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與上帝和好的職分
哥林多後書講解(二十八)
【林後5:18-19】
講道: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庇哩亞人lf
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5:18-19)
魔鬼從起初是犯罪的,魔鬼所做的事是什麼呢?就是離間。魔鬼的特長是別人跟不上的,在這方面他有著很突出的能力。他不是為了做惡事做壞事而故意這樣,他本身也被自己騙了,自己也被自己騙了。他想不到自己在做惡事,認為自己也在做義事。
他原本是侍奉上帝的天使,擔當著職分,上帝把職分交給天使當中的一個,叫他擔當上帝的事。這個時候魔鬼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為什麼呢?天使當中最大的就是自己,在自己看來自己是最美麗的,而且擔當著讚美上帝的事,但是他認為要接受自己的讚美、代表上帝的那個天使——耶和華的使者連自己都不如。
但是不應該這樣看,因為那是上帝選立的,應該把他當作上帝來看。但是魔鬼看不到這一點,僅僅看到自己眼前的這個存在。看到的不是他裡面的上帝的名,看到的不是他所侍奉的上帝的名,只是看到他是天使,所以心裡不滿意。“那傢伙他到底在上帝面前說了什麼啊?上帝竟然使用他這樣的人,為了上帝國的發展和成長,他作為代表是不行的。”他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就開始帶著不好的視線來看耶和華的使者。
因為這樣去看,所以耶和華的使者所做的一切在他看來都有問題,他就產生了不滿。要知道耶和華的使者所做的事都是上帝所吩咐的,是按照上帝的命令做的。但是撒但卻不這樣想,心裡開始擁有不純的想法。
因為他的影響力很大,頭腦又聰明,而且有說服力,所以受到他影響的天使們一個一個開始動搖。然後就開始帶著路西珥所看的那個角度去看所有的事情,慢慢的就開始能夠理解路西珥,他所做的所有的事情也覺得很有道理,覺得真的挺冤屈的,不能這樣下去了。最後就好像示威一樣,開始作為團體形成一種輿論,“不能這樣下去了。”就好像人們被氣氛所影響,聽了別人說的話,就覺得“耶穌這個人確實是有問題,如果不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是不行的。”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一開始他們也是跟隨耶穌,認為他是彌賽亞,但是仔細去聽一下猶太人指導者們說的話,原來耶穌才是妨礙以色列復興的仇敵,原來他是一個迷惑人的人。一開始他醫病,也行出五餅二魚的神跡,跟隨他的話就能夠脫離羅馬帝國的壓制,因此就對他帶有希望,期待著恢復以色列國。
但是耶穌的話一直聽下去就覺得有問題,因為耶穌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讓他打。如果有人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如果這樣的話,羅馬帝國這樣的榨取我們,那我們就要讓給他,不僅讓給他,連我們所藏起來的那些都要拿出來給他們,如果以這種形式下去的話,以色列國怎麼能夠恢復呢?
很多人雖然得到了救恩,雖然病得到了醫治,但是這個人為什麼偏偏在安息日醫病啊?平日也可以做,為什麼要在安息日作工啊?還有,他是拿撒勒人,他的父親是約瑟,但是他卻總是裝作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自己做了事卻說那是上帝做的事,自己說的話卻說那是上帝的話。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越來越覺得耶穌所說所做的都是問題。再加上在他們心裡帶有懷疑,有這種想法的這個時候,耶穌又說“你們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太奇怪了,這人太奇怪了,我們這段時間好像被騙了,好像想錯了。人們就這樣一群群地離開了耶穌。
