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的日頭
(瑪4:1~2)
上帝
是全能者。
他
把兒子作為醫治者賜給了人類(出15:26)。
兒子首先擔當了世人的罪,
也擔當了世人的疾病(彼前2:24)。
他受苦是為了替人贖罪(太20:28)。
人們試圖用自己的力量解決所有的憂患,
但沒有救主就等於受詛咒(賽57:11~13)。
救恩是唯獨從救主那裡得到的恩典。
耶穌基督是醫治的光線(約9:5),
這並不是過去的故事,
如今他的能力仍有功效(來13:8):
首先是罪得赦免的事,
其次是病得醫治的事(太9:6)。
這
是上帝的應許,
是信心所結的果子(可9:23)。
信在於更加接近他,
也得到主耶穌的恩典。
由聖靈為此作工(太12:28)。
◎耶穌的風聲出於能力。
我們的信不是無能的,
而是大有能力的。
◎因著信罪得赦免的人,
也必因著信病能夠得到醫治,
這是真理。
◎恩典
是無限量的,
是上帝所應許的。
※讓我們靠著恩典使罪得赦免,
也使疾病得到醫治;
讓我們靠著真理得到榮光。
上帝是全能者。許多人僅僅嘴上說上帝是全能者,實際上卻好像全能的上帝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似地行事。這就等於不信上帝。我們稱上帝為父就是承認他是絕對者。當然稱上帝為父也包含著他是我們的養育者之意,但稱上帝為父的更大緣由在於他是王般的絕對者。
過去在我們國家作母親的在丈夫面前總是表現得唯唯諾諾,這不是因為怕丈夫,而是做母親的在以身教子。子女們看到他們所依靠的母親如此尊重父親的權威,從而就知道了父親的地位有多高。母親借著在孩子面前尊重丈夫的權威從而樹立了家庭的位分秩序。但最近母親們在孩子們面前藐視丈夫的權威,所以導致很多孩子們也輕視自己的父親。所以過去人們在稱上帝為父時所感受到的感情與最近的人們稱上帝為父時所感受的感情有著相當大的差別。
家庭的位分秩序破壞了的話,做母親的也就只能受藐視。母親是多麼的偉大?在嚴厲的父親下面得到的母愛讓孩子們感覺到無限的平安,所以孩子們長大成人後也總是思念母親。但最近的孩子多麼地藐視自己的母親?過去為了出人頭地逼不得已背井離鄉的人一輩子都背著不孝子的包袱活在羞愧中,但今天的孩子們卻因為厭煩父母的干涉而離家出走。
稱上帝為父就等於承認他是全能者。耶穌指著上帝說“父是比我大的”(約14:28)。上帝是絕對者,在他沒有缺乏,也沒有不可能的事。假如有一天人們不再承認上帝的權威,那麼上帝可能會想不需要在世上傳福音了。
我們過信仰生活是因為相信絕對者上帝的應許。假如沒有應許,就不必要努力過信仰生活了。救恩也是靠應許得到的,基督也是按照應許來的,聖靈是應許的聖靈,生命也是應許的生命。我們的信仰生活就在於相信上帝的應許。
上帝按照應許將耶穌基督差到世上。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的時候,彼得回答說:“主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這時候耶穌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5~17)”這裡的“巴約拿”意思是“約拿的兒子”。就好像擁有亞伯拉罕信心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一樣,主稱擁有約拿的靈感的彼得為約拿的兒子。
約拿是得到上帝啟示到尼尼微城傳悔改的先知。當時誰也不知道尼尼微城將要滅亡,只有約拿一個人知道,因為上帝告訴了他。同樣,耶穌當時的人誰也不知道耶穌是誰,唯獨彼得說出了正確答案,因為這是上帝啟示給他的。所以約翰對有約拿靈感的彼得說:“西門巴約拿,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7)”
耶穌警告門徒們,不要對人說他是基督(太16:20),因為若不靠著聖靈就無法知道耶穌是基督。還有哥林多前書12章3節說:“所以我告訴你們:被上帝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這話的意思不是說若不靠著聖靈就無法說出“主”這個字,而是說若不靠著聖靈就無法相信耶穌是上帝應許的救世主。
六十年代初上帝剛開始使用我的那個時候,我沒有邁過神學校的門檻,也沒有講過道。但我被邀請作為講師帶領復興會進行講道的時候,我的講道方式與原有的講道者們大不相同。在那之前講道者們大都沒有脫離天主教的影響。天主教進行彌撒的時候,先用一般人都聽不懂的拉丁語讀一段經文,然後開始進行教理講論。但我的講道讓聖徒們親手翻閱許多經文,當時人們攻擊我說這種講道法是異端們使用的方法,但如今翻找經文的講道方式已經普遍化了。
有一次我在某所教會講道,講道中突然有個中年婦女站起來大喊:“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這個教會的某某長老!”她說的這位長老在幾年前已經去世了,自稱為長老的汙鬼開始數落起教會的內情,下面的信徒們都非常驚訝騷動起來。我問汙鬼:“汙鬼呀,長老怎麼成了鬼?”這時汙鬼回答說“我名為長老,實際上哪有信心?”把汙鬼趕出去之後,那個女人說她原來腰痛現在完全好了。
