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帝一樣完全
哥林多後書講解(六十九)
【林後13:14】
講師:李基宅牧師
翻譯:孔睿
錄入:庇哩亞人fyh
整理:庇哩亞人bereaspring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林後13:14)
上帝為了所有的事工播下了種子,播下了福分,播下了上帝的話語,把這個種子播到了亞伯拉罕裡面,所以我們把這個福分叫作亞伯拉罕的福。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要完全。”主耶穌也說“要像父完全一樣,你們也要完全。”上帝的旨意是希望我們能達到上帝的所有神性。上帝的神性、上帝所擁有的榮光、權能、幸福、喜樂,上帝希望與我們一同分享這一切,希望我們也到達那個位置,儘管我們是被造物。
被造物能夠做得到嗎?能夠與上帝同等嗎?能夠享受上帝所享受的一切嗎?通過耶穌基督我們知道這是可能做得到的。耶穌是與上帝同等的一位,卻成為人來到地上,擁有肉體的這位徹底服從上帝的旨意,至死服從,所以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把他提到天上,把所有能夠稱得上是上帝榮光的一切都交給了兒子,叫他管理,叫他享受。耶穌基督在人無法想像的驚人的榮光與喜樂當中享受著上帝的幸福。
如果能夠享受到比天還大的上帝的幸福的話,會是什麼樣呢?我們小時候玩紙拍子很有意思,但現在玩兒一點意思也沒有。還有玩玻璃球,小時候買了很多玻璃球一起玩兒,很有意思,但現在沒有意思。同樣,現在人覺得很喜樂的,人很享受的那些,上帝也會覺得喜樂也會很享受嗎?
上帝在天上充滿了幸福與喜樂,上帝把這樣的幸福與喜樂給了兒子,讓兒子去享受,去管理。而上帝又叫人與兒子結婚,與兒子一同作主人,一同享受,一同管理,叫我們到達那個位置。所以我們不要中途停止,要一直爬到底。人原來被造成像動物一樣的存在,一開始就像動物一樣,但重要的在於你是如何領受上帝的話語的。如果你拒絕,就會像動物一樣活著;如果你領受,就會成為上帝的百姓;如果更加去接受的話,有的人會像先知一樣。
這話語就好像一條繩子,可以一直達到上帝的神性那裡,一直爬到那裡。只要抓住這話語,最終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在那之前能夠得救,不僅得救,還能成為兒女,還能得著永生,還能得著一切豐裕,上帝為兒子預備的所有一切都可以享受得到。這個幅度非常大,最下面是牲畜,最上面是上帝,牲畜跟上帝就像連在一條繩上,你到底要在哪個位置上就看你是怎樣抓住話語往上爬的。所以人類是有可能性的存在。
而天使是沒有可能性的,是已經有局限的存在。天使從一開始被造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位置,一開始你就是天使,天使長,你要擔當這個職分,擔當那個職分,這就是天使要做的。但是有的天使也想成長,也想發展,也想坐好的位置,結果離開自己的本分。想要成長,爬到高處,結果墮落了,這就是撒但。撒但不應該離開自己的位置,他無法成長,無法發展。天使是不能從科長升職為部長的,在被造時已經定好了,對天使來說這就是他的生命,要永遠守住自己的位置,他們只是奴僕。
但人不同,人有無限的可能性。路是打開的,不是只打開一部分,而是完全打開,直到能夠到達上帝的水準。我如果問上帝“上帝啊,我的位置在哪裡?”這樣的人的意志已經是污穢的了。什麼是污穢呢?就是自己限制自己,關閉自己變化的可能性,這在上帝面前是骯髒的。
汙鬼為什麼是骯髒的?因為他沒有改變的可能性了。人活著的時候不會說是骯髒的,即使是不信耶穌的人也不會說他是污穢的靈,但當離開肉體再也沒有改變的機會的話,那個時候就會把他叫作污穢的靈。在活著的時候還有機會,不會叫他是污穢的靈。即使以後會成為汙鬼,活著的時候也不會那麼說他,就是說活著的時候一直有機會。
但活著的人中也有這樣的人,“不要管我,我就這樣活著,我一輩子就只能這樣活著了。”這種意志是骯髒的。世上的人因為意志是骯髒的,所以總是算卦,想問一下自己的已經定好的那個位置在哪裡。信徒也受到了影響,雖然不像那些人去算卦,但是來到上帝面前求問“上帝啊,你對我的旨意是什麼?”求上帝的旨意固然沒錯,但是不要像算卦的人問自己的命運那樣,好像認為上帝從起初就已經定好了你的位置似的。有的人卻這樣的求問上帝,這樣的想法就是骯髒的,是骯髒的意志。
因為上帝已經為你打開了路,無限的可能性已經為你打開了,耶穌已經從這條路上經過,就要你跟著這條路,主說“跟著我來吧。”無論誰都可以做選擇,但是人卻不這樣做,卻認為上帝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好了自己的路,就好像天使似的,這樣想的人是骯髒的。我們的意志不能變成骯髒的,也就是說你不要自我滿足,要不斷地往上爬,就是說要不斷地改變,改變是沒有盡頭的。