魔鬼就是這樣,就是在人心裡放進另外一種想法,從來沒有的新的一種思考方式,叫人對上帝所做的事產生誤解,叫人抵擋上帝。在這樣的事情上魔鬼是選手,在天上他也是以這種方式組成了自己的一團,自己的一組。最終很多的天使,原來擔當著幫助上帝的這樣的職分,哪個天使敢站出來說“我抵擋上帝”啊?全部都是說為了上帝,然後卻抵擋上帝。
猶太人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我們是抵擋上帝的人,我們是殺害上帝的人”?他們都是說為了上帝而殺死上帝的。天使們也是嘴上說為了上帝,結果卻離開自己的職分。為什麼?他們認為這個職分是誰給的?他們認為“這是耶和華的使者隨便給我們的很奇怪的職分,我們沒有辦法擔當,我們要直接聽上帝的命令。我不想聽你的話,我們不要聽你的話。”就這樣離開自己的職位。上帝把這看作惡的,把那些天使關押起來,叫他們在陰間裡面等待審判。
這個時候被關在陰間的撒但,應該明白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我不應該這樣做,我如果不這樣做就好了,不管殺我還是留我的性命,那都不是我要知道的。”耶穌不也這樣說了嗎?“父要殺我,要救我,我死以後父叫我復活也好,不叫我復活也好,那都是父要做的事,我要做的事就是在父面前至死順從。但我相信父必會照應許這樣做的。”就是說父要做的就交給父,我做好我要做的就可以。
就像這樣,不管上帝饒不饒恕自己,魔鬼都應該想到自己錯了,應該屈膝跪下來才對,上帝為了看到他這樣的心而將耶穌基督差到世上。那麼上帝的兒子顯明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應該顯出謙卑的態度才對,但他反而顯出自己的本色。
“你如果是上帝的兒子就敬拜我吧。”他卻顯出這樣的態度。“你如果是上帝的兒子......”“如果是上帝的兒子......”最終誘惑耶穌說“你如果是上帝的兒子的話就敬拜我,我會把這一切都給你。”耶穌說“撒但,你這抵擋者,你這仇敵。”這個時候魔鬼才確認這位真的是上帝的兒子,非常吃驚,離開了。然後他認為自己完了,所以邪惡的心就變得更加邪惡,這個心就變成了破罐子破摔。
他理應趕快回頭,“哎呀,饒恕我吧,即使不饒恕我,我作為天使也本該侍奉上帝,但卻這麼傲慢這麼驕傲,殺死我吧。”應該這樣。但是他不但不這樣做,還說“那我們來試試看吧,我們來看看誰能贏。”他的眼睛裡充滿了邪氣,從那時就開始為了殺害耶穌而想辦法。然後來到這世上,帶著憤怒,想要殺害跟隨耶穌的人。
他從天上墮落來到地上的時候,上帝造了人在地上,魔鬼的特別的能力在人身上也顯出來,就是用巧妙的話使人對上帝的想法改變,叫人用另外的視角來看上帝,用另外的立場、另外的方式來對待上帝。因為魔鬼把人看待上帝的視角改變了,所以原來人認為上帝是愛我們的,把我們作為他的兒女以後也叫我們享受榮耀的上帝,因著魔鬼的一句話突然變得不一樣了,“上帝原來是在利用我們,最後殺死我們啊。”就這樣叫人產生這樣的想法。
只因著魔鬼的一句話,什麼話呢?上帝明明對人帶有很好的旨意,因為愛人,所以在這樣的計畫當中命令人不要吃善惡果,為了救人,為了把永生給人,但是蛇卻顯出來說“上帝真的不許你吃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其實上帝並沒有這樣說,上帝並沒有說不要吃所有樹上的果子。如果上帝真的說不讓他們吃所有樹上的果子的話,那麼這話根本就不成立,根本不像話。他們要吃東西才能夠活下去,所以這話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上帝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是魔鬼卻把這個話稍微變一下,然後問“真的不讓你們吃所有樹上的果子嗎?”
那個時候應該把上帝的話語記清楚,應該回答說“不是的,不是叫我們不要吃所有樹上的果子,而是說其他樹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只是那一棵樹上的果子不要吃。”但是人卻給魔鬼這個漏洞,讓魔鬼有機可乘。所以魔鬼就說“不是那樣的,你知道上帝為什麼不叫你吃那個果子嗎?”就這樣,叫人從那個從來沒有想過的立場重新來想上帝,來看待上帝。
