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乃是實像

【王上191~8

 

201278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全能者。

他的意思

並不是從他的聖徒那裡剝奪什麼,

而是把豐盛的福分與生命賜給他們(約1010)。

故此

人若認為自己在主裡面正在失去什麼,

他的信仰生活是什麼也得不著的宗教生活;

人若對上帝是存在的這事實,

以及自己是上帝的僕人這事實堅信不疑(王上18:36)

上帝就會賜大福給他們。

天使並不是想像中的存在,

而是上帝派給聖徒的使者(來114)。

天使既是實際存在的,

得到天使的幫助就等於得到能力。

天使

並不是聖靈,

而是聖靈所使喚的靈,也是聖徒的能力(來17)。

在教會裡服侍的聖徒

也要像天使一樣作工,

上帝讓所有的同工都為教會互相效力。

◎羅滕樹就等於現在的教會。

讓我們脫離仇敵的避難所只有教會,

讓我們過屬靈生活的地方只有教會。

◎主的僕人

應該在羅滕樹下,

應該在那裡得著天使的幫助。

◎聖徒是在羅滕樹下

作工的天使,

他們應該為教會和主的僕人效力。

※教會

是為了上帝的國而存在的,

聖徒的侍奉應該是為天國效力的實像。

 

 

上帝是全能者。對他來說沒有難成的事。上帝在天上成就的旨意也照樣成就在地上。上帝向我們顯現,顯出了自己的能力,顯明了自己要做的事並為此作工。

我們的信心是實像。實像是指著實際情況說的。雖然在教會裡有的人以虔誠的樣子獻上禮拜,隨著自己的信念盡誠意地過信仰生活,但若和上帝的關係不是實像,他所有的信仰行為都不過是宗教儀式而已。這樣的人跟上帝沒有任何關係。上帝與我們的關係一定要是實像。

有的人說,“牧師和上帝關係很好,但我不行啊”,他們就這樣自己放棄了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並因此而灰心。我們禱告的時候稱上帝為“我們的父”。父親與兒女之間的關係是眾所周知的。過去在一所宅院裡,從高祖到玄孫五代人住在一起生活。玄孫與高祖生活的時代雖然不一樣,但他們的關係是以父子關係來連接的。高祖與曾祖是父子關係,曾祖與爺爺是父子關係,爺爺與父親是父子關係,父親與兒子是父子關係,代代間都是父子關係。同樣的道理,雖然上帝從永遠之前就存在,而我們是在末世才出生的人,但上帝與我們的關係卻是實實在在的父子關係。

很多人不承認上帝與自己之間是父子關係。他們誤以為上帝只是站在高處冷眼旁觀,就好像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偶像一樣。上帝不承認這樣的人的信心。耶穌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1312)”對有信心的人上帝把更大的信心加給他,對沒有信心的人上帝連他已有的那點信心也要奪去。

上帝懇切地囑咐我們,要我們記住他與我們是父子關係。父母做菜的時候,會因想像著孩子們香甜地吃喝而高興,為此會竭盡誠意。如果飯店能以父母的心做菜的話,那飯店的生意肯定會非常好的。但人們大多都只是為了賺錢而做生意。這是因為商人與顧客之間沒有父子關係。同樣,不以父親的心對待信徒的牧會者也無法做完全的牧會。

我在過去五十年間,帶領傳道聚會的時候是以父母的心傳福音,之後搞牧會期間也沒有遺失過父母的心。信徒中有很多比我年紀大的老人,按肉體來說,他們是我的長輩;但從屬靈的關係上來說,他們是我要養育的兒女。有的牧會者拿著宗教性的權威壓制信徒們,這樣的牧會者到退休的時候十有八九遭到信徒們的冷落。所以有的牧會者因著退休金的問題與信徒們打官司。牧師不是職業,教會也不是工作單位。牧會者與信徒之間本是父子的關係,難道父母向兒女們要退休金嗎?保羅指著自己的門徒提摩太與提多說是“我的兒子”。他歎息道:“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林前415)”上帝與我們是父子關係,同樣在教會裡也要有父子關係。牧會者應該以父母的心照顧信徒們,傳道的時候也一樣。母親看到因著貧窮吃不飽的孩子,就很心疼。過去貧窮的時期,母親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常常自己挨餓。上帝喜悅以這樣的母親的心看顧信徒的人。

