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天上的住處
【約14:1~6】
2008年11月23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內容
講道:主任監督金箕東
上帝
是永活的。
他
將兒子派到世上,為的是
讓凡信他的人都得永生(約3:16).
永生是唯獨在天上才能得到的
上帝永恆的生命(約17:3)。
上帝為了讓人因兒子
得到永生,
派兒子在十字架上受死(來10:19~22),
讓人借著耶穌基督的血蒙贖罪(徒20:28),
並從聖靈重生,以得到永生(約3:5~)。
主耶穌復活升天,如今在天上
正在預備我們的住處(約14:1~3)。
我們的肉體是身體,
主在預備肉體能在天上居住的
奇妙的住處(林前15:50~54)。
天是諸靈的世界,
上帝希望我們與耶穌一同在天上。
聖靈
是為了叫聖潔的人復活而降臨的保惠師(羅8:11)。
◎要蒙恩!
蒙恩才能得到永生
而住在天上。
◎要蒙恩!
要從聖靈重生
而住在天上。
◎要蒙恩!
成為屬耶穌基督的人,
他是道路、真理、生命。
※蒙恩才能得到永生,
永生
是我們信仰的盼望。
上帝是永活的。他是獨一的自存者,從永遠以前就獨自存在。人類是有受造之日的被造物,但因為上帝叫人成了屬靈的存在,所以人能夠永遠活著。但人受了魔鬼的誘惑墮落後,成了永恆的罪人。上帝憐憫人,將自己的兒子差來代贖人的罪,叫凡信他的人成為永恆的義人。人因為是永恆的存在,所以若在罪裡面活著,就成為永恆的罪人;若罪得赦免、得稱為義的話,就成為永恆的義人。
上帝明確區分罪人與義人。罪人將來要下地獄受永恆的刑罰,義人則進入天國得永生(約3:16~18)。我們要選擇到底是迎接耶穌基督作義人,還是拒絕他作罪人。世上的人們因為不理解耶穌基督,所以不迎接他。我們傳道就是為了讓人們理解耶穌基督。為了讓他人認識耶穌基督,我們自己首先要有對耶穌基督的體驗。
最近某調查機構作了一份有關韓國人對宗教的好感度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好感度最高的宗教為佛教,其次是伊斯蘭教,然後才是基督教。所以基督教內部受到打擊的部分指導者們呼籲要做反省。但實際上,世界對基督教沒有好感這並不奇怪。當然耶穌也吩咐門徒們要成為世上的光和鹽,叫看見他們好行為的人將榮耀歸給天上的父(太5:13~15)。如果基督徒在道德上墮落了的話,人們就會對整個基督教帶有不好的印象,從而會給傳福音帶來很大妨礙。因此我們每個基督徒都要努力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但這種對社會的責任不僅僅在基督徒身上。人們看到小商販開起好車就會為他鼓掌,而看到基督教牧師坐好車就指責“基督教為什麼不多多為社會作犧牲?”但要知道這是基督徒個人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世人能向基督教要求的。
基督教原本就不是蒙世人愛的宗教。耶穌來到世上的時候,有誰歡迎了他?耶穌在世上只行了善事,但卻受到了當時無論從道德方面、倫理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被公認為是最成熟的人,自以為義人的法利賽人、文士、大祭司們的逼迫與恨惡。他們在耶穌開始事工以後的三年間一心研究怎樣才能把耶穌除掉,最終他們如願以償了。他們本可以按照他們的律法用石頭把耶穌打死,但卻沒有那麼做,而是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在當時,十字架是人們僅僅想一下就會毛骨悚然的詛咒的木頭。他們認為只要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那麼人們因著對十字架的憎惡就會不願意想起耶穌。世界就是如此地憎恨了耶穌。
耶穌也預先對門徒們說過:“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學生和先生一樣,僕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人既罵家主是別西蔔,何況他的家人呢!(太10:24~25)”;“你們要紀念我從前對你們所說的話:‘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約15:20)”;“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8)”;“人若因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5:11~12)”;“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約一3:13)”。
