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的

 

 

 

 

哪怕是行惡的人

也要借著血成為聖徒,

約的血

【太2617~29

2012122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擁有著血。

把自己的血賜給我們作為立約的憑據,

這就是耶穌基督的血(太2628)。

耶穌

是上帝的形象,是獨生子(林後44)。

在上帝借著約賜給我們的一切中,血就是第一,

血裡有赦罪(來926),

血裡有生命(利1711)。

我們既相信他的應許而喝了他的血,

我們的罪就已經得了赦免,

因此我們得稱為義了。

人若相信上帝是擁有血的唯一的神(約173),

他就是罪得赦免的人。

故此

屬耶穌的人是聖殿,是耶穌寶血的紀念館,

耶穌的血常在他裡面(林前316~17)。

哪怕是行惡的人

也要借著血成為聖徒,

並要接受聖靈的帶領(徒238~40)。

◎上帝既已遵守了約,

我們

就要常常紀念上帝的血。

◎耶穌

是為了上帝的約作為肉身來的,

他的血裡有生命。

◎聖靈

為上帝的血作見證,

並以能力和恩賜顯明自己。

※要相信上帝的約。

讓我們相信上帝用血立的約,

以得稱為義。

 

上帝擁有著血。雖然天上地上充滿了神,但唯獨上帝是自存者。一般來說,神沒有形像,非物質,也無氣味。但唯有上帝既為神,又擁有著形像與血。創世記127節說“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人是按照上帝形像的樣式造的。上帝的形像就是耶穌基督,他以血來到了世上。

當我們見證上帝有形像和血的時候,世人認為這很荒唐。因此他們否認信耶穌的事,不接受福音。哥林多後書43~4節說“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上帝的像”。我們通過耶穌基督見到了上帝的形像。

上帝的形像來到世上,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我們靠著他流下的血見到了上帝的血,並承認這血贖去了我們的罪,也相信我們靈魂的罪因此得到赦免,並為此作見證。

要想成為見證人,就要有清楚的認識。主日聚在一起,以虔誠的心獻上禮拜,然後與其他信者交通一下再回家,很多信徒認為這樣的自己已經完成了在上帝面前該做的事。他們一旦因著教會生活受到世上的攻擊,就輕易地放棄信仰。他們之所以如此輕易地動搖,都是因為他們的信從起初就不完全。

我們要知道,主再臨的話,我們的信會在他面前像揚場一樣被揚。施洗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太311~12)”就像在場上用簸箕把糠從麥子中分離出來,用火焚燒掉一樣,信仰生活不完全的人將來會被扔進火裡。還有的人即使得救,卻像是勉強從火中逃出來的人一樣(林前315)。

有不少信者誤以為虔誠的宗教生活、高水準的倫理和優秀的人品能夠拯救自己。法利賽人和文士在當時無論從人格還是倫理方面來看,都是無可挑剔的人。他們在出生第八天就受割禮,一生不斷地受律法的訓練。但主卻說他們有禍了,反而對作惡多端被釘十字架的強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2343)。主還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上帝的國”(太2131)。稅吏和娼妓不但沒有任何功勞和義,還充滿了不義與不法。肉體再怎麼虔誠,倫理道德方面再怎麼毫無瑕疵,但因為一旦滿了壽命就要歸入塵土,所以無法繼承上帝的國。所以說,與其依靠肉體,還不如像稅吏和娼妓那樣承認自己沒有義的人更可能進天國。

當然前提是要在上帝啟示的信裡頭。主說:“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太1250)”人再怎麼靠自己的信念過著清潔完美的生活,也無法因此吸引上帝的關心。唯有靠著耶穌基督得救的人才能進天國。

很多人隨著自己的信念熱心過著宗教生活,但這不是上帝所要的。比如說,有個人是公司的科長,但他如果不忠於公司的工作,也不為了公司苦惱,那麼公司的總經理會置之不理嗎?既然是公司的科長,那麼就理應像經理那樣為了公司的發展動腦筋,忠於自己的工作。在公司擔當的職務越重,越要這樣。

聖經中可以看到關於“管家”的話語。路加福音1242~43節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即使主人長時間不在,也要帶著主人翁意識與主人一同憂愁,這才是管家。每個聖徒都應該作為管家與主一同分擔憂愁。