發生了這樣的事後,那個教會的人們該會多麼震驚?我最初把好像用來捕蟬的奉獻袋折斷就是在那個教會。每到奉獻時間奉獻委員們就舉著竹竿挨個挨個地送到人們鼻子前面,我為了改革這一點在信徒的眾目睽睽下折斷了奉獻杆。當時教會還有個慣例,就是在講臺後方垂懸一塊黑布,我走遍全國帶領復興會的時候將182所教會的黑布給扯下來了。在極其保守的當時,若不是聖靈的作工與因聖靈的作工而樹立的權威,這樣的事情根本就無法想像。
還有,過去教會裡都是男女不同席。我每到一所教會就把這一舊習改革掉,後來開拓教會的時候不分男女讓一家人坐在一起,因此其他教會好一個誹謗我們。但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在我們國家任何一所教會都看不到男女分席而坐的場面了。就像這樣,改革當時雖然反對的很多,但過了二十年後大部分的教會都跟著做。
耶穌說,“大凡先知,在本地本家都得不到尊敬”(太13:57)。福音雖然是從猶大地傳向世界的,但猶大本地的人至今也不認識福音。福音已經經過加拉太向著羅馬直到全世界擴散。對此羅馬書11章25節說:“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同樣,由我一個人開始的庇哩亞運動現在已有很多教會參與其中,但在韓國因著逼迫仍舊進展緩慢。相比之下在國外現在全世界都在積極地接受庇哩亞運動。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我們承認聖靈的權威,讓聖靈作工。父親的權威落地的話,兒子就會離開父親;父親的權威樹立起來的話,家庭就會堅固地站立;同樣,我們承認上帝的權威,所以上帝也通過我們大大地作工。
今天韓國教會受到社會嚴重的指責,當然世上對教會的指責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今天對教會的指責如此這般嚴重是因為教會喪失了能力。人們若意識到教會是上帝作工的地方,就不會隨意地對待教會了。
雖然我讀的是加爾文主義長老教神學,但開拓教會的時候開拓的是浸禮派教會而非長老派教會。因為浸禮教派沒有另外制定教理,唯獨以聖經為信仰與生活的模範。俗話說剛出狼窩又入虎穴,進入浸禮派一看才發現再也沒有比浸禮派更反對聖靈的作工的了。就像這樣,長老教與浸禮教在不承認聖靈作工這個方面是一樣的。當然他們也講聖靈的能力,但聖靈的作工離開他們已經很久了。我們要讓聖靈通過我們作工,從而讓世界都知道我們依靠的是全能的上帝。
瑪拉基先知已經預言過,全能的上帝要將耶穌基督作為救主差到世上。瑪拉基4章1~2節說:“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凡狂傲的和行惡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燒盡,根本枝條一無存留。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
人有感覺,所以能切實地體驗到痛苦的滋味。汙鬼帶著疾病進來的話,我們的身體就能體驗到痛苦;同樣的道理,靠著聖靈的能力把汙鬼趕出去的話,我們就會體驗到身體的痛苦離開了。
耶穌傳道的時候說:“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太4:17)”之後他又說:“我若靠著上帝的靈趕鬼,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太12:28)”後來又說:“上帝的國不是在這裡在那裡,而是在你們心裡。(路17:21)”天國就是聖靈作工的空間。聖靈將靈的世界揭露出來,給我們帶來救恩的體驗。教會是聖靈作工的地方,聖靈作工的地方會有公義的太陽升起發出醫治的光線。所以教會發生神跡奇事是理所當然的。
今天那麼地強調傳道,但人們還是不傳道的原因在哪裡?因為人們裡面沒有為耶穌作證的力量。主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就像這樣,聖靈降臨的話很自然就會成為見證人,人們之所以沒有成為見證人是因為沒有能力。
耶穌說:“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9:38)”並且指明收莊稼的工人是指代天使說的(太13:39)。主告訴我們,為了傳道要向父求天使。今天人們領受了聖靈卻藐視能力,能力是可以隨時增減的。耶穌沒有天使幫助的時候沒有能力,只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復活後是在天使們的前呼後擁下升天的。領受了聖靈卻還沒成為見證人是因為沒有能力,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見證也無法傳道。換句話說不讓聖靈作工的人不會有能力出現。
