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要試探主的靈

【徒51~11

20121125首爾聖樂教會主日禮拜

講道:金箕東監督

  

 

上帝

是全知全能的神。

先差遣了道,

然後差遣了父懷裡的獨生子(約118),

又差遣了聖靈,

即從上帝那裡正在出來的靈(約1525)。

聖靈

是連上帝深奧的事都參透的靈(林前210),

是住進聖徒們心靈中的靈(林前316~17),

是監察聖徒們心靈的靈。

我們的信仰

是各人顯出順從的誠心,

故此

信是讓人的靈魂

得到救恩的上帝的約(徒238~39)。

各人要悔改,

各人要領受聖靈,

各人要相信耶穌,

各人要得成聖潔,成全救恩(約316~18)。

由聖靈引導各人(約38)。

◎夫婦要為善事合力,

而不要共謀惡事,

這是主的誡命。

◎不要試探聖靈,

而要向聖靈遵守許願,

以保守自己的靈魂。

◎恩典並不是意味著容納任何不義,

而是意味著上帝的禮物,

必須以敬虔接受。

※讓我們蒙受恩典,

以誠實的心事奉上帝,

以保守靈魂。

 

 

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神。他創造了人眼能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所有一切。他不僅凡事都能做,而且也知曉一切。今天我們正是相信這樣的上帝,成為他聖潔的兒女,接受他的慈愛、養育與安慰。

聖靈連上帝深奧的事都參透了,他知道上帝的一切事(林前210~11)。人若不依靠這聖靈,是無法知道上帝的事,也無法理解上帝深奧的旨意。上帝賜聖靈給我們,是為了讓我們體驗上帝。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上帝,人有什麼方法能認識並信靠他?人要想體驗上帝,就一定要領受聖靈。

沒有體驗過上帝的人無法持續地過信仰生活。有的人儘管過了幾十年的信仰生活,可到最後離開世上之前卻拋棄了信仰。這是因為他沒有體驗。信者必須要領受聖靈,就是因為一定要擁有體驗。

我們的信仰不是盲從教理或者接受宗教,而是擁有體驗。體驗不是特別的人才能有的,而是凡信的人都能夠有的。要想擁有信仰的體驗,就一定要領受聖靈。耶穌也多次強調說信的人要領受聖靈(約2022);只有這樣,才能明白他所說的一切話(約1613)。沒有體驗的人就不過是宗教徒而已,他們的教會生活也不過為宗教生活。他們依靠的是自己的信念,把自己的敬虔當作偶像頂在頭上。有時看起來他們好像在上帝面前獻身,但他們沒有對上帝的體驗,結果還是無法維持自己的信心。

聖樂教會是體驗信仰的教會。有體驗的人無法否認上帝,無法拒絕上帝所做的事。我在五十年前剛去教會,就徹底做了悔改,得到了恩典,也領受了聖靈。之後的五年時間,無論讀經還是禱告,凡是聖徒的義務和侍奉,我都竭盡全力地去實踐。就在這樣的某一天上帝給了我體驗。儘管五年前已經領受了聖靈,嘗了恩賜的滋味,但直到那天才真正靠著聖靈體驗了上帝。從此以後我才成了認識上帝傳揚上帝的人。

過去五十多年間,我儘管受盡可怕的逼迫與羞恥蔑視,卻還是能夠不動搖地唯獨堅持一條路,是因為我有體驗。有的牧師說是為了我好,勸我說:“你有什麼不足的,何必因為趕鬼而受那樣的逼迫?何必一定要主張什麼能力的普遍性?”還有的後輩牧師戳我最痛的地方說“牧師想要讓你的兒子和孫子也成為異端嗎?不就是個趕鬼,有什麼大不了的,何必要那麼固執呢?”儘管他們這樣說,但我還是無法否認上帝,無法否認耶穌基督,無法否認他所做的事,因為我有對信仰的體驗。

主日去教會獻上禮拜,之後與信徒們高興地交通一番再回家,很多基督徒對於自己的這種信仰狀態感到很滿足。但他們大部分都是沒有體驗的人,也就是只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的人(提後35)。聖樂教會是擁有特別使命的教會,不能成為僅僅擁有敬虔外貌的教會。就像“聖樂”這個名字所隱含的意思一樣,聖樂教會是聖靈能在其中暢快作工的教會,所以要成為聖靈所喜悅的教會。

以色列人並沒有把律法傳給外邦人,他們只把律法傳給了自己的子孫。但就如同路加福音123節的話語所說“你們在內室附耳所說的,將要在房上被人宣揚”,聖靈降臨之後,福音開始傳給外邦人。耶穌復活後對門徒說“你們受聖靈”(約2022),又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約2023)。當時外邦人被視作罪人。主命令門徒們領受聖靈後去向外邦人傳福音。主在升天之前還對門徒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聖樂教會的使命就是遵守這個誡命。沒有靠著聖靈體驗上帝的教會無法擔當傳福音給萬民的使命。福音是什麼?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約1125~26)”基督的復活就是福音。聖樂教會的使命就是傳福音,換句話說傳基督的復活。

