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屬耶穌

【約15114

  

2008831日首爾聖樂教會主日講道

講道:主任牧師金箕東

上帝

是栽培的人。

顯明了栽培的原理,

因為萬物都是他手所造的(約151)。

耶穌是葡萄樹,

我們是屬他的枝子。

栽培的人想得到的是果子(加522~):

不結好果子的枝子,他會剪除(約155);

結出好果子的枝子,他會修理乾淨。

好果子就是遵守他的誡命(約15910),

就是讓我們彼此相愛的誡命(約1415)。

愛不是感情,而是真理(林前1336)。

上帝愛世人是真理(約316),

耶穌愛世人也是真理(約131),

聖靈愛教會也是真理,

不僅如此

“你們要彼此相愛”這一教會領受的命令

也是真理(路635)。

應該能顯出上帝的義。

◎要蒙恩!

蒙恩的人

才能順從上帝的旨意。

◎要蒙恩!

蒙恩的人

才能遵守主耶穌的誡命。

◎要蒙恩!

蒙恩的人

才能把自己的人格提供給聖靈使用。

※主引導蒙恩的人,

並愛蒙恩的靈魂。

蒙受豐盛的恩典。

上帝是栽培的人(約151),換句話說上帝是農夫。這不是比喻。聖經上有很多比喻,但耶穌說父是農夫這話並非比喻。這地上的一切都是照天上物件的樣式造的(來85)。不是說上帝看到人類創造了書後才把它引進天國的,而是在這之前天上已經有書的存在(啟2012);不是說上帝看到人類製造了金燈檯後才把它引進天國的,在這之前天上已經有金燈檯的存在(啟112);不是說上帝看到人類製造了衣服,覺得主意很好,所以把它引進天國的,在這之前天上已經有衣服的存在(啟156)。同樣的道理,不是說上帝看到人類幹農活兒,所以才用農夫作比喻。

上帝是農夫。他創造了宇宙萬物,然後將上帝的兒子這粒種子播在世上。他這樣做是為了收穫更多的果實,百倍不行的話哪怕六十倍也好,六十倍不行的話哪怕三十倍也好。像這樣,人能夠領悟上帝想要做的事並製造出模型,是因為人有模糊地摸索上帝的神性(羅120)。智慧其實就是人窺視天上的存在,然後把它應用在世上的能力(林前128)。牲畜無法推動文化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上帝的神性。唯獨人,因為是屬靈存在,所以能夠通過靈感窺視上帝的事。所以我們只要被聖靈充滿,按照上帝的旨意去生活,就能從上帝那裡得到智慧。

上帝是農夫。撒種的農夫的夢想就是收穫百倍的果實。耶穌作為一粒種子來到世上。種子種在地裡後要腐爛,因為只有腐爛才能發芽,芽成長起來才能成為大樹,成為大樹才能結出果實。耶穌說“父是栽培的人,我是葡萄樹”(約151)這話不是比喻,而是真理。通過基督結出許多果實是父的旨意。

初春的時候,農夫會毫不留情地把果樹園中所有的舊枝剪掉。因為只有新枝才會結果實。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151~2)”

新枝要不停地生長,就算發了新葉,開了花朵也不能停止成長。枝子不成長就意味著沒有得到養分的供給。這樣的話,葉子會枯萎,也結不出果實。耶穌說:“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約156)”就好像接在樹上的枝子一直成長一樣,我們要在基督裡面不停成長(弗13~12)。

那麼住在基督裡面的方法是什麼?耶穌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約1510)”人們非常懼怕十誡命,因為人們看到了在舊約時代凡違背十誡命的人都被石頭打死或受到詛咒。但這不過是對屬靈滅亡的一種模型。違背律法的罪靠著基督能得到赦免,但沒有進入基督裡面的人得不到赦免。所以我們要知道,耶穌的誡命要比十誡命更可怕。

