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叫聖靈擔憂

【以弗所4:25~32】

20091011日首爾聖樂教會主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上帝

是平安。

給了天(靈界)平安,

趕逐了墮落的天使(結2814~15),

從那時就準備了審判(約1231)。

耶穌基督作為平安王來到世上(來72),

為了平安親自擔當了苦難。

所以

耶穌基督的恩典是平安(太1012)。

差來了聖靈,

聖靈帶來平安並引導人進入平安(約2019)。

我們的信

就是充滿主耶穌賜予的平安,

常常擁有平安的果實(加522~26)。

不過,

若不依靠聖靈,就沒有平安,

叫聖靈擔憂的話必受審判(太1230~36)。

與鄰舍一同平安、

讓教會平安是聖徒的義務。

◎要被聖靈充滿,

上帝

賜下聖靈這一禮物是為了叫人靠聖靈生活。

◎要得到聖靈的引導,

肉體的情欲叫人犯罪,

依靠聖靈能結出義的果實。

◎靠聖靈而行的人

能叫上帝喜悅,

平安是屬他們的。

※不要叫聖靈擔憂,

聖靈不是為不義而死的那位,

聖靈唯獨為義作工。

 

上帝是平安。假如有人問我們上帝是誰,我們要能夠回答他“上帝是平安”。從沒有人見過上帝,但遇見上帝的人從上帝那裡得到了平安。

 

整個聖經的主題就是平安。聖經記錄著,上帝為了給失去平安的人類重新找回平安而立的約以及其歷史。誰是蒙恩的人?擁有上帝平安的人。律法是什麼?干犯就要受詛咒,遵守就會得到平安,這就是律法。福音是什麼?給我們靈魂帶來平安,這就是福音。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1427)”保羅忍受那麼多苦難而傳的是什麼?就是平安的福音(弗615)。

 

天是什麼樣的地方?天是充滿上帝平安的地方,天上的所有構造都以平安為主題。耶穌教導我們禱告的時候說“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地在哪裡?在這裡還是在那裡?耶穌指著上帝的國說:“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1721)”就是說上帝的國並非觀念中的世界,我們的心靈要像上帝的國一樣。

 

要想乘車,就要買票。車票雖然只是一個紙片,但那裡有能夠乘車到目的地的權利。同樣的道理,要想進入平安的上帝所在的天,我們的心就要充滿平安。“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心裡要有平安。我們在地上的期間聽上帝的話語、蒙恩典、領受聖靈,都是為了得到平安,從而確保將來進入上帝國的權利。

 

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我實在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太1011~15)”上帝賜予的平安不是可以故作謙卑而拒絕的,也不是可以用無知做藉口而毫不在乎的。就好像口渴的人急需水一樣,人類必需的就是平安。

 

迎接上帝的人,就是指擁有上帝平安的人。罪那裡沒有平安。犯罪的人有多麼不安?詛咒那裡沒有平安,疾病也沒有平安,貧窮也沒有平安,失敗也沒有平安,欺騙者與被騙者都沒有平安。就像這樣,沒有平安就與上帝沒有關係。

 

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是為了給我們平安。他復活後見到門徒們該會多麼高興?那時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並不是“你們吃飯了嗎?”或者“這幾天過得好嗎?”而是“願你們平安”。為此命令他們要領受聖靈,之後要他們到天下去傳平安的福音(約2019~23)。

 

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期間,受到的痛苦無法言喻。因為他們的平安完全破碎了。後來上帝按照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把他們領出了埃及。他們到達西奈山的時候,上帝對他們說“從此以後你們是我的百姓,我是你們的上帝”,再次明示要將他們帶到與亞伯拉罕立約之地,即迦南地。

 

迦南地的中心是摩利亞山。摩利亞山是上帝讓亞伯拉罕把愛子獻為燔祭的地方。上帝命令亞伯拉罕“你帶著你的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區,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於是亞伯拉罕帶著百歲得到的兒子上路了。以撒問:“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回答說:“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

 

走了三天路到了摩利亞山,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以撒放在柴上。這時上帝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亞伯拉罕看到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就取來代替以撒獻為燔祭。就這樣,以撒因著上帝準備的羊而保住了性命。亞伯拉罕為了紀念上帝的預備而給那個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創221~14)。

 

亞伯拉罕獻燔祭的摩利亞山,就是耶路撒冷。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百姓的目的地就是這個地方,他們最終要得到的是上帝預備的平安。被扣在樹叢中的山羊代替以撒成為祭物一樣,耶穌頭戴荊棘冠冕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事成就在耶路撒冷。上帝在這裡預備了,所以這個地方叫“以勒”。以色列從西奈山向著這地方走去,因為這個地方有上帝預備的平安。

 

