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努力才能得著的國(2

【太112~19

長春喜樂庇哩亞教會2015614日主日禮拜晚

證道:劉保羅牧師

錄入:喜樂人佳音

 

上帝

必成就所定的旨意。

為了叫人

認識上帝與他的國

差遣了眾先知、話語以及律法(約114~17),

並叫人去順從,又叫順從的人

成為上帝的聖民(林後616)。

到了時候

上帝為了向全人類施恩

讓人把上帝的旨意傳遍天下,

這就是福音(林前1123~27)。

可是

只有信靠福音的人才能蒙受上帝的關懷。

在人來到上帝面前的路上有數不勝數的絆腳石,

耶穌親身擔當了這所有的一切。

耶穌把自己的功勞作為恩典賜給我們(彼前224),

為要叫信耶穌的人更容易地進來。

我們的信

必須依靠主耶穌的功勞(彼前321)。

 

◎我們的信,首先要戰勝世界。

若不勝過自己

就無法成為嶄新的信者。

 

◎要承認自己的罪,

並要不斷勝過罪。

得勝的人才是真基督徒。

 

◎要克服自己的感情,

而服從上帝的旨意。

這才是真信徒。

 

※天國是侵入的人才能得著的。

非得穿戴全副軍裝,

因為只有豁出命的人才能侵入。

 

約翰在監裡聽見基督所作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風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

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有古卷作“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太112~19

 

上帝是必成就所定旨意的那位。上帝定下的旨意一定要成就,因為上帝有這能力。

 

我在宣教路上,常常有這樣的苦惱,是什麼呢?我定下的事無法成就,定下的約定無法成就。答應好了要去這個教會,但是去不了;答應好了要做成的事,做不到,非常苦惱。有的時候是內憂外患的一些環境上勝不過的問題,我無法成就和各地教會立的約。也有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健忘、疏忽、無能造成的。有的時候家裡出現什麼事,這個事,那個事,身體上有時候也出現問題。有一次我咳嗽,咳嗽的非常厲害,所以我也因此徘徊“要不要去這個地方”,反復地、痛苦地鬥爭“去?不去?去?不去?去?不去?”到最後還是我自己得勝了。我自己得勝了,我就不去了。所以對當地教會爽約了,失約了。這樣的時候走在回來的列車上,坐著列車回來,一點高興不起來,總是深深地責備自己,非常的憂愁,也不喜樂。為什麼?真是看到自己的無能、軟弱。

 

上帝是必定成就自己旨意的。上帝所定的旨意是什麼呢?就是他要建立一個自己統治的國。經過了這麼漫長的歷史時期,上帝創造萬物世界就是為了要建立一個上帝統治的國。到現在,這個旨意可以說是已經成就了。耶穌已經在天上坐著為王,說明就差上帝的百姓一一的進入那榮耀的國度,就結束了。制定上帝國的旨意終於要成就了,完滿了,完全了。但現在只差半步,只差我們有一天耶穌來接我們,然後我們進入,經過最後的審判,一切就結束了。

 

看電視劇的時候,到最後就期待大結局。但是世上電視劇的狗血劇情,怎麼編的都有,按著人的想法去設計。但是上帝完全按著自己的旨意、主張,一開始定下的,到最後一定要成就。

 

那麼上帝為了實現要建立一個自己統治國的這個理想,所以他需要栽培養育自己的百姓。這個國不能空蕩蕩的,所以必須得有百姓。一個國的榮耀在乎民多,不是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而是裡面充滿了榮耀的國民。這個國誰都嚮往,誰都渴慕,誰都期待,國富民安,國富民強,這是人類最嚮往的國度。

 

上周講了五旬節的見證,那就說明這個國度已經降臨了,已經到末後收秋的時候了。就像農夫把田野裡的麥子都已經割好了,一捆一捆的都放在田裡頭,等待著最後收在倉裡頭。打場,打場以後揚場,把稗子和麥子分開,把成熟的子粒收在他的倉裡就結束了。現在是什麼時期呢?如果用種麥子和收割、顆粒歸倉這個比喻來說,現在是什麼時期呢?就是已經割好了,打成捆了,放在田裡頭,就等著最後打場、揚場,然後收在倉裡,就剩最後的時間了。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時期,末後的時期。莊稼已經成熟了,一片片的莊稼都成熟了,已經收割了,放在田裡頭,最後等著它徹底乾燥、成熟。如果麥粒再次落到地上的話,馬上就腐敗了,又死掉了。所以麥子千萬不能倒,也不能夠落在地上,一定要放在地裡面,等著最後秋收的時候,收在倉裡。在這期間一定不能讓它倒,要立在田間裡面,等著它乾燥。所以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時候。

 

上帝經過這漫長的歷史時期,實際上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要訓練自己的百姓。自己的百姓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按著上帝的話語去行的人。這就是上帝的百姓的定義。上帝把以色列民從萬名中,從埃及帶出來的目的是什麼呢?

 

摩西到 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出193-6

 

上帝揀選以色列百姓要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要成為上帝聖潔的百姓。那關鍵是什麼呢?怎樣才能成為上帝的百姓呢?上帝的國度怎樣得以建立呢?那就要聽從上帝的話,守上帝的約,這是前提條件。問問百姓們同不同意啊?後來百姓們回答“同意”,我們願意和上帝立約,願意成為上帝的百姓,然後簽訂了合同。一旦簽訂了合同,就已經以法定的關係定好了,誰也不能撕毀這約了。誰要是撕毀這約,就要招到咒詛;誰要是毀滅這約,上帝就毀滅那人。所以一定簽約了,人就身不由己了,別無選擇了,就一定要成為立志按著這約去生活的人。願意也得願意,不願意也得願意,以後生的子孫後代會不會“誒,那是上輩定的,我們不想,太苦了,我們想像外邦人一樣的隨便生活。那是老一輩定下來的,我們不願意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不守這約。”那不行,世世代代只要是以色列的血統,那麼就要成為和上帝立約的人。

