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聖潔的三位格禮拜
【林後13:1~13】
首爾聖樂教會2004年11月07日主日禮拜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翻譯:李基宅牧師
整理:宋西拉
上帝
是聖潔的三位格。
他
既創造天地和其中的萬物就主管他們。
他是聖父、聖子和聖靈合而為一的。
但是,
聖子在2000年前從父那裡出來,
死在十字架上,又從死裡復活。
聖靈
是從父那裡出來的。
他降在我們裡面,如同降在耶穌裡面一樣。
我們
因耶穌基督的恩典得救,
因上帝的慈愛得稱為義,
因聖靈的交通與上帝和好,
因此
我們獻上感恩,這就是禮拜。
禮拜
是把天上的情景形象化的。
故此
我們借著屬靈的禮拜蒙福,
並用“阿門,阿門”把榮耀歸於主。
讓我們把榮耀歸於聖潔的三位格。
讓我們借著屬靈的禮拜蒙福。
這是我們的信仰。
讓我們
知道
三位格的尊貴而獻上讚美。
我們要使盡靈魂裡的一切獻上禮拜。
這不是基督教理,而是信心。
信心使上帝喜悅。
讓我們
用聖潔的心靈敬拜上帝
並享受他所賜的福分。
上帝是三位格合而為一的。這是我們基督教的信仰。上帝的聖三位格在舊約時代沒有很清楚顯明出來,但是在新約時代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聖父、聖子、聖靈三位格。
聖經裡面沒有出現“三位格”這個詞彙。“三位一體”是神學性用詞。“位”不是指代某種量詞,比如說一位客人來了,兩位客人來了,乃是“位格”的,即人格的意思。“位”不是指“座位”的意思。曾經有人誤以為是“座位”的意思。有人把“三位”理解為三個寶座。也就是說,他們把神學用詞當作聖經解釋,結果偏差很大。
關於“三位格”的問題,在基督教幾百年的時間裡出現很多異端。也有很多人因這問題被定罪。30年前,有人捏造“三位格”的話語譭謗我們。但是2001年前那個曾經定我們為異端的人被他自己所屬的教派定位異端。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教派定我們為異端。這“三位格”自己不清楚、不小心解釋的話,反而造成很嚴重的問題。譭謗我們的那個人反而成為“三神”論者。他主張有聖父的寶座、聖子的寶座、聖靈的寶座。他把“位”當作座位,結果主張有三個寶座,成了“三神”論者。我們知道上帝只有一位。我們稱上帝為“三位一體”,但在聖經中不容易看到“三位一體”到底在哪裡。若有人問我們,我們要清楚解釋。
禮拜是什麼?我們的禮拜是向聖三位格獻上的。耶穌的名本身就是三位格上帝擁有的名。我們要清楚知道聖三位格。上帝看不見的旨意通過他差遣的兒子成就,聖靈在我們裡面運行。上帝的愛是看不見的,但通過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把上帝的愛顯明出來,然後聖靈為此作見證。拿上帝的能力來說,上帝的能力看不見。但是上帝的兒子把上帝的能力顯明出來,聖靈在我們裡面用上帝的能力運行。我們一直聽上帝的話語,那麼福音是什麼?福音在我們裡面應該成為真理。上帝的話語通過他的兒子進到我們裡面就成為福音。通過聖靈,這福音的話語成為真理。所以,從上帝口裡出來的話語,通過耶穌的口出來的就是福音。福音通過聖靈在我們裡面運行的時候稱之為真理。這樣,上帝的話語通過福音來到我們裡面,聖靈為此做見證,就成為真理。所以,聖三位格的作為要清楚知道。聖靈是真理的靈。耶穌所傳的就是福音。若不是借著聖靈,就好象擺在櫃子裡面僅僅能夠觀看一樣。若不借著耶穌,無法接受上帝的話語。這樣,聖三位格的作為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向聖三位格獻上禮拜。
耶穌升天的時候,舉起雙手祝福門徒。所以,牧師在禮拜結束後也祝福禱告:“願主的恩典臨到你們身上”。祝福就是向上帝祈求把福分賜給他們。牧師做的就是祝福禱告,如同哥林多後書13章14節:“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上帝命令福分的時候如同創世紀的話語“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樹木就有了樹木”一樣,上帝的話語是命令。牧師作為上帝的代言者向大家宣佈福分。上帝命令的福分向眾人宣佈的時候,眾人‘阿門’接受。如同耶穌與門徒離開升天的時候祝福一樣,禮拜結束的時候,牧師祝福禱告。我們常常做祝福禱告,實際上這是命令。上帝的福分是發命的,所以大家要接受。
聖三位格怎樣理解?基督是從父那裡出來的。聖靈是從父那裡再出來的。聖靈臨到我們身上之前,先臨到主耶穌身上。臨到耶穌之前,聖靈在父懷裡。耶穌來到世上之前也在父懷裡。所以,創在天地萬物之前,上帝是一位。聖父、聖子、聖神出現幾次“神”?出現一次。上帝是父。父是什麼?是在我以上的,是祖先。我們沒有看見他在世上的樣子。我從來沒有看見我的父親從我奶奶裡面出來,因為父親在我以上。上帝在我以上。上帝在永遠之前,上帝是最初,是自己存在的。因為在上帝以上沒有父親、沒有祖先,所以上帝就是父親。
他為了我們顯明了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來了,在我們中間做的事情,就是按照父的旨意被釘十字架受死。對於這個事實,人們如果不清楚知道就會很混亂。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時候聽老師說的話語,也看黑板上寫的字,也看教科書。當一個學生集中精神聽老師的話語時,學習成績也好。但如果對於老師的話語不關心,也不關心黑板上的字,教課書不關心,學習成績也差。所以,有的人成績非常好,有的人成績非常差,每個人的差距很大。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有的人關心老師教導的話語,有的人不關心。耶穌也常常說,你們要定睛的看我,你們要注意的聽。如果不聽話語,當然就不知道。假如孩子問父親:
“爸爸,三位格是什麼意思?”