我們的信仰生活不是宗教。宗教裡沒有恩典,若有恩典就不算是宗教了。宗教強調的是修養與個人的功勞,而我們的信仰在於接受上帝應許的恩典。永生、贖罪、重生以及成為上帝兒女的權柄都是人們再怎麼勞苦也得不到的,唯獨相信上帝應許的人才能以恩典得到。
積累修養需要很長時間,但領受恩典不需要時間,承認罪得赦免接受浸禮的同時就能得到。我們國家的人因為受到很多傳統的佛教或儒教之類宗教的影響,所以過信仰生活的時候也常常跟隨這些宗教性習慣。但我們的信仰在於靠著上帝的恩典得到人通過宗教絕對得不到的東西。
有人說:“我以前患有絕症,後來常常來教會禱告過信仰生活,現在好了很多。”就像這樣,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就是宗教性態度。還有人說:“這次接受了牧師的按手禱告,好了很多,我相信再接受幾次就會完全好的。”這也是宗教性的態度。體驗恩典時,重要的不是時間。
有一個病人躺在畢士大池子旁,耶穌問他“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這時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約5:2~8)”還有些人拆了房頂把病人放在耶穌面前求耶穌醫治的時候,耶穌並不是像對待病人一樣對待那人,而是很冷酷地命令他“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另外耶穌還曾和泥抹在瞎子眼睛上,然後命令他到危險的西羅亞池子去洗乾淨。
就好像我們在悔改接受浸禮的瞬間就得稱為義成為上帝的兒女一樣,病得醫治也是在接受基督功勞的瞬間就完成的。不過因著疾病產生的傷口直到完全癒合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這就好像做完割除癌細胞的手術後要等待傷口癒合的道理一樣。
罪與疾病是息息相關的。門徒們曾指著瞎子問耶穌“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約9:1~2)”耶穌也曾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然後又說“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由此可見,罪與病是互相有關聯的。
罪的代價是死亡。要想支付罪價一定要付出死亡的代價。人類要想支付自己的罪價,就只能永恆地死,所以耶穌代替我們的罪死了。因此我們靠著恩典得到了耶穌為我們支付罪價的功勞。
疾病是上帝的訓斥。所有的病都是趁人向上帝犯錯誤的空隙進入人裡面的。上帝任憑這樣的事發生本身就是上帝的責罰。罪的結果是死亡,若能通過責罰把錯誤扭轉回來的話,上帝就會使用責罰的方法。耶穌代替我們受了責罰,換句話說代替我們受了鞭打。彼得前書2章24節說:“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相信這一事實的瞬間,基督的功勞就能讓我們從病中得到自由。
面對“你的罪得到饒恕了嗎?”的問題不能回答說“幾乎得到了饒恕”,病得醫治也是一樣的。本該我們受的責罰在兩千年前已經由耶穌擔當了,相信這一事實的話,你的病馬上就會得到醫治,而不是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慢慢好轉起來。但就如同把雜草拔出來,葉子卻不會馬上枯乾一樣,疾病留下的傷口收口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就好像主命令癱子“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的時候,癱子馬上站起來一樣,靠著恩典領受基督功勞的話,馬上就能從病中得到釋放。
以前我在帶領復興會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人們得到恩典蹦蹦跳跳的時候,有個本來瘸腿的人也跟著大家跳起來。我問這個人“你以前哪裡不舒服?”的時候,這個人回答我說:“我是瘸子,雙腿站不起來。”我又問他:“你現在不是站起來了嗎?”他說:“我不能站起來”,然後回顧了一下周圍。這個人方才發現自己是雙腿站立著的,發現的同時他不知道是因為害怕摔跤還是怎麼的,又撲地癱坐在了地上。
在舊約時代能力沒有普遍性。摩西雖然有能力,但那能力是摩西獨佔的能力,以利亞雖然有能力,但那能力是以利亞獨佔的能力。但在耶穌基督來之後,就好像太陽升起來,光芒照耀整個天下一樣,能力與恩典有了普遍性。所以無論誰得到恩典,都會像從圈裡出來的肥犢一樣跳躍。
我們的信仰並非修養,而是靠著恩典領受上帝為我們準備的一切。王的兒子雖然還年幼不懂政事,但他一出生就擁有了將來做王的權利。同樣的道理,我們是已經得到恩典的人,現在只剩下行動了。相信並行動的人能夠體驗到恩典。[출처](8)20080217公義的日頭|작성자bere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