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選擇愛

加拉太書講解(十七)

【加4:12-20

講道: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12弟兄們,我勸你們要像我一樣,因為我也像你們一樣,你們一點沒有虧負我。13你們知道我頭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疾病。14你們為我身體的緣故受試煉,沒有輕看我,也沒有厭棄我,反倒接待我,如同上帝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穌。15你們當日所誇的福氣在哪裡呢?那時,你們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來給我也都情願。這是我可以給你們作見證的。16如今,我將真理告訴你們,就成了你們的仇敵嗎?17那些人熱心待你們,卻不是好意,是要離間你們,叫你們熱心待他們。18在善事上常用熱心待人,原是好的,卻不單我與你們同在的時候才這樣。19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20我巴不得現今在你們那裡,改換口氣,因我為你們心裡作難。(加4:12-20

 

保羅給加拉太教會的人寫信,加拉太教會的人是通過保羅的傳道改變而信耶穌的。後來猶太人來到他們這裡傳道,聽了猶太人的傳道。他們傳的是要遵守安息日,要受割禮,要遵守什麼節期,節日。而對於這一點帶有不同意見的保羅,他們也開始攻擊。保羅可能通過別的方法給他們解釋了,但是這些人並沒有接受保羅的解釋,而是指責保羅,說保羅的壞話,開始不喜歡保羅。所以保羅針對加拉太人給他們寫信。

 

剛才我們所讀的經文可以感覺到保羅很惋惜的心,不是因為人們不喜歡他,厭惡他,拒絕他而感到遺憾;遺憾的是唯恐這福音變質,因為這樣做給福音帶來了改變。所以保羅就講到起初到他們那裡去的時候那個情況。剛開始到他們那裡去給他們傳話語的時候,在會堂裡傳話語。有領受話語的人,也有不領受話語的人。領受話語的人就把保羅帶到自己家,更多的聽保羅講道,就這樣形成了教會。

 

這些人聽了保羅的話,接待保羅的時候,這裡說什麼呢?我頭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疾病。你們為我身體的緣故受試煉,你們沒有輕看我,也沒有厭棄我。就是說當時他身體有疾病,有人說他可能有眼病,有這樣的說法。也有人說保羅是很有能力的使徒,怎麼能有病呢?應該不是病。聖經上其他的經節裡面說是肉體的刺,也就是說這肉體的刺不是指疾病說的,可能是指猶太人的攻擊說的,也有人這樣說。這樣說的人他們認為保羅一輩子也沒有病,但其實不能這樣看。我們給他人醫病,並不代表我就不會生病。

 

中國有一個叫宋尚節的基督徒,在1910年左右,他是一個非常被上帝使用的、有能力的僕人,可以說是中國的視無言。這是我這麼說的,反正他的作工很了不得。當時他也到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方去作工,帶領聖會。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是年紀還不大的時候就去世了,因著痔瘡去世的。因為痔瘡太嚴重,站在那裡講道結束之後,血會一直地往下流,後來因此而去世了。雖然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但是通過這個人難道沒有什麼事工出現嗎?不是的。通過他有很多的醫病的神跡彰顯出來,雖然他自己被疾病困擾著。

 

我們的視無言也是,雖然他做著很大的事工,但是難道他的身體就很健康嗎?他也是非常軟弱的。我自己也是一樣的。在中國的時候我經常帶領復興會,給他人趕鬼、醫病,但當時我卻發燒到39℃、40℃,很熱很燙,一整天好像要死掉的感覺。但我還是支撐著去給別人禱告、醫病。別人的病得到了醫治,而我自己呢?身體還是很弱。也有這樣的事情,這也是可能發生的。不是說我一定要很完全、很完美,然後才能夠做主的事。

 

保羅當時也有軟弱的地方,保羅當時也可能身體有疾病。但是不要看不起他,不要想主的僕人怎麼能被疾病捆綁呢?當時的信徒們沒有小看他,而是把他當作上帝的天使,或者是基督一樣的接待他。就是這樣的人,當時他們說如果可以的話,眼睛也願意挖給我。當時你們是如此的愛我,為什麼?因為從我這裡聽到了福音。

