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來,是為了賜給人生命
【約10:7~8】
首爾聖樂教會2004年12月25日主日禮拜講道
講師:主任監督——金箕東牧師
翻譯:李基宅牧師
整理:songxila
上帝
是父。
他
為賜給人生命,差遣了獨生子。
耶穌基督
是我們的救主。
他道成肉身來,順服於上帝。
因此,
我們來到他面前,
從他那裡得到生命。
耶穌的身體
是屬靈的糧食。
耶穌的血
是屬靈的飲料。
我們
只有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
才能得到永生。
聖靈
為我們做保證,印記我們的信,
並用能力為耶穌作見證。.
聖靈把我們作為聖殿。.
◎迎接耶穌
就得到永恆的生命。
這是永恆的應許。
◎人
要吃耶穌的肉
喝耶穌的血像吃食物一樣。
◎耶穌
作為人子來是要擔當人類的罪
並叫人重生。
※讓我們
迎接耶穌。迎接他的血和生命。
他乃是永生。
上帝是父。耶穌基督來之前,沒有人能稱上帝為父。當時,認識上帝的人中只有以色列民族。上帝向以色列民族顯明自己,也顯明自己的名。直到上帝差遣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所以全人類都知道了上帝的名。
耶穌雖然作為上帝的兒子來到世上,但世人不接納他,不容納他。在人眼裡,耶穌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他在約旦河外受約翰的洗禮以埋葬自己作為人的身份。當他從水裡上來的瞬間,這時候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是上帝第一次稱人為自己的兒子。從這時候起,耶穌基督兒子的身份才顯露出來。
耶穌基督在世上的時候,作為人出生,作為人成長。他作為亞伯拉罕的後裔住在拿撒勒,並在拿撒勒生活。到了時候,上帝宣佈‘這是我的愛子’。從此以後,耶穌稱上帝為父。這是人稱上帝為父的最初的事件。
從此以後,我們屬於耶穌,成為上帝的子女。禮拜中使用的讚美詩歌選擇比較困難。讚美詩歌裡面的有些內容與福音不一致。比如現在唱的讚美詩第30首,原來是‘耶和華上帝’。‘耶和華’這個名是上帝借著天使顯現在以色列人面前的名字。那時候沒有人稱上帝為父。但借著耶穌基督,能夠稱上帝為父的那位顯現出來了。上帝指著他說‘這是我的愛子’的人出現了。耶穌說,不從門進去就是強盜,即超越耶穌就是盜賊。所以,我們不是稱上帝為耶和華,乃是稱上帝為父。耶和華有可畏、害怕的意思。現在我們不是因為害怕而稱上帝為父。。
信仰生活不是要加添侍奉的一位,也不是給我們帶來負擔。我們來到教會的時候帶著奉獻而來,把自己的時間奉獻給教會。從教會帶回家的是什麼?不是錢,乃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生命。所以,約翰福音10章10節說,人子來叫人得生命,並且更豐盛。今天,大家和我是為了接受生命相信耶穌。相信耶穌就是接受生命。難道生命給我們帶來負擔嗎?
當然,也會有人把生命當作負擔的,所以他們尋短見。但這是不可容納的事情。在上帝眼裡,那些輕看生命、藐視生命或者把生命當作負擔的人是沒有價值的人。上帝決定除滅那樣的人。挪亞在那個時代是完全人。他作為屬靈人保存自己的家庭。創世紀6章說,人的女子和上帝的子女結婚,其後代是無靈人。無靈人只是追求肉體的感官。所以,上帝除滅他們。
上帝賜給我們生命的時候,這生命不是創造的。這生命是還沒有創造宇宙萬物之前就存在。上帝把這生命賜給我們。為此把耶穌基督差給我們。耶穌說,我就是生命。不僅如此,還賜給我們聖靈。聖靈也是生命。羅馬書8章說賜生命的聖靈。耶穌的名也是賜生命的名。約翰福音20章30節說,人靠著耶穌的名得生命。上帝的話語也是生命的話語。
我們從上帝那裡得到生命。如果你認為這生命給你帶來負擔,那麼你與上帝無份無關。我自己也是。信耶穌之前,我把生命看作負擔,所以尋短見。聖經把這樣的人稱之為可怒之子。我們不把生命看作負擔。我們反而珍惜生命。面對失去生命的事情,沒有人會置之度外。小孩子也是。孩子對想自尋短見的父母說,‘不要殺我,我想活’。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生命。人們的最終目標就是生命。大家和我都穿著好衣服。穿衣服肯定會選擇合身的衣服。穿好衣服的話,心情也好。穿著體面父衣服,在人面前也可以得到一些益處。所以,人們都穿適合自己的衣服。但衣服和身體是不一樣的。身體和衣服的價值完全不同。同樣,人的靈魂和肉體的價值完全不同。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如同身體和衣服的關係。肉體是靈魂穿著的衣服。人的本質是靈魂。難道衣服是生命嗎?不是的。同樣,難道肉體是生命嗎?不是的。靈魂才是重要的。上帝知道靈魂重要,所以差遣耶穌基督拯救我們,讓我們得到生命。