現在我作為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我對於大家沒有滿足,對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而且也不能滿足,因為大家要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往上爬,要不斷地獻身。如果我說“做到這種程度就行了。”這樣滿足的話大家還會有成長嗎?對於這段期間一直成長,一直獻身,對這些部分我會承認大家很優秀,做得很好,但並不等於我認為大家已經做得非常好了,絕對不是這樣的。我會鼓勵大家,但我是希望大家不斷地往上爬,而不是希望大家就此止步,原地踏步。大家需要不斷地往前走,直到上帝的榮光,直到變得完全為止,絕對不要想“我做到這種程度就行了”。
還有,也不要顯出自己的義,如果顯出自己的義就無法再往前走了。如果覺得“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我是義工,在教會裡面不拿報酬的做侍奉,已經不錯了。”如果你這樣想的話就結束了,沒有辦法再往前走。我們不收報酬做侍奉這一點不能成為我們的義,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做了,即使不收報酬我們也要想“不管我收不收報酬,我都是被雇傭的職員”,要帶著這樣的心態作工。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我一直是這樣作工,我也認為這樣做是當然的。為什麼?因為現在你不收報酬這並不重要,上帝給你的報償已經積累在天上了,即使在這地上一分報酬不給你,你也有完全犧牲的理由。耶穌已經為你留下了寶血,也將聖靈給了你。不要跟世人相比,我們要跟主賜給我們的恩典相比較,與上帝所期待的我們那個完全的分量相比較,不需要考慮別人,沒有意義。
在座的各位當中有的人是教會職員,有的人是合同工,也有的人是非合同工,還有的人是不拿報酬的義工,但在我面前,還有在上帝面前,大家都是一樣的。我不是故意地這樣區分人,是因為情況走到了那一步,有的人非常努力作工,還想繼續作事工,但是他的條件不允許,所以考慮到他的情況給他一些報酬。還有的人即使不拿報酬也充分能夠作工,因為他的家庭條件足夠了,所以就沒有為他準備報酬。不是因為他更合我的心意,所以我給他報酬,不是這樣的。
上次所有的外國語侍奉者在監督面前一一地做介紹,對於我們中國組,我並沒有那麼仔細地去介紹,當時是時間的問題,沒有仔細介紹。但是後來我覺得幸好沒有介紹,很奇怪,中國組總是會在這種場合被隱藏起來,我很感謝。為什麼呢?我們默默地作工,不彰顯出來,這是很好的事情,我很感謝。世界大會的時候大家那麼努力作工、獻身,後來在表彰的時候我們也是被這樣的掩飾,我認為大家是得到上帝特別愛的人。我們現在重要的不是在人面前的那些制度怎麼樣,而是在上帝面前是否得到上帝的愛,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次教會“凡是教會的職員,請大家申請暑假”的廣告下來了,我們因為要與教會的政策合作,所以就申請了,但其實即使申請暑假也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我每次雖然申請,但是一次也沒有用過。事務處辦公的人要我們先把日期寫下來,所以我們就交給他,但是我從來也沒有使用過那個假期。牧師有什麼假期呢?沒有假期。雖然很累,但是我們會考慮到教會的立場。
大家也不要想教會讓你申請假期你就一定得把它用掉,不要那麼想,這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是上帝呼召來作工的人,所以有沒有假期都不重要,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只要忠誠作工就好。你明明不需要這個假期,卻認為“反正有假期,到哪兒去休息休息”,我們不必要有這樣的想法。
反過來,假如大家心裡想“我為了今後一輩子更好地侍奉,眼前這一周的時間我需要去一趟中國,或者我得去一趟夏威夷。”如果你認為需要這樣做的話,那麼不管你有沒有申請假期我都會讓你去的,大家可以跟我講。如果這樣的休假對你有益,對你有好處,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作工的話,不必要夏天這麼熱的時候申請假期,反而在秋天秋風涼爽的時候,你找那樣的日子,“我要休息一個周。”“可以,去休息吧。”我會允許大家的。但是我們不要想“牧師批准那個人的假期,卻沒有給我假期”,不要這樣想。
我們是不同一般的人,我們有自信感,我們是上帝使用的人。因為心裡常常有這樣的想法,帶著這樣的想法作工,所以上帝好像也特別地對待我們。我們不是帶著在教會裡作為一個職員作工的這樣的心。
