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順從耶穌

(太1715

  

上帝

是尊貴的。

因兒子得榮光(約171)。

上帝顯明自己的兒子(約173),

讓人信從他(太175)。

順從律法就能成就義,但律法的義(羅712

不能讓人得救,唯獨

從信而來的義才能讓人得救(加35)。

為信

上帝賜下了耶穌基督,

因此耶穌是信(來122)。

耶穌是照著先知與律法來的

救主(太111315)。

人若沒有蒙恩就沒有信,

故此

悔改是為了信(徒238),

順從也是為了信,

信就是真理(約146)。

由聖靈為此作證(約1613)。

◎要蒙恩,

唯獨相信耶穌

才能蒙恩。

◎要蒙恩,

因為只有蒙恩才能成聖,

作屬靈的聖徒。

◎上帝命令我們

信從耶穌,

讓我們借著耶穌蒙恩。

※蒙恩的人才是有福的人,

他的禮拜和禱告都蒙上帝悅納,

聖靈也與他同工。

上帝是尊貴的。我們侍奉上帝並不是宗教儀式,而是實像,因為上帝是活著的。我們要想侍奉上帝,首先要知道上帝所要的是什麼。約翰福音423~24節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我們要懂得尊重作為靈的上帝。

所謂禮拜,意思就是“見到上帝的榮面”或“與上帝親嘴”。敬拜上帝的人首先要承認上帝與偶像不同,他是個靈,所以要以心靈和誠實,即以聖靈與真理敬拜上帝。耶穌雖為上帝的兒子,不過沒有被聖靈帶領的時候他一直呆在拿撒勒,但自聖靈降臨在他裡面帶領他起,他就開始了公開侍奉生活。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所以教會裡面要充滿聖靈的作工。教會獻上的禮拜也一定要得到聖靈的帶領。有的人誤把感情的牽引當做聖靈的引導,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神秘主義,就要清楚到底聖靈充滿意味著什麼。

聖靈是真理的靈(約1613),沒有真理的地方聖靈就無法作工。真理的聖靈必教導基督的話語,叫人想起基督的話語並見證這話語。換句話說聖靈與真理同工。人隨己意發熱心跟上帝沒有任何關係,上帝唯獨在乎成就自己的話語,為此聖靈只在有真理的地方作工。所以敬拜上帝的人一定要依靠真理與聖靈。

農村收穫莊稼的時候,政府會下來收購。政府會把糧食劃分等級,然後只收購一等糧。主常常把我們比作收割的糧食。就好像政府只收購一等糧一樣,上帝只尋找以心靈與誠實禮拜的人。我們要知道上帝所尋求的是什麼,讓自己的信仰生活達到他的標準。

我們教會從一開始的志向就是“禮拜成功的教會”。上帝尋找禮拜。禮拜就是見到上帝的榮面與上帝親嘴。換句話說是人最接近上帝的機會。上帝要的就是這一點。但假如我們只在禮拜時間靠近上帝,除此以外的時間則過著與上帝毫無關係的生活,又怎麼能得到上帝的關心呢?

摩西按照上帝顯現給他的樣式造了聖幕,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聖殿。進入聖殿首先看到的是宰牲畜流血的燔祭壇。若不流血贖罪,就無法進入聖殿。就好像舊約時代的人們依靠牲畜的血進入聖殿一樣,今天我們依靠基督的寶血靠近上帝。過了燔祭壇然後看見的就是洗濯盆,進聖殿的人若不在這裡洗手就必定死。

洗濯盆是用女人的銅鏡做的,這時候使用的鏡子不能是聖殿外面的鏡子,而必須是在會幕作侍奉的婦女的鏡子。有的人說舊約聖經是以色列的建國史,這話也不錯,但上帝將以色列的建國史當做一種鏡子。所以哥林多前書101~11節說,他們遭遇的這些事都作為鑒戒,警戒末世的人。挪亞時代因洪水滅亡的人類是我們的鏡子,那時得救的人們也是我們的鏡子;所多瑪俄摩拉的滅亡是我們的鏡子,那時得救的人們也是我們的鏡子。

就像這樣,舊約聖經通過以色列將上帝所喜悅的與不喜悅的、合乎上帝旨意的與不合乎上帝旨意的、屬於義的和屬於不義的顯露出來。上帝將這樣的以色列歷史給全世界作鏡子(林前106)。所以用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之鏡子作的洗濯盆從福音的角度來說是指聖經。以弗所書526節說:“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意思是說一定要遵照上帝的話語過信仰生活。

