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愛。

以光將自己顯明給人,
道(洛哥斯)就是人的光(約1:4)。
道成肉身顯明的那位是光(約8:12),
是獨生子的榮光(約1:14)。
光照在黑暗裡,這就是真理(約1:5)。
人類在黑暗的權勢下(弗2:2),
即在掌死權者的手中(來2:14),
這掌權者就是殺人的(約8:44)。
該隱被殺人者支配,殺了他的兄弟(約一3:12)。
殺人者以罪與惡為武器,叫人滅亡。
我們得到的恩典與真理的福音
是信、望、愛,
其中最大的是愛。
信要放在靈魂裡,
盼望要向著天上,
而愛要在世上顯明。
屬聖靈的人要發熱心,
直到顯出愛為止。
◎我們的信
拯救靈魂,
將其遷入天上;
◎我們的盼望
安慰人的靈魂,
使其忍受一切;
◎我們的愛
叫自己的靈魂
放膽地為主作見證。
※屬靈的愛
永不耗盡,
作為光直到世界的末了。


上帝是愛。我們再怎麼想努力認識上帝,若是超越愛,就絕對無法認識他,也無法看到他。上帝向我們說話、差獨生子給我們、賜福給我們的時候,都是以愛為基礎的。律法是什麼?上帝賜下律法,不是為了強制人遵守倫理道德,而是為了讓人明白該如何愛上帝。耶穌告訴我們“你們就像愛上帝一樣愛鄰舍”。就像父母盡心、盡意、盡性地愛子女一樣,我們也要這樣愛上帝和鄰舍。

今天很多基督徒誤認為,只要不犯罪,過好教會生活,信仰就算很不錯了。但我們不是宗教徒。宗教人中也有很多在道德倫理方面很優秀的人。上帝給我們的不是宗教,而是耶穌。我們信的不是宗教,而是耶穌。僅僅嘴上說“我信!我信!”是無法成就上帝的旨意的,靈魂也無法因此得到滿足。

人以為自己能讓自己幸福,但人沒有這種能力。擁有著令人羨慕的財富與名譽的人卻自殺,都是因為沒有辦法讓自己幸福。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幫助自己,但沒有一個人能完全成功。人無法主管生死禍福。有的人為了長壽,吃補品、勤鍛鍊,卻反而比他人短命。人人都有夢想,但沒有人能按照自己的夢想生活。人以為自己能夠主管生死禍福,這種想法便是失敗的原因。

上帝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唯獨上帝才能主管生死禍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依靠上帝。為了依靠上帝,我們要成為屬於他的人。人類擁有的不義與罪惡讓人無法屬於上帝。耶穌帶著基督這個職分來到世上,用自己的血擔當了全人類的罪,從而讓我們成為屬上帝的人。凡想要幸福的人,就要把自己交託給主管生死禍福的那位,進入那位裡面。

今天很多人來到教會,只是強化了自己的信念,並沒有擁有信仰。我們的信不是信念。信念是不信者也有的。宗教人也帶著信唸過宗教生活。做生意的人也好,學習的人也好,人人都帶著信念生活。信念不是信仰。如果人靠著信念能得救的話,上帝就不必把信給我們。我們要擁有的信是上帝賜予的信,這信是唯獨屬上帝的人才能擁有的。

直到莊稼成熟為止,農夫要付出許多努力。這都是為了在秋收時收穫糧食。上帝是農夫的話,耶穌就是他栽培的葡萄樹,而我們便是葡萄樹的枝子。耶穌說:“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枝子離開樹幹,就無法結出果實。主說,不結果實的枝子,父就會剪掉(約15:2)。直到葡萄樹結出果實為止,農夫會精心地栽培葡萄樹和枝子,但到了時候還不結果子的話,就會把枝子剪掉。枝子一旦離開樹幹,自然就會枯幹,人們會把它扔到火裡燒了。就像這樣,我們若離開耶穌,什麼也做不了(約15:6,5)。人若離開耶穌,就沒有幸福,想活也活不了。

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15:12)”這話的意思是說,枝子不能僅僅從根部吸收汁液,還要結出果實,讓人吃到果實。父用心地栽培葡萄樹,葡萄樹從根部供應汁液給枝子,但如果枝子結不出果實,什麼也無法提供給人的話,父該會多麼失望?就好比只有大米和水,卻沒有鍋的話,就做不了飯一樣,雖然愛不是福音,但福音一定要有愛。所以主懇切囑咐我們要愛人。

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唱著愛主的讚美、告白自己愛主的人很多;但真正愛主的人不是只用嘴巴說愛主,而是遵守主的誡命。

主的誡命是什麼?約翰福音15章12節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主並沒有再次重複通過摩西傳的誡命,而是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主為什麼把誡命賜給我們?是為了叫主的喜樂也充滿我們裡面(約15:11)。

1962年,我在大田聖住山禱告院聽到了一個人的見證,心裡受到很大的感動,心想:“這位講師怎麼能如此地去實踐愛呢?”聚會結束後,我爬到一個4米高的大岩石上,在上面放一個枕頭大小的石頭,然後坐在上面,用手抓住一把樹枝。假如我手裡抓著的樹枝斷了的話,我就會從4米高的石頭上滾下去,那麼就可能被屁股底下坐著的石頭打死。我之所以冒死那樣做,是因為我認為連愛是什麼都不知道地活著還不死。耶穌說:“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太18:6)”若不能按主的旨意活的話,這必朽壞的肉體多活幾天又有什麼意義?我坐在石頭上懇切地呼求“求主讓我也認識愛,去實踐愛!”那時候我明白了“愛就是擔當”。