 

那麼上帝立約的目的是什麼呢?制定了這麼多的誡命、律例、典章,目的是什麼?613條的律法,目的是什麼呢?上帝給律法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讓人成為遵守上帝話語的人。遵守這清規戒律,遵守這律例、典章,那還不是最重要的。獻祭不是重要,焚燒祭物也不是重要的,獻多少也不是重要的,獻的好賴也不是特別重要的,最關鍵的是什麼?聽從上帝的話語。要讓人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上帝不讓吃豬肉,不是說豬肉不好,而是你要聽我的話,這才是關鍵,跟豬肉沒什麼關係。有人說:豬肉不好,豬肉髒,豬肉吃了以後像豬一樣懶惰,有豬一樣的性情。吃再多的豬肉,性情也不會像豬一樣。如果你認為老虎肉吃得多,就像老虎一樣;如果你吃了猴子肉,就像猴子一樣靈敏,能行嗎?不是這麼回事。上帝並不是說豬肉本身不好,上帝造的是好的。

 

但是上帝為什麼不讓吃呢?目的就是你要聽我的話。吃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但是有比吃更重要的,就是聽上帝的話。所以人活著不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哪個重要?上帝的話語重要。吃在上帝面前不重要。如果你僅僅是飯桶,就想肉體僅此活著而已,那麼就吃吧,隨便,像豬一樣隨便吃吧,連屎都吃吧。但是你要想讓你的靈魂像上帝一樣水準的永遠活著的話,那麼你就要聽誰的話?上帝的話。不要像豬一樣的連屎都吃,窩拉窩尿,屎尿不分。要有上帝水準的話,就應該聽上帝的話,所以上帝給律法的目的就是這個。怎麼獻祭,釘是釘鉚是鉚地一絲不苟地去做,怎麼做,做的好不好,做的合不合適,規不規範,合乎體統與否,那不是特別關鍵的,最關鍵的是要訓練上帝的百姓聽上帝的話。

 

因為我將你們列祖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日,燔祭平安祭的事我並沒有提說,也沒有吩咐他們。我只吩咐他們這一件說:‘你們當聽從我的話,我就作你們的 神,你們也作我的子民;你們行我所吩咐的一切道,就可以得福。(耶72223

 

我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把燔祭、平安祭(有五大祭,這裡只是說了兩個祭)還有素祭、贖罪祭、贖愆祭,這五大祭沒說。沒有把獻祭的條條框框定出來之前就已經把誡命給了你們。我把誡命給了你們,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讓你聽從我的話。後來加上那些條條框框只不過是使你變得更加聖潔而已。你要達到和上帝相交的水準,就得成為聖潔的,最起碼要成為聖潔的人。

 

首先是確立關係,我要做你的上帝,你要做我的百姓。但是百姓也得跟王差不多,應該擁有王的水準,擁有王和王相交的水準。如果民太次了,太差勁了,跟王不能一條心,不認識王,不承認王,不理解王的意思,那麼王和百姓的關係也無法達成。這裡的關係會彆彆扭扭的,這樣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因此最關鍵的是什麼呢?上帝不僅藉著律法要和百姓確立關係,同時還要藉著先知的教育來引導、堅固,使上帝百姓的水準得以提高。所以在舊約中律法和先知起到的一個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訓練上帝的百姓,堅固上帝的百姓。

 

首先應該確立上帝和百姓的關係,那就是通過律法簽合同,簽了合同以後還要訓練他們,提高屬靈水準,能夠和上帝的水準相當。不然的話,老百姓太差勁了。看到老百姓就知道王咋樣。所以我們一看到印度人就覺得“印度怎麼黑了吧唧的,印度人埋了吧汰”,對那個國家沒什麼好印象。所以就對那個國家的治理者帶著一種懷疑的態度,“這個王肯定很糟糕,不然的話,百姓怎麼好像民不聊生似的,過著那麼悲慘的生活,這王肯定不咋樣。”所以看民就知道王的水準,如果民非常的儒雅,王肯定是更加的儒雅;如果民粗暴,像土匪一樣,王好不到哪去。所以民的水準決定王的水準。

 

教會平信徒的水準決定著牧者的水準。如果連平信徒都那麼膚淺,幼稚,說明這個牧者也是不行的。牧者愛讀經,都愛讀經;牧者愛禱告,都愛禱告。聖徒們的屬靈水準都和誰看齊啊?牧者看齊,都和牧者一條心。牧者尊重聖經,都尊重聖經;牧者願意傳道、話語豐富,平信徒們都是這樣。強將手下無弱兵。所以平信徒的水準就決定著牧者的水準。民眾的水準就決定著國家的面貌,國家的未來,還有王的水準,治理的水準。所以我們國家教育百姓取法民治,提高人們的生活素質、知識水準,都提高。生活水準也提高,文明禮貌要提高,素養、教養要提高,都要提高,這才能看到一個國家的水準。所以上帝的國肯定是最優秀的國。

 

但是上帝國的榮耀得通過誰來顯明呢?我們。我們作為鏡子,上帝的百姓作為鏡子來反射上帝的榮光,反射上帝的能力,反射上帝的權能、權柄、榮耀。我們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的本身一定得乾淨。物件再怎麼乾淨,鏡子埋汰,鏡子骯髒,照見的什麼都是骯髒的,所以鏡子本身得乾淨。我們要作為乾淨的鏡子來反射上帝的榮光。所以要知道人的價值何在。

 