上帝是全能者、也是神,我們只不過是被造物而已。用塵土創造的人在智慧與知識上有局限,無能,充滿著情欲,也沒有義。上帝知道人這樣的屬性,所以為了人類流下了自己的血,並差派了聖靈,一直把恩典施與人。上帝就這樣以母親的心教導並養育著我們,我們要接受上帝如此的愛。

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斷氣的時候指著門徒對自己的母親說“看,你的兒子”,指著母親對門徒說“看,你的母親”(約1926)。《啟示錄》裡提到屬靈的教會,即為了主不愛惜性命的聖徒是婦人所生的孩子(啟1217)。教會生活是得到屬靈的母愛的生活。

我們要讓第一次來到教會的人能感到母愛。如果信徒們都能做母親,就算第一次來教會的人也會改變的。出嫁的女兒偶爾回到娘家的時候,一進家門就以幾乎快哭出來的聲音喊著“媽媽”。過了幾天到要離別的時候,女兒又會因著與母親的依依惜別而流淚。這時候,女兒雖然已經是出嫁的人,但她明白自己與母親之間還是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教會就是存在這種關係的地方。

1963年我在忠南唐津帶領傳道聚會的時候,有一天結束了上午的講道之後,病人們為了接受禱告來到我的面前。其中有一個人戴著草帽,我為了給他按手讓他摘下帽子。當他摘下帽子的瞬間,我為自己剛才所說的話感到後悔。那個人的頭因為麻風病已經變得光禿禿的了,臉上眼耳口鼻等器官都爛得幾乎沒有了。當時麻風病患者是令人厭惡的對象,並且人們以為只要一接觸他們就會被傳染。我把手按在他腐爛而化膿的頭上。他的頭上粘糊糊的。我心裡產生了一個不好的想法,好像是怕這疾病傳染到我身上。我懇切地禱告了。但這禱告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消滅我把他當成骯髒的人的想法。禱告了很長時間之後,就準備為跟在他後面的奶奶禱告,這時候才發現她的臉與前面那個人幾乎是一樣的。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這位奶奶說前面接受禱告的人是自己的兒子。奶奶因著要照顧兒子,自己也感染上了麻風病。即使麻風病患者再怎麼令人厭惡,但奶奶因為是他的母親,所以會經常擦拭撫摸兒子的身體,最後自己也成了麻風病患者。我抓住奶奶的手懇切地禱告了。我把麻風病患者當做骯髒的人的想法,我要借著禱告把這想法消滅,也為了讓我能夠擁有如同麻風病患者的母親的心而祈求。

以前在其他地方帶領傳道聚會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麻風病患者。當時我再怎麼給他傳道,他也不敞開心扉。他因為在世上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歧視,所以在他聽來我所說的話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情急之下,我抓住他,用嘴把他身上的膿嘬到出血為止。他的心靈受到衝擊,流著眼淚,緊緊地摟住我。那天之後,他的麻風病得到了醫治,我帶領傳道聚會的那段時間他一直都跟著我們。

我們如果擁有與母親一樣的心,就沒有難成的事。有的牧羊師以為自己比其他人更認識聖經,並且有更多的信仰經歷,所以就藐視並且欺負別人。即使那個人話語教導得很好,又聰明,但上帝對他卻是大大地失望。真正的牧羊師要成為母親。沒有愛孩子的母親的心無法養育靈魂。如果想要成為顯出基督聖潔的醫病與神跡的人,一定要成為其他靈魂的父親與母親,就好像上帝作為我們的父養育我們一樣。上帝希望我們在做別人的老師之前,首先要成為真正愛他們的父親與母親。

我們的肉體是有局限的存在,所以總有一天會離開世上。過宗教生活的人到那天才會明白自己處在多麼可怕的境況。聖經裡有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財主天天過奢華宴樂的生活,而拉撒路靠著從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生活。後來他們都離開了世上。在陰間受痛苦的財主為了得到一滴水而哀求亞伯拉罕“讓拉撒路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吧”(路1619~24)。我們要知道,停留在地上的時間是讓自己的靈魂得救的最後機會。

