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兒與義
【太18:1~14】
2007年11月18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禮拜內容
講道人:主任牧師金箕東
上帝
是父。
他
將人子派到世上的時候,
首先讓他走小兒的道路(約1:14)。
耶穌雖是上帝的兒子,
也經過懷胎和出生(太1:21);
長成小孩子(路2:7,40);
長成少年(路2:52);
到了青年時期受了浸禮(太3:16~17)。
他
成為大衛的子孫有過如此的過程(太1:1)。
要想進入上帝的國
非得變成像小孩子一樣(太18:3)。
信仰、教會與家庭要以小孩子為鏡子(太18:4),
否則就無法明白上帝的意圖(太18:5)。
小孩子是屬於主的(太18:10)。
上帝的義就在這裡,這是
上帝的自尊心(太18:14)。
讓我們以獻兒得主的喜悅,
並靠著聖靈養育孩子,讓他勝過世界。
◎讓我們獻兒,
使小孩兒
作上帝的孩子。
◎讓我們獻兒,
使小孩兒
作屬聖靈的人。
◎讓我們獻兒,
讓小孩兒
作有能力的人。
※獻兒
是父母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
我要聖潔,要獻身。
沒有信心的話什麼事也無法做。在上帝面前凡事都要靠信心行,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這信心是指相信上帝的存在以及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的信心。拜偶像的人沒有保障,他們有的只是信念。與孩子們相比,我們首先罪得赦免、首先認識了拯救我們的救主、首先相信了派救主來的上帝。
跪在偶像面前的人對於罪得赦免一無所知,但我們信徒們來到上帝面前的時候知道自己是罪得赦免的人。怎麼來證明這一點?施洗的人承認這一點所以才施洗,接受浸禮的人也通過浸禮體驗到了自己的罪得赦免與基督聯合的事實。
我希望我們教會的聖徒們多多地禱告,打開靈眼看到異象。信者與不信者的屬靈狀態相差距離就好比是天國與地獄一樣。獻兒之前,首先做父母的要聖潔。經上說父母聖潔,子女就會聖潔。換句話說父母不聖潔的話子女也無法聖潔。我們不是這世上眾多人口之一,基督為了讓我們聖潔已經用自己的血買了我們,現在上帝承認我們為他的兒女。我們通過浸禮體驗到了這一事實。現在上帝把聖靈作為保惠師賜給我們,我們領受聖靈,得到了靠著靈禱告的靈感。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孫亨通。韓國有“往下的愛”一說,就是老一輩不但愛自己的子女,更愛下一代,而且往往最愛的是老么。就好像樹枝努力把從樹根得到汁液供應到樹枝的最尖端以結出果實一樣,人人都對自己的子孫抱有夢想,所以帶著盼望去愛子孫祝福子孫。
十誡命中有一條警告說父的罪直影響到三代,這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恐怖。若是子孫感覺到“我今天這麼受詛咒都是因著我的祖先”,那冤屈該會如何?就像這樣父母的屬靈狀態給子孫帶來非常大的祝福。假如父母曾是上帝的仇敵,那麼他的子孫要迎接的不幸就無法用語言形容了。
世上有的地方太陽早升早落,有的地方晚升晚落,同樣,有的人長壽,有的人短命。但事實上重要的不在於生活在這世上的時間長還是短,重要的是人出生在這世上看到了多少公義的太陽。人們覺得在世上的日子好像很長,但那只是人的感覺。在天上,時間是沒有意義的。耶穌說他很快會再來,但卻已經過了兩千年,所以在人們覺得主的事好像遲延了。但這不是遲延,而是主特意在等待人。
我們出生在世上活一輩子之後會離開。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呆十個月後會來到世上,然後在世上結束了自己的人生的話就會進入永遠的國。所以在世的日子不過是一個過程而已。詩篇127篇中可以看到,人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還有傳道書中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這裡的虛空不是指佛教的虛無主義,而是為了說明在耶穌基督裡面是沒有虛空的。
打開靈眼的人能夠發現信者與不信者的差異是何等大。我雖然常常見到異象,但為了講真理很少說異象的事。不過我通過異象看到的信者與不信者的狀態真的是完全不同。不信的人無法把永恆的盼望教給自己的子女。