“難道我是牧師嗎?你自己問牧師去吧。”
有人這樣禱告:“主啊,過去一星期我常常犯罪,我把主耶穌重釘十字架了,求你饒恕我。”這是因為謙卑的緣故,所以這樣描述。如果隨便說把主重釘十字架,這樣容易使人們誤解耶穌被釘十字架是一種觀念性的描述方法。但實際上主耶穌確實被釘十字架了。舊約時代有大贖罪日。這是對主耶穌受死的預備。贖罪的意思是什麼?創世紀2章說,你們吃的日子必定死。從此以後,一旦吃善惡果,就必定死。聖經說罪的工價乃是死,所以吃了善惡果,亞當就死了。同時,在亞當裡面的人也死了。亞當被趕出伊甸園後生了該隱和亞伯,並且又活了900多年。這表明死的不是肉體,乃是靈魂。因為靈魂死了,要受到刑罰。全人類都在亞當裡面死了,成了罪人。
詩篇51篇5節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剛出生的孩子看起來很漂亮,好像有天使服侍他們一樣。如果他們一出生就死了,好像他們都上天堂。但實際上不是。因為人類的靈魂全都死了。為什麼要信耶穌呢?因為靈要得上帝的生命。過去的靈都是死的,所以要重生。若不重生,只能滅亡。出埃及的時候,母親背著自己的孩子離開。如果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們自己過來吧。”如果這樣的話,孩子們都會死。媽媽們背著孩子們一起出來。聖經說,父母聖潔,孩子們也會聖潔,直到孩子們有意志之前。父母的信仰可以影響孩子。孩子的意志沒有獨立之前,父母的信仰非常重要。孩子們長大以後,自己要相信耶穌自己要得到赦免。總之,全人類要自己接受耶穌。
主耶穌付出亞當犯罪的代價,而且只能用血才能還這代價。利未記17章11節說血可以償還罪的工價。我們要相信,因著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我們從罪中得到釋放。主耶穌代替我們贖罪,好像把奴僕的證書燒掉了一樣。罪得赦免的方法有兩種。第一,贖罪。好像大贖罪日一樣,主耶穌替我們贖罪了。每個孩子長大以後自犯罪會顯露出來。每個孩子像一粒種子一樣,發芽長葉。每個人都有犯罪的本性。小的時候不顯露出來,但是長大後就顯露出來。前幾天,我看見一個父親對小孩子說:“你過來吧”。小孩子回答父親說:“你這個狗崽子,我才不呢。”小孩子小的時候這樣說,還可以諒解。如果長大後還這樣說會怎麼樣?