上帝在眾民當中不是隨便挑選一個人成為他的百姓,而是千挑細選、甄別選擇,也是觀察全地,優中選優找到最優秀的人。所以要藉著律法訓練他們更優秀。本來上帝尋找的是亞伯拉罕那樣有信心的人,但是通過律法就要訓練他們,使他們成為優秀的上帝的百姓,成為優秀的人。所以律法裡面有很多的一條條的律例、典章,目的是什麼呢?要我們提高屬靈水準。上帝那麼節制,那麼紳士,那麼才華出眾,但是人如果這麼差勁的話,怎麼能夠稱之為上帝的百姓呢?所以上帝希望通過律法提高上帝百姓的素質。

 

但是上帝通過律法教育、養育人的時候,首先出現的是什麼樣的局面呢,是什麼樣的情況呢?不管人願不願意,一旦簽了約,就得聽,不聽的話就會咒詛刑罰。在律法之下沒有什麼可商量的,沒有饒恕,律法沒有饒恕。犯了律法就會遭到咒詛和擊殺,甚至把你剪除,就這麼殘酷。所以在律法下,人是沒有什麼選擇的。過了十代人以後,人們覺得“哎呀,我們先祖立的約,這立的是什麼約啊?太難了,太苦了,我們不想和上帝立約,我們想廢掉這約。”那好了吧,如果是這樣想的話,上帝就直接把你剪除掉了,算了。

 

就像十個支派,他們成了以色列,他們不再固守耶路撒冷聖殿,他們覺得跟著這個王太苦了,太難了,把我們都榨光了,全都交了稅,全都建造聖殿,還建造城牆,建造宮殿,太難太苦了。我們不想承受了,我們要過幸福安康的生活。這個時候十個支派離棄了聖殿,走了。其實再難,再艱苦也要挺住,因為只要聖殿在,就是上帝在。但是他們給自己的藉口是什麼?我們離開了聖殿,我們還是守律法。不一樣嗎,在哪守都一樣。有聖殿不守律法,那不還是照樣不屬於上帝。我們雖然沒聖殿,但是我們不在乎那個屋子,不在乎那個房子,我們照樣釘是釘鉚是鉚的按照上帝律法去生活,我們照樣是上帝百姓,上帝照樣與我們同在。他們用這樣的話自欺欺人,安慰自己,欺騙自己。但實際上他們做得怎麼樣呢?越來越離譜,到最後上帝就藉著亞述人除滅了他們。他們也沒有回歸,後來形成了撒瑪利亞人,跟外邦人差不多,通婚,雜居,混居,也找不出來他們到底是哪個純粹的支派。

 

但是猶大支派卻回歸,從巴比倫回歸。為什麼?他們渴慕聖殿。痛哭啊,天天痛哭,眼睛都要哭瞎了,天天舉目仰望自己國土的方向——耶路撒冷的方向,天天見到人就打聽,就問“耶路撒冷現在怎麼樣了?”“哎呀,荒草都長一人高”“耶穌拉冷啊”所以就哭。“耶路撒冷現在怎麼樣?”“城門的石頭都塌了,城門都倒了”馬上痛哭。“耶路撒冷現在怎麼樣了?”“哎呀,聖殿都毀了,都沒有了,夷為平地了。城門都燒沒了,啥都沒有了,一片亂石崗。”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無不哀聲痛哭。當七十年上帝應許的時間滿了時候,就讓他們回到以色列,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所以在以色列人當中,一旦立了約,不可以更改,後代子孫也要一直堅持,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一旦犯了律法,咒詛刑罰馬上臨到。

 

律法裡面有刑罰,這個刑罰是在強調律法的權威。如果律法裡面沒有刑罰的話,律法有權威嗎?沒權威。人們再怎麼也不怕律法,律法不好使,沒有權威,沒有執行權威的那位,人們還害不害怕律法呢?不怕了。律法沒有用,就等於失效了。所以為了維持上帝和以色列百姓已經定好的約的關係,那麼一定要有刑罰,讓他們承認和你立約的這位上帝是活著的,他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從哪裡可以看到?當不順從律法的時候,咒詛刑罰立刻臨到。這時候就讓他們經歷:啊,上帝果然是存在的。所以他們在律法面前非常膽戰心驚,因為有刑罰。

 

那麼律法就起到這樣的作用,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上帝和以色列百姓所定的關係。那先知是什麼樣的角色呢?其實先知和律法都是異曲同工,是手心手背的關係,是一個硬幣兩面的關係,都是一樣的。先知起到的角色就是當以色列百姓遠離上帝的時候,心靈開始麻木,覺得遠離上帝好像也沒什麼事,上帝也並不是每次都咒詛刑罰臨到。其實上帝是憐憫人,如果咒詛刑罰每次都臨到的話,人沒法活。所以這時候上帝給予先知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喚醒以色列民。先知們在曠野大聲疾呼“悔改吧,不悔改的話,就要如此滅亡。想想吧,以前是如此的滅亡的,現在照樣上帝的刑罰會臨到,悔改吧。”所以先知作為以色列百姓中這樣的角色喚醒以色列民,喚醒那麻木沉睡的心靈。同時也引導以色列百姓向著這個方向去吧,我們往這走吧。所以在這黑暗無邊的世界上,作為先知引導以色列民,然後監督以色列民,訓練以色列民,使他們的屬靈水準成長,水準提高。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角色。

 

但是律法和先知不能是永遠長久的一直下去。上帝和以色列家另立新約,和猶大家另立新約,說什麼呢?從此以後我要借著新約把律法寫在你們心裡。以前寫在肉體上,以前寫在石板上,現在我要寫在你們心裡。對於小孩子不聽話,不懂事,要呵斥他,要訓斥他,要打他,刑罰他。但是當孩子長大了的時候,才會用話語教育他,養育他,尊重他的人格。因為他的水準提高了,所以能夠聽懂大人的話,懂事了,這個時候就不用打擊的方法。所以並不是說律法要一直實行下午,上帝另立新約,有新的律法來了,是寫在心靈的律法。換句話說,這個孩子懂事了,律法在他心裡,他明白了父親的心腸,懂得父母的心腸,理解父母。父母沒說什麼,他就開始做了,這就是新的律法,能夠寫在心靈裡的律法,這就是真理的法,這就是耶穌的法,這就是福音的法,這就是聖靈的法。