撒母耳在上帝的先知中是首先被揀選的,在萬王之王耶穌基督來到上帝所應許的大衛家族的事上,他起著很重要的角色。耶穌作為大衛的子孫來到了世上,他是萬王之王,是上帝的兒子、天國的主人。他自己也說“我是安息日的主”,他是拯救人類的救主,刑罰魔鬼將來要關閉地獄之門的審判者。把他領到大衛家是符合、順從上帝的旨意。
撒母耳是在母親哈拿堅持不懈的禱告中出生的,她禱告的分量該有多麼多,竟然令大祭司誤以為她是喝醉了酒。得到大祭司祝福的哈拿後來生下了一個兒子。哈拿獻上感謝禱告的時候說:“我既然靠上帝得到了兒子,我願意將這個孩子放在上帝的殿裡終生為上帝使用。求上帝讓他明白上帝的旨意想法,擁有上帝的靈感,成為上帝所喜悅的人,一生成為做上帝工的屬上帝的人。”等到孩子斷奶後哈拿馬上把孩子交給大祭司接受信仰教育。孩子稍微大點兒的時候靈感就在他身上顯現出來。小撒母耳聽到了上帝呼喊“撒母耳啊,撒母耳啊”的聲音,之後的一生上帝的靈感都停留在他身上。
有信心的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蒙上帝愛的優秀人才,為此當孩子還在胎中的時候父母就要為孩子祝福禱告。我們當中很多人都有過為害喜的孕婦按手時害喜的症狀停止的經歷。世人們把害喜當作很正常的事,但我們知道孩子還在腹中的時候汙鬼就想要佔領他。
施洗約翰與耶穌的成長過程都是一樣的,首先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然後充滿智慧。五歲的時候擁有五歲孩子的智慧,十歲時擁有十歲孩子的智慧。有的時候,三歲的孩子就擁有二十歲人的知識水準,但這不是個好現象。我過去就曾見過這樣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很懂得禮節,就連鄉長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也稱呼他老師。很多人都對這個孩子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後來孩子長大後反而還不如普通人聰明。成長到某個階段後智慧不再增長。就像這樣,孩子在成長中擁有與年紀相當的智慧很重要。
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耶穌對來聖殿尋找自己的父母說“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的時候,母親把這話存在心上。可見,得到恩典的父母會留心觀察子女的成長過程,把一切都記在心上。
我妻子懷孕的時候,我每天都把手放在妻子肚子上按手祝福。孩子出生後妻子的奶水不夠,當時常常把用作飼料的固體奶粉煮來喝,我出去帶領幾天奮興會後回來一看,孩子因為喝那種奶粉導致脫水而奄奄一息。在帶領主日禮拜的時候,有位執事跑來告訴我們:“孩子快不行了!”我妻子一聽就要站起來回家,我制止了:“禮拜死了比孩子死了更可怕”,然後繼續禮拜。我擔心人們會說因為孩子而中斷禮拜,所以那天的講道反而特意講得比平時更長。後來一切結束後回去一看,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只是脈搏還在微弱地跳動。
我在上帝面前呼喊道:“我不是這個孩子的父親,我只能給這個孩子提供飯,但孩子需要的是生命。我是飯父親,只有上帝才是這孩子真正的生命之父。父上帝不救他的話,這個孩子就不能活。”那時我切實地體會到我作為父親什麼也無法給孩子。今天父母們覺得自己能為孩子提供一切似的,當然,可以給孩子買衣服買電腦,但孩子需要的是生命。再怎麼對躺在病床上的孩子說“孩子呀趕快康健起來,爸爸媽媽給你買電腦”也沒有用。我禱告剛結束,孩子就開始發出聲音地哭起來。孩子百天的時候我們做了把孩子獻給上帝的獻兒禮拜,祈求上帝來養育這個孩子。
孩子四歲的時候跟著媽媽去我小叔家。那時孩子指著小嬸說:“媽媽,奶奶是老虎,奶奶是老虎。”孩子睜開靈眼看到了異象。靈分辨的時候有時會看到老虎或貓,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大發脾氣的。果然孩子的話剛說完不久,小嬸嬸就真的大動肝火。我在孩子還在胎中的時候就開始為孩子祝福禱告。就好像雅各為兒子們祝福一樣,做父母的應該勤于為孩子祝福。