信心是實像。希伯來書111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上帝是我們的父,我們是他的兒女。上帝不僅拯救該下地獄的我們,而且擔當我們的疾病。如今我們清楚地知道疾病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上帝賜給我們能力與耶穌的名,讓我們能夠趕逐汙鬼、醫治疾病。不能這樣作工的教理主義者疲於為自己的無能辯護。但上帝與我們的關係是實像。雖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質的人無法拯救自己。我們要承認自己是不義又軟弱的存在。主擔當我們的罪與軟弱,他想要拯救我們。

我們的屬靈生活要得到屬靈的母愛。得不到的人只不過是宗教徒而已。宗教徒從去世的那瞬間開始就徹底失去了希望。我在趕鬼的時候,曾遇到鬼被揭露的時候自稱是以前做過牧會者的某某。我對汙鬼說:“你當初為什麼不好好信耶穌?”汙鬼哭著回答:“那時我也不知道啊!”離開肉身之後,對自己靈魂的處境再怎麼後悔也沒有挽回的方法了。通過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我們知道,財主在這地上天天宴樂,過得很舒服,但死了之後他靈魂的處境遠遠不如拉撒路。我們在地上的這段時間要充分拯救自己的靈魂、祝福自己的靈魂。

我們在上帝面前不要吝嗇。聖經說“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89)”又說“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資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林後95)”今天很多人與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很捨得花錢,但在教會作奉獻的時候卻突然變得吝嗇起來。

瑪拉基1610節說“‘藐視我名的祭司啊,萬軍之耶和華對你們說:兒子尊敬父親,僕人敬畏主人;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哪裡呢?我既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裡呢?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你們將污穢的食物獻在我的壇上,且說: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因你們說,耶和華的桌子是可藐視的。你們將瞎眼的獻為祭物,這不為惡嗎?將瘸腿的、有病的獻上,這不為惡嗎?你獻給你的省長,他豈喜悅你,豈能看你的情面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現在我勸你們懇求上帝,他好施恩於我們。這妄獻的事既由你們經手,他豈能看你們的情面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萬軍之耶和華說:‘我不喜悅你們,也不從你們手中收納供物。’”另外,217節也說到“你們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你們還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因為你們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或說:‘公義的上帝在哪裡呢?’”

我們不要忽視侍奉上帝的事。上帝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一樣想要懷抱他的兒女們,但人們卻總是冷落上帝。我們應該帶著什麼心來準備奉獻呢?我想至少應該做到這樣:設想跟朋友們一起到飯店吃飯的時候,主也在這些朋友之中,這時我們的心裡一定會有“主的飯費應該由我來付”的想法,我想就以這樣的心來準備吧。我以前常因沒有食物而挨餓,但只要有錢,就首先把當奉獻的錢拿出來放在聖經裡,到了主日作奉獻。到現在為止,主沒有使我因著貧窮而過乞討的生活,他常常供給我所需要的。主與我的相交是實像。如果我們是教會的母親,即相信侍奉上帝的事是實像,那麼對教會所需要的事就不會吝嗇。

以利亞時期在以色列國中有許多巴力的先知與亞舍拉的先知。那時,以利亞在迦密山招聚巴力的四百五十個先知與亞舍拉的四百個先知,求上帝說“求你用神跡證明你是以色列的上帝,也讓人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因此從天上降下火來,燒盡燔祭,看見這場面的百姓與以利亞一起殺盡了那八百五十個先知(王上1825~40)。以利亞因著這件事被王后耶洗別追趕。當時的耶洗別王后是外邦民族出身。羅波安接續所羅門做王的時候,對此抱不滿的耶羅波安帶領十個支派拿著以色列的國號來到伯特利建立王國。但上帝不幫助他們。亞哈做以色列王的時候,他從推羅那裡得到了資金的援助,但條件是娶推羅王的女兒耶洗別為王后。耶洗別不僅給以色列王國帶來了錢財,也把外邦宗教一起帶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利亞處理了八百五十個偶像先知。

以利亞為躲避耶洗別的追殺逃往耶路撒冷,途中因疲乏倒在曠野的羅滕樹下睡覺。那時,天使顯現出來,叫醒他,讓他吃炭火燒的餅並給他水喝。非常疲倦的以利亞吃了飲食之後又睡著了,天使又第二次叫醒以利亞,並再次讓他吃餅與喝水。重新得到力量的以利亞起來後往耶路撒冷走去(王上191~9)。