 

但是16節說什麼?如今,我將真理告訴你們,就成了你們的仇敵嗎?就是說現在他們把保羅當作了仇敵。為什麼?他們沒有什麼改變,他們是聽了以前所傳的福音而成長起來的人,只不過是中間有人去離間了他們。他們受到了影響,所以就把保羅當作仇敵,去辱駡保羅,詛咒保羅,說保羅也不算是使徒。

 

這是多麼令人惋惜的事啊,同時對保羅所傳的福音也藐視了。要注意這一點,如果藐視一個人的話,連這個人所傳的福音也會藐視的。就是說,如果藐視視無言的話,也就會藐視視無言所傳的話語。比如說,有人說“迷惑的靈根本就沒有聖經的根據。”這樣說的人對視無言根本沒有尊敬的心,認為自己比他更強,所以才會輕易地說出這樣的話。

 

保羅說什麼呢?保羅在這裡說“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多麼令人遺憾哪,人們聽了別人的話,然後就這樣改變了。明明自己有體驗的,從保羅口裡出來的福音他們領受了,也受了浸禮,領受了聖靈,遇見了主,有了很多的體驗卻否認這一切。就是說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寧可聽別人的話而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體驗,為什麼?因為人們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會拿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拿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指責一個人。

 

為什麼那麼信別人的話呢?人如果是合理性的存在的話沒有關係,但是人並非合理的存在。我們承認我是罪人,這個意思就是說我不是合理的存在,但是人們總是想要合理地講,追究。追究是非的時候有標準,這樣做對,這樣做不對。那麼這個標準是誰來立的標準呢?是我所想的標準,我所選擇的標準。帶著這個標準去判斷牧會者,判斷教會,帶著自己的標準。那麼在這瞬間意思就是說我比他們強,我在他們上面。因為你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才出現判斷的心。

 

可能還有我所不知道的,還有我想不到的部分,他們所體驗的比我多的多,他們想到的肯定比我所想的還要多。如果這樣認為的話,就不會輕易地做出判斷。但是輕易地做出判斷,那是因為把自己的標準放在上面來判斷對錯是非。其實我在說話的時候也常常會說誰對誰錯,說出這樣的判斷的話。那麼說明在我心裡也已經不知不覺地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比他強,我有這樣的成功的經歷。人如果有成功的經驗的話,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很輕易地判斷別人。

 

這樣愚昧的想法一直積累下去的話,那麼就會被打一棒子,然後才會警醒起來“對了,我是罪人。”就會變得謙卑。我們要想賢明的活的話,在你挨棒子之前,就要謙卑地常常否認自己。

 

但問題是什麼呢?總是受到污染。就是說你判斷別人的話,那麼周圍的人也會被污染。聽到那樣的話,即使我不想聽,但是那個想法已經在我裡面紮根了。即使我的意見跟那樣的判斷不一樣,但是因為我聽到了這樣的判斷的話,那麼很快這樣的想法就會進入到我裡面,即使我不贊成那個人的意見。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當人要說這些判斷的話的時候,趕快的躲開,離開那個地方,這是上策。就是避開,不要聽那樣的話。避免聽那樣的話,這就是上策。如果聽了的話,就肯定會受到影響。

 

比如說,如果有人說“要對哪一個人的會的問題要做一下調查。”雖然我不相信那個人是那樣的,但是如果聽了這樣的話,“是嗎?可能嗎?”人如果承認我是罪人的話,那麼就是承認我是一個非常軟弱的存在。即使你心裡不想受影響也無法不受影響,所以你如果在心裡謙卑地承認自己是罪人,那麼最好就不要聽那些判斷的話。

 

看更不行,當別人要給你看什麼的話,趕快躲開,最好避開。也不要主動地去找那些事去看。為什麼?因為出於愛。對於你所愛的人,不會去想他不好的那一面。如果你愛他,就會想把他想的更好,為他做解釋。

 