我在往奉獻袋裡裝十分之一的時候總是特意當著孩子的面做,現在也是當著孫子們的面做,應該讓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過信心生活的。以色列人的母親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教導孩子說話的同時也負責教導他們律法。再怎麼接受了律法,但如果沒有通過母親接受過律法教育的話,這個人就跟沒有受割禮的人一樣。可見父母的角色有多麼重要。
“雅各”一名的意思為次子。聖經中出現的風俗是次子不能做主人,只有長子才能做主人。所以把以色列稱作長子的總會。雅各對自己一生無法成為長子一事深感遺憾,所以向上帝祈求:“上帝啊,讓我成為主人吧”。經上說若有信心,就是命令桑樹栽在海裡,它也必聽從你。桑樹在當時是非常常見的樹,哪怕信心像一粒芥菜種也能夠移動大山,反之若是沒有信心,就連常見的桑樹也無法把它栽在海裡,因為不是主人。
雅各是個為了做主人而拼命的人,他與天使摔跤得到了意為“與神較力得了勝”的以色列一名,這是上帝作為恩典賜給他的長子名分。靠著父母的祝福與自己的禱告,雅各變成了以色列,同樣,本來沒有主人權利的人通過父母的祝福與自己的禱告能夠擁有主人的權利。
我們要下定決心:“我要祝福我的孩子。”沒有福分的話就無法亨通,上帝要給予福分才能夠亨通。這不同於中獎只是偶然的事,做父母的一定要祝福子女。要讓子女得到上帝的承認,成為得到上帝引導的上帝的人、決不褻瀆上帝而是唯獨順從上帝的人。重要的不是孩子成為總統,而是要成為蒙福的人。不知道孩子以後會被如何使用,但他一定要成為一個亨通的人。要讓子女成為有福的人、尊重上帝自尊心的人。
往後如果不從幼兒開始徹底地進行信仰教育的話,基督教就很難保存下來。伊斯蘭教徒們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徹底的教育,不過他們不認識耶穌。我們要進行屬靈的教育,徹底地教導孩子們靈魂的存在以及靈魂受詛咒的話就會成為鬼的事實。今天人們因為對屬靈的事很無知,所以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就輕易地定異端。教導人類的歷史是六千年的基督教教育有多麼牽強?聖經並不是這樣說的。亞當這個人的出現大概有六千年,但人類的歷史比這個要長得多。
我們教會去年在世界上最初實行了牧羊師制度。父母在家庭中都要成為牧羊師。摩西的母親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偷偷地把孩子藏起來,後來實在沒辦法把孩子放在蒲草箱裡擱在河邊。當公主撿到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姐姐積極地把摩西的親生母親作為奶媽介紹給了公主。這就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摩西的母親雖然生下摩西,但把他給了公主,又從公主那裡得到孩子養育孩子。
我們要能夠向上帝表白:“上帝啊,這孩子是上帝的,你既然把他交托給我,我就作為這孩子的奶媽好好養育孩子,然後再把他獻給你。”就好像養育摩西的母親一樣,我們也從上帝那裡得到養育子女的委託。我們要告白“我要好好養育上帝的人,然後把他獻給上帝。今天上帝若是接納,我就作為奶媽好好教導孩子,做孩子的啟蒙老師,然後把孩子交給上帝!”獻上獻兒禮拜之後還想“再怎麼說這孩子也是我的,我要按照我的方式養育他”是不行的。
我和妻子有時候也有意見不同的的時候,但我們在兒子和孫子面前從來沒有吵過架。只有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或者拌嘴,但在子女面前一次也沒有發過脾氣。有些人夫妻吵架拿孩子作出氣筒。這樣的話,孩子成了什麼?“不要找我,到你媽那邊兒去!”就算夫妻吵架,也決不能以這種方式對孩子說話。我們是教導上帝的孩子的啟蒙老師。
曾經去一個家庭探訪的時候,那家四歲的孩子從外面回來的時候用腳踢開門然後大喊“老婆!”他這是學醉酒的爸爸的樣子,不能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這些東西。
主啊,求你饒恕沒有給孩子做出榜樣的我。
主啊,求你饒恕我沒有成為孩子的模範。
主啊,我願意改變,我願意重生。
主啊,從今以後我願意成為屬靈的老師,成為上帝的僕人
[출처]47)20071118獻兒與義|작성자bere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