耶穌來到世上擔當了全人類的罪和痛苦。主說“你們要相愛”,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們也要像主一樣去擔當他人的缺陷與軟弱。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是因為彼此不願意擔當。有的人一邊過著信仰生活,一邊卻又埋怨上帝、向上帝抱不平。這樣的人就像從樹上掉下來的枝子一樣,其實已經失去了生命。

我們要成為擔當他人的人。怎樣才能擔當他人呢?耶穌為了擔當我們的一切,受死了。就像這樣,若不死什麼也無法擔當。當我明白了“愛就是擔當”之後,為了實踐這一點而豁出了性命。

從聖住山上下來的第二天,有一個因為掉在糞坑裡腳腐爛的人來找我。他去醫院診斷,結果是除了截肢以外沒有其他方法,絕望當中他找到我。我雙手捧著他的腿,用嘴把腿上的膿水吸了出來。從腫得像南瓜一樣的腳上吮吸血膿,那惡臭味兒簡直讓人窒息。但我帶著“我要擔當!他人的痛苦我也要擔當!”的想法,硬是把腐爛的腳裡面的膿水全吸了出來。

就像“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話語所說(太13:12),有了這一次經歷後,主便不斷把這樣的事情交給我。我還有一次為大麻風病人吮吸身上的膿水。儘管也產生過“會不會被傳染上?”的想法,但最終我還是帶著要擔當的決志去做了。

我們愛主的方法就是,像主愛我們一樣,我們也去愛他人。有的人在聖誕節帶著幾箱方便麵和水果到孤兒院去,然後以自己拿來的東西為背景和孤兒院的小朋友們留影。其實那些東西算起來價值並不高,卻搞得好像自己做了莫大的善事一樣。即便這樣,如果能年年持續地做也不錯,但大都是很快就銷聲匿跡了。這種龍頭蛇尾的事情太多了。但主所說的愛是指沒有任何條件地持續的愛,即愛加倍。

我在1969年11月30日開拓了聖樂教會。開拓後沒過幾個周就到了聖誕節,我把那天禮拜的奉獻全部捐贈給了孤兒院。打那兒以後,聖樂教會每年聖誕節的奉獻都全部捐給了孤兒院,後來從第4年開始,我們就把那些錢買成一卡車大米送到孤兒院,這個活動40多年來一次也沒有間斷過。

我在作傳道士的時候,雖然是租房子住,但每一年都會負擔四個大學生的學費,也包括生活費。這件事情直到今天也在做。建立庇哩亞大學院大學校獎學基金的時候,也是我帶頭捐贈,以此鼓勵聖徒們參與。我為了讓開始的事情不成為龍頭蛇尾而總是竭盡全力。我能夠這樣地擔當他人,是因為我總是苦惱著怎樣才能更加地去愛。就好像耶穌也為我們憂愁一樣,若不憂愁就無法愛。

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回答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又對他說:“你喂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彼得說:“你愛我嗎?”彼得同樣回答後,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耶穌第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就憂愁回答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喂養我的羊。(約21:15~17)”

我們都是牧羊師。我們不要僅僅嘴上說愛主,而要按照“你們要彼此相愛,就像我愛你們一樣!”這主的話語,彼此相愛。什麼樣的人是牧羊師?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作門徒”這話也包含著“作弟兄”或者“作養子”的意思。領養孩子的人,雖然孩子不是自己生的,但對孩子的愛一點也不亞於對親生子女的愛。我們培養門徒的時候,也要像養育子女一樣真心去愛門徒。所以耶穌把喂養自己羊群的事委託給了愛主的人。

我們在給人傳道養育一個人的時候,要像母親給剛出生的孩子喂奶一樣,盡心盡意。母親通過母乳把自己體內的營養供給孩子。“蒙學先生”的意思就是指小孩子的老師。過去對猶太人來說,蒙學先生就是奶媽。奶媽就算自己照顧的孩子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女,還是教導孩子語言,養育孩子茁壯成長。就像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真正的牧羊師。牧羊師要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提供給屬於自己的人,讓他們也像自己一樣成為優秀的信者。

只有遵守主誡命的人才是愛主的人,愛主的人會蒙父愛他,主也會向他顯現。今天很多人僅僅嘴上吶喊“我愛主!”要想蒙上帝的愛,就要愛主。愛主的方法就是遵守主的誡命。

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11:6),沒有信心就無法得救。上帝將耶穌差到世上,讓信他的人得到永生。再怎麼愛人,若沒有信心就無法得救。救恩是唯獨靠著信心得到的。哥林多前書13章2節說:“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這裡說的愛是指著從父那裡得到的愛說的。即使有能夠移山的信,卻沒有得到父上帝的愛的話,又有什麼意義呢?耶穌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愛耶穌的時候,才能得到父的愛。你現在愛耶穌嗎?你得到了上帝的愛嗎?

我們都帶著對復活和永生的盼望過信仰生活。但哥林多前書13章1節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說天使的話語,意味著能夠像過去的摩西或先知們與天使對話那般地屬靈。但即使這樣屬靈,若沒有得到上帝的愛,什麼也不是。我們的信仰生活在於蒙上帝的愛。

我們為了蒙上帝的愛,就要愛他人,就像主愛我們一樣。遵守主誡命的人是愛主的人,愛主的人也能蒙父上帝的愛。出埃及記20章6節說:“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不僅我們本人,我們的子孫們也要成為蒙主愛的人。我們子孫中不能出來一個得不到上帝的愛,與上帝斷絕關係的人。

我們要有信,也要有盼望。但就算有了這兩點,卻沒有得到上帝的愛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愛主是蒙上帝愛的方法。愛主的方法是什麼?不是用嘴巴說愛主,而是像他愛我們一樣,我們也去愛他人。我們要像蒙學先生一樣去愛靈魂,要成為真正的牧羊師,結出果實。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上帝的愛!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上帝的愛!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上帝的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