“你想想吧,為什麼不讓你吃呢?你吃的那日就會像上帝一樣變得很聰明,會分辨善惡,你就會像上帝一樣擁有主權的。上帝不喜歡這樣,所以才叫你不要吃。”他說的這話99%都是對的,這是騙子的特徵。騙子說的話99%都是對的,給人帶來信懶,只是摻雜1%的謊話,結果因著這1%的謊話而叫人滅亡。
上帝是命令他們不要吃善惡果,不叫他們吃是為了怕他們成為知道善惡的人,這也沒錯,他們如果吃的話就會成為知道善惡的人。“恐怕你們吃了善惡果就會成為知道善惡的人。”這話說出來就好像讓人覺得成為善惡的人好像對人有好處似的,但是上帝要阻止的就是這一點。吃的話真的就知道善惡,到這裡沒錯,但是上帝的意思不是叫他們永遠不要吃,而是首先上帝有要成就的事,然後再把它作為禮物給你們。但是魔鬼卻把它變成了什麼呢?上帝根本就沒有為你們考慮,恐怕你們更好,不想讓你們更好。把這個話變成這樣了,所以叫人產生誤會。
當人真正吃的時候產生了變化,吃了,如果吃的話必定死,但是他們沒有死,所以他們首先就對上帝產生了懷疑。第二,他們確實產生了能夠自己判斷善惡的能力。並不是說有了什麼超能突然產生了,擁有了什麼超能力,而是因為吃了那善惡果,因為拒絕了上帝的話語,所以這本身就變成了什麼呢?今後要自己活著,變成了要自己活著的存在,成為了要自己去做判斷的存在。凡事都以自己為標準去判斷,成為了這樣的存在。並不是帶來什麼變化,並不是擁有什麼超能力,而是從今以後從上帝的話語那裡斷絕了。
從那時開始死亡開始支配他們,所以上帝把他們趕出了伊甸園。上帝把他們趕出伊甸園本身也是為了他們著想而這樣做的,為什麼?他們在罪人的狀態下如果吃生命樹上的果子會怎麼樣?那麼就會永遠無法改變罪人這個身份,無法脫離要下地獄的命運,所以才把他們趕出去了。把他們趕出去之後就要種地、流汗、吃苦,所以人心裡就會有什麼?“上帝真的太過分了。”就這樣的埋怨上帝。然後這樣過了兩代三代以後,對於上帝的抱怨、懼怕、詛咒就變成這樣了。
上帝並不是可畏懼的,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因為自己做錯了,因為對上帝帶有誤解,所以就誤解上帝,認為上帝是要殺我們的,上帝是要刑罰我們的,就帶著這樣的懼怕遠離上帝,隱藏起來。這樣下去就有很多的緋聞傳開,“上帝原本就不喜歡我們,上帝想要殺我們,上帝是非常自私的,想要利用我們,然後把我們拋棄。”這樣的緋聞就傳開了。
然後聽到這話的人慢慢的就把這樣的緋聞更加擴大,這樣的風聲,這樣的虛假的消息就越傳越多,使更多的人對上帝產生誤解。而這誤解又產生誤解,帶著誤解的眼睛去看上帝所做的事就又產生更多的誤解,就這樣最終成為上帝的仇敵。所以一提到上帝就不想看、不想聽,提到“上帝”的“上”這一個字就開始戰兢,認為上帝是折磨人的存在。
上帝每天給人呼吸、給人生命、給人食物、給人日頭、給人風,給人這麼多,但是人們卻認為上帝搶走了他們什麼,上帝折磨他們,對上帝帶有這樣的誤解。詛咒上帝的兒子,辱駡上帝的兒子,完全成了仇敵。
上帝原來並沒有想把人當作仇敵,但是人卻跟魔鬼站在一起。魔鬼是什麼存在呢?總是欺騙人,叫人辱駡上帝,叫人抵擋上帝,反對上帝。甚至魔鬼就是攻擊那些得到上帝的愛、按照上帝的形像所造的人,總是傷害人,總是折磨人。所以上帝決定以這樣的魔鬼為仇敵,決定不再饒恕傷害他兒子的魔鬼,不再給他機會,給他烙下了仇敵的烙印。但是人類卻屬於魔鬼,與魔鬼成為一體,所以上帝也只能與人為仇。上帝與人就這樣形成了仇敵關係。
上帝想解決這樣的關係,解決這樣的事情,所以差來了兒子。但是人類仍舊把上帝當作仇敵,憎恨上帝。在上帝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面前,只有一部分人得到恩典改變了,就是承認自己是罪人的人,承認因著自己的罪上帝的兒子受死了這個事實,只有這些人的罪上帝饒恕他們,在耶穌基督裡面接納他們,如今與他們和好了。