每個人犯的罪稱之為自犯罪。每個人的自犯罪各不相同。犯自犯罪的時候,難道耶穌又釘十字架了嗎?不是的。他已經在天上。如果一直說‘我犯了罪,把主耶穌又釘十字架了’,那麼基督教的信仰在人們看來就會變成一種宗教,一種抽象的觀念而已。
如果我們現在犯了罪,可以得到饒恕,而不是贖罪。犯罪的時候,你把罪坦白在主的面前,主會饒恕你。這稱之為饒恕,即免債。亞當犯的原罪無法饒恕,一定要付出代價。但每個人的自犯罪通過悔改可以得到饒恕。悔改的時候,主在上帝的右邊替我們祈求。約翰一書2章1節:“我小子們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我們悔改的時候,主耶穌也承認,並且在父面前代求:“天父啊,求你赦免他們。”按照律法也是,大祭司在至聖所獻祭以後,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承認:“你們的罪得到赦免了”。就這樣,罪得赦免有兩種方法:贖罪和饒恕。
主禱文說的悔改是指自犯罪說的。“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是指饒恕說的。馬太福音18章記載有個僕人欠主人無法償還的債務,後來主人憐憫他,免除了他的債務。這個人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個欠他十兩銀子的人。結果這個人把欠他十兩銀子的人下在監獄裡面。主人知道這件事情後就發怒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所以馬太福音6章14節,主耶穌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今天有些人在教會憤憤不平,然後去到另外的教會過信仰生活。想一想,他們在這個教會的問題去到另外的教會就能解決嗎?難道可以重新開始嗎?要想一想,我們的主耶穌不是重新釘在十字架上,乃是他在天上替我們禱告。如果我們拒絕這麼多的恩典,我們怎麼能夠得到上帝的保守了。我們有這麼大的恩典,所以聖靈降臨在我們裡面,在我們裡面彰顯耶穌寶血的能力並堅固我們的信心。
哥林多後書13章5節:“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如果基督不在你們裡面的話,你們就被棄絕。最近有一些國會議員當選後,後來因為違法被高等法院定罪。即使是國會議員,一旦被高等法院定罪,他們也會失去自己的權利。聖經記載有人參加王擺設的宴席不穿禮服而被趕出去(太22:12)。還有經文說,上帝給人職分後,但那人不忠誠,上帝就把職分奪過來後把那人趕到黑暗裡去(太25:30)。就這樣,你們要明白你們裡面有耶穌,否則就是被棄絕的。
我們信耶穌不是僥倖。如果上天國有僥倖的話,主耶穌根本就不用釘十字架,上帝根本就不需要我們悔改。但實際上上帝吩咐我們要徹底悔改。我們通過悔改可以罪得赦免,然後可以進入天國。不但如此,我們要坦白我們的罪,脫離罪的捆綁,這一切都是信仰的作為。如果有這樣的信心,聖靈就臨到我們身上做見證。羅馬書8章15節也說,聖靈在我們身上見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
五旬節被聖靈充滿的門徒出去傳道的時候,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人看門徒為醉酒的人。醉酒的人臉發紅,走路搖搖換換的。我曾經看見一個喝醉酒的人對電線杆說:“你走開,走開。你打我嗎?”喝醉的人尚且這樣,何況我們呢?我們被聖靈充滿的人為何不出現能力了。如果被聖靈充滿的話,聖靈的能力要出現在我們身上。
耶穌最後的祝福是“願主的福分與你們同在”。羅馬書是寫給羅馬的人。以弗所書是寫給以弗所人的。哥林多前後書是寫給哥林多人的。加拉太書是寫給加拉太人的。哥林多教會在歐洲,以弗所教會在亞洲。今天我們讀以弗所書受到感動,讀哥林多前後書也受到感動。為什麼?因為聖經不是顯明他們的文化,乃是對付屬靈的問題。對以弗所人說的內容對我們同樣也帶來感動。對羅馬人說的話語對我們也有感動。為什麼?聖經是寫給靈魂的,是以靈魂為對象的書信。今天很多韓國牧會者利用韓國人的情況講道,所以在韓國人裡面可以有效,但是在國外沒有用。今天,為什麼庇哩亞運動在全世界被接納呢?因為我們所說的是屬靈的。上帝對我們說的話語是屬靈的話語,是屬靈的福分。願你們有這樣的福分!
這一切都是聖三位格完成的。聖父說的話語借著基督成為福音,靠著聖靈相信這福音的話語的時候,這福音的話語就會成為真理。就這樣,這是上帝所說的話語。主耶穌說,你們信上帝也要信我(約14:1)。信的人要領受聖靈。一旦領受聖靈,我所做的事情,相信的人也要做,並且做比這更大的事情。就這樣,我們要借著聖父聖子聖靈的作為運行在我們中間。願你們有這樣的福分!
我們禮拜的時候,天父的旨意通過兒子臨到我們身上,然後借著聖靈運行在我們中間。我們得到命令就是從這聖三位格出來的命令。並且,我們獻上感謝、榮耀、順從也是向聖三位格。今天主說,“願”主的恩典與你們同在。這話語是命令。你們要順從要接受。“願”這樣的話語是命令,我們要接受。創世紀1章告訴我們要'阿門'這樣接受。上帝的話語不是研究,而是接受。聖經不是讓我們研究,乃是無條件接受。我們要因著上帝所賜的恩典獻上感恩。
這時候禱告的時候,在我們裡面運行的話語、能力是三位格的作為。禮拜是獻給三位格的。在這裡我們懇切禱告的時候,求聖靈運行在我們中間,讓上帝的話語運行在我裡面,讓耶穌所做的事情運行在我裡面。我們一起放聲禱告吧
[출처]20041107 向圣洁的三位格礼拜(林后13:1~13)《首尔圣乐教会主日礼拜金箕东牧师讲道》|작성자bere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