人們對於靈魂下地獄的問題不太關心,只注重眼前肉體面臨的痛苦問題。很多人平時毫不關心上帝的話語,當患上不治之症後才想到去教會求幫助。但要知道,肉體反正都要死,但死後靈魂要受審判(來927)。人們非常懼怕律法,但律法針對的僅僅是連一百年都活不上的肉體的問題,反之,是否遵守耶穌的誡命則關係重大,決定著人是要永遠滅亡還是要永遠活著的問題。

那麼耶穌的誡命是什麼?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1512)”愛是什麼?主所說的愛是“愛加倍”(Agape,這是指無條件的愛說的。一個人假如只愛與自己親近的人而不愛他人,這就不是愛加倍。舉個例子,有個家庭有五個孩子,其中四個孩子很聰明,另外一個孩子是低能兒。做父母的會把四個孩子養大成人打發他們出去,而把有殘疾的孩子留在身邊照顧,直到自己離開世上的那天。如果不是真正的父母,就會選擇聰明的孩子,捨棄殘疾孩子;而親生父母則恰恰相反。這就是愛加倍。

牧會者不能偏愛信徒。很奇妙,人可以感覺到牧師是否愛自己。就好像繼母再怎麼對孩子好,孩子心裡還是有一層陰影一樣,牧師若愛哪個人多些、愛哪個人少些,就會出現很明顯的差別。這會成為教會成長中極大的妨礙要素。我無法與全國五十多個禮拜堂的信徒一一見面,但我對他們的心是一樣的。

有些人常與自己心意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彼此間互相安慰,結成親密關係,並把這當作愛。不僅如此,這些人常指責在他們圈子以外的人缺乏愛。但其實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沒有愛的人。做父母的對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地愛,這就好像耶穌把自己的身體同樣分給十二門徒一樣。以這樣的愛去愛人便是主的誡命。

哥林多前書131~7節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聖靈的作工具有母性。我們的信心同時顯出公義與愛兩個方面。我們悔改回到上帝面前是因為知道有公義;本來要滅亡的我們能夠得救是因為有愛。所以我們通過上帝的話語不僅要學習誡命,也要學習愛。聖經也講了這兩個方面,其中舊約聖經主要針對的是公義,新約聖經主要針對的是愛。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愛的誡命比律法更可怕。因為就算有信心卻沒有愛的話,就算不得什麼;將自己所有的周濟窮人卻沒有愛的話,也沒有任何益處。

愛是從耶穌基督裡面出來的汁液,這是母性。所以在基督裡面的人有母性。打個比方說,我的身體被荊棘刺了,氣得我很想把這根荊棘砍掉。但假如我是這根荊棘的母親,還能把它砍掉嗎?麻風病人一大早來敲門,很想罵他怎麼這麼晦氣。但假如我是這個麻風病人的母親,還能這樣做嗎?愛是對任何人都沒有差別的。

我剛信耶穌的五年間,就好像法利賽人一樣信仰生活很敬虔。但我心裡卻沒有自由,也沒有喜樂。那時我的信仰生活不過是宗教生活而已。後來在某一天我領悟了真理,從那兒以後我的生活與環境就徹底改變了。我高興地到光時的草籠山上作了禁食禱告,然後第二個周與信徒們一同參加了在大川聖住山舉行的復興會。在那裡,我聽到了一個自稱為乞丐隊長的人做的見證。

這個人一生都過著乞丐生活,並且也照顧著其他乞丐。有一天他參加一個大型復興會。為了讓七名瘸子也能參加聖會,他一大早就開始把瘸子們一個一個地背到聚會場所。好不容易才把瘸子們安頓下來,這時聖會也開始了。主持人來到講臺上首先說了這樣一段話:“大家,今天在領受恩典之前我們先要悔改。有個姊妹的錢包不見了。如果有人拿了她的包請還給她。這樣天上才會為我們打開。”主持人說的丟失錢額相當於當時一個鎮長月薪的五倍。