很多人認為主日來到教會獻上禮拜就算完成了自己該做的事。他們嘴上唱著耶穌十字架的歌,向上帝做奉獻時卻吝嗇地掏出還不夠自己平日一頓午餐的錢。儘管如此,他們卻不感到任何愧疚,心安理得地回家,之後的一個周對上帝的事不聞不問。如果換作一個公司的科長,他能夠以這種態度對待工作嗎?按常理,他從早上上班開始直到下班為止都會全心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上,即使下班回到家,也仍舊會作為管家為了公司的事苦惱。

哥林多前書42節說:“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後書710節說:“因為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完成了律法。再怎麼承認自己的過錯,沒有憂愁的信仰是不會生出悔改的。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會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這樣的人才能成就上帝的事。

有的人說:“牧師信心那麼好,何必憂愁呢?只要交給主,平安地等待就可以了。”但主讓我們背負十字架,讓我們憂愁。主在背負十字架之前也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太2638)。憂傷到幾乎要死的程度。沒有憂愁的信仰生活就只是宗教生活,只是追隨自己信念的迷信而已。迷信不需要憂愁。人若只是隨著自己的信念行動,還認為自己能進天國,這無異於迷信。

我們的信在於順從上帝的啟示,跟隨他的話語。我們擔當職分也是在跟隨啟示的話語,承認信者的身份也是在跟隨啟示的話語。但很多人不在乎上帝的啟示,只是隨著自己的信念追求個人的敬虔。他們對於自己在道德倫理方面沒有瑕疵感到很滿足,確信這可以拯救自己。但在上帝面前高舉自己功勞與義的人無法得救。

只有承認自己沒有義,唯獨擁有主賜予的信心的人才能被邀請到天國。不信者中有很多人在倫理道德方面比信者還優秀,但他們中沒有人能進天國。主說像稅吏和娼妓一樣沒有任何自豪可言的人反而會先進天國。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應該擁有怎樣的信仰生活?我們要審察一下自己的行為,看一下自己的信仰果真是正常的嗎?瑪拉基先知斥責說“藐視我名的祭司哪!”督促人們審察自身的行為。凡信者,都是要侍奉上帝的祭司。這樣的人把瘸腿的、有病的獻給上帝,卻向上帝求恩典,上帝會喜悅他們嗎?上帝指著這樣的人說“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瑪110)。

我們不要想靠著自己的功勞和義得救,而要依靠上帝的恩典。如果是靠上帝恩典活著的人,就應該知道信者的身份就是管家,不能超越憂愁的信仰生活。當然,這憂愁不是為了“吃什麼喝什麼”,而是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從而完成律法。這救恩是法利賽人努力一輩子都得不著的。

在教會擔當職分的人中,有幾個為了擔當職分而憂愁呢?可能會有因著自己不踏實的教會生活而憂愁的人,但有幾個是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呢?沒有任何憂愁,只是到了主日就應付公事似的來教會,這樣的人能說自己順從了主的旨意嗎?

不要因為自己奉耶穌的名趕鬼、行了能力,就認為自己的信仰很完全。主說:“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2~23)”如果因為自己身上出現神跡能力,就認為自己的信仰生活過得很好,這是極大的誤解。對於不照上帝旨意行事的人來說,這不過是把耶穌的名偷來使用而已。

耶穌在升天前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人若想照上帝的旨意行,就要按照主的命令成為見證人。

從證人口裡常要出來的就是“上帝的血”。上帝的道從太初就與上帝同在(約11),穿著濺了上帝血的衣服(啟1913)。我們是與道一同見證上帝血的人。

參加聖餐的人要明確知道聖餐的意義。哥林多前書1126~29節說:“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天主教主張在為聖餐做禱告的瞬間,餅與杯就真的成為耶穌的肉和血。這種主張歸結於迷信性因素。主命令我們聖餐是要我們紀念我們裡面有耶穌的血和肉這個事實。一個人每年過生日的時候擺生日宴,並不等於說他每次都重新從母胎中出生。同樣的道理,我們裡面已經有耶穌的血。我們因著這血受了浸禮,呼喊上帝為父,靈魂裡也領受了聖靈。紀念這個事實就是聖餐。耶穌的血不是哲學性的概念,而是實像。我們紀念這血是因為已經體驗了這血。

有的人參加聖餐的時候,拿著餅說“我怎敢嚼主的肉呢?”,然後裝模作樣地吃餅。還有的人也不管後面還有很多人在等待,拿著杯禱告半天,勉強地擠眼淚。聖餐是一種紀念。認為餅和杯真的變成耶穌的血,就說明沒有分辨聖餐的意義,在這種狀態下參加聖餐就等於干犯耶穌的肉和血,也就等於陷入了吃喝自己罪的迷信中。

