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律法

【路1619~31

2012 9 9

首爾聖樂教會主日禮拜

講道:金箕東監督

  

上帝

是有豐盛慈愛的。

為了人類

賜下了信仰良心,這是

為了讓他們在耶穌基督降世的時候

迎接耶穌(約117)。

只是靠著情欲和熱心的禱告

是無法迎接耶穌的,

要想迎接耶穌就要遵從上帝的旨意,

即信仰良心(路198~10)。

摩西的律法是信仰良心,

故此

人即使接受福音並自稱說有信心,

若沒有信仰良心,信心還是不會結果(太133~7)。

信仰良心就等於

在撒種之前耕耘土地,

這就是摩西的律法(太1323)。

好的種子只有撒在好土地裡才能結果,

才能使聖靈作工,

結果結出信仰的好果子(林錢129)。

◎今天信而今天死的人

根本沒有學習信仰良心的機會,

凡生活在世上的人要有信仰良心。

◎從死裡復活的耶穌

即使再怎麼希望人們聽勸,

沒有信仰良心的人還是不會聽勸。

◎以色列應該在信尚未來時

就擁有信仰良心,

而外邦人則要在信來臨之後

擁有信仰良心,這就是信。

※要聽亞伯拉罕對財主見證的話,

要振作精神而听。

 

 

   上帝是有丰盛慈爱的。就像農夫竭盡全力地幹農活兒一樣,上帝對於自己的事工不惜餘力。農夫若是稍微偷懶或者三心二意,就很難得到好收成;為了有個好收成,農夫需要付出許多犧牲。

農夫希望種在地裡的種子結出百倍的果實。種子具有結出百倍果實的潛在力,農夫對此毫不疑心。

馬鈴薯、紅薯、紅蘿蔔等蔬菜是在地裡面結實,大麥小麥等穀物是在杆上結實。但無論什麼樣的植物,播種的方法都一樣。大部分種子都會從地裡長出來,但關鍵是把種子撒在什麼樣的地裡。農夫不會在隨便一塊地裡播種。首先會把地裡的石子撿出來,把雜草除掉,把地整平。因為種子只有撒在整平的地裡才能正常地結實。沒有哪個農夫會在沒有整平的地裡種莊稼。農夫都是首先把地變成沃土,然後才往地裡撒種。

耶穌通過撒種的比喻具體地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路邊的土因為被許多過路人踩過,所以缺乏水和空氣,土質很硬。如果種子落在這樣的土壤上,會無法進入土中,結果被鳥兒吃掉。聽了道卻不明白,心裡的種子被惡者搶走的人就好像是這樣的。而落在石子地裡的種子直到發芽為止看起來好像長得很好,但因為土淺,根無法往下紮。太陽一升,根就枯乾或者被烤熱的石子烤焦。這就好像那些聽了道眼前歡喜接受,但因為裡面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等到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的人。撒在荊棘裡的種子被荊棘纏住無法成長,這就好像是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的人一樣。最後,撒在好地上的種子能結出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果實,這就好像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一樣。所以農夫想把種子撒在沃土裡是很當然的事(太1318~23)。

上帝的話語就好像農夫撒種一樣撒在我們的心靈裡。當我們的心靈成為能夠接受上帝話語的沃土時,才會接受這話語並結出果實。在撒種的比喻中,主所說的沃土是什麼?人們看到天生心地善良的人,就想:“這個人如果信耶穌,肯定會信得很好,也很順從。”但沃土並不是指心地善良說的。耶穌來到世上呼召的並不是善良人,而是罪人,心裡朽爛的人。就好像與沒有受污染的乾淨土壤相比,腐爛的土壤更容易結實一樣,主尋找的不是義人,而是罪人。耶穌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太1323)”所以好土地,即沃土就是指聽了上帝的話語能夠明白或者已經明白的心靈說的。這兩種情況就是聖經所說的沃土。

在說沃土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以色列人與外邦人的不同點。以色列人與外邦人在文化方面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以色利人從小就通過摩西的律法接受了很苦的訓練。他們通過摩西的律法學習信仰良心。當然不是說以色列人通過律法得救。法利賽人儘管非常徹底地遵守律法,但他們卻沒有得到救恩。就好像沒有種子,就無法種莊稼一樣,以色列人通過律法擁有的是好土壤,卻沒有撒種。