因著耶穌基督我們與上帝和好了,所以上帝把職分交給了與他和好的人。什麼職分呢?就是人們帶有很多誤解,把上帝當作仇敵看待,為了叫人解除這樣的誤解,去說服人,把人的心挽回來,叫人與上帝和好的這樣的職分交給了我們。我們擔當了這樣的職分,就要知道上帝的這樣的心情。上帝不是要誤解的存在,我們對於上帝所做的所有事情要從上帝的視角上去看,從上帝的立場上去看,從而改變人們的想法。“上帝那樣做不是為了殺你們,而是為了救你們。上帝使用你們為的是把生命和榮光給你們。”我們要一直這樣去叫人與上帝和睦。
但是今天魔鬼的作工竟然侵入到教會裡面,有的人竟然誤解上帝的旨意。上帝使用人來除滅魔鬼,最終是為了給人類獎賞,但是人們卻誤解上帝這樣的意圖。甚至連認識到上帝意圖的庇哩亞人也受到影響,給庇哩亞人的心裡帶來不滿,帶來抱怨。有些庇哩亞人的口裡竟然出來這樣的話,“上帝怎麼能夠這樣做呢?難道上帝把我們當作他的僕人、他的工具使用了嗎?上帝太殘忍了吧。難道這一切的事情上帝都知道,還是如此的任憑我們受罪的折磨嗎?”有人對上帝帶有這樣的誤解。這說明還沒有完全脫離魔鬼帶來的那種思考方式的影響,還沒有從那種方式當中脫離出來。
我們學習上帝的意圖為的是什麼呢?魔鬼一直從他的立場上去解釋一切,叫上帝與人為仇。而如今我們要學習上帝的意圖,為的是要站在上帝的角度上去理解上帝所做的事。上帝對人所帶有的想法不是死亡與詛咒,而是生命與平安,叫人知道這個事實,從而叫人的口裡很自然的出來“上帝是愛”這樣的告白。就好像約翰一書裡面所說的一樣,“上帝是愛”這樣的告白要從人的口裡出來。這就是我們叫人和睦的職分。
與上帝和睦的人,上帝不再紀念他們的罪,也不把他們的罪歸給他們。誰指責我們的罪?如果有人天天指責我們的罪的話,我們怎麼能夠跟上帝和睦呢?怎麼能跟上帝和好呢?假如上帝現在也一直指責我們的罪,那我們怎麼能夠與上帝和好呢?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與上帝和好是為什麼呢?我們明明犯了罪,明明做錯了,但是他不把這罪歸給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面並不那樣看待我們,而是唯獨用恩典來看我們,把這當作我們的軟弱。在耶穌基督裡面他把我們當作他的肢體,並且賜聖靈給我們,來補充我們的不足,所以命令我們一定要領受聖靈。
而且他非常清楚人經常會犯罪,所以他叫我們每天都承認自己的罪,然後依靠他。但這話的意思不是每天都依靠耶穌的寶血悔改,只是說你們要承認你們的罪,“我無法完全。”承認我是這樣的存在。悔改嚴格來說是一次性的,在信耶穌的時候一次就行了,但是我們每天在主面前告白我們的缺乏,“我做錯了。”那麼上帝就會塗抹我們的這些過犯,不會紀念的,會以你為義。
那麼上帝對你的要求是什麼?向你要的就是果實,叫更多的人與上帝和睦,與上帝和好。“我知道你每天總是犯罪,總是做錯事,但是你只要承認這個事實,然後去叫更多的人與上帝和好就可以了。”上帝向管家要的是忠誠,所以他要的是果子,“不管你做了什麼事情,你要把果子拿來。”所以我們現在在擔當著叫人與上帝和好的職分。
我們一定要記住的是,我們來到上帝面前的時候,我們應該叫人與上帝和好,那我們要做的、要說的是什麼呢?我們應該對人說“上帝是這樣的好的一位,沒有關係,你來到上帝面前吧。他不是你所誤會的那樣的存在。”但是假如現在上帝在指責我的罪,對我帶有很多的不滿,這樣的話我怎麼能夠做這樣的事呢?“我有罪,我沒有辦法來到上帝面前,我知道上帝最不喜歡罪,所以他不會接納我的。”不會的,他知道你是罪人,但是上帝不會這樣判斷你的。
“李基宅牧師是非常可怕的一位,每天的臉色都那麼嚴肅。”“不是的,他並不可怕,你如果靠近他的話,你會發現他是很親切的一個人。”就好像這樣的說明一樣,“上帝不是那樣的,你如果認識上帝的話他不是那樣的。”
但是如果自己每天被罪所煩擾,因著自責感而沒有自信的話,總是認為上帝在指責自己的話,你又怎麼能夠放膽地把上帝介紹給人呢?這樣的話就沒有辦法結出果子。所以我們首先要解除對上帝的誤解,上帝不是指責我們的。他命令我們要這樣做要那樣做不是為了指責我們,都是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做的更好,為了我們結出更多的果子,而不是為了指責我們。
上帝的這樣的心情從很多的牧會者、領袖身上也都照樣可以顯出來。比如說我作為這個部門的指導者,我對大家說要這樣做要那樣做,“這件事你做了嗎?”我有時候會這樣說。在聽到我這話的人的耳朵裡聽起來好像我在指責他,但我這不是在指責。指導者的關心一直在哪裡呢?在於果子。我不會想到這個人怎麼這樣,怎麼那樣,根本沒有閒暇去想那些。