耶穌在作工的時候,他的生命常常受到危脅。但耶穌不在乎想殺自己的人,只是走自己的路。這是因為耶穌知道自己死的地方是耶路撒冷(太1621)。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路1333)。今天的聖徒們也是同樣。真正的聖徒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有的人自己的事業順利的時候能夠很努力地過教會生活,但工作一旦不順利,馬上就離開教會。應當在耶路撒冷喪命的聖徒怎能死在耶路撒冷之外?這種人並不是上帝真正的僕人。再怎麼受苦難,但還是上耶路撒冷喪命的人才是上帝的僕人、先知。

羅滕樹是向耶路撒冷走去的以利亞因疲乏而倒下休息並重新得力的地方。教會是我們奔向新耶路撒冷的中間站,即羅滕樹。聖徒即使倒下,也要在教會倒下。生意順利的時候就說“上帝賜福我”,並因此而喜樂;但一旦有一點不好就說“上帝為我做了什麼?”不要這樣埋怨上帝。只有在羅滕樹下,才能得到天使的幫助。天使就是“能力”。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徒18)”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使幫助領受聖靈的人。天使是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的靈(來114)。“有能力”意味著有幫助的天使。我們要使更多的天使過來幫助我們。

主看到聖徒的誠實,所以在上帝的右邊為了聖徒晝夜不住地祈求。你能說“主正在為了我祈求”嗎?主在你身上看到了什麼而為你祈求呢?主說如果傳福音的人來敲門,不給他開門的人會承受比所多瑪和蛾摩拉更大的咒詛。他果然會承認你的信仰不是偽善的嗎?我們在主面前不要成為假冒偽善的人。來到教會禮拜時所做的奉獻還不如在飯店吃一頓飯的程度的人,還說什麼誠實呢?在受咒詛而要滅亡的世人面前被視為手腳大方的人,在上帝與教會面前卻變得如此的吝嗇,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母親的心到底在哪裡?但人們卻抱怨“主為什麼不快點幫助我”。我們要承認時候和日期都是上帝定的(徒17)。人們禱告之後都想立刻就得到應允,但決定這一切的是上帝。

耶穌最清楚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幫助。人們要殺死耶穌的時候,上帝幫助他打退了那些人嗎?人們把他釘在十字架上,他死了之後把他安放在墳墓裡,並且用石頭堵上了門。但父上帝卻在三天后叫他復活了。如果耶穌也像今天的人們一樣,他早就埋怨上帝拋棄自己了。即使在我們的性命即將斷氣的那瞬間,上帝也許仍然保持沉默,但上帝會按照自己所定的時候來拯救我們。因此要相信,即使自己在世的時候得不到應允,這應允會臨到自己子孫的身上。我們在上帝面前要誠實。

主詛咒那些假冒偽善的人,說他們“有禍了”。我們不可輕視那樣良善的主發出的喊叫。上帝的話語是連一句也不會落在地上,都要成就的話語。主警告那些輕視預言、在預言上加添什麼的人,上帝會把經上所記錄的災禍加在他們的身上,我們不可藐視主如此的警告(啟2218)。要承認上帝的信是實像。我們不要成為假冒偽善的人。

即使人們只看到我們的外貌,說什麼“信耶穌的人怎麼都是那幅模樣”,我們也不要在意。上帝與我們的關係是父子關係,對這一事實我們要感到自豪。我們要祈求當求的,並且不要懷疑。主是在上帝的右邊不住祈求的那位。並不是我們求什麼他馬上就給我們,而是接受我們的禱告題目然後向父祈求。時候和日期是父定的,哪怕我們活著的時候沒有得到禱告的應允,到了上帝成就他旨意的時候上帝必會作工。

我們不要吝嗇。來到教會作奉獻的金額至少要比在外邊吃一頓飯的費用大。這不是針對十一奉獻說的。十一奉獻是上帝的,所以理當歸給上帝。信心是實像。屬靈生活成功的原因就在這裡。要從聖靈得到愛與支持。要屬靈。靈魂要屬靈才不會吝嗇,靈魂要屬靈才不會假冒偽善。要盡可能成為使主的國度富有、使教會富有的人。先求教會的利益就是讓主參與我們所做的事。耶穌基督本是教會的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