律法有助於形成好土壤,即沃土。能把荒蕪的心靈變成沃土,就憑這一點律法就具有著了不起的價值。就好像農夫把荒地裡的石子、雜草清除後再施肥等,精心開墾田地一樣,律法的角色就是把人的心靈變成沃土。

以色利人通過律法擁有了信仰良心。擁有了信仰良心的以色利人與外邦人不同,他們僅聽到“上帝”一詞,心裡就充滿懼怕戰驚。他們通過信仰良心懂得了敬畏上帝,認為沒有上帝的生活就等於死亡,不會離開上帝而活。可以说以色列人的生活是与上帝同在的生活。

信仰良心不是指道德性清廉的生活,那叫一般良心。可以分類在道德性問題中的都屬於一般良心。一般良心與信仰良心要清楚區分開。一般良心是宗教人或不信者也都能擁有的,還有的人天生就具有。擁有一般良心的人基本帶有的態度就是儘量不給他人造成傷害。殺人、搶劫、說謊等行為儘量不去做。這些行為在誰眼裡都是不好的行為。外邦人也充分能擁有這種態度。但通過律法得到的信仰良心是唯獨猶太人才能擁有的。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心靈變成沃土呢?以色利人為了擁有信仰良心,需要經受長期的痛苦訓練與苦難。但作為外邦人的我們並沒有經歷那些訓練或者苦難。那我們怎麼能進入天國,與以色列人一樣得到上帝的愛呢?主給外邦人不同於以色列人的路。耶穌並沒有要求我們完全遵守律法,而是說“要悔改!(太32)”外邦人得著信仰良心的方法就是悔改。就像律法把以色列人變成沃土一樣,悔改能讓我們的心靈成為沃土。

對外邦人來說,悔改比什麼都重要。但不是說隨便拿一件事來悔改。比如說,有個人悔改說:“我今天和妻子吵架了,對妻子撒了謊,在路上還偷偷看了別的女人。”這些事都是與道德有關的,屬於違背一般良心的罪。我們要趕快悔改的不是違背一般良心的罪,而是向上帝犯的罪。耶穌說:“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約169)”對人來說,最重大的罪就是不信耶穌。

我們通過信耶穌悔改,可以擁有端正的信仰良心。擁有信仰良心的悔改,就是向上帝告白自己不認識上帝的罪,例如“我在上帝面前犯了罪,我是無法侍奉上帝的人,無法跟隨上帝的人。在這之前我不認識上帝,不認識上帝的兒子,也不認識上帝的聖靈,不認識真理。這樣的我怎麼能侍奉上帝呢?求上帝改正我!我是罪人”。這是向著上帝的悔改,是為了求信仰良心的悔改。借此我們可以端正在上帝面前歪曲的良心。

外邦人在悔改自己不認識上帝的罪、通過耶穌相信上帝的時候起,就擁有了信仰良心。這是耶穌在撒種的比喻中所強調的擁有沃土的方法。以色列人在律法下面的時候,遵守律法成了他們的信仰良心;但對於我們外邦人來說,悔改信耶穌就是擁有信仰良心,即沃土。

但擁有了信仰良心並不代表就得救了。成為沃土是為了撒種的一個準備過程。就好像種子要撒在沃土裡,才能結出果實一樣,信的人聽了上帝的道明白的時候才能得救。上帝呼召外邦人,是為了叫他們不至滅亡,都能得救。但不悔改的人聽了再蒙福的話語也無法明白。不信者不聽上帝的話語,是因為他們沒有信仰良心。聽了話語明白的人是沃土,這是主所願的心靈。

聖經中可以看到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路1619~31)。這裡的財主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懼怕上帝律法的人。他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反之,拉撒路是個穿著破爛的乞丐。他因為大麻風病渾身生瘡,躺在財主家門口,想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常被饑餓折磨的拉撒路連把舔他的瘡的狗趕走的力氣都沒有。後來拉撒路死後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財主在陰間的痛苦中睜開眼睛看到,自己在火焰裡受痛苦,拉撒路卻在亞伯拉罕的懷裡平安地歇息。財主在火焰中忍受著懼怕和乾渴,實在忍無可忍了,就懇求亞伯拉罕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裡,極其痛苦。(路1624)”用指頭尖蘸點水是解決不了財主的乾渴的,但財主卻還是期待曾經流過膿水的指尖上的一滴水。但亞伯拉罕拒絕說:“不行,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路1626)”