參加聖餐的人都是耶穌血的見證人。耶穌的血就是上帝的血。當我們見證上帝有血的時候,世人會嘲弄我們。但傳揚受世人嘲弄的福音就是我們要做的事。靠著理性與常識是很難信耶穌的。所以說信耶穌就是進窄門(太713)。有的人把上帝的血當作哲學性概念接受。哲學出自想像力。想像力無法叫人進入永生。我們的信仰不是來自人的感情和想像力,而是來自吃喝上帝的肉和血的體驗。

上帝的血臨到了世上。約翰一書55~8節說:“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上帝兒子的嗎?這借著水和血而來的,就是耶穌基督;不是單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並且有聖靈作見證,因為聖靈就是真理。作見證的原來有三:就是聖靈、水與血,這三樣也都歸於一。”“見證”不是出自觀念或者想像,而是客觀性的、實際性的。就像法庭上的證人一樣,不能說謊或者誇張。體驗了耶穌血的人都是耶穌的見證人。

有異端主張耶穌基督是通過馬利亞的月經受胎的。這種主張是把耶穌基督的受胎看作生物學性的受胎,這完全是在反駁耶穌是從聖靈感孕的這一聖經主張。耶穌的血是從馬利亞來的,這就等於說耶穌是亞當的血統。孩子不會因為喝牛奶而成為牛,同樣的道理,耶穌通過馬利亞受胎,並不等於他擁有著馬利亞的血。

約翰一書42~3節說:“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上帝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上帝的靈來。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上帝,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我們的信仰不是相信摻有馬利亞血的人,而是相信從聖靈受胎的上帝的形像,也就是以上帝的血臨到世上的那位。

耶穌在拿撒勒生活的三十年間,沒有人見過上帝的血。他領受聖靈後作工的三年間,也沒有人見過上帝的血。戴上荊棘冠冕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額頭開始流血時,被釘子釘的手腳開始流血時,被槍戳的肋旁開始流血時,人們才看到了上帝的血。耶穌這樣受死之前,誰也沒有見過上帝的血。過去以色列人宰殺牛羊流血都是一種預表。但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而流的血是上帝的血。

耶穌基督是義人。彼拉多想要用羅馬的法律從他身上找出罪,卻沒有找到,長老和法利賽人試圖用律法來找出他的罪,也沒有找到。他是義人。那他是拿著什麼資格像罪人一樣受死的呢?他是背負著人類的罪,代替人類死的。

當我們告白“我看到了上帝的血”的瞬間,耶穌基督已經死了。他活著的時候,從未有人見過上帝的血。他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然後斷氣的瞬間,我們看到了上帝的血;當我們明白了上帝的血時,他已經受死了。因此,我們在看到上帝血的時候,就明白到自己的罪已經死了。

我們的靈魂看到上帝血的時候,耶穌已經受死了,也就等於說與他聯合的我們的罪死了。我們之所以奉耶穌的名受洗,就是因為承認這個事實。浸禮就是承認作為罪人的舊我死了並且把他埋葬,然後與復活的基督聯合重新活了。在擁有能辨別諸靈恩賜的人眼裡,受浸禮的人與沒有受浸禮的人有明顯的區別。更何況在上帝眼力更會如何?有的人說:“我現在還很不足,等以後再受洗。”這樣的人是想靠自己的力量成為義人後再受洗,而不是靠信心。這種人再怎麼努力地去教會,用靈眼來看,他也是漆黑的。這就好比再怎麼靠近蠟燭,但因為背對著蠟燭,所以臉看起來是黑的。我們要確實地過屬靈生活。

我們是相信上帝血的人。相信上帝的血就等於承認義人帶著我們的罪死了。有一種螳螂,雌螳螂產卵後,雄螳螂會把卵放在自己身子裡孵化,到了時候孵化出來的幼蟲就開始咬吃父親的身體,當幼蟲來到世上之後,父親就已經不存在世上了。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能看到上帝血的時候,他已經受死了,與此同時我們的罪也與他一同死了。聖餐的意義就在於紀念這個事實,向萬民傳揚這個資訊。

我們不是嘴上說相信上帝的血,實際上卻在追隨某種哲學性概念的人,我們要成為認識真理的人。耶穌說:“你們要認識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832)”只有認識真理,才能脫離罪、律法及死亡的權勢,得到自由。看到上帝血的瞬間,我們的罪死了。這是實像。我們要靠著聖靈而非理性或常識來擁有這個實像。我們要成為被聖靈充滿的見證人,與耶穌基督一同憂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