 

律法有結束的那一天,就是施洗約翰。施洗約翰肩負什麼使命呢?律法的最後一個接力棒。所以他在這世上宣佈:罪人哪,你們要悔改。更加不客氣地,更加狠狠地給以色列人定罪,在他眼裡沒有不是罪人的,全都是罪人。“你這個罪人,毒蛇的種類,悔改吧。你是個罪人。”所以約翰就在曠野大聲疾呼。以色列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施洗約翰這樣給人定罪,令人膽戰心驚的。他嚴格的教導律法,嚴格的按著律法標準一一的給人定罪。所以在施洗約翰面前,沒有不低下頭的,他都能一一的指證你的罪,查證你的罪,讓以色列民更加恐懼戰驚,哆哆嗦嗦,老老實實地伏在施洗約翰面前,接受施洗約翰的浸禮,承認自己是罪人。這是施洗約翰要做的事情。

 

但同時施洗約翰還肩負著什麼樣的責任呢?先知的角色。從此以後,你要接受在我以後要來的那位,你們聽他的話,從此以後,回轉,你們來到他的面前,悔改在他面前的人都得救。你們來到我的面前只是被定罪,但是你們來到那位面前,你們的悔改必會得到應允,會赦免你的一切罪。彌賽亞要來,在我以後的那位要來,他要給你們拯救的希望,只要你們心意回轉。所以施洗約翰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從此以後,在上帝面前“百姓”的概念改變了。以前是順從律法的,雅各的後裔,以色列民,他們是上帝的百姓。但是在施洗約翰之後,什麼樣的人是上帝百姓呢?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憑著信心去相信的人,以信心為本的人,這樣的人就是上帝的百姓。

 

以前上帝的百姓是什麼樣的人?守律法的人,釘是釘鉚是鉚地,竭盡全力地守律法的人是上帝百姓。但是在施洗約翰之後,什麼樣的人是上帝的百姓?亞伯拉罕的子孫、信心的子孫。亞伯拉罕那時候沒有律法,那亞伯拉罕因何而稱義呢?是不是因為他特別優秀,各方面都優秀,所以他是一個聖潔的人,是一個義人呢?是因為信而稱義,而不是因為行為。甚至在沒受割禮之前,上帝就稱他為義人。因為他相信上帝是從無變有、叫死人復活的,上帝沒有難成的事,他有這麼大的信心,那麼願意聽從上帝的話語,上帝怎麼說就怎麼順從。上帝歷次拿著話語教訓他,帶領他,引導他,像考試一樣的都及格了。上帝幾次測驗他,都及格了,所以上帝承認亞伯拉罕這種聽了上帝話語就順從的信心叫義。

 

那時候沒有律法,但是後來在律法中的人認為:我們只要天天守律法,我們就成為聖潔的人,我們就成為優秀的人,成為像上帝一樣有水準的人。其實上帝知道人無論怎麼做,和上帝的差距都大,再怎麼守律法也和上帝差距大。上帝讓人守律法的目的是讓人承認:我再怎麼守律法,我也無法像上帝一樣做到那麼優秀,也無法和上帝比肩看齊。實際上我和上帝的水準差距太大了,再怎麼竭盡全力,差距也太大了。實際上,這時候人才會真正的謙卑,以自己為渺小,俯伏在上帝面前,真正的老老實實地聽上帝的話。

 

人為什麼不聽上帝的話呢?驕傲,為什麼想對上帝的事指手畫腳呢?因為覺得上帝還沒自己高明,所以總是對上帝的事指手畫腳。換句話說,就是不謙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水準,不知道自己半斤八兩,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度上帝之腹,總是以自己的立場看待上帝,好像上帝連他都不如。所以這就是人的驕傲,上帝最討厭的就是這樣的人,最恨的就是這樣人。這樣的人跟魔鬼一樣,跟撒旦一樣。撒但的本質是什麼?驕傲。藐視上帝,小看上帝做的事,小看上帝的名,小看上帝差來的使者,小看上帝的榮光,小看上帝的法度,小看上帝的話語,小看上帝的名譽,小看上帝所定的秩序,不遵守。因此魔鬼的立場,撒但的立場就是驕傲,他們本質就是驕傲。

 

上帝給律法的目的讓人謙卑,所以在律法當中的人應該承認這個事實。但是在律法中很多人認為:我已經順從了律法。換句話說:上帝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變得驕傲起來了。這是上帝最不希望看到的事。但是以色列人中這樣的人還不少,以為自己順從了律法,上帝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換句話說:你能我也能,你行我也行。就這樣的,變得驕傲起來。那些自以為是,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不是這樣的嗎?甚至在上帝的話語上還要加上“上帝啊,你沒有規定飯前要洗手,我規定了,我加上這一條。而且我每次都能做到飯前洗手。”你加上這一點幹什麼呢?上帝一開始制定律法的時候,連祭祀——燔祭和平安祭這樣的律法都沒有加上,你幹嘛要加上’飯前要洗手’呢?目的是讓人聽你的話嗎?上帝制定律法的目的是讓人聽誰的話?聽上帝的話,實現這一點就好了。

 

但是上帝看以色列百姓訓練了幾百年、上千年,一千五百年,看人還是那味,為啥啊?人本質上是個罪人。明知道上帝是明察秋毫的,洞若觀火的,但也假裝在上帝面前好像是順從了上帝的話語。上帝眼裡不容沙子,在上帝眼裡頭清楚地知道人是什麼樣的水準。實在差的太遠,跟我所要的義,跟我所要的水準、標準差的實在太遠。對於這樣的人,上帝從此以後要立新約,不然的話,上帝的理想就無法成就。上帝的理想是什麼?建立自己統治的國,即使我的百姓再怎麼差勁,我也願意和他同在。

