也是屬於上帝的,那也是屬於上帝的。

 

如果你要扔掉其中一個,這裡有香爐,這裡有法版,你要扔掉哪一個?如果一定要扔掉的話,我想把香爐扔掉,法版拿走。現在讓我扔掉的話,全部扔掉,法版都扔掉,全部扔掉,跟我沒有關係,我要拿的是什麼?聖經嗎?這聖經也扔掉吧,聖經都可以扔掉。神秘主義者認為聖經是聖潔的聖經,不是這樣的,可以扔掉。

 

北朝鮮的共產黨進攻了,北朝鮮的人攻擊我們,然後把聖經全部拿走的時候怎麼辦?你無法過信仰生活嗎?讓他拿走吧。他能拿走我裡面的耶穌嗎?不能。能拿走我裡面上帝的喜悅嗎?不能。能拿走我裡面的上帝的信嗎?不能。能拿走我裡面上帝的幸福嗎?不能。你要的是這個。

 

聖潔有層次,你們都說聖經是聖潔的,但你要知道你談到聖潔的時候到底為什麼聖潔,這聖經是為什麼聖潔的呢?因為裡面有什麼?你在聖經裡要找的是什麼?上帝放在聖經裡面的那個,上帝裝載在聖經裡面的那個到底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所要的,這就是上帝的信,上帝把上帝的信裝載在聖經裡面,上帝把上帝的幸福裝載在聖經裡面,上帝把上帝的喜樂裝載在聖經裡面。

 

聖經裡面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其他的嗎?有,很多,有魔鬼的話語,也有人的話語,也有道德倫理,也有以色列人的歷史,這些可不可以扔掉?可以扔掉,不要猶豫不決。現在有的人說“哎,還是不要扔掉吧。”因為你是宗教徒,所以不敢扔掉,我可以扔掉。

 

在軍隊裡面有聖經,我把聖經放在兜裡。行軍走路休息十分鐘,我就馬上拿出來閱讀聖經。很多人說“你真厲害,一有空就看聖經。”是,一有空就閱讀聖經,在軍隊裡面閱讀了好幾遍。有一次行軍,“大家都請坐,休息十分鐘。”這時候我太累了,地上是濕的,我把兜裡的聖經拿出來,聖經的皮是塑膠皮,放在濕了的地上,然後坐在上面。

 

覺得怎麼樣?這太侮辱上帝的話語了,是不是?老實講,我當時心裡面一點點罪惡感都沒有,一點點猶豫都沒有,就放在那裡,坐在那裡了。結果後面有一個基督徒指責我“你竟敢把這聖潔的話語放在你的屁股底下?你怎麼能說是愛上帝的呢?”這時候我才想到他會有這種想法。我沒問題,可以隨便坐在那兒。但是為了他的信仰,不讓他受試探,因為他信心軟弱,所以為了他,“好的,我知道了,對不起。”不再這樣做。但是實際上如果沒有人看的話,我會再坐的。

 

聖潔的不是這個書,從這裡要拿出來的是什麼?不是所有的話語,不是以色列的歷史,也不是倫理道德,而是上帝放在裡面的,隱藏在裡面的上帝的奧秘。那是什麼呢?上帝的信,上帝的喜樂,上帝的幸福,他是誰呀?耶穌。耶穌已經在我裡面,聖經想要給我的是什麼呢?就是耶穌。耶穌已經在我裡面,這不是抽象的概念,真的在我裡面,我有耶穌的名。

 

即使他們北朝鮮的人進攻,把聖經全部拿走都沒關係,我可以過信仰生活。而宗教徒會這樣,唉呀,我這幾天沒看聖經,所以我心裡覺得上帝好像不愛我,我也沒有盡我的本分,所以虧欠主,我禱告上帝也不會聽的,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北朝鮮人攻擊我們,然後不讓我們閱讀聖經,不讓我們禱告,這個時候你能維持信仰生活嗎?那些宗教徒們都會失去自己的信仰的,唯獨裡面有耶穌的人還是可以堅持自己的信仰。

 

當中國改革開放的同時,基督教可以正常的作工,也可以作禮拜了。以前文化大革命時期,連禮拜都不能。但是幾年過去之後,他們還是重新作禮拜,還是有那麼多的基督徒在,為什麼?他們裡面的耶穌沒有消失。

 

這整個第二課的內容是什麼呢?如果找不到連貫性的話,只能談到保羅神學和約翰神學的差別,只能這麼回答。但是如果一眼看的話,從整體的角度看的話,這內容主題是什麼呢?用一句話可以說。吃貝的時候不要吃貝殼,而是要吃裡面的瓤,裡面的肉,貝肉可以吃,外面的可以扔掉。吃魚的時候,你可以把裡面的刺扔掉,不要全部吃光,你要吃的是肉。螃蟹不要吃螃蟹殼,太硬了,扔掉吧,不要連外面的都吃掉。

