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恩慈

哥林多後書講解(三十七)

【林後6:6

講道: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庇哩亞人lf

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廉潔、知識、恒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林後6:6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恩慈。我們的上帝是充滿恩慈的,充滿豐盛的憐恤,充滿愛。但世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那些人的信仰真的是太殘忍了,太暴力了。但我們解除了對上帝的誤解,知道上帝的真心,所以我們承認上帝是充滿恩慈的。上帝不是想盡辦法要詛咒人,也不是因為人犯了罪,所以就看人的下場,而是想給那些想要活命的人機會,願意給那樣的人機會。即使失敗了,即使有過犯,但仍舊願人幸福,不是僅僅幸福,而是永遠幸福。

 

當亞當在伊甸園裡面犯罪的時候,上帝有造靈的餘力,充分可以再造一個靈。“亞當,你這樣藐視我的話,我明明告訴你不要吃善惡果,你卻聽魔鬼的話,違背我的話,你想吃就吃吧。”然後讓他把生命樹的果子也吃掉,最終讓人永遠受詛咒,無法再回頭,與魔鬼一同受詛咒。上帝可以這樣做,然後最後說“看一下,怎麼樣,很熱對吧?”人不是這樣嗎?即使是家人之間,或者是朋友之間,或者是同夥也是,“你叫我出醜了是不是?”“怎麼樣?”就會這樣幸災樂禍。

 

上帝明明可以這樣做,但他並沒有這樣,而是把人趕出了伊甸園。為什麼?為了挽回人的過犯,還是想要把人帶到天上。為此上帝又開始了另外的計畫,所以耶穌要受難,上帝也要受那麼多的誤解。他是那麼的努力想要拯救人,然後去養育以色列人,又等候他們,又差來兒子。他一直做著這樣的事,多麼了不起,真是充滿熱心的上帝。如果覺得太厭煩了,“算了,就這樣結束吧。”明明這樣就可以結束的,但是上帝的熱心多麼了不起。

 

上帝的慈悲並不是用來感想的,他的慈悲乃是發熱心,帶著長遠的目光作工直到今天。在這其中以色列百姓不認識上帝的心,一直犯罪。人一直犯罪,而上帝一直給人新的機會,叫人能夠得恩典,這樣的帶領人。

 

人們僅僅拿著上帝用洪水除滅挪亞時代的人,僅僅想著這件事,然後指責說“上帝多麼的冷酷無情,多麼的沒有慈悲。”最近不是《挪亞》那部電影出來了嗎?這部電影的內容本身就是具有爭議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上帝想要除滅我們,想要把所有的人類都除滅。但因為挪亞不順從上帝,所以人類才得以活下來。挪亞沒有遵守上帝的命令,這樣好不容易人類才得以活下來。這是這部電影的內容。這跟聖經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利用聖經裡的人物製作的一部反上帝的電影。這就是世上一般人的想法,上帝多麼無情,就這麼想要把全人類都除滅掉。是的,從人的角度來看可能會這樣想,但肉體反正都是要死的,早晚都要死。

 

從我們的腳下經過的螞蟻,看一下那些螞蟻,你會怎麼對待它?如果你家裡有很多螞蟻該怎麼辦?會無情的把它們全部殺死對吧?仔細的用手一個一個的按,然後把它們徹底按死。僅此還不夠,“把藥給我拿過來。”然後就打藥,一下子把它們全部都殺死,但是你卻沒有任何的感覺,為什麼?反正它們是要死的,過不了幾天它們就會死,過幾天再死跟今天死有什麼不一樣啊?而且它們也沒有什麼想法,死了也就結束了,所以也不會受到任何良心上的譴責。

 

人類的肉體就是這樣的,在我們人看來肉體非常的了不起,但早晚都要死。上帝是永恆的,在上帝眼裡,不是永恆的存在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出生以後就要老、死,雖然暫時有感覺,但早晚還是要死。人自殺也是因為贊同這樣的想法,早晚都會死,承認這一點,所以才自殺。人不都有這樣的想法嗎?反正死了就結束了,就這樣的自殺。這不是無情,死就結束了,只有活著的人感到痛苦,但是活著的人再怎麼痛苦也沒有關係,我一旦死就什麼也不知道,不知道活的人有多麼痛苦。所以反而人更無情。

 

但問題是人有靈魂,這就是問題所在。上帝是永恆的,他的關心都在永恆那裡,他的慈悲、他的恩慈也是跟永恆的相關。對於早晚要朽壞的消失的那些存在,不需要發慈悲,慈悲沒有任何意義。上帝的愛是永恆的,上帝賜予的一切都是永遠的。不永遠的只不過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一段時間擁有,然後到了時候就會消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就好像樹葉落下來,然後又會發芽長葉一樣,對於樹葉掉落或者生長不必要說什麼慈悲不慈悲,沒必要。

 

上帝的關心唯獨在永恆的存在那裡,上帝賜予的一切都是永恆的。上帝賜予的話語是永恆的,上帝賜予的生命是永恆的,福分也是永恆的,上帝的愛也是永恆的。上帝的愛也是靈,說到上帝的愛,不要僅僅想到抽象的概念,“我感到了上帝的愛。”不是這樣的。上帝的愛是永恆的,上帝把他的愛裝在耶穌這個名裡給了我們,這個名不是抽象的,而是永恆的實像。上帝賜予的一切都是實像,是永恆的,能夠接受這個的存在只有永恆的存在。