 

一個國度裡頭,對於弱者我們就把他淘汰掉,行不行?有的國家是這樣。一看生出的孩子非常弱就淘汰掉,一看生出來的孩子稍微有點殘疾,淘汰掉,一看生出來的孩子單眼皮就淘汰掉。如果是這樣,他們會認為:他們國度的人都是一表人才的。對於稍微軟弱的人、無能的人、笨的人,一概都淘汰掉,這樣的國度是什麼國度?多麼殘酷。但是上帝國度是什麼?強人如林,但是弱者能不能活在這個國度呢?也能活。上帝的國度不是像叢林一樣的弱肉強食,上帝的國度是都能調和在一起。高的和矮的調和,胖的和瘦的調和,聰明和笨的調和,有能、無能的調和,全都是調和。愛的大家庭,五彩繽紛,色彩豔麗,各有千秋,完全調和在一起,織成一個美麗的國度的畫面。上帝的國度是這樣的國度。

 

如果上帝就定下一個標準,就是一個很嚴格的標準,像律法一樣的標準,我們在座的人沒有一個可以去天國。有資格進天國嗎?你再怎麼竭盡全力也達不到上帝那個進天國的義。你能進天國嗎?有的人覺得:那麼爛,那麼差勁的人,他們怎麼能進天國。不要這麼想。上帝沒有定下進入天國的標準,只有一個標準:信耶穌。“他那麼差勁信耶穌就能進天國?”“怎麼的了,那是上帝定的標準。”“這門檻不能這麼低吧,要這樣的話,門那麼寬,門檻那麼低,那誰不能進天國啊,都能進入了。”上帝的國度壓根連門檻都沒有,寬的足可以容得下全人類,就這麼寬的門。只要認罪悔改信耶穌的人,全能進入。沒有定下標準。如果上帝真定下標準,把你卡在之外怎麼辦呢?你非得要定標準。線就到你那,就齊了,就把你卡到門外了,那怎麼辦呢?所以幸好上帝沒有立標準。只有一個標準:信耶穌。

 

在律法中那麼嚴格的標準,人能達到嗎?達到不了,無法企及,無法向著那個高度看齊,所以人就乖乖地伏在上帝面前“上帝啊,我在你面前是啥也不是的罪人啊,求你開恩與我吧。”當有這樣態度的時候,“好,他謙卑了。這老實了,謙卑了。”這樣的人咋說咋順從了。因為他的起點是罪人,完全俯伏在上帝面前的罪人。不靠上帝,我就沒法活的罪人。我再怎麼竭盡全力,我再怎麼完善自己,我再怎麼修行修養,也無法達到上帝所要的高度。所以就在上帝面前徹底投降。

 

對於律法訓練的上帝的百姓和在福音之下上帝所要的百姓的概念不一樣。在福音裡面,在新約裡面,在施洗約翰之後,上帝所要的上帝百姓的概念是什麼?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信心的子孫。從此以後,新約對待上帝百姓的樣子改變了,生活狀態也改變了。以前是明察秋毫,誰要是犯了律法必要咒詛擊殺。但是在新約裡,沒有任何限制了,你犯了律法也沒關係,上帝不會咒詛,也不會刑罰你。

 

上帝不會勉強你。在舊約中是勉強的,上帝是不敲門的。以色列民後來出生的人,跟他們先祖立約的時候都沒關係,都沒出生。但是一出生屬於以色列百姓,就要守律法,你別無選擇。你不幹,不幹也得幹。所以上帝要揀選你,你不做也得做。對於亞伯拉罕也好,對於大衛也好,對於所羅門也好,對於瑪列也好,上帝都是不通過你的允許,不敲門,就直接來到你面前,我就認定你了,你就承受這話語吧。但是在新約裡不一樣,上帝不會這麼勉強人,上帝即使看到罪人一味的昏昧,一味的犯罪,也不會派先知來,讓他醒轉,讓他從麻木中回轉過來。不會的,上帝任憑你,做吧。不愛真理就做吧,你不義就不義吧,犯罪就繼續犯罪吧,撒謊就撒謊吧,殺人就殺人吧,想決定滅亡就滅亡吧。

 

所以在新約時代,上帝的律法失去了他的功效。律法失去功效是不是人就可以胡來了呢?可以隨便的任意而為了呢?既然上帝的律法不這麼管我們了,那我們隨便做吧。但是不行。不行的原因是什麼?會有審判臨到。你這麼胡來的話,在新約裡隨便生活的話,沒有律法可限制你,你靠耶穌的恩典認罪悔改得救了,你成為上帝兒女。成為胡來的,胡作非為的兒子可不可以啊?不行。雖然沒有律法可以禁止你,雖然沒有釘是釘鉚是鉚的一條條的律法可以限制你,但是你不能胡來,為什麼?末後的時候有審判。

 

所以在瑪拉基書裡頭非常強調“審判”“以後審判”“末日”“那日”什麼樣。

瑪拉基書和馬太福音放在一起是有目的的,目的是什麼呢?瑪拉基書在預言:那日來到的時候會有什麼局面。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堿。(瑪312

 