 

第二課的內容是什麼呢?聖經裡面的話語你不要全部吃光,而是你要找上帝裝載在裡面的那個東西。這麼簡單的道理,這是第二課的內容。整個內容一眼看的時候和不一眼看的時候能掌握的東西不一樣。庇哩亞課程之所以有意思,當你一眼看的時候,明白的時候,能掌握很多很多,每一課都這麼看吧。

 

還有,對我來說,金箕東牧師和金聖顯牧師的講道為什麼有意思呢?我天天錄入、整理,還是很有意思。如果是別人的,我可能覺得浪費時間,不想做。但是他們的講道很有意思,為什麼?因為一旦明白了來龍去脈的話,會明白很多很多別人不明白的東西,收穫很多。所以值得大家留心的看,要整體的看。舊約時代只能部分部分的看。

 

上帝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來1:1

 

多次,很多次;多方,用很多方法,部分部分的給人。所以舊約時代的人能不能一眼看?能不能盡收眼底呢?不能。所以舊約時代的人會不會有門徒呢?不可能有門徒,沒有門徒。所謂的門徒和現在我們所說的門徒不同,現在我們新約時代所說的門徒就是使命者。而舊約時代不會出現門徒,因為你都不知道整個來龍去脈,整個上帝的意圖、上帝的圖畫連先知們本身都不知道。

 

撒迦利亞講了很多有關耶穌的預言,如果撒迦利亞有他所教導的學生,“老師,你所說的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我也不知道,你不用問我。”“那你怎麼寫的呢?”他也是被聖靈感動不知不覺寫出來了,他也不知道這到底意味著什麼,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培養門徒。

 

而今天我們藉著耶穌基督,藉著上帝的形像,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到整幅圖畫,所以我們能夠培養門徒。整體的看上帝的意思叫作上帝的意圖。整體的看,換句話說,要想整體看的話,要想盡收眼底的話,應該怎麼看?用圖畫來看。用一眼看,跟這話一模一樣的是什麼呢?用圖畫來看。

 

比如說,“你家的地址是什麼?”“我家的地址是新吉三洞351號。”這樣講的時候大家能知道嗎?一聽就能知道嗎?不知道。比如說中國河南省漯河市北舞渡鎮,你拿著地址找那個地方的時候,你是不是要一直看?先到河南省,再看,去漯河市,再看,舞陽縣,再看,北舞渡鎮,到了北舞渡鎮以後,這是多少號,一直要看。這是一眼看的嗎?不是的。

 

但是你如果把它標在百度地圖上面的話,一看就知道原來是這裡,那個地方原來有我們庇哩亞教會。這個位址是庇哩亞教會右邊的商店的地址,我知道了。然後,你要不要再看?不要再看,因為你裡面已經有地圖了,有圖畫了,所以不用人再告訴你,地圖你也可以放到包裡面,然後你可以找到庇哩亞教會。隔壁的商店就是那個地址,很容易找到。要有圖畫。

 

如果我從這裡去浦山的話,我不認路。但是我去三峰裡的話,很容易去。我以前為了翻譯《上帝的意圖》這本書,經常去三峰裡。每個禮拜都往返好幾次,所以後來去那個地方,跟旁邊的人談話的時候,我也記不住我是怎麼過去的,我發現我就已經到達了三峰裡。我是從哪條路過來的呢?真的是這樣,不知不覺當中就已經來了。

 

但是去浦山的時候會這樣嗎?不可能。要按導航,走高速公路,到底往右拐還是往左拐。每一次出現十字路口的時候,導航趕緊告訴我吧,我要從第一、第二、第三哪一條路走,我要靠右邊還是靠左邊,要提前告訴我。最先進的比較好的導航會提前講“你要做準備靠右邊吧。”也不是說一次,一會兒“靠右邊吧。”過一會兒“靠右邊吧。”“還有五十米。”“還有十米。”“往右拐。”

 

但是每一次都要問,都要好好的聽,自由不自由?如果旁邊有人坐著給你做導遊,你一直要問他“怎麼走?”“往右拐。”“往左拐。”“現在前面有十字路口,怎麼走?往前走嗎?”“是,往前走。”心裡不安,很不安,沒有自由。導航讓我往右拐,但是我沒有往右拐,往前走了,會怎麼樣?繞了一圈,很擔心。但是我知道路,去三峰裡的話,沒關係,這條路堵塞,我可以往左拐。這條路也堵塞,那我往右拐,隨便的開車。

 

你知道了整幅圖畫的話會怎樣?很自由,目的就是要到達那個地方。如果沒有整幅圖畫的話,就成為導航的奴僕。所以耶穌說“你們要明白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真理是什麼呢?讓你們擁有整幅圖畫。不是真理的過去的話語——比喻呢?給你們一點點,嘗試一下,嘗一下味道。但是真理讓你們知道整幅圖畫,這樣的人才能夠成為門徒。所以一眼看何等重要。

 

為了一眼看,在談到被聖靈充滿之前,最基本的是什麼呢?不要吸取自己所要的、願意聽的東西,僅僅聽自己願意聽的東西,僅僅聽自己聽明白的東西,不要斷章取義,而是要整體的看。我的靈魂哪,你要一眼看聖經!