我們要愛什麼?對於耶穌基督,聽了再壞的話,我們要想的好。但是對於耶穌有多少壞話呢?如果把那些壞話拿來都去分析,拿資料去調查,“哎呀,耶穌是假的,耶穌死了,在哪裡發現了耶穌的墳墓。耶穌當時死的時候穿的白褂子在哪裡發現了,還有耶穌的子女在這世上生存。”寫了關於這些的小說。那麼關於這些內容我們乾脆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乾脆不要去想知道。

 

就好像挪亞的小兒子,他看到父親的羞愧的時候,知道父親現在在做什麼,赤裸裸地躺在那裡,這個時候他親眼看到了這一點。但是他的兩個哥哥們,挪亞的兩個兒子並不是進去看一下,然後再給他遮住下體,而是倒退著進去。因為看的話會受到影響,以後再看到父親的臉的話會聯想到那個場面,所以乾脆不去看。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倒退著進去,遮蓋了父親的下體。這就是在保護自己,這是自我保護。

 

我們對於教會也是一樣的,有很多網站、網頁對於教會批判,那裡面有很多的資料。關於我們韓國教會的牧師,他們的賄賂問題,一些不好的事情,調查的資料都在那裡,有這樣的網站。有的人故意地去尋找這些資料,把這當做他的使命。開設這樣網頁的人大部分之前都是基督徒,那裡面涉及到很多的牧師,很多的內容。如果仔細去看的話,大部分也可能都是事實,當然也有片面的一方面。

 

我們說這是事實,其實這個世上並不存在很多事實。歷史是什麼?有沒有客觀性的歷史?《歷史是什麼》,有這樣一本書,很有名的。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說什麼呢?根本不存在客觀性的歷史。有的人拿著一個人來爭吵,“這是事實。”但事實是不存在的,全部都是解釋過的事實。我們所學到的所有的歷史都是被解釋過的歷史,被解釋過的,就是從某個人的立場上解釋的。那麼你從誰的立場上去看呢?那你自己決定。現代就是研究心理學的,還有人際關係的那些人,他們也這樣說。

 

我們在決定什麼事的時候,並不是憑著理性,並不是理性在判斷,而是感情在判斷。第一眼看到一個人,心裡就會產生判斷,我喜歡這個人,或者我不喜歡這個人,三十秒鐘之內就會決定。在面試的時候,我要不要使用這個人,其實感性很快就會做出決定。然後為了叫自己所做出的這個決定合理化而去使用理性,就是這樣,所以就尋找有關的資料。

 

在招聘的時候比如說有一排人坐在這裡,然後很快你在心裡面已經有了決定。當對於你所選好的已經看好的那個人提問的時候,你也會提你所關心的那個問題,然後對於他的回答也會做出好的解釋,最後去選擇,去聘請那個人。選好人以後,後來會發現選中的人大部分都是,女孩子都是很漂亮的女孩子,為什麼?因為當時你在心裡第一眼就已經看好了,所以再去尋找對她有利的理由。都是這種方式,做事的時候都是這種方式。

 

當我們說我支持誰的時候,那麼憑著那個感情會尋找到很多有利於這個人的很多情報。如果感情不好的話,那麼也可能會找出不好的一些情報。在中國對於我的評價大部分都很不錯,但從一開始就帶有不好的感情的部分的人,無論我怎麼做事情,說什麼話,都會把它解釋的很不好,會說的很不好,有這樣的傾向。如果看他所說的那些話,所解釋的那些話,都很有說服力。但那都是從他的立場上去解釋的。從其他人的立場上去解釋的話就會完全不一樣。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我們現在使用的韓文是世宗大王那個時候創造出來的。大家都認為很好,很棒,在世界上也是被認為是很優秀的文字。但是在當時也有很多反對的人,甚至有過奏本給世宗大王。奏本上說什麼呢?絕對不能製造韓文,絕對不可以。這就好比把發出香味的藥材扔掉,去選擇臭臭的糞球一樣。說這是非常卑賤非常愚昧的行為,非常地反對創造韓文。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人物叫崔馬力,這個人幾乎沒有人喜歡他,都認為他是一個壞蛋,是一個勢大主義者。但是從他的立場上來看,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當中,如果從理解他的角度去看的話,可不可以理解呢?可以理解,太值得理解了。我讀過那個奏本,很有說服力。讀了他的奏本,真的不應該創造韓文。現在只不過是從我們的立場上來看,從我們這個角度來看不行。但是我們現在所批判的結果是歷經了幾百年才出來的。當時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是充分可以理解的。