佛教與伊斯蘭教因為是屬於世界的,所以受到世界的歡迎。佛教其實是無神論,是人本主義哲學;伊斯蘭教是徹底否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的宗教。約翰一書4章5~6節說:“他們是屬世界的,所以論世界的事,世人也聽從他們。我們是屬上帝的,認識上帝的就聽從我們;不屬上帝的,就不聽從我們。從此我們可以認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來。”1~4節說,論世界事的人就是指否認耶穌是道成肉身來的那些人。基督教的危機不在於世人對基督教沒有好感,教會沒有能力、沒有證據、沒有聖靈的作工才是基督教的危機。
這世上的人們非常注重合理性。世上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受合理性法則的支配,結成有機性的關係。但耶穌基督來到世上顯明的真理超越了這世上存在的這些法則。例如,他說人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死人能夠活過來。人們聽到這樣的話,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哪裡有這樣的法則。但這是世上沒有的另外的理,世上沒有的另外的法,即真理。
耶穌在講道中常常使用比喻。當時的人們都是受過律法養育的人。律法是肉體的法,也是一種比喻。比喻以宇宙中的自然萬物,既受合理的道理支配的東西為素材。門徒們問耶穌“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的時候,耶穌回答說:“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可4:12)”比喻無法拯救人。律法無法拯救人,也是因為其本身是比喻。
律法與真理的差別就在這裡(約1:17)。律法只能採用萬物作為講道的工具,而真理只使用通過上帝的兒子成就的話來說明上帝的國與他的義。律法就好像是在小學教導學生的啟蒙老師一樣。在小學教導的內容與在大學教導的內容完全不同。在小學只教導過去發生過的事,而在大學則教導哲學性的內容,叫學生們懂得展望未來。同樣的道理,對於沒有接受真理能力的像小孩子一樣的人,只能教導他比喻。
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世人沒有聽懂他的話。就連那些得到耶穌的指示出去傳福音趕鬼的門徒們,後來當聽到耶穌說“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的時候,認為“這話甚難,誰能聽呢?”而離開了耶穌。耶穌問十二門徒“你們也要去嗎?”的時候,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0~68)”就像這樣,連跟隨主的門徒們也不能理解他的話。
主的話語是福音。記錄耶穌生平的福音書中,馬可福音是最早的一本,其中1章1節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馬太福音4章17節說:“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耶穌所傳的話語不是重申這世上原有的話。從耶穌口裡出來的話語是這地上不曾有的,從天上帶來的話語。耶穌說他是從上帝那裡來的,所以能夠說明上帝(約6:46~46)。天使是從天上來的,所以可以說明天,但無法說明上帝的義。能夠介紹上帝的義的只有從上帝那裡來的耶穌基督。
我小時候,每家都有招待客人的廂房。村裡的大人們白天各自幹活兒,到了晚上就常常聚在廂房聊天。那個年代因為很有有機會與外界接觸,所以大夥兒晚上都聚在廂房聽那些從外地回來的人描述外面的情況。記得有一次,去首爾回來的一個鄉民說:“我這次去首爾,看到房子上面還有一層房子,真是了不得。”話剛說完,坐在旁邊的人就說:“世上哪有這種事?就算豬窩蓋兩層,下麵的豬也會被壓死的。”只有去過首爾的人才能描述首爾。同樣的道理,只有從天上來的那位才能介紹天。
再怎麼出色的學者,所說的也無法超越這個世上的事物。世上萬物在支配自然的法則下有機地連接在一起。但耶穌所說的話脫離了世人們所知道的道理。他說死人能夠活過來,說信的人要進入的永遠的國是存在的。在律法下面的人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天國,他們所盼望的地方就是迦南地。耶穌所說的是他們從未聽過的完全嶄新的內容。這就是福音。
耶穌說的完全都是從上帝那裡來的:“上帝是我們的父;我是從他懷裡出來的;上帝的想法是這樣的;上帝的旨意是這樣的;上帝的信是這樣的;上帝的義是這樣的;這是上帝想要賜給我們的;這是上帝的愛……”就像這樣,唯獨耶穌基督才能說明上帝。還有唯獨他才能說明天國。所以要想聽關於天國的事就要來到耶穌面前(約14:6)。我們把從耶穌口裡出來的話叫福音。福音是這世上不曾有的另外的道理,另外的法則。人怎麼能在水面上行走,死人又怎麼能活過來?但這些地上沒有的另外的法則,在天上卻是有的。
耶穌復活了,這並不是虛擬的主張。保羅在主後57年左右記錄哥林多前書的時候說,親眼見到耶穌升天的人有五百多人,其中大部分如今還在世(林前15:6)。路加聽了這話之後離開保羅,親自去尋找那些證人,把證人們聽到看到的有關耶穌基督的事收集起來,記錄了路加福音。就像這樣,耶穌的復活是有許多目擊證人的事實。那麼耶穌基督怎麼能復活呢?因為他是上帝差來的上帝的兒子。
