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得道的人

加拉太書講解(十三)

【加3:15-22

講道: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15弟兄們,我且照著人的常話說:雖然是人的文約,若已經立定了,就沒有能廢棄或加增的。16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上帝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17我是這麼說:上帝預先所立的約,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後的律法廢掉,叫應許歸於虛空。18因為承受產業,若本乎律法,就不本乎應許;但上帝是憑著應許,把產業賜給亞伯拉罕。19這樣說來,律法是為什麼有的呢?原是為過犯添上的,等候那蒙應許的子孫來到,並且是藉天使經中保之手設立的。20但中保本不是為一面作的,上帝卻是一位。21這樣,律法是與上帝的應許反對嗎?斷乎不是!若曾傳一個能叫人得生的律法,義就誠然本乎律法了。22但聖經把眾人都圈在罪裡,使所應許的福因信耶穌基督歸給那信的人。(加3:15-22

 

最近每個支堂都在準備迎接初信者的禮拜。不是所有的聖徒一起禮拜,而是第一天剛來教會的初信者,把他們集中起來另外獻上禮拜。很多教會開始這樣的進行。這樣的禮拜叫什麼呢?一般把它叫作開放式禮拜,開放禮拜。從哪個意義上說是開放的呢?就是說不是關閉式的,而是打開的,是開放式的。在各個方面都開放了,不是說一定要唱讚美才行,也可以唱一些流行歌曲,當然也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樣的禮拜也把它叫作求道者禮拜。

 

一說到求道者,就會想到印度的哲學那些方面。但其實這並非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對我們來說,特別是對瞭解中文聖經的人來說,這也是很熟悉的話。我們說“太初有道”的時候,這個道就是“求道”的那個道,也有話語的意思。這道就是人們的路。就是說“道”這個詞有路的意思,也有話語的意思。這“道”也有說話的意思,耶穌說話。

 

“道”這個詞很奇妙,真的是很奇妙的一個詞。在希臘語中“洛各斯”這個詞也是一樣的,洛各斯這個詞也是同樣的使用。道有話語的意思,也有說話的意思。洛各斯有道的意思,也有說話的意思,所以翻譯成道正合適。

 

我們說求道者禮拜,也就是求道的人獻上的禮拜。那麼我們是求道者嗎?我們是什麼人?我們不是求道者的話,那麼我們是什麼?我們是得道者,我們已經得道了,我們是得道的人,已經得到了道,是完全不同的。

 

世上的宗教全部都是求道者,宗教徒都是求道者。問問佛教徒“你得道了嗎?”沒有人會肯定地回答。佛教徒把這叫作超脫,如果問他“你超脫了嗎?”都會回答“沒有。”沒有一個人說自己超脫了。有一個挺受敬仰的僧人,他在臨死之前說什麼呢?“我要去地獄了。”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僧人,但是他卻說“我要去地獄了。”對他們來說,他們所說的地獄,就是說這個世上也是地獄。他們沒有誰敢說自己得到了道,但我們從一開始就得道了。

 

那麼那些人為什麼一直求道呢?人是非常不完全的,因此有矛盾,不完全,總是無法得到滿足。而為了補充這個不足,就常常需要求。為什麼?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去想。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軟弱,自己的一些糾葛,把這個放在重要的位置,以這些為中心去考慮事。但是連很多基督徒都這樣認為,所以很難承認自己是得道者。

 

要知道因為我們得到了這個道,因為道進入到了自己裡面,所以上帝將聖靈差給我們,來證明我們裡面有道。上帝差聖靈來,就是為了證明這道在我們裡面,為了堅固在我們裡面的道。但是肉體仍舊是不完全的,不斷的有糾葛。靈魂遇見上帝,得到了話語,得到了永生,也得到了自由。但是肉體一直是不完全的,心也一直是不完全的,心總是動搖。肉體也動搖,心也動搖,感情也動搖。如果以這些為標準的話,那麼就會認為自己還沒有得到道。

 

但要知道我們的信仰不在乎肉體怎麼樣,甚至也不在乎心裡是否平安,甚至如果拿心裡是否平安為標準來判斷的話也會受試探的。還有感情,感情有的時候就好像要飛起來,飛到天上一樣;有的時候就好像要跌入低谷一樣,根本無法相信。

 