 

上帝的恩慈、慈悲是永恆的,人總是想要憑著肉體生活,所以無法理解上帝這樣的心。即使世人認為上帝是無情的,但是我們要真心承認上帝是慈悲的,要為上帝辯護,從上帝的立場上去說話。不要在心裡想“上帝怎麼能夠這樣做?”這就等於判斷上帝怎麼這麼無情。這是對上帝的背叛,這是等於忘恩負義,所以我們絕對不要說上帝太過分了,不要有這樣的心,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你愛他的話,那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即使你不理解也要努力去相信,如果你理解的話就知道都是對的,是正確的。上帝是充滿恩慈的,這樣的上帝向我們命令了什麼呢?“就像我有恩慈一樣,你們也要擁有恩慈。”他並沒有說“因為我是善良的,所以你們也要善良”,而是說“就像我是慈悲的一樣,你們也要充滿這樣的慈悲。”上帝向我們所願的是恩慈,上帝說我所願的不是祭祀,而是慈悲。得到恩典的人也要去施恩典給人,這是上帝所希望的,他希望得到他恩典的人能夠把這恩典介紹給其他人,“就好像我是充滿恩慈的一樣,你們也要擁有慈悲。”

 

人們一說到慈悲,想到的僅僅是如果有生病的人,窮人,就給他們送上一束花去安慰他們,認為這就是慈悲。但這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驗到了上帝的慈悲的人,體驗到了上帝的恩慈的人,在顯現慈悲的時候會想到把永恆的東西給人,而不是暫時安慰這個人。

 

我們帶著慈悲的心靈,充滿慈悲的心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人們為什麼靈魂會滅亡呢?因為不認識上帝,因為不認識真理,所以滅亡,因為沒有話語,所以滅亡。他們現在饑餓,現在受苦難,現在滅亡,不是因為沒飯吃,沒水喝,而是因為沒有上帝的話語,因為沒有話語,因為不認識上帝而滅亡。我們如果把上帝的慈悲顯明出來的話,那麼最應該集中去做的事情就是叫人認識上帝,然後傳上帝的話語。有那麼多的人因為不認識上帝而在彷徨,而在掙扎。

 

雖然在非洲因為饑餓而肚子鼓鼓的那些小孩子很可憐,但打開靈眼來看的話,用靈性的眼睛來看的話,不僅他們可憐,在我們旁邊的人也同樣是可憐的。還有日子過得很好的美國人,很富裕的美國人,他們也是可憐的,都一樣。人們認為非洲人因為吃不上飯很饑餓,生病得不到醫治很可憐,所以就去幫助他們,給他們醫病,給他們飯吃。但是要知道可憐的不僅僅是他們,就是吃飽飯的人也是非常可憐的,反而這樣的人自殺率更高。特別是像瑞士、澳大利亞這樣的生活水準很高的國家,自殺率反而很高。為什麼呢?他們很可憐,他們想要活,掙扎著想要活,卻沒有活命的方法。

 

我們常常收到這樣的書信,有的人寫信告訴我們“我雖然過了二十多年的信仰生活,但還是不認識上帝,但我僅僅讀了一遍金箕東牧師的書,我就知道了這個世界是陰間,也知道我得到了何等大的恩典。以前我為了認識上帝而到處尋找,但是現在通過這書籍認識了上帝。”他們常這樣說。就像這樣,這麼多可憐的靈魂為了得著生命而掙扎,這樣的靈魂無論在非洲、在美國或是在中國都是一樣的,全世界無論哪裡都是一樣的。我們要看到這樣的靈魂,永恆的存在在掙扎,要看到他們而向他們施慈悲,將我們所得到的分給他們,叫他們也擁有。

 

每個時代都有幫助貧窮人的人,但是真正要給人的是上帝的話語。上帝把耶穌賜給我們,讓道成為肉身來到這世上,為的就是將上帝的慈悲顯明出來。我們向世人顯明慈悲的方法,憐憫他們的靈魂、愛他們靈魂的方法就是把話語給他們,叫他們的靈魂能夠活下去。

 

肉體面臨死亡這不是不幸。有的人打電話來,希望幫助他們醫治疾病,當然我們應該幫助他們醫治疾病,但是我們的關心不在那裡。你的父親快要去世了,即使醫好他,今後他也最多只能活十年,現在能不能救他都是一樣的結果。但重要的是現在你的父親信耶穌嗎?靈魂活了嗎?所以要利用這個機會趕快把耶穌傳給他,不是一心想著怎樣救他,而要想著怎樣把耶穌傳給他。我們一般都會這樣告訴他們。

 

如果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信了耶穌,然後去世了。另一個是不信耶穌,但是因著為他禱告,因著單方面的禱告,所以他活過來了,那麼你要選擇哪一樣?當然我們要選擇即使現在馬上死,但是他信了耶穌再死,我們應該選擇這一點。但是人們因著肉體、因著感情就想什麼呢?“即使不信耶穌也沒有關係,現在趕快把電話給金箕東牧師,讓他通過電話來醫治我的父親。”總是這樣的祈求。但我們不是這樣作工,我們要救靈魂。

 

讓我們也擁有上帝的慈悲,讓這樣的上帝的慈悲充滿我們吧!為此讓我們一起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聖樂教會 的頭像
    台灣聖樂教會

    庇哩亞台灣聖樂教會Berea Taiwan SungRak Church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