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聖徒都問你們安
哥林多後書講解(六十八)
【林後13:13】
講師: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庇哩亞人fyh
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眾聖徒都問你們安。(林後13:13)
昨天說的是“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今天保羅與所有聖徒們問你們安。前面強調要彼此問安,在最後一部分要以祝福結束,祝福也可以說是一種問安,就是說聖經的最後部分一直在強調要彼此問安。
耶穌也說過要彼此問安,怎麼問安呢?不要僅僅問自己弟兄的安,如果僅僅問自己弟兄的安有什麼用呢?與自己關係不好的人也應該彼此問安,這樣才能跟外邦人區分開,可見這對我們的信仰生活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問題。
以前以色列人在問安的時候一般說“沙龍”,就是願你平安,和平。和平、和睦,首先是指著與上帝的關係說的,與上帝的關係沒有阻擋,要和睦,心靈要平安,只有這樣跟其他人才能夠和睦相處。“和睦”跟“平安”,都是“沙龍”這一個詞。首先與上帝和睦,沒有任何的攔阻,我裡面也要沒有任何的顧忌,要平安,這樣才能跟其他人和睦相處,上帝打算通過我進行的事才能夠很自然地進行下去。
因為我們所領受的這個福分本身就是我成為福分的根源,上帝在我裡面做他的事,這個福分要影響到他人,叫他人得福。你要成為福分的根源,叫萬民因你得福,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叫人得福,這裡面包含著要向上帝一樣完全的上帝的願望。為此就應該沒有任何的攔阻,上帝在我裡面作工的時候,應該讓他毫無攔阻地彰顯出來。如果我關閉了心門是不行的,沒有辦法成就上帝的事工。因此彼此問安很重要,跟任何人都不應該有任何的攔阻,任何人都要能夠通過我得到福分。
耶穌如果對一部分猶太人生氣,把心關閉了,不搭理他們,那麼那些人就無法得救。但耶穌並沒有這樣做,耶穌現在升到天上,把他的事工交給了我們,我們要成為徹底打開門的人。甚至對僧人也不應該關閉心門,也應該給他們機會,向他們傳道。這不是我們視無言的特長嗎?向僧人傳道,改變他,在我們心裡首先不應該有這樣的牆。
中國廈門的林牧師就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他們教會的信徒在街上給一個是中國十一羅漢之一的有名的羅漢傳福音,把他帶到了教會。林牧師是一個很熱心、很努力的人,她積極地給這個羅漢傳福音,改變了這個人,讓他當場做了決志禱告。他回去要進行還俗儀式,然後才能夠脫下僧服。後來他第二次來到林牧師的教會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女弟子,就是一個尼姑帶來了,然後林牧師又改變了這個尼姑,讓她做了決志禱告,並為他們按手。就這樣這兩個人都改變了。後來他們發來了一張照片,是一起吃肉的照片,就說明他們徹底還俗了。後來他們又來到林牧師教會的時候就脫下了僧衣,穿上了普通人的衣服,看起來很可愛。
當僧人站在你面前的時候,你不應該想這個人沒有辦法改變,無論向誰都應該問安,無論向誰都應該願他沙龍,願他與上帝和睦。其實上帝跟僧人或者尼姑並沒有斷絕關係,從來沒有,只不過是人這樣認為而已。結果他們不是改變了嗎?如果我們跟哪個人斷絕關係,不向他問安,那麼福分就沒有辦法流到那個人裡面,就會受到限制,我們不能這樣做。比如伊斯蘭教信徒,從某個角度來說真的是令人厭惡,儘管如此也不能向他們關閉心門。
以前基督徒對猶太人帶有這樣的態度。十字軍戰爭是什麼呢?因為耶路撒冷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基督徒打算把清真寺毀掉,重新恢復耶路撒冷。基督徒到那裡以後做的事情不是把伊斯蘭教徒抓起來,不是殺死他們,而是首先把猶太人抓起來,把他們關在會堂裡用火焚燒,就這樣幾十萬人被殺死了。因為這樣的事情累積下來,所以猶太人一聽到基督徒就非常氣憤,非常憎惡。
我雖然沒有去過耶路撒冷,但是通過書籍或者一些報紙可以看到猶太人對於十字架非常憎惡。全世界的救護車都用十字架,但猶太人不使用十字架,因為那會讓他們想到基督教。甚至到什麼程度呢?他們並不是說“我不認識耶穌”,而是非常地憎惡耶穌。
在全世界的算術裡面有加減乘除,加號就是“十”字,乘就是X,但猶太人不使用十字架,他們把十字架上面的部分去掉,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加號。他們就是如此討厭十字架。救護車或者紅十字會用的那個十字架猶太人絕對不使用,他們的心完全關閉了。
天主教也非常討厭猶太人,甚至納粹黨用火焚燒、用瓦斯殺害猶太人的時候,猶太人的代表給教皇寫了一封信,希望教皇能夠給希特勒施加壓力,即使把他們殺死也要留下他們的孩子,但是教皇的回答卻是“只要猶太人的血還在流,就沒有誰是無辜死的。”可見當時基督徒就是那麼憎恨猶太人,問安根本是不敢想像的事,完全斷絕了關係,劃分了界限。所以猶太人的心也完全關閉了,彼此憎惡,也因此現在福音很難進入到猶太人的心裡。我們心裡如果劃出界限,跟每一個人劃分界限的話,就等於限制了上帝能夠作工的環境,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保羅在問安的時候一般是怎麼說的呢?書信書在開頭一般都會說“願恩惠和平安與你同在。”我們的新教友教材也有《恩惠與平安》,這是最基本的開始。“願恩惠和平安與你同在。”不然的話與上帝就無法和睦。平安是非常重要的,與上帝的關係要和睦。耶穌成為平安祭就是為了恢復上帝與我們的關係,要上帝跟我們能夠和睦,而不是彼此為仇。平安就是這麼重要,只有這樣我的心靈才能夠平安,外邦人和猶太人才能夠合一,這都要在耶穌基督裡面成就。