 

我們一起說:我的靈魂哪,你要一眼看聖經!

            我的靈魂哪,你要一眼看聖經!

            我的靈魂哪,你要一眼看聖經!

 

這樣才能夠成為門徒。當加略人猶大死了的時候,他們還要選舉一個門徒。選舉門徒的時候,有一個最起碼的條件,是什麼呢?要選擇另外一個門徒的時候,當然要被聖靈充滿,但是談到被聖靈充滿之前,最起碼的條件是什麼呢?從施洗約翰的時候起,直到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與我們一起出入的那些人,在經常跟我們在一起的那些人當中選擇,從頭到尾全部看到了所有的過程的人。從耶穌受洗的那一天,直到升天的那一天,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全部都目擊的那些人當中才能有門徒出來。所以要成為明白整幅圖畫的人,知道來龍去脈的人。這就是門徒的最起碼的條件。

 

所以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就是從約翰施洗起,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的人中,立一位與我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徒1:21-22

 

他們要的是這樣的人,從頭到尾全部都知道、瞭解的人。我們要看整幅圖畫,為什麼要看整體呢?只有這樣看才能夠知道主的心。看整幅圖畫的時候,很自然就會有主的心在我們裡面。過去的人不知道主的心,只知道一些片面的東西。但是你知道上帝計畫的整幅圖畫的時候,才能知道我們為什麼還留在這裡,為什麼我們在這世上生活。

 

當你知道上帝意圖的時候,你發現的是什麼呢?這個宇宙原來就是拘留魔鬼的地方。我們為什麼信耶穌以後還留在這個地方呢?知道整個內容的時候才發現我們在這裡要擔當,在自己身上要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上帝讓我們在這裡生活不是為了讓我們在這裡發財,不是讓我們在這裡建立房子,蓋自己的房子,而是為了做主工作。所以我在這世上生活的唯一的目標是什麼呢?為了主的國度而作工,為了愛教會而生活,很自然的就出來。大家要成為自由的人,要知道整體。

 

耶穌說“父啊,感謝你,這是你的美意,你把這一切天國的奧秘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僅僅顯明給像孩子一樣的人,謙卑的人。”我談到的第一是什麼?謙卑。謙卑的人才能夠一眼看,很奇妙。我談到了謙卑和一眼看,其實這都是一樣的,謙卑的人才能一眼看。一眼看就是有靈感的人能一眼看。誰有靈感呢?謙卑的人有靈感,有靈感的人才能夠一眼看。所以我們要成為謙卑的人。

 

謙卑不是說我昨天謙卑今天也謙卑,你昨天有知識今天也會有知識,但是謙卑不是這樣。所以靈感呢?昨天你靈感很好,但是今天也會成為靈感遲鈍的人,突然會成為靈感遲鈍的人。魔鬼原來靈感非常好,但後來完全蒙蔽了。很奇怪,當你驕傲的那個時刻你的靈感就消失了,不能一眼看,不能知道主的心了。

 

我作個人見證,然後結束。上一次我們的主任牧師談了成為門徒這個聖會,前幾年有這個聖會,成為門徒。這個聖會的第一天,當時是秋天,正好我們首爾聖樂教會有田地,南邊有水稻田,前幾天收割了大米,牧師就談到了他收割的大米的問題。那個地方的名稱叫新都裡,韓國已經把那個地方定為環境保護區,而那個地方還可以種水稻。

 

他種水稻的方式不一樣。當天他為了讓信徒們買大米,談到了很多有關新都裡的內容,這個大米多好,這個大米也不施肥料。不施肥料的結果,人們都認為很快就會死掉。但是因為不施肥料,所以很結實,很健康,病蟲害都沒有多少。也不放農藥,如果施肥料的話一定要放農藥,這兩樣都沒有。

 

海風一直吹,有一次下大雨,海水淹沒了那塊地,其他農田裡所有的大米全部都死掉了,枯死了。我們新都裡裡面的大米已經被水淹了好幾天,都消失了之後,它們還活的很興盛,怎麼回事?因為沒有施肥,也沒有放農藥,所以非常的健康。最後收割的時候,把稗子扔掉,把麥子收在倉裡的時候,沒想到收穫量不亞於其它地方,反而還多,好奇怪。

 

