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幕與義
【來9:1~10】
上帝
是比天還大的。
他
為人子創造了天(靈界),
也把天地創造在宇宙內(來1:2~3)。
在前約時代,上帝把聖幕
顯給曠野教會。這聖幕
是天上形狀的模型(來9:11~15)。
後來上帝通過所羅門把聖殿建立在耶路撒冷,
這是將要臨到耶路撒冷的
耶穌基督這一聖殿的模型(約2:18~21)。
聖所在聖殿裡,至聖所在聖所裡,
這事實顯示出“你們在我裡面,
我在你們裡面”這話語的意思(約17:26)。
上帝的聖幕是義,
是上帝的自尊心(出26:1~14)。
以色列是以聖幕為中心安營的。
聖幕
是上帝話語的居所。
由聖靈為這話語作見證(約16:13~14)。
◎我們的信仰生活
是以聖幕為中心的信仰生活,
因為上帝的義在聖幕裡。
◎天是大的聖殿;
耶路撒冷聖殿是建立在地上的聖殿;
聖徒們也是聖殿。
◎耶穌是在這些聖殿之上的真聖殿。
聖殿顯出他的義,
聖殿是他的自尊心。
※我們的信仰和禮拜都以聖殿為中心,
也因此以耶穌基督為中心。
聖靈在那聖殿裡。
上帝是比天還大的。宇宙再怎麼大,也無法與靈界的天相比;而上帝是比天更大的。所羅門建造了聖殿之後告白說:“神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惟求耶和華我的上帝,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願你晝夜看顧這殿,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
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按照上帝指示摩西的樣式,在曠野建造了聖幕。聖幕是一種帳篷,不用石頭與木頭,而是採用布作材料,是為了向上帝所引導的迦南地駛去的途中,便於拆遷搬運。最初的聖幕是在西乃山下造成的,後來慢慢移動,進入了迦南地,最終到達了耶路撒冷。
以色列進入迦南地,征服四十名王統一國土之後,上帝讓所羅門建造了聖殿。這時建造的並非是聖幕,而是用石頭與木頭造的聖殿。以色列在曠野建造的聖幕是按照上帝在西乃山上啟示摩西的樣子造的,而這聖幕的完成品就是後來被建造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但是耶穌卻指著耶路撒冷聖殿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這不是指人手所造的殿,而是指著從天上來的聖殿——自己本身說的。“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意思就是說“你們殺死我吧,三天后我要重新活過來”。聖經所記錄的建造聖殿的故事,實際上都是在摸索找尋耶穌基督的故事。
曠野的聖幕與耶路撒冷的聖殿都不過是人手造的聖殿而已,只是一種比喻,直到耶穌來為止。兩個人在結婚之前,總是隨身帶著訂婚時的照片。但結婚之後,訂婚時的照片對二人來說就只不過是一種回憶而已。同樣的道理,耶穌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就是指著三天后將要復活的自己的身體說的。這地上人手所造的聖殿在天上的真聖殿來之後,就變得無效了。我們現在是進入耶穌這一聖殿裡面,過信仰生活的人。
聖殿是上帝的自尊心。換句話說,耶穌是上帝的自尊心。聖殿是對將要來的耶穌基督的一種預表,是借著律法傳開的。人子所顯現的上帝的義,通過聖殿也同樣地顯現出來。所以對聖殿的不關心,就等於對人子的不關心。上帝說“你們是上帝的聖殿”,我們一定要將這話語牢記在心,要常常帶有“我是聖殿”的意識。我無論到哪裡,都總是提醒自己“你是牧師”。因為是牧師,所以應該注意作為牧師該有的舉止。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具備“我是上帝的聖殿”這一意識。
聖幕有會幕外院和與外界隔離的細麻帷子,東邊有門。通過門進入院子後,首先看到的是用銅做的祭壇,在這裡宰羊獻祭。燔祭壇裡面有洗濯盆。要先在這裡洗淨手腳,才能進入聖所。聖所是只有祭司長才能出入的地方。聖所裡面有燈檯,祭司長要燃燈,擺列陳設餅,燒香。聖所裡面的所有物件都是用金子做的。聖所最裡面有至聖所,這裡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才能進來。大祭司在進入至聖所之前,要首先燒香,當香煙充滿至聖所的時候,大祭司才能進入裡面。進入至聖所的大祭司把羊血灑在基路伯翅膀下麵的施恩座上。這就是上帝通過摩西製造的聖幕。
以色列進入迦南以後,上帝通過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聖殿。以色列既已到達了耶路撒冷,就不需要再移動,所以用石頭與木頭建造了聖殿。但耶穌卻指著這聖殿說:“你們拆毀這殿”,人們都感到驚訝,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
在曠野造的聖幕把以色列的經歷照樣映現出來。以色列百姓原來在埃及,後來靠著羊血出了埃及,這就好像經過聖殿院子的燔祭壇一樣;出了埃及的以色列人在紅海受了浸禮,這如同在洗濯盆洗手腳一樣;過了紅海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教會侍奉上帝,這就如同祭司長進入聖所侍奉上帝一樣。