聖樂教會建立了基督徒世界宣教中心,把眾聖徒集中到一處向上帝禮拜。但假如我們就此滿足的話,就不過是一半的信仰。聖樂教會現今正在建築教育中心大樓,為的是讓世界各國的指導者來這裡學習體驗主的話語,然後讓他們回自己的國家作工。信徒們的奉獻不是僅僅花費在教會內部的活動上,更多集中在順從主命令的事上,即傳福音給萬民、使他們作門徒。這也是聖樂教會的正式名稱——“21世紀宣教庇哩亞首爾聖樂教會”所包含的意思。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們顯現的時候,門徒們以為看到了幽靈。那時,耶穌說:“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門徒們正喜得不敢信,耶穌就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他一片燒魚,耶穌接過來吃了(路2436~43)。每當想到這個場面,我就忍不住流淚。被釘十字架之後四天什麼也沒吃的主在後來的四十天時間停留在世上。那麼那段期間主都在哪裡吃了什麼呢?一日三餐都吃了嗎?

馬太福音2534~35說:“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41~42節說:“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

主什麼時候作客旅了?今天很多教會只帶有敬虔的外貌,對於復活的福音卻毫不關心。反而主在教會都得不到接待,成了流浪的客旅。到底誰給主吃的呢?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約434)。復活的主向我們要的不是盲從教理,擁有敬虔的外貌,而是遵從上帝的旨意,做成上帝的工。主現在正在問我們“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

聖樂教會建造教育中心大樓是為了把全世界幾百個國家的指導者叫來,讓他們像我們一樣擁有體驗,得著使徒般的能力回到自己的國家作工。哥林多後書1212節說“我在你們中間,用百般的忍耐,借著神跡、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使徒一定要具備的就是體驗。我們要讓從全世界聚來的人看到體驗上帝的教會是怎樣的,要讓他們也像我們一樣擁有信仰的體驗,成為給主提供食物的僕人。

為了擔當這一事工,首先我們自己需要有體驗。過去以色列人每年都會訪問耶路撒冷,在上帝面前重新抖擻自己懶怠的心,然後再回到自己的居住地。同樣,全世界人訪問聖樂教會的時候,我們要讓他們親眼見到並學習體驗上帝的信仰。但假如我們自己都沒有嘗過聖靈的滋味,沒有體驗的話,又能把什麼顯給他們看呢?

人們無法持續信仰生活都是因為沒有體驗。希伯來書64~6節說:“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並嘗過上帝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上帝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離棄真理的人除非把耶穌從天上拉下來重釘在十字架上,否則是得不到赦免的。人們受到聖靈的感動,嘗了恩賜的滋味後,卻離棄真理,是因為沒有真正的體驗。就好比樹上結的果子如果熟透了落在地上,就會重新紮根發芽長成大樹;若是沒有充分熟透的狀態就停止成長的話,只會腐爛。

被稱作加利利海的加利利湖面比地中海要矮大概四百米。黑門山上的雨雪流下來的話,就會滲入地底下,最終從加利利海裡面湧出來。關於聖靈,耶穌對信的人說“從他腹中要湧出活水的江河來”就是以此為背景說的(約738)。從加利利海流出來的水通過約旦河流入死海。值得注意的是,與湧出活水江河的加利利海不同,死海只是接受水,卻不往外送水,所以成了生物無法生存的死海。不知是否因此,在福音書裡面找不到一處主在死海附近作工的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色列用從德國那裡得到的賠償金進行的事業之一就是把加利利海裡的水引到山上,再送入整個以色列國土。因此,本來像荒涼的沙漠一樣的土地如今變成了鮮花盛開綠樹叢蔭的沃土。就像加利利海水濕潤了全以色列土地一樣,與僅僅用希伯來書傳給以色列子孫的律法不同,福音以希臘語傳遍了世界。耶穌得到榮耀之後,也就是他復活後,凡信他的人腹中就會湧出活水的江河,從那時候他們就要走邊天下,向萬民傳福音,培養門徒,把主吩咐的所有一切教導他們遵守。聖樂教會不要成為像僅僅聚集水的死海那樣只有敬虔外貌的教會,而要成為把水引來供應全地的加利海一樣的教會。

上帝先把道給了我們。道從永遠以前就與上帝同在(約11)。這道與我們同在的時候,這道就是上帝。但人們嘴上說侍奉上帝,實際上卻對上帝的話語毫不關心。既聽了上帝的話語,就不能讓他像掉進河裡的花瓣一樣隨流漂去(來21)。