有的時候心情特別糟糕,自己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肚子餓了,或者是沒睡好覺。看孩子就可以發現,孩子們肚子餓的時候就會心情不好。大人因為長大了看不出來,但其實傷心的理由跟小孩子是一樣的。或者是因為困了,或者是因為肚子餓了。如果吃飽飯,也睡足覺,看看心情都會很好的。早上起來不是心情很好嗎?所以想作工的時候,應該早上起來早點作工,不要到晚上很晚。

 

有憂鬱症的人總是在晚上不睡覺是不行的。在沒有力氣的狀態下肚子也餓,也困,那個時候如果還不睡覺,就會感到很痛苦的。所以憂鬱症患者、心情憂鬱的人不要晚上睡的太晚,而要早睡早起,多曬曬陽光。還有心情好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心情好。看一些正在熱戀中的人,他們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因為他們總是很主動地跟別人打招呼。平時並不是這樣的,但當他在熱戀當中的時候,很自然心情就會變得很好。

 

所以這些感情上的東西是無法相信的。心情昨天高興得就好像能飛到高空,而今天突然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而且那些不好的事情總是一次性的來,一次性的湧來。

 

特別是對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讓我們感到心情沮喪,感到心情不快的一般是什麼呢?是他人的評價,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特別是上司對自己的評價。這些評價對自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會叫自己的心感到很痛苦,因著自己沒有得到承認、得到認可。不僅這個人不認可我,好像那個人也不認可我,好像那個人在辱駡我似的。這樣的不好的事情總是一下子湧來,是不是?常常會是這樣,所以跌倒的時候就跌的很厲害。

 

這樣的事情經歷過幾次以後,那麼就不會再絕望了,我們就不會再相信這樣的感情。因為這只是一段時間是這樣的,到了明天心情還會變好的,所以我總是這樣想,慢慢地也就有了能夠控制自己感情的能力。但是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嚴重的時候會怎麼樣?會懷疑上帝是否愛我,好像上帝不愛我,甚至這樣懷疑,就好像傻瓜似的。

 

我們已經得到了話語,拿著這話語生活。但因為總是受到肉體的動搖,所以為了補充這肉體的不足而總是想要做些什麼,搞肉體的修養。結果這樣努力下去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因著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滿足。從這些地方得到滿足是人的屬性,是宗教的屬性。因著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滿足,自己汗流滿面地付出了勞苦,自己努力了,有成就感,因此而感到滿足。這是人肉體的屬性。

 

宗教就是這樣的,文化的極點就是宗教。人總是要成就什麼,總是要得到認可,這就是宗教,宗教就是這樣的。在世上得不到認可的人過宗教生活的時候會認為上帝知道我的心,上帝認可我,常常這樣的自我安慰。但是上帝怎麼知道你的心呢?那只是自我安慰而已,沒有任何的應許,只是自己隨意在做。

 

信耶穌的人總是想補充自己的一些不足的地方而付出努力,把這個與上帝的應許混淆在一起,所以總是過律法性的生活。覺得如果自己不去做好像就得不著,如果不去努力好像這個應許就不會臨到我身上似的。但上帝想要賜給我們的一切不是憑著我們人的努力能夠得到的,而是憑著什麼得到?憑著應許。

 

那麼為了得到這個應許不是要努力嗎?人們常常這樣想。在聖經羅馬書裡面說什麼?即使自己沒有努力,努力的人得到的話那就是代價,但沒有努力的人也想要得到,在人看來這是厚臉皮,但是用這種厚臉皮的心去相信上帝已經應許給我了,他會給我的。這樣的信是上帝所喜悅的,上帝以此為義,就是這種厚臉皮一樣的信心。

 

相信即使沒有付出但是也能夠得到上帝所應許的,這個信能夠得到上帝的承認。這與我們所想的完全不同。我們可能會覺得沒有臉,不好意思,但這不是我們沒有臉的問題,而是在承認上帝的義,承認上帝的應許,承認上帝的話語。還有,也相信上帝必定會遵守他所應許的,而這一切都是我們已經確認好的。

 

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是如何成就的,通過幾千年的時間人們已經確認了,上帝真的是守約的一位。而耶穌基督完全地成就了這應許,所以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面與耶穌聯合了,也就成為了在這個應許裡面的人。我們是已經得到應許,然後開始的人。不是說我今後要努力得著這應許,而是我已經在耶穌基督裡面得道了,已經得到了這個道。已經進入到了耶穌基督裡面,這個應許已經是屬於我的。我們相信這一點,然後開始。雖然有程度上的差別,但是我們已經擁有了這應許。