聖幕的構造映現出上帝為兒子創造的天和宇宙的構造。上帝為兒子創造了天這一靈界,並且為了兒子成為人子而用六天的時間創造了宇宙這一物質界。宇宙是人子為了嘗死味而進來受死的地方。就好像在燔祭壇上獻上祭物一樣,人子在十字架上受死了;就好像經過象徵浸禮的洗濯盆一樣,人子被埋葬了。對此,耶穌說:“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路9:31)”“別世”與“出埃及”是一樣的意思。宇宙就如同聖殿的院子一樣;宰羊之後在洗濯盆洗淨手腳,然後再進入聖所一樣,耶穌來到宇宙,在十字架上受死被埋葬之後,才進入了天上;就好像他們進入聖所,在那裡侍奉上帝一樣,耶穌進入天上,作為侍奉上帝的人不分晝夜地屈膝在上帝面前禱告,在那裡面見上帝。就像這樣,聖所是天上形狀的模型。
|
不信耶穌的人就如同在聖幕的細麻帷子外面一樣,信耶穌的人則如同進入院子裡面一樣。在院子裡面的人中,有還沒有悔改的人,也有還沒有受浸禮的人。這樣的人就好像停留在聖殿院子裡一樣。進入聖殿裡面的人,才開始過屬靈生活。燈檯是指領受聖靈之後,靠著聖靈侍奉上帝的聖徒的恩賜說的。我們在侍奉上帝的時候,應該借著聖靈。陳設餅桌子上擺有十二塊餅,這意味著舊約時代十二支派向上帝獻上的平安祭,同時也意味著在新約教會的根基——十二使徒的教導之上向上帝獻上的我們的獻身。香爐意味著禱告。我們不分晝夜地禱告,將我們的禱告上達給上帝。領受浸禮的人進入聖所裡面過信仰生活,這就是主所說的“你們在我裡面”。這個時候主已經進入了天上的聖所,在上帝面前為我們做中保。
就像這樣,人手造的聖殿是天上形狀的模型。那麼聖幕的終點站為什麼是耶路撒冷?上帝所派來的救主一定要從耶路撒冷出來。耶穌在伯賽大曠野講道的時候,聚集了數萬人。腓利招呼朋友拿但業一同去參加聚會,但這時拿但業拒絕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因為從沒有預言說救主要從拿撒勒出來。聖經的所有歷史都在向著耶路撒冷駛去。以色列百姓靠著羊血離開埃及,過了紅海,後來到達曠野,最後終於進入了迦南地。之後才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聖殿。但耶穌卻命令把這聖殿拆掉。這是因為從天上來的已完成的聖殿顯現出來了。就像這樣,聖殿一直在向耶路撒冷靠近。這是為什麼?
上帝給了亞伯拉罕兒子以後,命令亞伯拉罕把兒子帶到他所指示的山上獻為燔祭。亞伯拉罕在他所在的地方也蠻可以獻上燔祭,但為什麼一定要到上帝所指示的地方去呢?亞伯拉罕帶著以撒走了三天的路,才到了摩利亞山。這時以撒問:“父親哪,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回答說:“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羔羊”。然後就開始築壇,把兒子捆綁放在壇上,伸手拿刀要殺兒子。這時上帝阻止了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抬頭一看,見到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把上帝所預備羔羊取來獻為燔祭。差點兒喪命的以撒才因此得以存活。因此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
“以勒”是“預備”的意思。“沙龍”是“平安”“和平”的意思。經上把耶穌叫做和平的王(賽9:6),把他所傳的福音叫做平安的福音(弗6:15)。主吩咐門徒們無論到哪家傳福音,都要先請那家的安。主復活以後第一次向門徒們顯現的時候說的話是,“願你們平安”。這不是一般的問安語。這平安是上帝在太初就預備的。人類被魔鬼欺騙,因著罪死了。把人類從罪中拯救出來的那位是作為女人的後裔來的。那位從哪裡來?正是要從耶路撒冷來。
聖經中的數萬條預言都集中在哪裡?比如說,放置一個靶子,數百個人同時向這個靶子射箭的話,雖然箭發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發出去的箭卻飛向一個目標。同樣的道理,雖然先知們預言的時機各不相同,但所有的預言都集中於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耶路”一詞與“耶和華以勒”的“以勒”一詞的語源是一樣的。“以勒沙龍”也可以叫做“耶路撒冷”。因此,“耶路撒冷”意味著“上帝預備的平安”。以色列百姓正是向著上帝所預備的平安駛去。法老對以色列百姓說:“你們可以在埃及侍奉你們的神”。但上帝說:“不,我的百姓要在曠野侍奉我。”曠野就是舊約教會。他們向著耶路撒冷的旅程並沒有停止。所以詩篇122篇6節說:“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
上帝命令亞伯拉罕“到我所指示的山上把以撒作為燔祭獻給我”,所以以撒是作為祭物去受死的。但上帝在那裡已經預備了代替以撒受死的羊羔。全人類因著作為王而來到耶路撒冷的那位,已經受了審判。但來到耶路撒冷的那位卻代替了人類的死,所以本來要死的我們得以存活了。他是上帝預備的羔羊。亞伯拉罕用上帝所預備的羔羊代替兒子獻給上帝的地方就是耶路撒冷,即上帝預備的平安。