上帝的話語是永生的話語。眾人聽了耶穌的話一個個離開的時候,彼得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3)。上帝的道永遠與上帝同在,侍奉這道就等於侍奉上帝。上帝的道是我們要永遠接在靈魂裡的永生之道。我們不要聽了道卻固執著不順從,從而讓道得不到款待,像客旅一樣飄流。

上帝把耶穌差給了我們。耶穌告訴我們要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才能得到永生(約653~55)。耶穌的血與肉是永生,所以要讓它永遠停留在我們裡面。我們吃聖餐是為了紀念我們裡面有耶穌的血和肉的事實,若不知道這一點而吃聖餐就等於吃喝自己的罪(林前1123~29)。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嘴上說自己裡面有耶穌的肉和血,實際上卻僅僅把聖餐當作一種宗教儀式。

彼得對坐在聖殿美門乞討的瘸子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這裡使用的“我所有的”一話包含著“我永遠擁有的”之意。彼得靠著永遠在自己裡面的耶穌的血和肉以及他的名叫瘸子站起來了。

上帝把聖靈差給了我們。聖靈不是我們僅僅嘗了滋味就要送走的。耶穌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約1416)”

從上帝那裡來的上帝的靈既然臨到了我們裡面,如今我們就要體驗到從黑門山流下來的水從加利利海湧出來,然後再次滋潤全以色列地一樣的作工。我們不要成為領受了聖靈卻仍舊被肉體的私欲牽引,藐視褻瀆聖靈的人。

聖靈在我們裡面,就意味著天國臨到我們裡面。耶穌說:“我若靠著上帝的靈趕鬼,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太1228)”天國如果臨到我們裡面了,那麼就好像胎兒與母親共同分享氧氣一樣,上帝的想法也同時在我們裡面作工。從上帝那裡來的聖靈很清楚上帝的想法,也知道上帝的事,所以靠著聖靈與上帝交通的人會分享上帝的心與想法。也因此,領受聖靈的人能夠體驗上帝、從而能成為見證人(約1526~27)。

肉體因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所以肉體的想法與上帝為仇(羅87~8)。因此,人只要有肉體,就會不斷犯罪。主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對於人因肉體的情欲而犯下的罪,給了人通過悔改得到赦免的機會。他也為此在上帝右邊晝夜替我們懇求,背負我們的擔子(詩6819)。但向聖靈犯的罪沒有得赦免的機會。耶穌說:“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太1231~32)”

我們是領受上帝道的人,道永遠住在我們裡面,我們體驗了道。我們是領受了耶穌基督的人。因為他的肉與血在我們裡面,所以我們能永生。我們是領受聖靈的人。聖靈住在我們靈魂裡面,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們對於這樣的事實要有體驗。因此耶穌囑咐門徒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領受聖靈(徒18)。人們嘴上說信上帝,卻依舊把世上的事放在上帝的事前面,這都是因為沒有體驗。

律法不把人看作成人。通過“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瑪39)這話語可以看出,律法不是讓人自發地跟從上帝的旨意,而是讓人因著懼怕而跟從上帝的指示。但在福音裡面的人是成年人。成年人不必事事叫他怎樣做,他也會知道上帝的旨意,自發地侍奉上帝。但今天人們儘管領受了福音,卻仍舊像嬰孩一樣沒有脫離“因為要我做才不得不做”的態度。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夫婦是初期教會的信徒,他們是憑著信心受浸禮進入耶穌裡面的人,換句話說他們是已經得救的人。他們起初決心把地賣了獻給上帝,後來把賣地的錢私自留下了幾分。彼得對他說:“為什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了!”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僕倒,斷了氣。沒過多久,撒非喇進來,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彼得說:“你們為什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結果她也立刻僕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徒51~10)。

人死了的話,一般說“靈魂離開了”。但對於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經上說的是“魂離開了”[1]。因為他們信基督受了浸禮,所以靈已經有了得救的保障。他們的死是因為主管肉體的魂受到詛咒。雖然他們得救了,但這種得救就好像從火裡經過一樣,僅僅保全了性命(林前315)。

信耶穌受洗的人假如欺哄聖靈或者受試探,就會如上所述,雖然可以得救,卻要背負欺哄或試探聖靈的責任。主清楚我們肉體具有何等屬性,所以對於肉體並沒有多大期待。但要知道欺哄或者試探聖靈會招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我們要體驗上帝,要靠著話語體驗上帝,靠著耶穌體驗上帝,靠著聖靈體驗上帝。信仰生活需要靠著聖靈去過,因此絕對不能欺哄聖靈。



[1] 按照原文“斷了氣”更精確地應譯為“魂離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