 

就好像在奧運會上有選手得第一名,也有選手是最後一名。但是不管怎麼樣,已經有了能夠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已經得到了這個資格,放心就好了,要知道能夠參加奧運會是何等的榮光啊。中國參加奧運會的選手中,有的選手受到人們的指責,因為有些選手說什麼呢?有些選手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得勝,而在於能夠參與這奧運會本身。他們說“能夠參加奧運會已經很不錯了。”有的選手這樣說。

 

當然這不是選手該說的話,但是信心挺不錯的。他們把能夠參與奧運會本身當作高興的事,所以在選手入場的時候,有些選手進入到運動場,手裡拿著什麼呢?手裡拿著相機。要知道現在入場不是為了觀看表演,而是參加比賽。但是他手裡卻拿著相機,心裡已經充滿了幸福。我們是已經得著了,然後再征戰。上帝把這應許給了亞伯拉罕,關於亞伯拉罕的福在加3:16可以看到。

 

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上帝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3:16

 

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創13:15

 

這個子孫是單數,並不是複數,用肉眼來看的話是指著以撒說的吧,表面上看是這樣的。但這是預言,你和你的後裔,是指著耶穌基督說的。

 

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上帝。(創17:8

 

這裡說的後裔是指著耶穌基督,賜給耶穌基督的。所以總是想給我的話,就會混淆不清,會覺得我好像得不著似的。要知道這並不是給我們的,而是給耶穌的。給誰的呢?是給耶穌的,把這一切都給了耶穌。不是給我們的,不要認為是給我們的,從來沒有給我們,是給耶穌的。因為想是給我的,所以覺得我好像沒有領受的資格似的,覺得自己好像得不著。但是要知道這是應許給耶穌的,已經給了耶穌。

 

那我們為什麼能一起得到呢?因為我們與耶穌聯合了。我們是今後要與耶穌聯合嗎?還是慢慢地與他聯合呢?你什麼時候與耶穌聯合了?是在相信,信而受洗的時候就已經聯合了,已經與耶穌聯合了。因為我們已經與耶穌聯合了,所以也擁有了上帝應許給亞伯拉罕的那個福分。在我們受浸禮的瞬間就已經擁有了,然後我們才開始過信仰生活,就是說上帝給耶穌的我也一同得到了。不是說今後我要好好地去努力才能得到,而是在我領受浸禮的時候,我們受浸禮的時候已經得到了。

 

還有天國也不是為我們準備的。如果說是為我們準備的,讓我們喜悅的話,那麼滿可以讓我們生活在千年王國時期。這樣的話我們就已經感恩不盡了,對吧?有的人說“如果我能夠生活在千年王國時代該有多好啊。”我的兒子們這麼說,想一直生活在這地上,還可以到處飛,行動自如。而且我的小兒子喜歡吃水果,這裡也有很多的水果,所以他想一直生活在這裡。

 

如果是為了人類的話,千年王國也足夠了,但是天國是為誰準備的呢?是為了上帝的兒子而準備的天國。而因為我們在兒子裡面與他聯合了,所以可以一起得到這天國,一同得到。不是說今後我要努力地做好才能夠進天國,而是已經得到了進天國的門票。只不過你與主到底有多親近,根據各人所做的有所不同,那個需要各人努力。但是這個門票、入場券,我們已經得到了。

 

我們已經得到了這個入場券,所以帶著這個入場券作工的話心裡該有多麼踏實啊。作工的時候即使稍微犯了點什麼錯誤,七十個七次也會饒恕我們,主這樣的應許給我們,他給我們這樣新的機會。讀大學呢?我現在已經上了年紀,沒有機會去讀大學。但去天國呢?上了年紀也可以,跟年紀沒有關係,隨時都可以得到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們不要像求道者一樣,好像自己還沒有得著似的,而要知道我們是得道的人。

 

那麼我們現在要尋找的不是得救的方法,而是什麼呢?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那麼就要為此忠誠,要忠誠。不是在尋找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而是已經知道了。為了我們已經知道的要去努力,要忠於我們所知道的。現在我們禱告的時候,就這樣的祈求吧!為了我們已經知道的,我們已經明白的而去努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