財主明白到自己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所以想到要警告還活在世上的兄弟們,叫他們不要到這裡,於是懇求亞伯拉罕說:“我祖阿,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但亞伯拉罕並沒有答應財主的請求,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財主又試圖說服亞伯拉罕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亞伯拉罕對他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就像這樣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即心裡沒有成為沃土的人,即便有人從死裡復活作見證,他們也不會接受這見證的(路1627~31)。這並非誇張,而是從耶穌當時直到今日一直有的事。

在世上,不接受福音的人很多。耶穌的福音再怎麼叩門,他們還是不肯接受的原因在哪裡?至今有很多人信耶穌病得到了醫治。從絕症中活過來、被汙鬼壓制著身心的人經過趕鬼後變得完全的事情等今天也不斷發生在信徒身上。但人們聽到看到這樣的見證卻還是不肯相信。即使死又復活的人站在自己面前作見證,還是會有很多人不相信。這是因為他們沒有信仰良心。唯獨有信仰良心的人才能領悟真理。所以沒有通過摩西和先知的教導得到信仰良心的人絕對無法脫離滅亡的道路。

你對於信仰良心有確實的認識嗎?有的人說十分之一是命令給以色列人的法度。但十分之一是有關信仰良心的。遵守聖日是律法嗎?這也是有關信仰良心的。聖殿建築是唯獨以色列才有的法度嗎?我們把信仰良心顯在上帝面前就是建築聖殿。沒有信仰良心,就無法接受耶穌的福音。即使是領受聖靈的人,若失去了信仰良心,聖靈就無法在他裡面作工。一個人哪怕充滿了一般良心,若沒有信仰良心,就仍舊無法得救。做了再多良善的事,若是沒有信仰良心,就絕對無法得救。所以主要我們在得救的時機過去之前,在走上滅亡的道路之前趕快得救。法利賽人是非常遵守律法的人,儘管如此他們卻不能得救是因為他們滿足律法最終的要求。對人來說,遵守一般良心也非常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在上帝面前明白自己是罪人,並通過悔改擁有信仰良心。

今天我們都在上帝面前禮拜。為什麼要獻上禮拜?從我們的立場來看,禮拜就是在上帝面前獻上我們的信仰良心。換句話說,朝見上帝的榮面,為了侍奉上帝而首先獻上我們的信仰良心就是禮拜。浸禮也是一樣的。我們為什麼要受浸禮?接受浸禮並不代表可以把我們肉身的罪洗淨。但我們順從主的命令受浸禮的時候,從那瞬間開始我們的無虧良心就開始向上帝走去。把我們直到最後的那日帶著信仰良心向上帝靠近的信心顯明出來的就是浸禮。

上帝不喜愛祭物,他要的是憂傷的靈(詩5116~17)。他看我們裡面是否有痛悔的心。我們在上帝面前不要誇耀我們自己的功勞,而要告白“我是無法侍奉上帝的人,我沒有任何能討上帝喜悅的功勞。我是不認識上帝的罪人。”這是上帝向我們尋求的信仰良心。

有信仰良心的人能夠接受上帝的話語。有信仰良心的人能夠明白真理。有信仰良心的人能夠作為上帝的兒女過聖潔的生活,能夠勝過來自世上的患難逼迫,進入天國。叫本該下地獄的自己進入天國的就是信仰良心。為了將來在天上見到主喜悅的面孔,得到他的稱讚,我們首先要擁有信仰良心。用一般良心樹立的義與信仰良心截然不同。我們要悔改更新心意,下決心去愛上帝,體驗到真正的改變。沒有信仰良心就無法得救,無法朝見上帝,也無法明白上帝的話語。我們要擁有主所尋找的痛悔的心靈。這樣的人才是屬靈的人。

我的靈魂哪,你要屬靈!

我的靈魂哪,你要屬靈!

我的靈魂哪,你要屬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