主持人的話音剛落,聚在下麵的七千多人竟然一齊將充滿懷疑的目光投向了乞丐們。乞丐隊長非常氣惱,霍地站了起來。但這時候他感覺到有人按著他的頭,抬頭一看,是耶穌站在他面前,並且清楚地聽到一句話“就說是你偷的!”。霎那間很多想法掠過他的腦海。“假如我被抓的話,這些瘸子們以後還怎麼活呀?”這時,人們突然開始鼓掌,意思是稱讚他雖為乞丐,心卻很正直。就在掌聲快要停息的時候,一個年輕人突然從遠處站起來說道:“牧師,那錢是我偷的,偷錢包的人是我。”真正的小偷出來了。這個時候,參加聖會的人們都對以貌取人的自己深感慚愧,並且因勇於為他人擔當錯誤的乞丐隊長而將榮耀歸給上帝。

有一次,這個乞丐隊長去金剛山。他在金剛山的入口處遇見一個用雙臂行走的人。這個人將畸形的下體用膠皮套上,然後用雙臂爬行。乞丐隊長跟這個人搭話:“喂,你來這裡幹嘛?”“觀山唄。”“你這小子,連腿都沒有還想觀山?”“觀山用眼睛就行了,也不是用腿。”“小子,你信耶穌嗎?”“耶穌是誰呀?”“臭小子,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我給你禱告,你一定要信!”乞丐隊長為這個人按手禱告後,向他大喊:“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命令你起來走吧!”

但這個瘸子身上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乞丐隊長罵他沒有信心,於是又為他禱告。但情況仍舊沒有改變。乞丐隊長對瘸子說:“沒有信心的傢伙不配活著,這次我為你禱告,你要是不站起來,我就把你扔進湖裡。”然後第三次為他禱告。但瘸子仍舊沒有站起來。瘸子抓住乞丐隊長的褲子哀求說:“爺爺,放過我吧!”乞丐隊長揪起瘸子的領口把他抓了起來。就在這時候,他看到耶穌站在自己面前,並且耳朵很清楚地聽到一個聲音說:“你背他吧!你作他的腿,他想去的地方你帶他去。”乞丐隊長就背起那個青年用四十二天的時間走遍了金剛山。

還有一次,乞丐隊長要從大邱到首爾,有個人拜託他說:“先生,這筆錢要送到首爾的一所孤兒院,請先生代勞。”當他帶著錢到達首爾火車站的時候,錢竟然不翼而飛了。就在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有個孩子過來對他說:“爺爺,您是不是丟錢了?”“對!”“那邊兒員警抓住了偷爺爺錢的小偷,趕快去看看吧。”他急忙跑過了過去。員警問他:“這錢是大爺丟的嗎?”他看到站在員警旁邊的小偷已經嚇得四肢顫抖不停。乞丐隊長正準備說“對,這錢是我的”,卻突然看見主站在自己面前,並且聽到“說不是”的聲音。乞丐隊長只好說“這錢不是我的”,然後轉過身來。這時候來首爾站接他的幾個人正好從遠處走了過來,其中一個人對他說:“先生,終於來了。這是我的一點積蓄,一直想給你。”後來他數了一下錢數,恰好是他丟失的那筆錢。

就像這樣,基督每次向乞丐隊長顯現的時候,向他要求的都是擔當他人的包袱。我聽了這見證後到山上不停向上帝祈求:“上帝啊,到底愛是什麼?你不是說再怎麼有能力,若沒有愛就什麼也不是嗎?求你告訴我到底愛是什麼!”這時我突然領悟到了“愛就是擔當”。之後我就向上帝求擔當的能力。禱告了好一陣子後睜開眼睛,發現有個人坐在我旁邊等我。他邀請我去他的教會帶領復興會。就這樣我帶領了第一次復興會,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作工一直持續到今天也沒有停止。