生命和福分不可分割。生命和福分好像手心和手背。馬太福音5章1-11節,耶穌告訴我們福分是什麼。虛心的人有福了,哀慟的人有福了。這福分可以換成‘生命’。虛心的人有生命,哀慟的人有生命,溫柔的人有生命,饑渴慕義的人有生命,使人和睦的人有生命,憐恤人的有生命,清心的人有生命,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生命,因耶穌的名受逼迫的人有生命。如果換成生命,就更容易理解。
福分和生命不是兩樣。上帝說,我賜給你們福分,即我賜給你們生命。我賜給你們生命,即我賜給你們福分。死亡和咒詛是一樣的。生命和福分也是一樣的。所以,上帝賜給我們福分的時候,作為生命賜給我們。這生命賜給我們的靈魂。靈魂才能得到生命。同樣,靈魂才能得到上帝賜的福分。我們教會的信徒在35年時間聽了一系列的話語,就好象撥玉米的皮一樣,越來越清楚。我們的信仰生活,不是僅僅參加禮拜的生活,不是參加教會活動的生活,不是僅僅維持生命,乃是得到生命。
聖經是什麼?約翰福音5章39節說,你們查考聖經,是為了得永生。我們為什麼讀聖經?得到生命。聖經裡面已經有答案。永生的答案就是耶穌。耶穌就是永生。上帝賜給我們獨生子叫他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今天,我們不把生命當作負擔。如果驕傲或不順從、不相信,就會受到妨礙。有這妨礙,生命就不會臨到人裡面。生命臨到我們身上的方法就是光。生命就是人的光。這生命臨到我們靈魂的方法就好像光一樣。上帝的話語裡面有生命。這生命是照亮世人的光。上帝的生命作為光來到世上。用手遮蓋光的話,就會被遮住。上帝的生命不應該被遮住,應該照在人間。人們接觸食物用自己的感官,但是上帝的話語臨到我們就是光。
上帝的生命作為光來到人間。如果用手遮蓋靈魂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就沒有福分。人們不明白福分是什麼卻祈求福分,不知道生命是什麼卻祈求生命。雖然祈求,就好象盲人摸索一樣。這話語若不成為照亮靈魂的光就沒有益處。這生命是何等豐盛。世人口裡如此承認,但卻不順從。所以,上帝的生命常常被遮蓋。人們雖然過教會生活,卻缺乏生命、福分。如果真的被生命充滿,上帝的生命福分會臨到我們。聖經說靈魂首先興盛,身體環境才興盛。耶穌說,你們要吃我,喝我。這食物和水就成為我自己的一部分。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前,約書亞說,那地的人是我的食物,迦南地是屬於我們的。
所以,要讓生命成為自己的。約翰福音6章53-55節說,吃人子的肉喝我血的人有永生。你們要喝我的血才可以成為自己的。
通過這樣實際的經驗,上帝期待我們擁有生命。人們希望得到福分,但不知道福分的根源是什麼,所以得不到福分。創世紀22章12節說,亞伯拉罕是福分的根源。
通過以撒生的後裔要得著仇敵的城門。上帝這樣說,顯明了福分的根源就是生命。若沒有生命,就得不著福分。上帝賜給我們生命,差遣了耶穌基督。我們要迎接歡迎耶穌,不是袖手旁觀,乃是我自己吃自己喝。應該讓這生命成為自己的。這生命不是創造的生命,乃是與上帝同在的上帝的生命。應該讓上帝的生命充滿我們裡面。耶穌說,人子來是為了賜給生命,並讓人得的更豐盛。這是耶穌的願望。
今天缺乏生命的人何其之多。因為生命被遮蓋,被攔阻,所以福分不臨到他們身上。福分和生命是一樣的,不可分割。我們因著生命的緣故,稱上帝為父。我們從父那裡得到生命。我們成了上帝的兒女。這時候上帝承認‘這是我的孩子’。
我要給你們家人帶來生命。人們把基督教當作宗教,所以總是僅僅追求苦行。聖靈說,哭也沒用。唯有信才能稱義。
我們舉起雙手,迎接從永遠之前就存在的生命。如果這生命給你們帶來負擔的話,你們就垂下手。如果你們願意得到生命的話,就不要攔阻作為光來的生命。生命是福分。這生命臨到我們靈魂的話,就帶來福分。有生命的人才能得到福分。
在這時刻禱告的時候,求主給我生命和福分吧。福分和生命同時臨到。主啊,給我跟豐盛的生命吧。我們一起禱告。
[출처]20041225 耶稣来,是为了赐给人生命(约10:7~8)《首尔圣乐教会主日礼拜金箕东牧师讲道》|작성자bereachina