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的果子
加拉太書講解(二十五)
【加5:22-23】
講道: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22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23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5:22-23)
這裡說情欲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欲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情欲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仁愛,既然領受聖靈,受到聖靈的支配,那麼主所說的仁愛就要在我們裡面顯出來。要犧牲自己,要為了把從上帝那裡領受的愛分給人而努力生活。然後是喜樂,要充滿喜樂,把盼望放在那天上,然後充滿永遠不會消失的喜樂。就是說,我將我的喜樂,也就是平安賜給你,不像世人所賜的。和平,因為與上帝不和平,所以夫妻關係也不和平,與人的關係也不和平,總是發脾氣。如果與上帝的關係和平,那麼跟人之間也能夠有和平的能力。
再就是忍耐,上帝恒久地忍耐我們,如果他不忍耐我們的話,我們早就滅亡了。信耶穌以後,我們有了很多的經驗對吧?有了很多的體驗。關於上帝的恒久忍耐,以前不知道上帝在忍耐我們,但是我們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忍耐不了自己,到底要這樣到什麼時候啊?但是上帝卻一直忍耐等待我們,給我們機會。我們會效法上帝的這種忍耐的心,學會理解人,忍耐人。如果是過去的話就會發脾氣,“幹嘛這樣?”但是信主以後就會想那個人應該有什麼原因,會考慮到這些,會忍耐、等待。
再就是恩慈,會對人帶有恩慈的心,覺得很可憐。夫妻兩個吵架之後,看到對方睡著的樣子,心裡又產生了憐憫的心。還有對孩子也會有憐憫的心,對老師也是。還有對開出租的司機們總是感到厭煩,其實他們也是很可憐的,他們也需要福音,所以我們反而應該給他們傳道。再就是良善,我們要有良善的心,不要懷有惡意。再就是信實,要信實,要對教會忠誠。對於給我帶來永生,養育我的教會,要對它忠誠,對牧會者忠誠。
溫柔,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不輕易發火,不焦躁。然後有節制,想做的儘量不去做,而不想做的卻讓自己去做。因為按照話語去節制自己,所以經上說有了知識又加上節制。因為你知道了,所以你就會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因為哪個法會不喜歡這樣做呢?什麼法會不喜歡呢?都喜歡,這樣做都是好的。
但是人們總是強調說聖靈的九種果實,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強調九種。人們總是喜歡製造一個框框,然後把自己框在裡面。其實何必說九種呢?二百種、三百種又怎麼樣呢?保羅寫著寫著寫了九種而已,但是何必把它說成是聖靈的九種果實呢?難道再說一條不行嗎?如果再加上一樣不行嗎?加上慈悲或者是憐憫,加上這樣的東西不行嗎?也可以寫十種啊。但是人們總是被這樣的東西給捆綁,甚至把它變成教理。“如果沒有聖靈的九種果實就無法得救。”出來這樣的教理。
這周我收到了一封信,信裡面的這個人說自己有很嚴重的問題,什麼問題呢?他說自己今天在聽講道的時候聽到了講道者說不能說聖靈的九種果實,應該說聖靈的九種味道,他聽到了這樣的講道。講這道的人也真夠可笑的了,聖靈的九種味道,說不能說聖靈的九種果實。這個人聽了這樣的道之後覺得這道說的很有道理,應該說聖靈的九種味道。然後他問我“到底是九種味道對還是九種果實對?”他對我說一定要把這個真理告訴我。他寫了這樣的一封信給我。
這樣的人很多,我不知道該從哪裡給他講。我常對這樣的人說“先不要管這個問題,你先進到我們的博客裡面,從以前的講道開始,一個一個地打好基礎吧,好好地聽一下那些講道吧。”其實如果問保羅“那個時候你說了聖靈的果實有幾種啊?”那麼保羅可能自己也不知道。雖然是他自己寫的,他可能需要重新翻開看看,哦,原來是九種。
這樣的事誰會禁止呢?這樣的法都是好的。那麼這麼好的東西它是有目標的對吧?但其實從一開始要說的重點就不在於這裡。耶穌所介紹的聖靈是做耶穌的見證人,那為什麼一定要提到這九種果實呢?原因很簡單,領受聖靈的話以為人們就會做的很好,會成為耶穌的見證人。但是沒想到人們別說是做耶穌的見證人,僅僅安安靜靜地過信仰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在他們的行為方面有太多的過犯,太多的問題,不能成為人們的美德,反而成為人們批判的對象。所以先暫且不說靠著聖靈做耶穌的見證人,而是先提到領受聖靈的人應該怎樣做。
既然領受了聖靈,至少不應該這樣這樣做嗎?然後就出來了這些話語。那之前說,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前面提到這些。就是說加拉太教會裡面存在這樣的事情,所以保羅感到很鬱悶,領受聖靈的人怎麼能夠這樣呢?作為領受聖靈的人,這不是應該最基本要做的嗎?所以才提到了這些果實。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的話,你再怎麼擁有優秀的福音,誰又會聽你的話呢?