他講了四十分鐘以上,再唱一下讚美詩,這一次我們聖會的主題就是要成為門徒。那個時候才好像正式開始講。我一直以為他是為了賣大米而講這些話,我當時想“唉呀,牧師,我都不好意思把這個翻譯成中文,賣大米的事情跟中國人沒有什麼關係。”這是我的驕傲造成的誤解。

 

後來有一位傳道師跟我見面,然後就說“我第一天受到了很大的感動。”“哪個方面?”“他談到了新都裡大米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怎樣培養門徒。”“哎,怎麼回事,你說什麼?”“他不是講了嗎?”“講了什麼呢?”“他不是講了培養門徒的方法嗎?新都裡養大米的方法,不施肥,也不放農藥,還是那麼健康。從此以後我們要如此做宣教,如此培養門徒。他不是這樣說了嗎?”我大吃一驚,我當時沒聽明白,因為我有先入觀念。

 

我平時以為我非常的屬靈,非常敏感,別人聽不懂的我都能聽懂,我裡面充滿這樣的想法。當天牧師這麼講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有判斷的想法:賣大米的事情跟中國人沒關係,唉呀,牧師講了這麼長。不知不覺有這樣的想法,無法明白這話語。所以我聽到那個傳道師的提醒之後,我才恍然大悟,我發現我多麼的驕傲。再次悔改,主啊,我再也不會懷疑金箕東牧師,再也不會懷疑他所說的話是隨便講的。絕對沒有隨便講的,都有理由,徹底謙卑才能夠領悟。

 

我們一起說:我的靈魂哪,你要謙卑!

            我的靈魂哪,你要謙卑!

            我的靈魂哪,你要謙卑!

                我的靈魂哪,你要聽道明白!

                我的靈魂哪,你要聽道明白!

                我的靈魂哪,你要聽道明白!

                我的靈魂哪,你要成為使命者!

                我的靈魂哪,你要成為使命者!

                我的靈魂哪,你要成為使命者!

 

我們呼喊耶穌,一起放聲禱告!讓我們再一次禱告的時候,主啊,求你讓我在上帝話語面前成為謙卑的人,像孩子一樣,不要讓我自以為我是聰明通達的人。主啊,求你讓我像孩子一樣接受你的話語。再次禱告的時候,主啊,當我們領受話語的時候,讓我們能夠擁有整幅圖畫吧,不叫我們斷章取義,不叫我們僅僅看部分的內容,讓我們能夠盡收眼底吧。再次禱告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了整幅圖畫的話,我們能知道主的心。

 

誰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導他呢?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了。(林前2:16

 

主啊,求你讓我們靠著聖靈擁有基督的心吧!從整幅圖畫中讓我們明白主的心吧!誰知道主的心呢?這主的心是什麼呢?人子的心就是謙卑的心,當我們明白上帝意圖的時候,只能變得謙卑。主啊,求你讓我們以謙卑的心來教導別人吧,傳道吧。求你讓我們能夠按照你的命令去行動吧,讓我們復興教會吧!

 

當我們如此謙卑的傳福音的時候,主會用神跡奇事來證實我們所傳的福音。主啊,求你當我們手按病人的時候,願你醫治病人吧。當我們奉耶穌的名趕鬼的時候,使汙鬼揭露原形徹底的離開吧。當我們祝福別人的時候,你親自賜福給他們吧。

 

我們再次禱告的時候,主啊,我願意棄掉我過去所有的壞習慣,浪費時間的習慣,隨從肉體的習慣,我要徹底斷絕。雖然是小小的習慣,我要徹底扔掉,我要追求屬靈生活。主啊,求你使我愛惜時光吧,使我成為追求認識你、追求順從你的人吧。求主讓我成為新造的人吧,求你給我新的機會,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使我成為新造的人吧,求你以聖靈給我能力吧!天父啊,感謝你給我們新的機會,我們願意成為新造的人。當我們今天領受話語的時候,我們相信我們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人了。

 

天父啊,求你給我們聖靈的能力,我們已經下決心成為追求你的人。天父啊,求你用你的聖靈的能力充滿我們,讓我們能夠順從你的話語。天父啊,求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使命者,為此讓我們成為謙卑領受你話語的人。天父啊,求你讓我們能夠成為一眼看上帝話語的人,並且讓我們聽道的時候讓我們成為聽明白的人。天父啊,求你讓我們完全的屈膝在你的面前,以謙卑的心靈來接受你的話語,並且從中一定找到你的心。天父啊,求你與我們同在,感謝主。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如今,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天父的慈愛,聖靈的交通與帶領,和加添力量,與今天下決心成為使命者的所有的同工們同在,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哈利路亞!感謝主。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個主日禮拜,感謝上帝。希望大家今年整個一年都堅持好好的遵守主日。哈利路亞!請大家站起來,跟左右弟兄姊妹們祝福,為了有疾病和軟弱的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