不是因為耶穌很聰明,所以才成了我們的救主,也不是因為他行出很多神跡,所以才成為我們的救主。耶穌來到與律法和先知們的眾多預言一致的那個地方。聖經的所有預言都集結在耶路撒冷。我們看聖經的時候,如果看到所有事件的進行方向都是向著耶路撒冷的話,那麼就沒有看錯,但如果看到的聖經不是向著耶路撒冷的話,就說明看錯了聖經。
最終耶穌基督說“你們拆毀這殿”,借此從曠野到耶路撒冷的聖殿的角色落下了帷幕。耶穌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在建立起來”,意思是說“你們殺死我吧,三天后我要重新活過來”。終於耶穌基督復活了,這與律法和先知們的預言是一致的。
現在主升天了,他將同樣的信心給了我們,叫我們也擁有與主同樣的信心。聖殿是安置上帝名的地方。我們若是上帝的聖殿,我們裡面就有上帝的名。約翰福音1章12節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那麼上帝的名怎麼進入我們裡面的?主說,聖靈因我的名進入你們裡面(約14:26)。我們擁有耶穌的名,這並非是觀念上的。耶穌的名在我們裡面,這是能夠體驗到的實像。因著聖靈在我們裡面,我們可以知道耶穌的名在我們裡面。那麼又怎麼知道聖靈在我們裡面?經上說,聖靈降臨的話,我們就能得到能力。聖靈降臨後我們又說方言,也趕鬼。耶穌說:“我若靠著上帝的靈趕鬼,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太12:28)”
我們現在在耶穌裡面過屬靈生活。悔改受浸禮的人是進入聖所侍奉上帝的祭司長。不是只有特別的人才能成為祭司長,而是萬人都可以成為祭司長。換句話說,萬人都可以過屬靈生活。所以聖經告訴我們:“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哥林多後書13章5節說:“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羅馬書8章9節說,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就這樣,聖經指出我們所擁有的信心,無論在體驗方面還是歷史方面,都是有確實的體驗的。我們的信仰生活不是宗教生活,而是知道自己是聖殿而去體驗的生活。
耶路撒冷意味著什麼?加拉太書4章21~26節說:“你們這願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請告訴我,你們豈沒有聽見律法嗎?因為律法上記著,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使女生的,一個是自主之婦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著血氣生的;那自主之婦人所生的,是憑著應許生的。這都是比方,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於西奈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這夏甲二字是指著阿拉伯的西奈山,與現在的耶路撒冷同類,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兒都是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這話語的意思是說從西乃山來的是律法,從耶路撒冷來的是真理。從西乃山上來的,就好像通過奴僕有了以實馬利一樣;從耶路撒冷來的,就好像通過撒拉有了以撒一樣。所以在西乃山通過律法生的是奴僕,在耶路撒冷通過耶穌基督出來的是領受兒子靈的人。西乃山是生子為奴的母親,耶路撒冷是生子為主的母親。創世記3章15節說,女人的後裔要傷魔鬼的頭。今天我們的信心不是從西乃山來的信心,而是從耶路撒冷來的信心。所以耶路撒冷是我們信心的母親。換句話說,我們擁有的信心是從女人的後裔那裡來的。
就像這樣,我們的信仰就是“我成了聖殿”。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意識到自己是聖殿,要通過聖靈證明上帝的名在我裡面,通過能力證明聖靈在我裡面。我們的信仰不是來自西乃山,而是來自耶路撒冷。就好像前約的聖幕是按照來自西乃山的啟示造的一樣,我們成為上帝的聖殿是來自耶路撒冷。經上說,西乃山是一個比方。總之,整個聖經的焦點都聚集在耶路撒冷。
我們是真聖殿。主雖然升天了,但他把上帝的名給我們,以上帝的名來的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所以我們無論到哪裡都要過屬靈生活。我們是從耶路撒冷來的聖殿。
我是上帝的聖殿!是從耶路撒冷來的聖殿!是借新約成為的聖殿!
靠西乃山建造的聖殿雖然是比喻,但我們是靠耶路撒冷成為的聖殿。所以啟示錄中說我們是從天上來的耶路撒冷,即耶穌的新婦。我們的聖殿是從耶路撒冷來的聖殿。所以可以說耶路撒冷是生真聖殿的母親。我們不是依靠信念或特殊地區的文化、傳說,而是依靠聚焦於耶路撒冷的聖經啟示的人。就好像耶穌說“我必須上耶路撒冷受長老的死”一樣,所有的事情都在耶路撒冷完成了。
我們是從天上來的聖殿。我們的信仰不是觀念,而是體驗上帝的名在我們裡面的生活。若有上帝的名,聖靈就要在我們裡面;聖靈若在我們裡面,就要有能力出現。我們若是聖殿,就一定要有體驗。
[출처](26)20070624聖幕與義|작성자bere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