你們即使不遵守我的律法,藐視我,在小事上不順從我,藐視我的祭司,不聽從我,而且你們獻上瘸腿的、瞎眼的,連十分之一也不做。在新約時代,看起來好像不會有什麼刑罰臨到你,但是末日有審判。當那日來的時候,你們就慘了。所以你現在不做可不可以?不十一奉獻可不可以?可以。奉獻的時候,吊兒郎當的,稀裡糊塗的做,可不可以?可以。有的人就把錢皺皺巴巴的扔到奉獻箱裡,跟粑粑戒子一樣的錢就扔進去了。在舊約,這樣行嗎?在舊約根本就不行,這等於把瘸腿的、瞎眼的獻上。所以要拿最好的,最整裝的,最嶄新的,裝到好的信封裡,恭恭敬敬地獻上。但是稀裡糊塗這麼做,上帝也沒有咒詛刑罰,也任憑你。但是有一天會有刑罰臨到,那一天來的時候就完了。所以在那一天來到之前,你們個人要悔改,你們個人要蒙恩,你們個人要成為蒙悅納的人,要成為回轉的人。不回轉的人,你們的結局將會是什麼樣?所以,由施洗約翰肩負著讓兒女的心轉向父親,預備主要來的道路,讓人回轉,回轉到上帝面前。所以這就是施洗約翰要做的事情。他的使命完成了,那麼律法和先知就已經結束了,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是什麼樣的時代呢?新約時代。新約時代信仰生活的面貌是什麼呢?儘管沒有上帝的律法,因為律法就寫在我們心裡,上帝覺得你既然和我的兒子聯合,至少應該擁有我兒子的水準吧。我兒子也道成肉身生活在這世界上,你們起碼應該擁有他的水準,應該向他看齊。既然你們與他聯合了,既然你們悔改了,所以今天激勵我們在耶穌裡面侍奉上帝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律法的咒詛的棒子,刑罰的鞭子,而是耶穌的恩情。耶穌的恩情就是激勵我們向著上帝,一心一意地向著上帝忠誠。我要忠誠,我要愛上帝,上帝是我的父,上帝的國是我的國,上帝的名是我的名,上帝是我的主,上帝是我的造物主,上帝是我的恩人、親人,上帝是我的元帥,上帝是我的老師,我要聽他,我要跟隨他。這就是因著什麼而得到的呢?耶穌的恩情,不是通過律法建立的關係。以色列人是通過律法建立關係,明確法定關係,簽約的關係。但今天我們通過和耶穌聯合,和上帝立了約,成為上帝的兒女。認罪悔改信耶穌,和耶穌聯合。我們從此以後靠著耶穌的恩典去生活,明確了我和上帝的關係。我信耶穌,耶穌作中保,那麼上帝就是我的父,上帝國也是我的國,確立了這樣的關係。

 

但是在新約時代裡頭代替律法的是耶穌,代替先知的是什麼呢?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熱心的信仰,熱忱的信仰。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先知,像先知一樣的熱心,像先知一樣的敏銳,像先知一樣的有靈感,像先知一樣的嚮往上帝。在這黑暗無邊的世界上人們都被腐蝕了,都骯髒了,都嚮往假神,都嚮往著外邦人的生活,都開始昏昧了,都開始昏昏欲睡了。但是唯有先知警醒,唯有先知睜開屬靈的眼睛,有亮光,唯有先知在這黑暗無邊的世界上呐喊。現在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這樣的先知。這就是我們對於天國的渴慕。

 

今天我們的信仰生活是靠什麼訓練我們呢?是靠什麼教育我們呢?是什麼提醒我們呢?是什麼讓我們節制自己呢?什麼限制我們呢?在真理裡面好像都有自由了,因為沒有律法了。但是還是有限制,是什麼限制我們呢?我們自己。自己要約束自己,純心要禱告。在舊約裡不禱告,你有禱告的職分,你不禱告就制裁你。但是今天沒有人要求我禱告,我自己願意純心禱告。沒有人天天拿著咒詛的棒子,鞭打我讓我去聖守主日。我自己發奮圖強的聖守主日。離家遠怎麼辦?那我就早去;下雨怎麼辦?我要早作準備。其實離家遠的人,常常做準備,他反而不容易遲到,近處的人反而容易遲到。因為提前做了準備,只要做了準備,就不會遲到。考大學的時候,誰能遲到呢?

 

但是今天人為什麼稀裡糊塗的呢?沒有發熱心,沒有從心發力,沒有存心要去做。所以信仰的事都要純心去做。當你聽到這話語的時候,不要讓這話語成為耳旁風,不要成為風吹蘆葦的聲音,不要再在王宮裡頭過安逸的生活,穿著細軟的衣服。啥叫細軟的衣服?睡衣唄。柔軟的衣服是睡衣唄,要睡覺了,迷迷糊糊的那樣。我們的信仰要像施洗約翰一樣的束上帶子,穿上駱駝毛的衣服——那樣的紮人,讓自己睡覺的時候都要警覺。我們要自己,不用揚鞭自奮蹄,自己要努力。

 

天國是努力的人,努力的人才能得著。這個努力是我們自己每個人要決定的,要不要悔改自己決定,要不要聖守主日自己決定,十分之一奉獻多少,怎麼奉獻,自己決定。有人經常問我,牧師啊,做感恩奉獻奉獻多少啊?我說,你自己看著辦,按著愛上帝的分量做吧。每一次都要超越一點,每年都要超越一點,都要給自己加力,加上負擔。奉獻兩塊錢當然沒負擔,奉獻十塊錢現在也沒什麼負擔,但是奉獻一百塊錢的時候,拿出錢包裡最大的一張票的時候,有沒有負擔呢?有負擔,這時候有負擔。這麼大的負擔,要怎麼克服呢?只有純心的發力,純心想做奉獻。“誒,甘心樂意的奉獻,上帝悅納。不甘心樂意的,上帝也不悅納。”那你啥時候是甘心樂意的呢?為了讓自己心裡明鏡的話,那當然奉獻幾塊錢就行了,一點都沒有挑戰。但是你奉獻一百塊錢的時候,有沒有挑戰?很大的挑戰,那時候要發力,帶著愛慕天國的心發力,努力地去做。

 