但如果人是上帝的仇敵就沒有辦法和睦,所以需要有恩典。“願恩典與平安與你們同在。”怎麼才能夠有恩典與平安呢?保羅在寫信的時候總是說“願你們因著認識耶穌基督和差他來的父上帝而得著恩惠和平安。”要認識耶穌,認識差耶穌來的上帝,這樣才會有恩典與平安。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林後1:2)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林前1:3)
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羅1:7)
願恩惠、平安從父上帝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加1:3)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弗1:2)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腓1:2)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歸與你們!(西1:2)
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上帝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彼後1:2)
保羅常說的是“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彼得後書這裡說的是“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上帝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我們的恩典與平安要想更豐盛就要認識耶穌,認識上帝,只有這樣才能夠知道上帝所做的事,參與到那事工當中,讓這事成就在自己裡面,這樣才能夠充滿恩典與平安。就是說我們不要僅僅自己這樣做,也要常常祝福別人,叫別人也能做得到。所以我們口裡要不斷地出來問安的話,問安就是祝福人。韓國語的打招呼就是“安寧”,願你安寧,這也是平安的意思,跟沙龍一樣。願對方平安,這一點很重要。
現在我們跟中國的靈魂們的關係越來越深厚,形成了信賴關係。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關係,最重要的,也是人們很容易疏忽的一點就是問安。我每週都會向所有的靈魂問安,只要跟我聯繫上的靈魂,無論是因著什麼原因聯繫上的,我每週都會向他們問安,打招呼,祝福他們。怎麼問安呢?“願上帝的美福常與您同在。”我常常這樣問安。
“願上帝的美福常與您同在。”現在這句話變成了一句很普遍的打招呼的話。以前中國信徒們之間常用的問安方式是“主內平安”,但現在很多人都說“願上帝的美福常與您同在。”很多靈魂都使用這樣的祝福的話,還有“願天上屬靈的智慧與能力與您同在”、“願恩典與平安與您同在”。現在大家都習慣了,他們給我寫信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祝福我。因為常常這樣問安,每週都問安,所以領受了這問安的人得到了祝福,也真的成為福分的根源,成為工人去作工。不斷地問安就等於不斷地連接在一起。
有時候我會收到一些讓我不太高興的信,這封信一打開,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請給我《上帝的意圖》10本。”就完了,沒有寫名字,也沒有打招呼,只是把自己的要求寫出來。對於這樣的人我也會把書給他,但是我會怎麼給他回信呢?我會寫上“願上帝的美福充滿您。”再怎麼忙,我也會首先把這句話寫上。然後我會接著寫“我收到了您的來信,收到您的信真的很高興,因為我知道您渴慕這話語,我會把書提供給您的,請您耐心等候。”最後寫上“以馬內利,幾月幾日,聖樂教會,李基宅牧師。”我這樣的給他回信。有想法的人看到我的回信自己就會感到臉紅的,以後他給我寫信也會像我一樣的寫,但是沒有想法的人還是這樣。
總是警醒著想要學習的人,當他領悟到這一點他就會接受,然後自己也照樣去做,去祝福別人。有的人就這樣不放棄地一直跟我們連接在一起,領受了這個福分,領受了我們的祝福,也得到了安慰,感受到了愛,所以總是跟我們不斷地互相問安。他們也會很積極地把自己的事工介紹給我們,這都是因為我們有問安為基礎。
什麼樣的人能得到福分呢?就是這樣會問安的人。當他收到主日講道的時候,雖然信很短,但他還是會寫上“真的感謝您把如此寶貴的話語發給我。”當收到這樣的信的時候,雖然很短,但是他表達了自己的感謝,因此會給我留下印象。問安就是這麼的重要。
早上起來的時候我們也是先向上帝問安,然後開始一天的事工。以前侍奉王的時候是向君王問安,在家裡是向長輩問安,“您休息好了嗎?”這樣的問安,跟這是一個道理。對於這樣的事情不要疏忽,希望大家都能夠問安。如果你希望誰通過自己得到福分的話,那麼你就常向他問安吧,祝福他吧。為他求平安,你所問的安、你所祝的福臨到他的話,他如果接受就是他的,如果不接受就會重新再回到我這裡,那麼你就得福。我們要常常為人求平安。
問安,不是僅僅打一聲招呼,而是為他求平安。“願恩典與平安與他同在。”這樣的為他求平安。現在我們禱告的時候,讓問安能夠生活化。為此我們一起禱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