在聖住山上得到恩典的幾天後,教會的傳道師來找我。“金老師,我兒子剛從外地回來,他患了重病,請你為他禱告。”我跟著傳道師到了他家。那時正值夏季,剛踏入他家的院子,一股腐爛的味道就撲面而來。傳道師的兒子雙腿都腐爛了,而且患部塗抹了很多牛糞,說是民間藥方,使得患部更加慘不忍睹。

當時我常常向上帝祈求:“求上帝讓我能擔當他人的擔子!”在為患者禱告的時候也常祈求:“主啊,這個人如果要因這病死的話,請把這病給我,讓他得醫治!”那天當我看到病人的情況就把手放在了病人的頭上,因為實在無法把手放在滿是膿血的腿上。我跟往常一樣地向上帝祈求:“主啊,如果這個人要因這病而死的話,我寧願擔當他的病,求你醫治他。”雖然嘴上這樣禱告,心裡卻在想:“我如果真的患上這種病就慘了。”我怕我這樣會受聖靈的譴責,所以又重新鼓起勇氣將手放在了病人的腿上,頓時粘乎乎的膿血從我的手指間冒出來。我雖然懇切地禱告,但腦子裡仍舊只有“要趕快去洗手,不然……”的想法。

就在這時候,我聽到了聲音——“用嘴吸吧!”我跪下來用雙手將病人的腳抬起來,然後從膝蓋到腳趾用嘴吸上面的膿血,直到出來新血為止。那味道讓人噁心得實在難以忍受。傳道師和周圍的家人們都在旁邊邊哭泣邊注視這一切。那天晚上,我去教會參加徹夜禱告會,傳道師的兒子也來了。他走到我身邊對我說:“金老師,我曾經因為我父親而發誓決不信耶穌,因為我父親作傳道師害得我們全家人跟著吃了很多苦。但從今天開始我決心做基督徒。”後來我聽說這個人去讀神學了。

在我一生中有一件讓我甚是心痛的事。那是在洪城火車站,我正準備買票上車的時候,有個老奶奶過來,說自己沒有錢買票,讓我幫他。當時我也正是手頭拮据的時候。我對老奶奶說:“奶奶,你去跟檢票員說個情吧,依您的年紀他們不會硬要你買票的。”說完後我就上了車,在火車就要出發的時候,旁邊有個人突然對我說:“先生,你既然知道該怎麼說,如果你去向檢票員求情而把票給奶奶就好了。”我突然一驚,急忙往窗外看,只見其他人都已經上了車,只剩下那個老奶奶孤零零地站在那裡望著快要出發的列車。我突然想知道對我說這話的人是誰,左右回顧,連個人影兒也沒有找到。

我們有很多事情只會用嘴皮子說,卻不去擔當。今天在教會裡面也是,互相之間不是主動去擔當,而只是指責他人。耶穌囑咐我們“就好像父愛我一樣,我也愛你們,所以你們也要相愛”。沒有母性的信仰不是正常的信仰。人們太隨便地判斷“這個教會沒有愛”。這都是因為人們只想領受愛。耶穌說:“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約156)”今天人們過一陣子信仰生活後來卻墮落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沒有愛。

我們若真在耶穌裡面,就要能擔當。我們要領受恩典,懂得遵守主的誡命。在說“沒有愛”之前,自己首先要去愛,要去擔當。在教會裡做的侍奉都是擔當,而不是誇示。牧會若沒有愛,就無法成功。牧羊師不是誇示的人,而是去愛的人。愛就是擔當。基督顯給我們的愛就是擔當我們的污穢。我們既屬於基督,為什麼沒有基督的愛?主啊,讓我能擔當吧!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恩遵守主的誡命!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恩遵守主的誡命!

我的靈魂哪,你要蒙恩遵守主的誡命!

[출처](35)20080831要屬耶|작성자bereachin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聖樂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