“那位副牧師現在哪個地方做的不對,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重要的不是這個,都知道他很不足,有缺乏,但是怎樣才能通過這個人結出果子,叫教會復興呢?牧者的關心在這裡,而不是這個人屬不屬靈。這個人努力做事結出果實就是好的,但是如果非常有靈感,天天都能聽到上帝的聲音,或者是這個人是否聖潔不聖潔等等,對這些沒有什麼關心。那些事情以後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要受審判的,現在判斷的不是別的,而是果子。
為什麼呢?因為他裡面是骯髒的話,那麼他結出的果實也是骯髒的。但是如果結出好的果子的話,就說明這棵樹是好的。所以最終是按照果子來判斷。所以大家根本不需要懼怕我,不必要懼怕上司,因為上司所關心的不是這個人怎麼這樣呀,這個人怎麼這麼呆呆的,為什麼不聽話呀,上司不關心這些,每個人的水準都不一樣。但是怎樣才能讓這個人結出果子,上司的關心只在這裡。
有時候有這樣的事情,就是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在照顧著一個人,這個時候我會過來再告訴你“你要把那個人照顧好。”那麼你要理解。比如現在我對嘉映姊妹說“你要照顧好那個人。”我說這話不是因為嘉映姊妹現在沒有把那個人照顧好,所以才說這話。也不是因為嘉映姊妹平時對那個人照顧的不周到,所以才說這話,絕對不是的。而是擔心出現漏洞,雖然她一直做著這件事,恐怕這當中出現漏洞,所以在中間提醒她一下而已。
為什麼?人在做事的時候有時候會不小心犯錯誤,而且犯的這一次錯誤卻是致命性的。所以指導者總是很關心這方面,總是全面的想著整件事情,所以才再次的囑咐你要把他照顧好。這個時候聽到這句話的人應該想到什麼?“是啊,我應該把他照顧好。原來上司現在非常關心這件事情。”如果想“牧師是不是信不過我呀?”如果這樣想的話就是很大的誤解了,這樣想的人就會受試探,因為認為上司不相信自己。
要知道我現在關心的不是你,指導者對你不關心,關心的是通過你所結出的果實。作為指導者不關心每個人都是什麼樣的人,而是關心你所結出的果實。為了你把果實結的更好所以去幫助你,而不是因為我更加的愛惜你,所以願意更加的去關心你,不是的。如果不結出果實,就是很熟悉的人也會放在指導者的關心之外的。結出果實的話,再怎麼跟我不親的人,這之前並不熟悉的人,那麼因為他所結出的果實也會關心他。
這樣的事情對於那些只想到自己、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是無法擔當的。那些人禱告的時候也總是我我我,做什麼事情也是我我我。如果讓他做什麼事情,吩咐他做什麼事情的話,他馬上想到的只是“難道我到現在做的不好嗎?”總是這樣想,所以很容易受試探。這樣的人總是有被害意識,總是有受判斷的感覺,自己受自己的判斷。其實誰也沒有在判斷你,上帝是絕對不會判斷的。上帝說要聖潔,為的是更多的結果實,為了叫事情更順利。但是有的人當聽到“要聖潔”這話語時就想到“上帝可能認為我不聖潔,所以這樣對我說。”我們不要這樣想。
上帝是農夫,他願的是結出果實,所以我們要從對上帝帶有誤解的這魔鬼的思考方式當中脫離出來。魔鬼總是叫我們與上帝為仇,遠離上帝,我們要脫離那種想法,要解除對上帝的誤解,要從上帝的立場上去做事。這樣的立場要不動搖才能夠做上帝的事,對上帝帶有誤解的人很容易就會被動搖,因為對上帝帶有誤解,所以就會垮塌,會跌倒。上帝是良善的,上帝是愛,絕對不要忘記這一點。不要被魔鬼欺騙,不要被頭腦聰明手段好的魔鬼這樣的騙術所騙倒,我們一定要承認上帝是愛。
讓我們一起說:上帝是愛!
上帝是愛!
上帝是愛!
我們一定要承認上帝是農夫,不關心別的,農夫關心的是果子,關心的不是你是否犯錯。
讓我們一起說:上帝是農夫!
上帝是農夫!
上帝是農夫!
讓我們從上帝的立場上去想事情,成為真正的庇哩亞人。讓我們為此禱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