努力有什麼意思呢?有這個搶的意思,有鑽進去的意思,有暴力想入侵的意思。所以進入天國的人應該擁有這樣的態度。國難當頭的時候,大難臨頭的時候是不是趕快逃亡?離開所多瑪、蛾摩拉的時候應該是什麼樣?馬上逃亡,不能回頭。所以進入天國的人也不要回頭,想逃離這世界審判的人不要回頭。所多瑪、蛾摩拉就是我們的鑒戒,不要回頭,一直向著天國奔跑。在舊約中有向逃城奔跑的,現在今天我們向著哪奔跑?向著天國奔跑。舊約中向著逃城奔跑的力量是什麼?後面追著大石頭,你不跑的話,砸死你。不跑的話,仇家來了把你亂石砸死,所以就玩命地跑。能不能說“哎呀,家裡的柴火還沒劈完,回家劈點柴火。”“哎呀,家裡的莊稼還沒收,等我收完麥子再跑吧。”“還沒告訴家人一聲,應該跟家人道個別,交代交代事情,把家裡的事情——活計先安排一下”,什麼時間都沒有,不顧一切地往逃城奔跑,頭也不回地往逃城奔跑,為什麼?想活命就要這樣。所以向著逃城的心就是今天我們向著天國的心。

 

所以信仰生活是要純心去做的事,沒有一件事你不想純心做是做不了的。想讀經,你不想拿聖經,你不想瞪大眼睛看,早已經帶著穿著細軟的衣服,準備好睡覺的模式去看聖經,能看嗎?已經進入睡覺模式了,所以拿著聖經就要睡覺,那是當然的。有人還好意思問我“牧師啊,我怎麼一看聖經就睡覺呢?”“那你在哪看聖經呢?”“我在被窩裡看的”那能看聖經嗎?所以看聖經也要瞪著眼睛看,也要讀,也要讓自己聽到,這才是真正的看聖經。不是流覽,不是咂摸一下子,不要過目一下子,稀裡糊塗的過目是不行的。要正經八百地看,一字一字地看,看准了才能讀准,才能讀好。看好了才能讀好,讀好了才能聽好,聽好了才能傳好。所以我們應該純心的去做什麼事。

 

以前人們為了出國,辦護照傾其一切所有,其實能夠上美國去留學的,八十年代那些人,去了美國幾乎就傾家蕩產了。因為中國那時候,房子也不值錢,什麼也不值錢,辛辛苦苦地攢那點錢,就夠張機票錢。八十年代的時候,萬元戶都很少有,去了美國幾乎就傾家蕩產。有很多人說:我們當年來美國的時候,兜裡就揣著一百美元、二百美元,那當然了,個個都是那樣。所以也不是偶然有一兩個這樣的人,個個都那樣。所以他們為了出國,竭盡全力,預備很久。天天在使館外面排隊,風餐露宿,有的人排了幾個月的隊,材料不符合,又回家,又補材料,又補材料,又補材料,幾次拒簽。我認識一個要去美國的人,八次拒簽,最後終於去了。拿著這個簽證的時候,在大街上放聲痛哭,差點精神崩潰,差點瘋了。就為了去美國,把他折磨成這樣。親屬們都說何必呢,同學們都說何必呢,都拒簽八次了,算了吧。但是他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而進入那個國度。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他的妻子已經去了,孩子已經去了,他要不去,就和妻子孩子分開了,那怎麼行?所以他一定拼命地去。所以在這一點上,他嚮往的愛人在那個國度,所以人們也是喝出命的,喝出一切的,在所不惜。

 

所以我們在那國度裡,有我們所愛的人,有我們所追求的理念,有我們追求的理想,都在那國裡,所以我們也可以完全地放棄一切,完全地投資一切去追求愛慕那國。即使現在再怎麼艱苦,一想到未來,我在天國裡富有,我在天國裡安逸、踏實的生活,完全充足的生活,完全幸福發達的生活。一想到這一點,現在的苦楚啥都不算事。你看有個富二代,他故意受窮,開著跑車到街頭賣襪子。他覺得賣襪子苦嗎?一點不覺得苦,為什麼?他有實底,他有錢,他不是說窮困潦倒,拉個手拉車賣襪子,他不是這樣。他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苦了,心情就不一樣了。“哎呀,今天賣不了的話,就吃不上飯,賣不了的話,連店都住不了,賣不了的話,家裡都揭不開鍋,孩子都吃不上飯。”所以那時候苦的沒法說。但是富二代不覺得苦,嘻嘻哈哈的在那賣襪子。

 

我今天晚上沒吃飯,沒吃飯並不是說沒飯吃。王勸師一直要給我做好飯吃,我說:“不吃飯,要減肥。”要減肥的心有痛苦嗎?當然,餓肚子好像很痛苦,但不是說家裡揭不開鍋,孩子吃不上飯,沒有指望,今天要受凍,要挨餓,不是帶著這樣的心,像這孩子一樣的哭,像那樣的苦。而是“不吃就不吃,沒關係”。為了減肥而不吃飯,和因著生活窮困潦倒而不吃飯的這個狀態完全不一樣。我一點不覺得我不吃飯可憐,反而覺得還很來勁,明天還不吃飯。這不是痛苦的在跟自己較勁,我沒有飯吃而痛苦,不是,我很自然的,我很高興的,甚至把自己吃不上飯這樣的事說出來也不覺得丟臉、可恥。因為有飯不吃,而不是沒有飯吃。這完全不一樣。

 

今天我們在這世上過信仰生活,最重要的信仰核心的激勵、感動我們的,最重要的信仰核心的樣子是什麼呢?就是渴慕,像鹿一樣的渴慕溪水;像守夜的人一樣渴慕黎明;像農夫一樣渴慕春雨和秋雨,渴慕豐收;像亞伯拉罕一樣的四處流浪,作為客旅渴慕上帝的國,渴慕更美的家鄉;像摩西一樣的渴慕能夠進入迦南地,在尼波山上那麼舉目仰望。所以舊約裡面,新約裡面,整個聖經裡充滿渴慕的故事,充滿渴慕的主題。所以對於我們今天,努力的人才能進入那國。沒有對自己靈魂的憂傷,沒有對自己靈魂的絕望之心的人,不會關心靈魂,不會照顧靈魂,也不會愛靈魂。真的覺得靈魂要滅亡下地獄,多麼痛苦,這個時候的哀慟會激勵我們進入天國。