宗教跟隨著信念;但我們是按照上帝的旨意、上帝所啟示的信心去遵行,這就是信仰。教會要效仿聖經,聖徒要效仿教會。剛來教會不久的人對信仰生活可能會感到負擔,儘管如此但教會不能以初信者為中心牧會。教會從本質上要效仿聖經。初信者們雖然從未讀過聖經,對聖經也沒有深入的瞭解,但通過信徒們的信仰生活能發現信仰到底是什麼。換句話說,看信徒們的信仰生活能收到跟讀經同樣的效果。所以教會一定要效仿聖經。教會要效仿耶穌在客西馬尼山上俯伏的姿態,要效仿耶穌直到被釘十字架為止的服從姿態。聖經是我們要效仿的鏡子。照了鏡子卻不整裝的話,就跟沒照一樣。同樣的道理,如果看了聖經卻沒有改變,就毫無意義了。

就像這樣,進入聖殿的人要通過燔祭壇與洗濯盆才能進入聖所。聖所裡二十四小時都要燈火明亮、香煙不斷、陳設餅不缺。以前這一切事都由利未子孫擔當,但如今我們生活在萬人祭司長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聖靈居住的聖殿,是作為上帝的祭司侍奉上帝的人。侍奉上帝不是在某一指定時間,而是二十四小時都要持續。所以我們在禮拜堂獻禮拜的時候或在公司工作的時候,都要作為聖殿、作為祭司長擔當聖潔的事工。

摩西在曠野造了聖幕,所羅門在耶路撒冷蓋了聖殿。耶穌指著耶路撒冷的聖殿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219)”這是耶穌指著自己的肉體說的。因著耶穌的受死與復活,我們成了侍奉聖靈的聖殿。啟示錄212節說:“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世上哪兒還有比打扮的新娘更漂亮的?我們要如同等待新郎的新娘一樣將自己準備得毫無瑕疵。

我們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信仰生活是否像聖經。上帝是公義的上帝,耶穌說:“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約1246)”我們讀經是因為這道要審判我們。我們不像聖經的話,就跟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一樣。我們的信仰與品性是否像聖經?像聖經的話自然就會真實、得到上帝的愛。

我們不能達不到上帝話語的要求。有的僕人得到五個銀子,有的僕人得到一個銀子,得到一個銀子的僕人達不到主人所期待的標準。所以主人對得到一個銀子的僕人的評價是又惡又懶,結果這個僕人只有被趕出去。我們站在主面前的時候要能夠與他親嘴,能夠見到他的榮面。

耶穌與門徒們上了高山,門徒們看到耶穌與摩西以利亞站在一起非常興奮。耶穌無論走到哪裡總是受到逼迫,雖然行了那麼多善事,猶太教指導者們還是逼迫他甚至想要殺他。但現在猶太人們最尊敬的摩西以利亞與耶穌站在一起,怎能讓門徒們不興奮。彼得高興地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太174)”

摩西在西乃山上學到了製造聖幕的法與在聖幕裡侍奉上帝的法,這就是律法。摩西是通過律法傳達上帝意圖的人。而以利亞是先知,在那麼多先知中為什麼唯獨以利亞如此受尊敬呢?關於施洗約翰,路加福音117節說:“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以利亞當時,以色列的王后耶洗別是個外邦女人,耶洗別嫁到以色列時將巴力偶像也帶到了以色列。所以當時以色列地有四百五十名巴力的先知。不僅如此,當時還有四百名從古代傳下來的亞斯他錄神的祭司長。就是在如此暗淡的時期,以利亞站起來了。

那麼以利亞作了什麼事?聖經警告嚴禁拜偶像,但八百五十名先知們阻礙以色列人來到上帝面前。那時候以利亞求上帝降下火來,也求上帝降雨。就是說求上帝彰顯出來證明上帝是活著的,唯獨上帝是真神。所以上帝為了證明自己是真神降下了火,也為了證明自己是以色列的上帝而降下了雨。就像這樣,叫上帝的心轉向百姓的就是以利亞。他將巴力與亞斯他錄的先知們除滅後向以色列百姓呼喊:“你們為什麼猶豫不斷?現在趕快回到上帝面前吧!趕快轉向上帝吧!”