上帝成為人來到世上,作為人生活又作為人死了,之後像上帝一樣復活,像上帝一樣進入了天上,我們是相信這些事實的人。有的人懷疑“上帝怎麼能成為人來到世上?”這就等於懷疑“人怎麼能像上帝一樣在天上活著?”而這樣的懷疑無異於說“上帝怎麼能像上帝一樣來到世上受死?”我們通過相信上帝的兒子作為人來到世上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從而確實地相信人也能像上帝一樣進入天上生活。
這樣的福音是在世上任何自然法則中也找不到的,唯獨從上帝那裡來的。所以我們通過認識耶穌、學習耶穌、聽耶穌的話語來認識上帝的國、認識上帝的意圖、認識上帝的義。唯獨從上帝那裡來的話語才顯出上帝的義,也唯獨從上帝那裡來的信顯出上帝的義。人的信念中顯不出上帝的義,因為在耶穌來到世上之前,人們都是靠信念活著。甚至連牲畜也有信念。貓為了抓老鼠,可以一整天守在老鼠洞口不離開。連牲畜都有的這種信念裡面沒有上帝的義,唯獨從耶穌基督那裡來的話語才能顯出上帝的義,才能讓人認識上帝。
主讓我們求上帝的義,即要我們認識上帝。認識上帝的知識唯獨出自耶穌之口。因為只有耶穌是從父懷裡出來的,唯獨他能給我們介紹“這裡有上帝的自尊心,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主還讓我們求上帝的國,即要我們認識上帝的國。通過摩西也無法認識天,通過摩西可以學到人在世期間肉體得到上帝幫助的智慧,但無法叫人認識天國和上帝。但通過耶穌可以知道。
耶穌不僅僅用話語說明這世上沒有的法則,而且還親自將它顯出來。按照死後第三天要復活這話語,耶穌果真復活了,並在人們的注視下升天了。這不是唯獨耶穌才能經歷到的事。耶穌是復活初熟的果子,凡擁有他所有的法則的人也能像他一樣復活。
首爾聖樂教會在禮拜中不使用使徒信經。使徒信經是教理性的告白。我在監理教會過了五年信仰生活,在長老教學了十年神學,這期間我聽到的最多的詞就是“取捨”。很多人說:“聖經不能都信,要有取捨。”使徒信經是挑選了聖經記錄的內容中的極少一部分內容,而且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中有高舉馬利亞的意圖。我們是相信聖經記錄的內容的人,而不是取捨聖經的人。占美國基督教會80%的浸禮教會和基督的教會這兩大教派不背使徒信經,因為他們相信整個聖經。唯獨長老教與監理教才沿襲天主教的傳統使用使徒信經。所以他們的信心與能力有限。
聖經中有我們容易接受的話,也有我們難以接受的話。美人不是只有漂亮的臉蛋兒,她也有發臭味的腳。但不能因此把腳截去,只留下臉蛋兒。同樣的道理,聖經裡不僅有義人們聖潔的言行,也有世上齷齪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我們要相信聖經記錄的所有內容。我們不使用使徒信經的原因就在這裡。信耶穌就是完全接受上帝通過從天上來的那位要賜給我們的所有一切,相信從天上來的那位傳的所有天上的事。今天教會們之所以沒有能力,就是因為不想接受這一切。
聖經中有屬於前約的律法和屬於新約的耶穌的福音。福音是非合理性的,即不屬於這地上自然法則、不屬於自然道理的天上的法則。我們是靠這法則得到生命、靠這法則重生、靠這法則復活的人。
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14:2~3)”我們不知道在哪一天會離開世上,反正在停止呼吸的那一瞬間我們就會進入樂園,在那裡等待主的再臨,然後到了時候參加頭一次復活,最後會進入主為我們準備的天上的住處。
前幾天看了這樣一則報導,說有個人為了裝飾自己將來的墳墓花費了二十億鉅資。在墳頭上鋪了最高級的草坪,然後周圍豎了很多石碑和雕像。但隨著歲月流逝,這些東西早晚還是會消失的。假如把為了準備自己墳墓的這筆錢用在為了主建造禮拜堂的事上,該會多麼有價值啊!那麼因著這個人的獻身會有多少人得救,多少人討上帝喜悅?我們要擁有對天國的盼望。主正在天上為我們準備將來的住處,難道我們要在這裡準備死後屍體要住的地方嗎?
主把這地上沒有的新消息傳給了我們,並且親自顯明這是實像。我們要參加頭一次復活。從上帝懷裡來的那位把上帝國的存在和上帝給我們信心、聖靈、話語、復活、生命的消息傳給了我們。並且他現在在天上為我們準備住處。主說唯獨他是能讓我們進入天的道路、法則、生命。天不是人努力就能進入的地方,而是唯獨靠著恩典才能進入的地方。聖靈是為了印證這恩典、讓人得到這恩典而來的,所以我們要被聖靈充滿得到恩典。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恩!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恩!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恩!
[출처](47)20081123预备天上的住处|작성자bere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