 

我的靈魂要清心,要清澈,要清潔,要聖潔。心靈這麼骯髒,靈魂這麼骯髒也不在乎。有的人回到家,看到家裡骯髒受不了,再累也要打掃。算了算了,今天這麼累,趕快洗洗睡覺吧,別管了。但是有的人不行,看不慣淩亂,看不慣骯髒,趕快打掃。所以有的人看到自己靈魂骯髒就覺得受不了,一定要讓自己的靈魂成為乾淨聖潔的靈魂,這樣的靈魂才會不顧一切的打掃自己的靈魂。清心的人會渴慕天國,會得著天國。憐恤的人會得著天國。怎麼憐恤的人得到天國呢?憐恤就是可憐,可憐自己的靈魂,也可憐別人的靈魂。靈魂吃不飽,吃不好,靈魂痛苦,靈魂哀傷,靈魂孤獨,這時候好好地對待靈魂,憐憫他。太可憐,我的靈魂太可憐了,吃不上,喝不上,穿不上的,所乙太可憐了。這個時候會渴慕天國。心靈貧窮,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權力,金錢,物質,什麼都不能滿足自己的心靈,還是覺得空虛、空虛、空虛,填不滿,這樣的人會渴慕天國。奉耶穌名祝福大家,都成為渴慕天國的人。

 

對於渴慕天國的人,對於現在的生活處境沒問題,窮一點沒問題,吃不上飯沒問題,吃不飽、穿不暖也沒問題,因為未來進入天國,沒問題,在這教會受得冤枉委屈,沒問題。但是有的人在教會裡受一點冤枉也不行,受一點苦也不行,有一點挫折也不行。為什麼?沒有渴慕的心。而且在教會裡吃一點虧也不行,就想在教會裡佔便宜。“教會裡面,週五怎麼那麼多人吃飯呢?我也在這吃飯。”好像自己沒吃著就虧大了似的,實際上,你進不了天國那才是虧大了。你真覺得虧了,那沒進天國才覺得虧,在天國裡沒有冠冕獎賞那才真覺得虧。

 

所以不要為了能夠在教會裡能獲得蠅頭小利而關心。為了演出沒有上到節目而受試探,為了教會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問題也會絆倒。世上那麼多絆倒我們的障礙,魔鬼設置了層層網羅,設置層層陷阱,處處挖井、挖坑等我們跳,要欺騙我們。那麼多屬靈的障礙,但是靠什麼能勝過呢?渴慕。

 

你當擁有渴慕之心的時候,什麼都不在話下,什麼都不是問題。而且當你渴慕的時候你就知道,你自己自身的價值是什麼。渴慕天國的人,你會知道你自己自身的價值是什麼。不渴慕天國的人,沒有自豪感。我是天國的國民。但是有的人“我還是農民。”我在天國裡有一座城。“我在地上是啥人啊,連個一屋一廚都沒有,啥也不是。”我在天國裡富有。“我在地上一分錢沒有,我也沒有什麼存款。”在天國裡,我有天國的知識,我知道天國的法,我有天國的恩賜和能力。“唉,我在地上啥都不是,我也沒有知識,也沒才學,我是個文盲。”如果用世上的眼光看,你是一無是處的人,你不知道自己價值的人;但是你對天國有認識的話,你真知道自己屬天身份的話,那麼你就會超越這世上的一切,你就知道自己自身的價值是什麼。我們有的時候和親屬、同學、朋友見面的時候,抬不起頭。“你幹什麼呢?”“沒幹什麼”“你在哪發展呢?”“打工,呵呵”不好意思說。甚至有的時候鄰居問你“禮拜天,上哪去啊?”“買菜去”去教會就說去教會唄,支支吾吾,還不敢說。為什麼?不知道自己的自身價值。沒有以自己是屬天國的人為榮。

 

有的人不能勝過這世上的罪惡,為什麼呢?因為勝過罪惡的話,要想和罪惡鬥爭到流血的地步的話,那麼就會使自己虧損很多。犯罪的話,就會得到肉體的利益,但是要節制自己不犯罪的話,就要失去很多的利益。這時候怎麼辦?一想到天國那裡有報償,這在地上什麼都不是。你完全有勝過罪惡的能力,自豪感,這樣的信心一下子就充滿了。

 

實際上真正能勝過這世上這一切的是什麼呢?對天國的渴慕,對天國的認識。願我們都能不顧一切的,既然入侵,既然要穿上全副的軍裝,要打仗,帶著打仗的心才能進入天國,那我們就豁出命吧,豁出一切吧。以色列人豁出一切,房產、地產,一切都扔掉,能帶出來的就帶出來,該扔的全都扔掉,不要回頭。為了不要回頭,我們浸禮,葬埋自己的過去,為了不要回頭要過紅海,要真正的進入屬靈的荒漠,進入文化和宗教的荒漠,在教會裡過聖潔生活。教會就已經是天國的前院,在教會裡努力過信仰生活的人,就是真正認識天國的人;在教會裡面按著天國的法則生活的人,這就是屬天的人。

 

所以在教會裡,對所有的事工不要消極的對待。讀經不要消極對待,給你一點點小小的工作不要消極對待,給你一點點小小的職分也不要消極對待。這豈是小事嗎?在天國裡面一點都不是小事,哪怕做了一點點上帝都紀念,都成為永恆的。所以我們在教會裡面就要經歷在地如天的生活。要竭力地,努力地進入天國。竭力地追求天國吧。嚮往天國吧。為了進入天國而努力吧。

 

我的靈魂哪,你要努力!

我的靈魂哪,你要努力!

我的靈魂哪,你要努力!

 

為此禱告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