做保險的人他們有原則,他們首先不是把保險好好地介紹給人,而是成為對方所喜歡的人,這是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這是他們的第一原則。就像這樣,要想把這個福音傳出去,問題不是說這個福音有多麼的優秀,而是在於我要成為對方喜歡的人才行,只有這樣人家才會買你的保險。福音也是,我要成為對方喜歡的人,然後那個人才會跟著我來教會。不然的話,人家聽了再好的福音也不會停留在教會裡面。所以我們要成為人們喜歡的人。其實這樣的話耶穌不必說。
金箕東元老牧師只講原則的事,只講福音,講上帝,只是把上帝介紹給人,清清楚楚地把上帝介紹給人。而現在的監督呢?他帶有什麼樣的想法?我們元老監督對於上帝很清楚,很瞭解,但是對人卻不瞭解。當然他不是不瞭解人,這個意思是說什麼呢?他把人想得太好了,把人的水準想得太高了,覺得別人都跟自己一樣,只要領受恩典就會謙卑,只要領受恩典就會忠誠。但其實卻並非如此,人們的水準都太低了。
如果這樣的判斷人,然後把上帝的話語給人的話,那麼人們學了這個話語,反而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反而轉過來攻擊你,忘恩負義,出來這樣的人。所以首先我們要學會做人,現在強調的就是這一點。要學會做人,現在在強調這一點。也可以說這是庇哩亞運動第二代理所當然要開展的運動,首先從做人開始。
實際上的確如此,我也跟許多中國的信徒打交道,有的人再怎麼瞭解話語,但是卻很難成為優秀的工人,為什麼?因為他的人品太不像話了,人們都不喜歡他,結果庇哩亞的話語受到辱駡,所以要具有好的人品。耶穌對於這樣的人沒有說三到四,而是叫人靠著聖靈為上帝作見證。集中地教導上帝的話語,集中地作工,但是沒想到人們不是擔當這個話語,反而變得很淫亂,爭鬥,總是為了處理這些事情而繁忙。
只有希伯來人在這個方面很優秀。上個周監督在帶領通宵禱告會的時候有提到要看一下希伯來書。拿希伯來書跟哥林多前書做一下比較,希伯來書是寫給希伯來人的,裡面很乾淨,你們為什麼這樣,不要犯姦淫,這樣的事根本就沒有,沒有提到這樣的內容。只是說我們以前在律法下面侍奉上帝,但是這律法的實質顯明出來了,所以不要再回到過去,也不要被律法捆綁,要靠著真理生活。希伯來書裡面的內容都是這麼的乾淨,把這些內容講的井然有序。裡面並沒有對希伯來人說你們不要犯姦淫,不要拜偶像,不需要對他們說這些話。也不需要對他們說你要遵守秩序,因為他們已經接受了很好的訓練,很優秀。
但哥林多前書,加拉太書,看一下,一塌糊塗,甚至連不信者當中都沒有這樣的事情。因此保羅才一直提到這些內容,因為這些人的水準達不到能夠領受福音的水準。所以為了叫他們能夠具備一定的水準,才這樣一一地指點他們。但希伯來人不需要那麼做,如果他們達到了希伯來人的那種水準,接受好那樣的訓練的話,那麼根本就不需要提到聖靈的果實。因為人做的不好,所以才會出來這部分的內容。
還有牧會者的心更是這樣,牧會者因為一直關心著教會,所以張開口就會說要遵守秩序,要順從等等。但是如果太過分地這樣去強調,過分地傾向哪一面的話,一直強調什麼倫理道德,僅僅強調的話,那就會成為宗教。幾千年來一直這樣做,確實基督教有那方面的傾向。
所以現在我們要抓好重心,目標在哪裡,目標是什麼?說這些內容的目標在於真理,領受這真理,然後叫這真理的話語應驗在自己身上,也把這真理的話語傳給人。但是人都具有這些弱點,那麼真理會因此而受到譭謗,所以才會提到這些內容。一切的目標都在於真理,教會的成功,教會要興盛,目標在這裡。這些內容不是一一地去看,慈愛,還有喜樂,和平。
既然說是果實,是聖靈的果實,那麼就是說在聖靈充滿的時候很自然就會結出果實。當我們不是做肉體的人,而是做聖靈的人的時候,就很自然會出來這樣的果實。那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就是被聖靈充滿。如果僅僅強調喜樂的話,可能就會朝錯誤的方向去。我們只要求聖靈充滿就好了,什麼時候被聖靈充滿呢?聖靈的本質是真理的靈,所以我們只要認識真理,並且為了傳真理而去努力的時候,那麼很自然就會結出這些果實。
所以耶穌說“你們要多結果子,多接果子的樹,父就會把它修理乾淨,讓它更多地結果子。”就是說當我們願意去順從,要去傳揚真理的時候,很自然就會結出這樣的果子。如果僅僅強調果子,反而讓果子成為主要的話,那麼很自然地就會成為人本主義。我們不能那麼做,我們要深入地認識真理。不僅滿足於這一點,還要為了見證真理而努力,求聖靈的能力,這個時候就會結出果實。
我們要成為真理的人,要認識真理,順從真理,讓真理在我身上彰顯出來,不要讓真理在我裡面受到譭謗。我所擁有的真理再怎麼好,如果對方看到我就不想聽我所說的話,那怎麼行呢?所以我們變得溫柔也是為了傳好真理,忠誠、信實,也都是為了傳真理,與人和平也是為了真理,都是為了讓真理通過我彰顯出來。我們禱告的時候,讓我們成為被真理充滿的人,成為屬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