以色列百姓以前打招呼的時候不說“沙龍”,但後來他們從西奈山向耶路撒冷走去的時候,心裡充滿了喜樂,所以他們就開始用“沙龍!”打招呼。“沙龍”有平安的意思。今天以色列人打招呼的時候也說“沙龍”。“耶路撒冷”這一地名中的“撒冷”與“沙龍”出自一個詞源,“耶路”與“以勒”一詞有關係。所以“耶路撒冷”有“上帝預備的平安”之意。今天我們盼望從天上來的新耶路撒冷,就等於渴慕天上的平安。我們為什麼想要進入天上?因為那裡有上帝的平安。我們得到的福音是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播的平安的福音。

 

你真的有平安嗎?今天有多少人過一段信仰生活後卻墮落或受試探?有的人因為在倫理方面的失足而羞愧,想來教會也無法來。像這樣信仰生活這麼困難,都是因為有妨礙者。汙鬼是什麼?汙鬼是污穢的靈,殺人者。魔鬼是什麼?魔鬼是破壞者,只希望人有詛咒。這些存在不希望我們有平安,只希望我們有不幸。但上帝想給我們平安。

 

人們雖然說得到了恩典,但卻為什麼沒有平安?在高山上做飯可以發現,雖然水已經沸騰起來,頂得鍋蓋噗哧噗哧響,但舀一勺飯嘗嘗,還是生米。因為在平地水溫要到一百度才沸滾,但在氣壓很低的山頂上,水再怎麼沸騰,也不超過70度。同樣的道理,今天很多人高興自己得到了恩典,但實際上沒有體驗到屬靈上的變化。耶穌說“你們要否認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否則不配做我的門徒”,但人們因為無法超越自己的限度,所以就好像再怎麼噗哧噗哧響,還是生米一樣,無法體驗到蒙恩的人應該有的變化。

 

得到了恩典,不是指心裡得到了瞬間的喜樂。肉體都有肉感,舌頭能感覺到酸甜苦辣,耳朵能欣賞音樂,眼睛能區分美麗的顏色,這都屬於肉感。比肉感再進一步的是魂感。動物因為有覺魂,所以在吃草的時候,也會不時抬頭看看周圍有沒有猛獸。人與動物不同,除了魂感以外還有靈感。靈感是指靈的認知能力。過去我們的靈是死的,但如今活了,所以有靈感。聖靈進入我們裡面的時候,知道這一點的不是肉感或魂感,而是靈感。借著靈感,我們能夠知道自己裡面有平安。

 

心靈不平安的人身上不會出現聖靈的作工。方言只是恩賜的開始(徒24)。聖靈不僅將方言賜給人,也會將翻方言、辨別諸靈、醫病、行異能、信心、智慧、知識等多種恩賜分給人。但大部分人僅僅停留在說方言上,不再前進。這種人哪怕作了很多禱告,心裡還有一邊是空蕩蕩的,沒有平安。所以無論做什麼事,總是厭煩。過著教會生活卻厭煩,家庭生活中也老是厭煩。在外面想“要好好對待妻子”,一旦回到家,不知不覺地就厭煩起來。丈夫在外面的時候,妻子想“要好好對待丈夫”,一旦丈夫回到家,不知不覺中就對丈夫厭煩。孩子們也是,心裡反省“我好像不應該這樣對媽媽”,但是一旦看到媽媽的臉,又開始厭煩,同事之間也厭煩,同工之間也厭煩。甚至有的人從禱告室出來,不是充滿對禱告應允的信心與喜樂,而是厭煩“太累了,該怎麼活呀”。這都是因為沒有平安。

 

以弗所書429~30節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叫 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厭煩的話,話也隨便出口。耶穌說:“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1236)”人們雖然找藉口說厭煩是因為自己的脾氣,沒辦法,但領受了聖靈若仍舊厭煩沒有平安的話,就會因此受審判的。

 

以弗所書426~27節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為什麼含怒?因為沒有平安。魔鬼想方設法妨礙我們擁有平安,但耶穌為了給沒有平安的人類平安而受了苦難,聖靈顯明並堅固臨到我們裡面的平安。

 

你在聽“願你們平安!”這主的聲音嗎?有平安之人的禱告、禮拜與信心必定上達到上帝面前,而厭煩之人的禱告、禮拜和信心無法上達。上帝難道會聽摻雜著厭煩的禱告與摻雜著厭煩的讚美嗎?厭煩說明被汙鬼欺騙了。厭煩的心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倒塌。儘管上帝已經將聖靈賜給了你,但你心裡仍舊有厭煩紮根的話,上帝的平安就無法主管你。聖靈降臨在我們裡面是為了讓我們充滿地得到上帝以恩典賜給我們的一切,所以我們要被聖靈充滿,趕走厭煩,讓平安住在自己心裡。

 

我的靈魂哪,你要被聖靈充滿!

我的靈魂哪,你要被聖靈充滿!

我的靈魂哪,你要被聖靈充滿!

[출처](42)20091011不要叫聖靈|작성자bereachin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