 

人如果從理解人的角度去看的話,沒有什麼理解不了,甚至連殺人犯都可以理解。人的心有多寬呢?甚至連那些關於歹徒的電影,裡面的歹徒看起來都是非常帥,看起來很好,讓人看完了以後有一種我也想成為歹徒的那樣的心。沒有這樣的心嗎?我看了那樣的電影就會產生這樣的心,因為完全是從他們的角度上去拍的。也就是說都有自己的角度,這個角度所表現的是什麼呢?你現在愛誰,是否愛他。說的僅僅是這一點,而不是事實。

 

對於教會,比如說如果說不好的話,你說這些話只能說明你對教會帶有什麼樣的態度。有人對我的家人說三道四的話,如果讓我聽到,我不會同意他的說法。因為我會從好的角度去理解我的家人,所以不會同意他的說法。比如說,如果有人來到我這裡對大家當中的誰說什麼的話,那我會怎麼對他說呢?我當然會從好的角度去理解,會為大家辯護。我不會贊同那個人所說的話。而如果沒有贊同的心,沒有愛人的心的話,就會說這樣的批判的話。

 

對於所領受的福音如果有感謝的心的話,那麼給我帶來福音的那位,像保羅這樣的人,無論聽到什麼樣的關於他的話,反正我是通過他得到的永生,認識了真理,領受了聖靈。那麼不管別人怎麼說,我有體驗,那就不應該改變。別人說的再怎麼好,我們也要去愛保羅,那也要去愛保羅,不能跟人家一起去辱駡保羅。怎麼能跟他人一起去指責保羅不是使徒呢?離間的人之所以那樣說是為了叫這些人不要再跟隨保羅,而是跟隨自己,所以才這樣說。但是這樣做的時候連福音也一同會變質。

 

庇哩亞運動是通過視無言開始的,庇哩亞與視無言是無法分開的。這一點也是因著以上的理由,不是說我個人喜歡視無言,而是我們知道上帝使用這個人,通過他給了我們恩典,讓我們認識了真理。僅僅因著這一點,我們也應該愛他,我們就能夠決定我要愛他,我們是決定愛他,而不是說他很可愛。如果大家認為他很可愛的話,那麼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可能會感到很失望。從遠處看很可愛,很值得愛;但是如果從近處看的話,人不是只有可愛的一面。所以最好人與人之間也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比如說韓國的演員黃新惠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她結婚以後沒到幾個月就離婚了,因為從近處看就不是那麼可愛了。我原來以為內蒙古草原是很令人喜愛的地方,在那裡可以盡情地打滾翻滾,在那個綠油油的草地上可以盡情地躺在那裡。但是真正去一看才知道,那裡根本不能隨便坐在地上,沒有可以隨便坐下來的地方。全部都是荊棘,是很鋒利的刺的荊棘。羊群不是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吃草,而是要在荊棘當中尋找草吃。

 

就好像這樣,聖經裡面從遠處看能夠看到耶穌的血,有生命;但是從近處看的話,裡面充滿了很多人類骯髒的樣子。我們要決定愛,而不是因為他本身可愛。我原來是罪人,卻得到了永生,得到了救恩。承認這一點的人要感謝,要愛他。總之上帝向我們要求的是愛上帝,竭力愛上帝,盡心、盡力、盡意地愛上帝。要愛耶穌基督,盡心盡力地愛耶穌基督。還有他的肢體,也就是教會,要盡心盡力地愛教會。我們要下決心這樣做,而不是他本身很可愛,能讓人覺得很可愛。我們現在禱告的時候就求讓我能夠下定這樣的決心,能夠有愛教會的信心與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