教會裡面的作工人員有兩類,一類是教義人員,一類是聖職員。聖職員跟教義人員有不同的地方。教義者有傳道師,牧師。我不知道最近的情況怎麼樣,以前傳道師每個月只有最基本的40萬的生活費,非常低,這根本不能叫薪水。職員也有一定的工資,但不同的是職員再怎麼工作多年仍舊是職員。傳道師跟職員見面的時候,傳道師會很謙卑地打招呼,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後傳道師會成為牧師,成為牧師的話在教會裡的權威就不一樣了,職員還是職員,就是說以後會有差別的。我只是做了一個比喻,可能有些不太恰當。
這就好像天使跟上帝的兒女一樣,天使總是在那個位置上,一定要在原位上,而上帝的兒女可以不斷地往前走,不斷地往上爬。雖然眼前看起來很卑微,但是可以一直往上,直到上帝能夠享受的那個榮光,直到那個位置。上帝希望我們走到那個位置,不是希望我們像天使一樣只是眼前看起來好像很舒服,不是選擇這一點,而是選擇不斷地往前走,因為前面已經有打開的路。
上帝為了把這一切給我們先給了罪人恩典,將耶穌基督差來,把恩典給我們,叫我們能夠享受上帝的所有神性。為了叫我們能夠一直爬到那個位置上賜給我們聖靈,叫聖靈帶領我們,要我們靠著話語不斷地往前走,直到上帝完全的水準。上帝這樣的心意就是農夫的心,農夫是在收穫果實的時候才會感到滿足,在那之前是絕對不會感到滿足的。
但人不同,有的人說“我已經得救了,到這裡就可以了。”還有的人認為“我現在已經成為教區長了,可以了。”還有的人說“我已經成為牧師了,我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可以了。”總是感到滿足。但是上帝絕對不會滿足,他自己也不會滿足。什麼時候才會滿足呢?耶穌再臨之後,他才會得到他所喜悅的果實,直到那之前他希望我們不斷地往前走,不斷地往上爬。
大家不要用道理,或者義務、倫理道德來限制自己,也不要限制自己的環境,要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改變,千萬不要說“我原來就是這種人。”哪有人原來是這樣的,那是骯髒的想法。“我原來就是這樣的,本來我就不喜歡。”上帝一直給你機會,要你打開心,更加往上爬,但是你卻說“我原來就不喜歡這個”,這怎麼能行呢?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上帝好像單方面的向我們要求,但是上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為我們準備了非常好的東西,所以才能夠放膽地要求我們。
我跟我的妻子結婚的時候,有很多男人在她周圍轉來轉去,想跟她結婚,一直追她。後來我從軍隊退伍出來的時候發現在我妻子周圍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人了,在當兵之前我們倆雖然沒有說好以後要結婚,但是心裡已經這樣想了,但是我退伍出來以後發現情況挺嚴重的。那個時候我剛退伍,頭發亮亮的,也沒有錢,信仰也是剛開始,而我妻子周圍的那些男人有的是大學宣教部的前輩,有的是賺了很多錢的畢業生,論條件我比他們差很遠,但我還是很放膽地跟我的妻子說“跟他們斷絕關係。”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也太對不起人家了,你算什麼?你能保護人家嗎?你能讓人家幸福嗎?能給人家提供什麼?你有什麼條件?比別人好在哪裡?信仰更好嗎?還是環境更好?條件更好?你憑什麼這麼說呢?但是我對我的妻子說“別人能夠為你捨棄性命嗎?我能,我愛你,我能夠為你捨命,你跟他們斷絕關係吧。”我就這樣跟她說。
我很自信,為什麼?沒有人能夠比得上我對她的愛,我很確信這一點,所以我就單方面的這樣對她說。如果沒有確信的話我會覺得很對不起她,我可能慢慢的就退居二線了,我會認為退出才是愛這個女人的方法,但是我並不這樣做,我也不這樣認為。“他們可能無法為你捨命,但是我能夠做得到。”當然那是我的信仰還很軟弱的時候,我應該為了主捨命才對,那個時候仍舊為這個女人捨命。
上帝之所以能夠命令我們“來吧,來到我這裡吧”,是因為他為我們準備了更好的東西,所以很自信地要求我們。當真的跟著他去的時候反而被倒釘在十字架上、被石頭打死。即使如此,耶穌還是很放膽地說“跟我來吧。”因為他有自信會把更好的東西給我們,即使這是一條受死的路,去了你就知道了。
我們不要限制自己,不要用自己所帶有的那些標準、倫理道德來限制,“牧師不是應該這樣嗎?教會不是應該這樣嗎?”這樣的想法都扔掉吧,我們要不斷地往上爬。以後當耶穌看到我們的時候能夠喜悅,坐在我的左右跟我一同就餐,一同享受榮光。這個位置是為什麼樣的人預備的呢?為背著十字架跟隨我的人預備的。那個人是誰我們無法知道,所以我們是有可能性的存在。我們承認吧:我是有可能性的存在!我是有可能性的存在!
讓我們得到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上帝的慈愛,還有聖靈的感動,從而參與到上帝所有的神性當中。為此我們一起禱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