就像這樣,以利亞的心志就是叫恨惡子女的父親擁有憐憫子女的心,也讓浪子般的子女回到父親面前。所以天使指著施洗約翰對撒迦利亞說:“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路117)”當然所有的先知都擔當著這一角色,但其中以利亞的角色尤為突出。以利亞求上帝施憐憫與信心給以色列,並呼召以色列轉向上帝。就這樣,聖經預言說當上帝的心轉向人類人類轉向上帝的時候,彌賽亞就會來。彌賽亞來之前以利亞必要來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但以利亞來之前需要一點,那就是律法的功能。律法給人帶來的是什麼?律法無法拯救人,按照律法去行很自然就會出來法利賽人。法利賽人不是做壞事的人。他們在行為生活方面沒有任何可責之處,是非常聖潔的。但他們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們沒有聖靈,沒有恩典。表面上看起來再怎麼完美,但若沒有得到恩典,又有什麼用呢?他們雖然建造了聖殿,但上帝並不在其中。沒有上帝的聖殿有什麼意義呢?

耶穌來不是為了廢掉律法,而是為了成全律法(太517)。他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入天國。(太520)”他們雖然造了聖殿,但上帝並不住在其中。他們外表看來很完美,但因為沒有得到恩典,所以聖靈沒有住在他們裡面。所以耶穌對我們說:“你們要像法利賽人那樣努力滿足律法的要求。但只靠這一點不行,還一定要蒙恩領受聖靈。否則就無法進入天國!”

那麼律法教導的是什麼?人類都是罪人這一事實。律法不是拯救的法,而是叫人知罪的法(羅320)。摩西為了以色列作出的貢獻就在於叫以色列人知道他們是罪人。世人都有一般良心,只有犯了讓良心感到虧欠的罪才認為是罪人。但認識律法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承認自己是罪人。以色列通過摩西學到了侍奉上帝的法,但上帝並沒有住在他們裡面,因為上帝無法住在罪人裡面。

先知讓罪人擁有想要活的心。向摩西學習過的人只能告白“我是罪人”,而聽到先知話語的人會像回到父親懷裡的浪子一樣擁有“求你幫助我”的心。歷史劇中可以看到王斥責臣宰的時候,大臣們並不是說“求皇上恕罪”,而是說“臣罪該萬死”。那時王若決定殺死大臣的話,大臣就只得死。我們雖然承認“我是罪人”,但並不是希望“求主殺死我吧”,而是懇求“求主救救我吧”。我們借著摩西知道了我們是罪人,也知道了因著罪只有滅亡;但通過先知我們擁有了“求主救救我”的盼望。

“主啊,我是罪人,求主拯救我”,這就是摩西與以利亞作工的結論。所以耶穌說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太1113)。若是向摩西與先知學習的人就要有“我是罪人”與“求主拯救我”的告白。對於承認“我是罪人”並祈求“求主殺死我”的人,不需要救恩。所以承認自己是罪人的告白與求主拯救的呼求要一致才行。

信者有另外的話來代替“救救我吧”,那就是“求主施恩給我”。救命是世人們使用的話,聖經的用語,也就是基督徒的用語或者說屬靈的用語是求主施恩。罪人本該要死,但為了活就要領受恩典。通過摩西明白的是自己是罪人這一事實,而通過先知明白的則是自己需要恩典。所以“我是罪人”這話與“求主施恩給我”要一致。這就是律法與先知的功用。以色列人通過律法和先知擁有了“我是罪人,求主賜恩典給我”這想要活命的心。最終當施洗約翰出現的時候,人們來到他面前告白了“我是罪人”,緊接著耶穌來說“我是為拯救你們而來的”。

門徒們因為看到摩西與以利亞而興奮不已的時候,突然有雲彩出現遮蓋他們,並聽到上帝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太175)”這是向告白“我是罪人,求主施恩”的人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想要得救的人要聽他的話。他是代贖你們的罪施恩給你們的,你們從此要順從他”。這就是信心的方向,亦是真理。

律法與先知教導的內容就是,我們是罪人。罪人只有下地獄。這樣的罪人祈求上帝的恩典,就是信仰。馬太福音1112節說:“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從施洗約翰的時候起,凡想要活的人信耶穌就能得到救恩。上帝教導我們信心的方法是什麼。我們不是相信長老教的人,也不是相信監理教的人。我們的信心在於相信並順從上帝的愛子、上帝所喜悅的那位。

上帝親口為耶穌做見證的記錄並非門徒們捏造出來的。彼得說他見過上帝的威榮(彼後116),他是為了話語殉道的人。我們要聽耶穌的話,他是我們的救主。他向呼求“我是罪人,給我恩典吧”的人施加恩典。

主啊,我是罪人,求主施恩給我!

主啊,我是罪人,求主施恩給我!

主啊,我是罪人,求主施恩給我!

[출처](14)20080330要順從耶|작성자bereachin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